蜀江水碧蜀山青,成都又名錦官城

成都,簡稱蓉,別稱蓉城、錦官城,是四川省省會,西南地區唯一一個副省級市,特大城市, 成都位於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內地勢平坦、河網縱橫、物產豐富、農業發達,自古享有“天府之國”的美譽。

成都是古蜀文明發祥地,開明王朝九世以“一年成邑,二年成都”,故名成都,歷經4500多年,城址未徙,城名未易;漢為全國五大都會之一;唐為中國最發達的工商業城市之一,史稱“揚一益二”;北宋是汴京以外的第二大都會,發明了世界上第一種紙幣——交子。育了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遺址等眾多名勝古蹟。

蜀江水碧蜀山青,成都又名錦官城

據史書記載,大約在公元前5世紀中葉的古蜀國開明王朝九世時將都城從廣都樊鄉(雙流)遷往成都,構築城池;但依據現實挖掘的金沙遺址看來,成都建城史可以追溯到距今3200年前。

公元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吸取前人的治水經驗,率領當地人民,主持修建了沿用至今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並造石人作測量都江堰水則,是中國最早水尺。公元前141年,蜀郡太守文翁在成都建立了中國最早的地方官辦學堂“文翁石室”。

秦末、漢初,成都取代關中而稱“天府”。

西漢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分天下為十三州,置益州。漢代成都是世界漆器工藝的中心和中國茶文化的誕生地。隋煬帝復改益州為蜀郡。

都江堰

都江堰位於成都市都江堰市灌口鎮,是中國建設於古代並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全國著名的旅遊勝地。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於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文化遺產。

天府廣場

天府廣場位於成都的心臟地帶,其形式與地位與北京天安門廣場相似,是中國西部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

武侯祠

武侯祠博物館是聞名海內外的三國文化聖地,武侯祠是全國最負盛名的諸葛亮、劉備紀念地和惟一的君臣合祀廟宇,是全國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蹟博物館。武侯祠始建於223年,主要由惠陵、漢昭烈廟和武侯祠三大部分組成,祠內古柏森森,環境幽雅,殿宇宏偉,是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是唐代詩人杜甫成都故宅舊址,位於成都市區,是富有詩情畫意和竹林風光的名園。詩人杜甫於759年移居成都,歷時3年9個月,在此作詩240餘首,其名篇《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即居草堂之作。主要建築有大廨、詩史堂、柴門、工部祠、少陵草堂等。草堂博物館內珍藏各種歷史資料3萬餘冊,文物2000餘件,是研究“詩聖”杜甫的珍貴資料。杜甫草堂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嶺雪山

西嶺雪山位於成都市大邑縣境內,距成都僅95公里,總面積375平方公里,屬世界自然遺產、大熊貓棲息地、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因唐代大詩人杜甫的千古絕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而得名。景區內有終年積雪的大雪山,主峰苗基嶺海拔5353米,為成都第一峰。 [64]

金沙遺址

金沙遺址位於成都市青羊大道,被譽為二十一世紀中國首項重大考古發現,被評為2001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遺址代表了3000多年前的燦爛輝煌的古蜀文化。在出土的3000餘件文物中,大都是工藝精美的金玉印飾品和翡翠飾品以及大量的陪葬品。該遺址文化與廣漢三星堆遺址文化一脈相承,前後銜接,是中國考古史上繼三星堆之後又一重大成就。屬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蜀王陵

蜀王陵位於成都東郊,以僖王陵為代表的蜀王陵墓葬群擁有富麗堂皇的地宮建築巧奪天工的精美雕刻,而被專家譽為“中國古代陵墓中最精美的地下宮殿”。明蜀王陵的發現,對於瞭解明代藩王陵寢制度以及建築、雕刻藝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1996年,明蜀王陵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青羊宮

青羊宮是全國著名道教宮觀之一,位於成都市區,始建於唐,現存殿宇建於清代。主要中國建築有靈祖殿、混元殿、八卦亭、無極殿(即三清殿)、鬥姆殿、唐王殿、柴荊臺等。青羊宮是研究該國古代文化和道教文化的重要場所。 [66]

昭覺寺

昭覺寺是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是四川重點佛教寺院,也是該國重點的佛教活動場所,素有川西“第一禪林”之稱。昭覺寺自唐創建以來,高僧輩出,在1989年由昭覺寺主持清定法師重建了大雄寶殿、圓通殿、中鼓樓及唸佛堂,使之成為西南規模最為宏大、壯觀的寺院之一。

文殊院

文殊院為清代川西“四大叢林”之一,前身是唐代的“妙園塔”,宋時名“信相寺”,明時毀於戰火,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重修之後改稱“文殊院”。寺內藏有自唐宋以來古今名人書畫500餘件,珍藏各類經書12萬餘冊,還有自漢代以來的碑刻、雕、刺繡等實物珍品。

望江樓公園

望江樓公園位於成都市東門外九眼橋錦江南岸一片茂林修竹之中,面積176.5畝,園內岸柳石欄,波光樓影,翠竹夾道,亭閣相映,主要建築崇麗閣、濯錦樓、浣箋亭、五雲仙館、流杯池和泉香榭等,是明清兩代為紀念唐代著名女詩人薛濤而先後在此建起來的。民國時闢為望江樓公園,成為市內著名的風景點。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寬窄巷子

寬窄巷子是成都遺留下來的較成規模的清朝古街道,與大慈寺、文殊院一起並稱為成都三大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街區。該區域在保護老成都原真建築的基礎上,形成以旅遊、休閒為主、具有鮮明地域特色和濃郁巴蜀文化氛圍的複合型文化商業街,並最終打造成具有“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廳”內涵的“天府少城”。

永陵博物館

永陵博物館座落與成都市青羊區,是五代十國時期前蜀開國皇帝王建的陵墓,俗稱王建墓,也是我國所知的唯一建築於地面之上和第一個經過正式發掘的帝王陵墓。

百花潭公園

百花潭公園位於成都西郊,與青羊宮、杜甫草堂相鄰,佔地約135畝。公園得名於《蜀中名勝記》,詩聖杜甫在此留下了“萬里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的名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