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是不是被我們低估了?

無名小卒沒有名字

特朗普是不是被我們低估了?這取決於我們對他曾經有過什麼期望,或者說我們對一個美國總統曾經有過什麼期望。

一般說來,人們對一個美國總統應該是有較高的期望的。原因很簡單: 美國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超級大國,因此它的總統自然應該具有一定的風範,當然更應該要具有一定的行政能力。就這一點而言,我必須說,特朗普與傳統的美國總統的形象和能力是相差甚遠的。

這主要表現在: 一、他的治國能力;二、他的治國風格。就治國能力而言,應該說特朗普的主要能力都集中在經濟方面,因為他是一個商人出身的政治家。但即便如此,我必須說,他並不具備大商人氣質,而只是一個具有小商人氣質的政治家。當然,他上任之後有兩點經濟成就是比較顯著的: 一是推動了美國的稅務改革; 二、美國的整體經濟得到復甦。關於這兩點,特朗普的稅務改革應該說是得到了美國企業界的普遍歡迎,雖然稅務改革的實際成效目前尚未完全體現。至於美國經濟整體開始復甦,其中既有世界經濟復甦的外圍因素,同時也有這一輪科技革命方興未艾的因素。特朗普不能完全貪天之功為己有,他只是運氣比較好而已。

至於特朗普的治國風格,那就更是見仁見智,甚至十分具有爭議了。這主要表現在他在對外交和國際事務的處理上。其中經驗缺乏只是一個方面,而更多的則是我行我素,一意孤行,完全不按常理出牌。有人說,這恰好是特朗普的獨特之處,顯示出他異於常人之處,但我倒是不這樣看。如果一個美國總統在處理國際事務,尤其是重大國際糾紛方面,既沒有戰略和謀略,同時只是一味意氣用事,那無論如何都不能被稱為是一個成熟的總統。

從這個意義上說,特朗普被我們低估了嗎?我不這麼認為。特朗普的產生,或者說”特朗普現象”的產生,恰恰折射了美國社會本身已經出現了巨大的問題;而特朗普的上臺則又加劇了美國社會的分裂。


邱震海

近日,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進行的一項民調顯示,特朗普在經濟方面的表現最為優秀,支持率高於反對率。實際上,就任一年多來,特朗普的施政目標始終非常明確,就是履行競選承諾,而不像大多數媒體描述那樣只會“滿嘴跑火車”。

1、美國經濟表現良好,或受益於特朗普施政

2017年,美國經濟增長率達到2.3%,勞動力市場狀況持續改善,失業率已降至4.1%,為十幾年來的最低點;三大股指迭創歷史新高,不僅金融總財富超危機前,而且美國家庭收入也超過了1999年的峰值水平,極大增強消費者信心。

雖然這些成績尚不能算是特朗普的直接政策貢獻,但其上任以來,制定了包括大規模減稅、增加政府支出、減少政府監管等多項措施,特別是有望增強經濟活力的減稅法案,無疑有助於增強企業和民眾對未來的信心。

2、特朗普甘於撮合兩黨,以實現經濟繼續發力

在今年1月底國情諮文演講中,特朗普出奇地呼籲兩黨“團結”,儘快通過價值1.5萬億美元的基建法案;同時,要求各州、地方政府與私營企業通力合作,彌補美國在基建上的不足,從而共同邁向“新美國時刻”。不難發現,特朗普的焦點都在發展經濟。

3、特朗普為實現政治目的,不惜推翻奧巴馬政績

除了在經濟上的特別表現,特朗普在很多方面都“不走尋常路”、甚至推翻傳統,確實讓人另眼相看。上任伊始,特朗普大力清算奧巴馬的政治遺產,如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推動廢除奧巴馬醫改法案、退出《巴黎協定》、試圖撕毀伊朗核協議,這也讓他吃了不少閉門羹。

4、為了扭轉貿易逆差,特朗普對歐洲盟友發難

不得不提,在外貿、外交和社會等多領域,特朗普過分強調“美國第一”和“美國優先”的行為遭致了媒體和公眾的批評。特朗普極力推崇貿易保護主義,悍然動用鋼鋁稅收“懲罰”歐盟、對中國大規模徵稅等等,都嚴重惡化了國際經濟關係。

