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很勤奮,卻並不能因此有大成就?- 讀獵豹傅盛文章有感

文/ 慧人老炮

如果說中國人是世界上最勤奮的人之一,大概沒有多少人會質疑。

別的不說,從歷史上流傳至今的很多古代成語故事——

為什麼你很勤奮,卻並不能因此有大成就?- 讀獵豹傅盛文章有感

到上一輩職場裡強調的“老黃牛”精神——

為什麼你很勤奮,卻並不能因此有大成就?- 讀獵豹傅盛文章有感

到如今網絡時代的熱詞“加班狗”——

為什麼你很勤奮,卻並不能因此有大成就?- 讀獵豹傅盛文章有感

無一不在傳遞著這樣的信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對此我們沒有絲毫質疑,並堅定的踐行著這樣的思想。

然而最近,我看到一篇獵豹公司CEO傅盛的文章《傅盛與作者達利歐的晚餐:開放比勤奮更重要》,細讀內容後,讓我對“勤奮“這一概念有了完全不同的認識。

為什麼你很勤奮,卻並不能因此有大成就?- 讀獵豹傅盛文章有感

看看傅盛在文章中如何認知“勤奮”:

[ 。。。過去30年,我在幹什麼?創業圈經常這樣形容自己,說“睡得比狗晚,醒得比雞早”。現在還有“三點鐘群”,什麼不眠時代,連睡覺都是浪費。。。

]

[。。。我們這麼勤奮,為什麼美國人跑著步,開著遊艇,還做出了世界上最先進的創新?我發現,原因在於思維的差異。美國人強調think big,think different,而我們過去的教育模式卻在信奉“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顯然,這套思維,過時了。。。]

[。。。因為,外界環境不變化時,持續積累是優勢;外界環境快速變化,過往積累就變成阻礙。。。]

對於這些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觀念和場景傅盛對此的評判,完全出人意料,讓我沮喪和震驚!

這不禁讓我自問:職場裡的勤勤懇懇的“油膩中年”,為什麼被無情的裁掉?為什沒有什麼工作經驗的90後生們,年紀輕輕就成就非凡?為什麼有人玩著直播就能成網紅,也能賺大錢?為什麼功成名就的互聯網大咖,總是分享著凡人難以理喻的成功之道?難道我們所追崇的所謂“勤奮”,真的過時了?

再看看傅盛在文章中給出的解答:

[。。。我們必須學會敢於為自己樹立更大的夢想,培養與眾不同的思維。我們不能僅憑自己當下處境和所掌控的資源去預判和思考人生,並悲劇性地受限於此。在這個時代,勤奮只是我們眾多基石當中最基礎普遍的點,更重要的品質在於——開放心態。。。]

[。。。唯有開放,才能吸納外部信息,做到知道自己不知道,並不斷進化。。。]

為什麼你很勤奮,卻並不能因此有大成就?- 讀獵豹傅盛文章有感

[。。。因為,外界環境不變化時,持續積累是優勢;外界環境快速變化,過往積累就變成阻礙。。。]

我對此的理解是:勤奮並不是你在職場有所成就的唯一條件,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因為,在信息時代,靠勤奮所積累的經驗,會因此讓你自我陶醉、固步自封、拒絕改變,拒絕接受新的事物,反而會成為你邁向成功的障礙。

就像慧人學習會《職場修煉系列之目標篇2:沒有計劃和執行,目標再好有什麼用?》一文中的這張圖裡的PDCA循環所展示的一樣。

為什麼你很勤奮,卻並不能因此有大成就?- 讀獵豹傅盛文章有感

現今職場中,我們不少人的“勤奮”,只是在很辛苦地做著“原地踏步”式的機械重複勞動,對職業的認知還停留在低水平(慧人學習會頭條文《職場修煉系列之角色篇:職場只有“角色”,沒有“人”》),除了能“收穫一些廉價的感動”外,並不能為企業、為自己創造全新的價值。

而真正讓我們能“逐級改善”、不斷進步的,是基於勤奮基礎上的認知昇華,就是付盛所說的“進化”,是不斷改變自己原有的思維認知(慧人培訓始終強調思維和認知的重要性),擁抱新知,並大膽付諸行動的勇氣。

為什麼你很勤奮,卻並不能因此有大成就?- 讀獵豹傅盛文章有感

所以,我說你很勤奮,但並不能因此有大成就”。這就是我從這篇文章得到的最核心認知。

---成都慧人:職訓專家,讓學習更簡單,讓團隊更給力---

成都慧人提供中小企業培訓&管控服務,提升組織效能。讓團隊給力,讓員工職業,讓學習簡單。慧人職業人學習社群:隨時隨地一起學,學的易,有溫度】,歡迎垂詢接洽:成都慧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