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僅10萬軍隊為何敢北伐50萬軍隊的曹魏?

曾傳新

《孫子兵法》雲:“故形人而我無形,則我專而敵分。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則我眾而敵寡;能以眾擊寡者,則吾之所與戰者,約矣。吾所與戰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則敵所備者多;敵所備者多,則吾所與戰者,寡矣。”


就是指戰爭敵我雙方的優劣並非以綜合實力而定,是根據形勢而論。曹魏的五十萬兵力分為十,蜀漢的十餘萬兵力集中為一,此消彼長間雙方在戰爭投入的戰力差距就不太大。曹魏的全國周邊軍有戰爭,涼州要安撫羌族部落,北方需要抵抗鮮卑,東北地區的公孫氏一直未臣服。荊州和揚州方面的孫權更擁兵二十餘萬。


曹魏把所有兵力分佈在各地前線後,實在能在關中投入的兵力也是十餘萬,不會比蜀漢高太多。司馬孚還曾經因為關中兵力不足,提議遷移一些人到前線屯田,解決軍糧和軍備的問題。


曹魏的軍事制度是以洛陽的中央軍為核心,又設立了三大軍區,分別是關中軍區、荊州軍區、揚州軍區,在曹叡早期以曹真坐鎮關中,司馬懿坐鎮荊州,曹休坐鎮揚州。


另外又有刺史或都督掌管州兵,每個州下都有獨立的部隊,在戰爭時期會被調動協助各大都督作戰。比如曹休發動石亭之戰時,調動了青州刺史王凌、豫州刺史賈逵助戰。曹真與諸葛亮交戰時,涼州刺史徐邈、雍州刺史郭淮也協同作戰。

曹魏北方沒有像南方一樣設立大軍區,而是分為護匈奴校尉、護烏丸校尉、護鮮卑校尉,負責管理北方少數民族,並負責與其作戰。其中以護匈奴校尉最為重要,這個職位往往兼任幷州刺史,管理幷州境內的匈奴部落,必要時能調動匈奴軍助戰。


正因為多方面受到牽制,曹魏無法集中用兵。早年,劉備和孫權聯手,就是經常先後出兵進攻曹操,使曹操的主力從漢中跑回合肥,又從合肥跑回漢中,曹操因害怕主力部隊深陷戰區,另一面就會被敵人攻陷。所以漢中之戰時,曹操始終駐軍在長安,沒有直接增援夏侯淵,一定程度上是怕孫權偷襲。


司馬懿多次與諸葛亮交鋒未佔上風,最終選擇守勢是明智的做法,一旦西線戰況不利,東線的孫權就可能有所行動。而洛陽的中央軍如果都跑去增援關中,那麼東線戰況不利,就再沒有足夠的主力前去增援。


後來的三國戰爭中,曹魏對其中一個戰線用兵的極為有限。司馬懿遠征遼東也不過出兵四萬,結合幽州部隊與烏丸、鮮卑部落,大約也不過六萬左右。諸葛恪動用二十萬大軍北伐,才迫使司馬師也拿出二十萬兵力抵擋,當時還要派兵增援關中,去擊退姜維的牽制部隊。


最後,司馬昭起兵伐蜀,鍾會與鄧艾部隊結合大約也不過十六萬之多,若非姜維改變漢中軍事佈防,主力又遠走沓中,硬抗鍾會、鄧艾聯軍,未必不能擋下來。


這就是諸葛亮為何總是敢以傾國之力北伐的原因,即便不能滅掉曹魏,在雙方大致相若的戰力下,諸葛亮仍舊有機會割據涼州,威逼關中。再借用孫權、軻比能、公孫淵牽制曹魏,使其全國陷入疲憊,未嘗沒有成功的機會。


蘇沉船

諸葛亮,自從蜀漢政權建立以後,就一直在謀劃北伐之事,在他的千古名篇《出師表》中都說到:“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可當時蜀漢政權是三國中實力最弱的,諸葛亮為什麼敢以10萬軍隊北伐?