5、不顧全球利益,特朗普在“孤立之路”上越走越遠

在社會領域,特朗普反移民、反少數族裔的政策立場加劇了社會分裂和種族衝突。特朗普上任之初就發佈極具爭議的“限穆令”,使部分國家的公民無法赴美旅行、留學和定居,簡直是對自詡“自由開放”的美國狠狠打臉。

在外交領域,特朗普使美國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擱置跨大西洋投資與貿易談判、重談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和美韓自貿協定等,只顧美國自身的經濟和安全利益展開,全然不管全球利益甚至是自己的盟友,充分顯現了他商人逐利的特性。

目前,特朗普正為這些所謂的政績洋洋得意,先是任命2020年連任競選的團隊經理,後又宣佈自己的競選新口號為“讓美國繼續偉大!”,成為了美國史上最早籌備連任競選的總統。不過,據一項聯合調查顯示,

僅有四成的民意支持率的特朗普,是歷屆總統同期表現中最差的一位,不禁想問特朗普為何有底氣宣佈提前競選?

2018年再度連任的普京能否挽救俄羅斯經濟?幾百萬印度女犯人為何與男子關在一起?關注“金十數據”,我們給您提供更專業的解答!

金十數據

特朗普不是被我們低估,我們也從來不會低估任何一個國家的總統。任何國家的總統能夠成為總統,必有他的過人之處,包括美國總統特朗普。

特朗普現在對我們作出的一些事情,主要是由兩個因素造成的:一是特朗普的性格,一直具有不確定性,反覆無常,朝秦暮楚;二是特朗普“美國第一”“美國優先”的思維作祟。

特朗普從競選到上任再到現在,一直讓人不踏實。不僅讓我們不踏實,其他國家也不踏實,包括美國民眾也不踏實。特朗普說話做事太隨意,誰也不知道他下一刻會說什麼,會做什麼,包括解除美國國務卿的職務,都讓人尤其是讓美國國務卿本人感到突然。所以,對於特朗普對我們做出的任何事情,我們都不感到奇怪,特朗普本身就是這樣的人,我們採取措施積極應付即可。

特朗普的“美國第一”“美國優先”不僅對付我們,對自己的盟友韓國、日本、德國等也是一樣。日本首相安倍、韓國總統文在寅對特朗普只有這麼“聽話”了,但特朗普對安倍、文在寅也毫不客氣,依然要他們增加甚至全額承擔駐日、駐韓美軍費用,依然要他們修改美日、美韓自貿協定。

我們從來不會低估特朗普,特朗普也從來不會被我們低估。特朗普就是特朗普,他說話做事不確定,我們不能跟著不確定,必須有我們的定力,做我們該做的事情——“不管風吹浪打,我自閒庭信步”。


毛開雲

自上任以來,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言論充滿爭議性,美國人形容他為“大嘴”,再看他在選舉演講時的發言,的確比較荒謬,有滿嘴跑火車的嫌疑。



在外交場合,他曾經拒絕和德國總理默克爾握手,還在北約峰會上推開黑山共合國總理站在前排。


這些都讓人認為他像一個任性的孩子,粗魯沒有禮貌。


他的這種外交上的粗魯無禮,往往搞得在場的人一頭霧水,不知該如何去應對。


為了讓特朗普迴歸正常禮儀,日本、韓國等國家多多少少都付出了經濟談判中的代價。

這種迫使相關國家要拿出資源來交換,才能讓特朗普回到原來的立場的現象,現在已經被稱為特朗普的不按常理出牌的外交套路。


他的這種特殊方式其實為美國贏得了更大的外交空間。


與他的備受爭議不同,特朗普去年上任後,不到一年時間,在經濟方面就做出了可觀的成績。


1、美國在經濟迅速提升的同時,失業人員也相繼就了業,失業率降為 17 年來低點,2018年已降至3,7%。


2、超乎專家預期,美國 去年季節性GDP 增長突破了 3%。


3、特朗普上任後,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上漲將近30%,突破 23,000 點,這是近一個世紀來,美國曆任總統第一次任期內的最佳年度表現。



4、經濟的持續好轉,將使美聯儲2018年升息 4 次。


和經濟方面取得的成績相對應,近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進行的一項民調顯示,特朗普的支持率已上升到65%。


事實上,就任一年多來,特朗普施政目標始終如一,就是履行競選承諾,絕不是如同眾多媒體或個人定義的只會“滿嘴跑火車”。


在政策方面,特朗普也以自己的方式做出了一些大的動作。


1、上任以來,制定了大規模減稅、增加政府支出、減少政府監管等多項措施,這些措施無疑有助於增強企業和民眾對未來的信心。


2、撮合兩黨,為實現經濟繼續發力。


曾在國情諮文演講中,特朗普呼籲兩黨“團結”,通過基建法案。促成各州、地方政府與私營企業合作等等,可以看出特朗普的目的還是在發展經濟。


3、特朗普還推翻奧巴馬政績,來實現經濟政治目的。


4、為了扭轉貿易逆差,特朗普還對歐洲盟友進行發難。


特朗普不僅僅在經濟上,在很多方面都“不走尋常路”、甚至推翻傳統,不得不讓人轉變看法。

值得一提的是:不論在外貿、外交還是其它領域,特朗普總是在強調“美國第一”或“美國優先”。



儘管這種過份強調“美國第一”或優先的做法引起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嚴重不滿,但他在美國經濟方面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而且為了實現當初的競選承諾,不惜在美國孤立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有書共讀

我們來看看特朗普執政一年後美國的變化,道瓊斯納斯達克標普五百三大指數新高,失業率新低,偷渡入境人數三十年來最低,美國公司滯留海外的現金開始迴流,製造業回暖,很多企業計劃或者開始考慮在美國本土建設工廠。三十年來最激進減稅法案大舉刺激公司投資。事實上,美國人民是真的得到了實惠,同時,最新的民調也顯示65%的美國民眾支持他的移民法案。

再來說說特朗普為什麼會贏得美國大選吧。事實上,美國社會在近幾十年來有著巨大的割裂,曾經讓人津津樂道的“橄欖球型社會階層”也演變成了金字塔結構。

曾經的國內有一個關於中美老太太的段子,可能大家都忘記了吧。

一個美國老太太貸款買了房子,臨死時,把貸款還上了。而中國老太太則不願意去銀行貸款,寧願攢夠了錢再去買房。臨死時,終於攢夠了。

但隨著全球化的浪潮和美國的次貸危機,讓差不多八十萬的房奴無家可歸。我想,那時候的美國老太都多在角落裡,不敢露面。隨著科技的發展,大量的互聯網從業人員擠進了中產階級的圈子,但是有人進去,必定就要有人出來。隨著美國的去工業化和大量非法移民的湧入,曾經的工人階級和服務業從業人員被擠出了圈子。但是沒有人去關注他們,也沒有人知道,這些憤怒的中產階級的力量有多大。

還有就是美國人推崇的“快樂教育”。普通美國人家的孩子一般去讀公立學校,他們推崇的是“運動健將”“社交名人”“個性學生”。而真正熱愛學習的學生往往在學校中受到排擠和敵視,這也是我們看美劇中平民出身的科學家們往往性格怪異,不善溝通的原因。而在這種“反智主義”盛行氛圍下,大多數孩子們沉浸在“街頭文化”“個性為王”之中(雖然街頭文化中也有不少可取的部分,但是它更多的卻是“粗俗”“暴力”“毒品”和“性”,說它是犯罪的溫床也不為過)長大後除了少部分天賦迥異幸運兒可以進入體壇,樂壇功成名就外,其他的大部分人都不會有太大出息。但是出生在中產或者精英階層的孩子們從小就會有家庭教師,而且他們的家長們也會想盡一切辦法把孩子們送入私立學校。而美國頂級的私立學校管理之嚴格,要求之高甚至超出我國大部分的初高中。於是在美國有一個獨特現象,那就是子承父業概率之高,階級固化之嚴重,冠絕全球。農夫的兒子長大後還是農夫,工人的孩子長大後還是工人,律師的兒子長大後還是律師,金融家的孩子長大後還是金融家……美國階層的固化使得精英們和平民們之間有了巨大的鴻溝。而這個鴻溝使得美國變成了“割裂”的社會。