形勢的不利使得諸葛亮不得不北伐。蜀漢政權,自從丟掉了荊州,加上夷陵之戰中被陸遜大敗,不得不龜縮到益州地區,實力得不到發展。諸葛亮接手這個爛攤子以後,為了實現自己隆中對說的夢想,考慮到跟東吳的孫權已經達成同盟,奪回荊州是不可能的,所以諸葛亮只能北伐。雖說曹魏有50萬軍隊,但軍隊並不是集中在一起,多是分散在各地,關中地區並沒有重兵把守,而且劉邦從漢中起兵時,兵力也不多,也照樣奪了天下,諸葛亮有自信可以北伐成功。

諸葛亮敢北伐,也在於內部的穩定,劉備入蜀時,南中地區少數民族常常叛亂,正所謂攘外必先安內,諸葛亮出於國家統一考慮,便親自出馬解決了南中的叛亂,這也為北伐奠定了基礎,因為南中可以為北伐提供糧食與士兵。蜀國內部是穩定的,所以諸葛亮北伐時就不會擔心後院起火。


況且蜀國有著天險,四周都是山,唐朝的李白都說過“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可想而知曹魏跟孫權很難打進來,諸葛亮不用擔心會有人偷襲。而且蜀國已經跟吳國交好,魏國不可能通過荊州打進來。


不過諸葛亮低估了曹魏的實力,他以為自己可以跟劉邦一樣從漢中奪取天下,可他碰上司馬懿,臥龍碰上冢虎難分伯仲。


歷史百家爭鳴

以當時時局論,魏強蜀弱很明顯,作為弱者的一方,為什麼要去攻打強者的一方呢?我想諸葛亮心裡一定很糾結。且不說攻魏,在劉備勢力最強時,連吳國都打不過,那支能征善戰的軍隊全軍覆沒,諸葛亮用一支新組建的軍隊,就有把握打敗魏國麼?

我想,諸葛亮未必有這種把握。

那麼,他為什麼執意要攻魏呢?

首先,這是出於報恩的心理。在《出師表》中,諸葛亮多次流露對先帝劉備的感激之情,比如“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蓋追先帝之殊遇”。不過,即便是報恩,也有多種方法,他怎麼選擇北伐這一條路呢?我想,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劉禪確實不是雄才偉略的君主。

在《出師表》中,諸葛亮多次對劉禪進言,敦敦教導,這些教導的背後,可以看出劉禪的不足。如“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他很耐心地教導劉禪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使我們從一個側面看出劉禪是個沒有主見,沒有決斷力的皇帝。要是諸葛亮不在了,劉禪能領導蜀國軍隊光復中原嗎?諸葛亮絕對不敢這樣想。

既然劉禪不可能實現偉大的事業,諸葛亮只好替他包辦。在他看來,北定中原,光復漢室,把四百年的漢帝國完整交到劉禪手中,這才是對先帝劉備知遇之恩的最大回報。這時的諸葛亮四十六歲,當年跟隨劉備打天下的將領們死的死,老的老,青黃不接,他再不去做這件事,可能沒時間了。可以說,諸葛亮是報著一種僥倖的心理進行曠世豪賭。

諸葛亮為什麼敢賭呢?

應該說,蜀國在地形上是有一些優勢的。“蜀道難,難以上青天”,蜀國位於四川盆地,中間是肥沃的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國的美稱,四周則高山環繞,“黃鶴之飛尚不得過”,這是易守難攻的險要之地。在東漢初期劉秀統一中國的戰爭中,盤踞在蜀地的公孫述就是憑恃此險要地利,成為最後一個被消滅的軍閥。諸葛亮的想法,即便北伐不能成功,守住蜀國還是可以的。也就是說,北伐最糟糕的結果,也就是退回固守蜀地,這與不進取沒多大差別。倘若幸運的話,能夠略定中原當然是最理想的結果,即便不能,佔據關中,從而據有從潼關到河西走廊的大片土地,也足以同魏國分庭抗禮。

儘管後來諸葛亮發動的幾次北伐都未能取得實質性進展,但是,他的思路是沒有問題的,大方向應該說沒錯。打得贏就打,打不贏我退回來,你也沒我辦法。

他的軍事計劃,很可能受到四百年前漢高祖劉邦的啟示。當年劉邦同樣是從漢中奪取關中,以弱敵強,最後打敗了不可一世的項羽。不過,我們也應該看到,諸葛亮所處的三國時代,與劉邦、項羽的楚漢時代是完全不同的。當年項羽雖然強大,卻不是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權,整個中國有十八個諸侯王,項羽只是諸侯王中最強者。曹魏帝國則不同,是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權。劉邦攻略關中,是消滅其他諸侯王,並不與項羽直接為敵;諸葛亮則不同,同樣攻略關中,他是與整個曹魏帝國對抗。同樣的戰略,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難易程度是完全不同的。


君山話史

很簡單,因為曹魏的疆域更廣闊,處處需要駐留兵士,因此在蜀漢邊境上的軍隊數量並沒有比蜀漢多幾倍,而且三國時期基本上是曹魏以一敵二的局面,在東面還有孫吳虎視眈眈,第一次北伐的同時,孫吳也出兵伐魏了,所以蜀漢僅僅十萬之眾在平定南蠻之後就敢在沒有後顧之憂的局面下數次北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