上升渠道的斷裂和經濟的不景氣,使得美國本土的底層和從中產階級跌落的民眾們一直心生絕望,但是高高在上的主流媒一直有意無意間忽視了他們的聲音,於是我們看到的“燈塔國”一直是人類“民主”“自由”的標杆。“白左”們秉著“悲天憫人”的心態推動“非法移民法案”“有色人種法案”和“體同性戀法案”。他們衣著光鮮,觥籌交錯,侃侃而談。卻看不到,聽不到那些本土底層民眾的狀態和訴求。

直到川普,他能贏的大選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對與美國本土底層及中層民眾的關懷,也是美國,讓我們重新認識到人民群眾力量的偉大。

川普是一個聰明人,他知道自己的基本盤是什麼,他這些“驚世駭俗”之舉也正是為了穩固自己的基本盤。他退出“巴黎協議”(也就是柴聖母“蒼穹之下”中科普的那個限制碳排放量的氣候變化協定),他反對“全球化”浪潮,他旗幟鮮明的反對非法移民,他推動工業在美國復興。川普是第一個把施政綱領白字黑字寫的明明白白的美國總統,從現在看,他也是在不遺餘力的推行他的綱領,而且,似乎還做得不錯。也正是這些政策,使得他更為那些中低層美國民眾所愛戴。但是這麼做也是有代價的,雖然美國的國際形象一直都不太好,但是在川普的領導下,美國的形象更是一瀉千里。從我國網上來看,如今那些“美分”們的氣焰,也比以往平復了許多。但是歷史又能能說得清呢?如果美帝能在川普的帶領下,浴火重生,重回巔峰,那麼他就是不亞於羅斯福的雄主,但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美國社會的割裂現象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川普的態度和強硬的施政手腕或許也會讓美國滑入更深的深淵。


等風少年樂趣多

特朗普執政一年了。一年來,全世界都看著他。看他不是因為欽佩,而是為了看他的笑話——然而基本上都失望了。

我們先從總體上明確一點,即特朗普當然不是一個爛人,可以讓我們這些吃瓜群眾嘲諷而憐憫的看他。事實是,第一,他是一個成功的商人,在自己的事業上達到了很少有人能達到的高度;第二,他是一個成功的競選者,通過層層關卡,成為世界上最具實力的政權的首腦,或者簡單說,成為了目前世界上最具權力的那個人。好吧,認真想想這兩點,現在你還敢居高臨下地笑話他麼?

也許你可以說,笑話他的理由並非基於他成為美國總統時既有的成功,而是基於他作為美國總統這一年來的作為——他沒有達到另一個隨便什麼人坐在美國總統位子上所可能達到的高度。這話有可能是真實的,但其前提是確認兩點:第一,一年來,美國政府的政策是失敗的;第二,有另一個人——或者就是笑話他的你——可以在美國總統的位子上做得更好。我看,這兩點,都不容易確認;不僅如此,如果認真做事實印證或者沙盤推演,這種確認很可能遭到全盤失敗。

簡單盤點一下特朗普一年來幾項行動。內政上,批准有爭議的輸油管線,開啟美國能源開發新時代;嚴格對待移民問題;推動製造業迴流;推動通過了歷史性的稅改法案,釋放經濟活力;成功提名聯邦法院和最高法院的數十個職位人選,確保最高法院保守派佔多數,這將影響美國數十年。外交上,北約盟國同意多分攤費用,北約更為強大;調整和傳統盟友的關係;強硬對待敘利亞、阿富汗和“伊斯蘭國”問題;對俄羅斯和中國持續施加壓力。

好吧,我承認上邊這些行動和政策的結果和影響都是複雜的,不能簡單給百分;但你能因此就簡單給負分麼?我們再換個角度考慮:如果你不是你現在的國家和民族,也不是你以為的地球人,而就是目前情形下的美國普通公民,你來看上邊這些行動,會有怎樣的感覺?會不會覺得,特麼的就是實惠就是爽啊!

特朗普是不是很高明的美國總統,我們暫且不論,這個問題的最終回答可能得很多年以後了;但我們一直低估他,這是事實。這裡的“我們”,既包括美國外的一般民眾,也包括美國內的一般所謂傳統精英層。兩個相對立的集團,在這一點上站在了一起,也算是一個奇蹟。當然,這也並非全然無因,事實上,所謂美國傳統精英層,其認定,就是他們自己和國外的一般民眾協力完成的。

在美國傳統精英層看來,特朗普贏得大選這件事本身就是不可置信的。他是一個圈外人,是野蠻人,這個土豪也必然會成為妖精和害人精。但精英們對特朗普的勝選沒有當必然來看待,而是當做一個不可預知的變異來看待的。身體上有變異了,那就割掉,可惜美國機體上的這個變異基本上不得不持續四年甚至八年,只好忍忍,且忍且貶。這種貶低幾乎是全方位的。特朗普之所以成為著名的推特總統大嘴總統,很大程度就是為了和這種貶低相對抗,“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估計孫女背三字經時,特朗普硬著舌頭不斷嘟噥的就是這一句了。

但實際上,事情也在變化中。美國傳統精英層雖然還在斜著眼說“你也配姓趙”,特朗普“我和你睏覺”的熱情和直爽,他們也看到了並慢慢接受著。慣性總是存在的。不過雙方都在調整自己的姿勢。

結果到底是精英們欣賞一出《人猿泰山》,寬慰於特朗普從野人成為文明人,還是哀嘆“朕的大清亡了”,讓我們拭目以待。

再說我們這些非美國人的吃瓜群眾。

我們看到的特朗普其實是通過了兩層濾鏡後的影像,第一層是美國精英層,他們的新聞輿論和種種嗤笑都是我們的重要信息源;第二層是本國政府和精英層,出於兩種利益的對立——國家間利益的對立和本國內部利益的對立,嘲笑和貶低美國和其領導人都是最容易作出的選擇且天然有效益。

我們看到的特朗普是不是像個滑稽戲主演?瘋狂,低能,唯利是圖,不可理喻;國內引起分裂,國際間拋棄和盤剝小弟,在維護傳統勢力範圍時焦頭爛額,對俄羅斯和中國的新力量崛起全無辦法。

這一切我們看到的,可能是有力人士願意讓我們看到的,也可能是我們自己願意看到的,唯獨不可能是真相。除非美國人都是瘋子,除非人類歷史上最強大的政權已經爛透。

關於真相,這裡不再討論。

關於陰謀論,這裡不再談論。

關於我們一般吃瓜群眾的意願和選擇——嘲笑作為美國總統的特朗普——的心理動因,這裡不再分析。

這裡只需要明確,作為外國吃瓜群眾的我們的確低估了特朗普。這種判斷的理由,不只因為我們對這個人的智慧沒有予以應有的重視,更因為我們對這個人所代表的國家力量沒有予以應有的重視。而後者可能帶來的後果是不可承受的。

也許正如我們所渴望的那樣,在歷史的長河中,現在的美國正處於頂峰後的下降中,而新興力量——尤其是中國——正在迅速崛起並將在一段時間後徹底取代美國的領導地位。但我們對特朗普的嘲笑會有助於這種歷史進程的推進嗎?並不會。我們只需要不畏懼,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嘲笑只會削弱我們的判斷力,減弱我們的努力。

——而且,誰能確認歷史進程正處於我們渴望的這個階段中?

歷史進程這種東西很玄妙。會不會現在就在一個兩可的關鍵點上,而正因為我們普遍的嘲笑和輕視,導致我們本來有可能的崛起變為失敗?

再退一步,即使我們有一百個理由輕視特朗普和美國的智慧,我們也絕不能輕視他的力量。智慧並不是世界的全部,很多時候,它敵不過力量或者別的什麼。想一想,要是沒有那麼一個守關小吏恰好擋住老子的腳步,中國智慧是不是會失去很多?再想想,一個希特勒的力量,是不是讓世界變得很不一樣?

歷史並不是一條由必然構成的鏈子,相反,它充滿無數的偶然。

好吧,對於特朗普,假設他就是一個低能的瘋子,正像我們所嘲笑的那樣。當他因為朝鮮或者南海而按下核按鈕時,我們會不會還報以愉快的嘲諷呢?

要特朗普恰恰像我們嘲笑的那個人——既最有效削弱了美國實力,又最有效使美國的對手強大;這種想法本身就是對我們自己的嘲笑。

悔改罷!對美國總統特朗普,與其低估,不如高估。願我們都明白這點。


無所用其心

評價特朗普有沒有被低估,我們不妨可以來看看他的外交套路。


地球人都知道,特朗普是史上最沒有禮貌的美國總統,在外交場合尤其粗魯:他曾經拒絕和德國總理默克爾握手、和日本首相安倍握手時變態地用力,握得安倍齜牙咧嘴;還在北約峰會上一把推開黑山共和國總理站到前排。



不過,大家有沒有想過,其實這正是特朗普的一種外交套路。外交上粗魯無禮,導致和特朗普共處對許多國家領導人來說都成了一種壓力。為了讓特朗普迴歸正常禮儀,日本、韓國多多少少都付出了經濟談判中的代價。


再比如,在耶路撒冷問題上,本來世界上已經形成了模糊化的默契,就是不表態。特朗普主動打破默契,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這就迫使相關國家要拿出資源來交換,才能讓特朗普回到原來的立場。退一萬步說,即使最後特朗普沒有得到好處,在實際利益的層面他也不會失去什麼。這種為自己硬生生造出來一些“籌碼”的方式,為特朗普贏得了更大的外交空間。



所以,看起來氣勢洶洶的特朗普對外政策,其策略內涵其實非常簡單,有點類似於商務談判的“高要價策略”:先是向對手提出極高的要價,務求一下子就突破對手的心理底線。在造成巨大的心理衝擊後,迫使對手加入談判,並在談判中自己再進行妥協。簡要說來,“特朗普套路”就是:高要價——妥協——再要價——再妥協。這樣,提出不可思議的高要價者就會得到他原本不該得到的東西。



在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很多美國媒體就好奇:一個從來沒有從政經歷的純商人當總統,會怎麼當?現在我們知道了,“不按套路出牌”,其實還是一種套路。只不過商人總統當然會採用他最為慣用的商業套路,而華盛頓傳統的政治談判套路就被拋在一邊。

在中美關係問題上,特朗普的套路得到了再次應用:剛剛離開中國就轉變態度,在《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把中國定義為 “戰略競爭者”,威脅進行貿易制裁;在最近發表的國情諮文中,更是把中國列為對手。

與特朗普的言論相配合,美國企業速度發起貿易訴訟,指控中國向美國傾銷大量太陽能電池板、鋼鐵,侵犯美國知識產品、盜竊美國貿易機密等。這些貿易訴訟都要求政府對中國實施嚴苛的單方面關稅。甚至在美國企業尚未行動時,商務部就主動發起針對中國的反傾銷與反補貼稅(“雙反”)調查。

上述舉動,全部都是在對中國進行“高要價”,只要中國回應這些挑戰,雙方的博弈就開始了。特朗普預期的是,中國領導人將為特朗普的這些動作惱火不已,但為了中美關係的大局,還是會在經貿問題上做出讓步。畢竟,與美國關係運轉正常涉及到中國的核心戰略利益。

不過,恰恰是因為這個套路的存在,讓我們看清了特朗普的底牌:在特朗普外交關注度的順序排列上,利益超越了理念、經濟議題壓倒安全議題和人權議題。因為這個套路強調的是利益而不是原則。而利益紛爭也還是一種經濟競爭,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政治鬥爭,更不是以消滅對方為目的的戰爭。利益紛爭的目的是獲得和增進自己的利益。以此為出發點,高要價的最終結果往往是有驚無險。


所以,特朗普把中國列為對手,不過是對共和黨建制派的回應而已,不會對中美關係產生實質性影響。對於政治家不但要聽其言,更要觀其行,而特朗普在過去一年任期中並沒有任何和中國爭奪國際政治權力的行為。


反轉大作戰

特朗普是否被我們低估了?其實這個問題很可笑。一個經濟大亨,商業奇才的能力或智商再低也低不了到哪去。競選總統時,他已經把美國的弊端看得非常透了,也很明白美國人民需要什麼。因此他能充分利用有限的競選經費,一舉擊敗希拉里,登上總統的寶座。光憑這一點就不要懷疑他的能力和智商了。

特朗普是一個政治素人,但他的執政,可以說完全顛覆了所謂富有從政經驗的政客的執政理念,給美國人民帶來了切切實實的好處,從美國的經濟增長,資金大量回流美國,股市攀升,就業率攀升就可以看出。

特朗普的執政理念是什麼?就是他不管用什麼方式,什麼措施,目的就只有一個:實現他競選時提出的‘美國優先’,‘讓美國再偉大’這兩句話。回顧他一年多的執政,他作出的每一個決策都是圍繞這兩句話的。從廢除奧巴馬的醫保,減稅,到退出一系列國際組織,無一不是這兩句話的體現。

或者有人懷疑,特朗普這麼做是把美國在國際的領導地位拱手讓人。我認為美國的國際領導地位比里根以後任何美國總統都高。例如朝鮮半島問題,國際社會做了大量的工作,聯合國也實施無數次制裁,什麼時候有效過?特朗普執政以來的半島政策,可以說是非常有效的,不單單對朝實施高壓,對和朝鮮有經貿往來的國家和個人也毫不客氣地制裁,取得了明顯的效果,朝鮮已經被壓得喘不過氣了,只能服軟,利用冬奧的機會向韓國拋出橄欖枝,還企圖利用韓國爭取和美國接觸,從免談無核化到什麼都可以談,這就是證明。

在敘利亞問題上,特朗普不像俄羅斯,沒有直接軍事介入,但對保護反對派則態度堅硬,例如不允許俄羅斯越貨紅線打擊反對派。俄羅斯始終也不敢越雷池一步。

在耶路撒冷的問題上,更突顯了特朗普的國際地位。域內國家除了伊朗和巴勒斯坦外,再也沒有別的國家提出強烈抗議。在聯合國的安理會上,強行否決有關耶路撒冷問題的決議。

不論是誰,日本,英國,德國……只要膽敢動美國的奶酪,特朗普都不會客氣,俄羅斯被美國製裁得上氣不接下氣,但對美國還是不敢過分得罪。

特朗普本身就是個生意人,不論幹什麼都把利益看得很重。和朝鮮開戰,可能要花費數萬億美元,但要壓服朝鮮,可能幾百億就搞定了;出兵敘利亞,同樣要花費大量財力,但支持反對派,還可以通過賣武器來盈利;對耶路撒冷問題,通過以色列和沙特,可以更有效牽制伊朗和哈馬斯,鞏固美國在中東的地位;通過搞印太戰略,可以以極少的代價牢牢控制印度,澳大利亞等地區強國和東盟。

以前都認為特朗普是大嘴巴,只是胡說一通,現在還敢這樣認為嗎?

這些都證明特朗普是一個智商非常高,能力非常強的總統,誰低估了他,誰就可能倒黴。


糊塗比清醒好

特朗普很聰明,也很狡猾,他不同於之前的幾任美國總統,他出手更狠,之所以他被低估,只是他被精英階層不待見,媒體拼命醜化他而已。

特朗普上任後,他面對的環境極其不利,把握政權幾十年的建制派們很討厭他,通俄門到現在還在調查,習慣了“美國精神”的媒體也不喜歡他,各種新聞評論拼命醜化他,情報部門挖空心思找他的把柄,軍工複合體對他要和俄羅斯交好疑慮重重,他幾乎沒有可以依靠的靠山。

特朗普上任不到半年,他的班子就被“幹掉”了幾乎一半,他絕地反擊,在敘利亞戰場上強硬反擊,給美軍空前規模的軍費,到各國去招軍火大單,他贏得了軍工複合體的歡心,也就得到了政權穩固的根基。經過博弈,他主導的稅改也強行通過了(議員們在投票前才收到修改稿),這種刮老百姓羊毛去補貼華爾街巨頭的做法,也深得華爾街大佬們的歡心,他就此也贏得了華爾街金融巨頭的支持。

特朗普不一樣,建制派總統總是說正確的話,做正確的事,特朗普雖然是個大忽悠,但他說話風格熱情粗放,用許多老百姓聽得懂的話來鼓動民眾,鼓吹“美國優先”,發誓讓美國“再次偉大”,這些年,美國中低收入群體飽受壓抑,收入很多年漲不上去,他們需要改變,特朗普就這麼上去了。

放眼特朗普1年的執政,表面看起來他是收穫了不少短期利益,很多大企業答應在美國投資,他也在大力倡導基礎設施建設,美國經濟也獲得了顯著增長,失業率下降,工人工資增長了,他在全球也撈了不少大單,只是,他用做生意思維來領導國家方向,損害的是美國的長期軟實力。

特朗普這1年,把傳統美國精英的遮羞布都撕光了,他頻繁退群,向全球伸手要好處,卻不再想承擔責任,2017年,美國與歐美盟友的矛盾越來越多。畢竟,空手套白狼的事情,沒有多少國家願意接受的。

2018年,又到了一個8字年,這一年,特朗普會很難過,美元霸權正在動搖,美元債務屢創新高,這是一個破產邊緣的國家,而他們還在繼續可勁地印錢花錢,美國若不改變很多戰略,衰弱的速度只會加快。


雲中史記



特朗普不是被低估了,而是被嚴重低估了。

人們嘲諷、輕視他,認為他荒誕不經,那是因為無論是美國政界還是世界,都是用一般思維、一般眼光在看待他的言詞和行為,就如同俗人看待哲人的眼光和思維一樣。


為什麼美國的民進黨甚至共和黨相當一部分人都覺得他荒謬?民進黨作為反對黨有這樣的思維還算正常,但是他的本黨共和黨很大一部分人對他的言行也很不以為然。那是因為特朗普完全不遵守約定俗成,特立獨行。不搞那些又想當婊子還要立貞潔牌坊的虛頭巴腦的事情,按當年國軍評價共軍的說法就是不按套路出牌。

特朗普高明就高明在這裡,無論外交內政,他都不搞裝腔作勢、惺惺作態那一套。而是講究實際,直接把那遮羞布給扒光了,一切以結果為導向,什麼外交辭令、什麼道德假象,他通通棄之如敝履,而是隻要兩個字:務實、務實。

比如他的外交,赤裸裸的就是要利益,你為了息事寧人就給他利益,給他利益的時候他立即說了一些好聽的話,讓你誤以為這錢花得值,舉國歡騰,結果他一回家便該幹啥幹啥了,認真去討好國內議會、民眾去了。你眼睜睜看著錢打了水漂,想提醒他一下,他兩手一攤,抱歉,我們是三權分立,我管不了國會,不過你放心,只要繼續給我好處,三個聯合公報在政府層面還是有效的。

在美國國內,都認為他會被國會嚴重掣肘而跛腳,但結果是他在國會通過法案的成功率比最近幾屆總統都做的好,因為他知道那幫議員喜歡什麼,比如議員們喜歡給我們添堵,他就讓他們添堵,而且還配合他們簽字,但結果施行還是不施行,決定權還是在政府手裡。但是法案的通過,就給下一任留了一個燙手山芋。



所以他做到現在,民意不但沒有下滑,還開始上漲,因為他看到了美國的一些癥結,並按照自己覺得合理的方式去解決,根本不在乎你怎麼看怎麼評價,結果反而不斷取得政績,實現政治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