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規依紀依法履行好紀檢監察職責

依规依纪依法履行好纪检监察职责

黨章黨規黨紀和憲法法律法規是管黨治黨、治國理政的基本依據,依規依紀依法是做好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的鮮明特點和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善於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反對腐敗,推進反腐敗工作規範化、法治化。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採取有力舉措推動反腐敗鬥爭在規範化法治化軌道上深入開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趙樂際反覆強調,做好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法治化、專業化,一再要求紀檢監察機關要以黨章和憲法監察法為根本遵循,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實事求是,嚴格依規依紀依法履行職責,不斷提高反腐敗工作規範化法治化水平,推動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實現高質量發展。

紀檢監察機關的權力由黨章和憲法賦予,職責紀定、職責法定,依規依紀依法履行職責不是一般的工作要求,而是嚴肅的政治要求和政治責任。隨著國家監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紀委監委的監督範圍擴大了、權限豐富了,社會關注度更高了,一旦出現執紀執法者違紀違法的問題,必然嚴重損害黨的形象,嚴重影響改革成效和紀檢監察機關公信力。紀檢監察機關是政治機關,帶頭守規守紀守法、嚴格依規依紀依法履職是旗幟鮮明講政治的應有之義和具體體現。各級紀委監委一定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始終保持清醒,保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謙虛謹慎,時刻牢記權力來自哪裡、界限劃在哪裡,釐清責任範圍、嚴守職責邊界,嚴禁超越既定權限、逾越紀法底線,切實把依規依紀依法要求落實到監督執紀問責和監督調查處置的全過程、各環節,真正使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依規依紀依法履行職責關鍵在於強化法治意識,增強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在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條件下,要牢固樹立不依規依紀依法就是違規違紀違法的理念,著力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工作的本領,謀劃工作運用法治思維、處理問題運用法治方式,從強化監督、執紀審查、調查處置到巡視巡察、問責追責,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合規合紀合法。強化法治意識就要重程序、講規矩,嚴格依照黨的原則、紀律、規矩和法定權限、規則、程序辦事,分清紀法界限、推進紀法貫通、注重法法銜接,使權力運行既規範有序又順暢高效。要把監察法和監督執紀工作規則的要求落實落細,不斷探索完善依照法定權限行使權力、開展工作的具體流程,堅持集體決策、嚴格審批權限、健全內控機制,及時發現問題、糾正偏差,確保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不被濫用。

依規依紀依法履行職責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始終以黨章黨規黨紀、憲法法律法規為準繩。黨章關於“按照錯誤性質和情節輕重,給以批評教育直至紀律處分”的規定,監察法關於“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的要求,都蘊含著實事求是的原則要求。實事求是是做好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的生命線,是依規依紀依法履職的內在要求和根本保證。離開了實事求是,監督執紀問責和監督調查處置就從根本上背離了黨章黨規黨紀和憲法監察法的要求,就必然做不到依規依紀依法。紀檢監察機關在具體工作中,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歷史地、全面地、客觀地看問題,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精準研判、區別對待,做到客觀公正,決不能隨意放大或縮小,防止主觀性、片面性、表面性。紀檢監察工作是個細活,關鍵要強化精準思維,精準發現問題、精準把握政策、精準作出處置,決不能馬馬虎虎、粗枝大葉。要準確把握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和把握政策能力,防止適用不當、尺度不準、畸輕畸重,真正做到對幹部負責、對黨負責、對歷史負責,使執紀執法取得良好的政治效果、紀法效果、社會效果。

依規依紀依法履行職責必須強化自我監督、自我約束。作為監督別人的人、執紀執法的人,必須自身正自身硬,以自身建設立信,自覺尊崇黨章和憲法,做守規守紀守法的模範,依規依紀依法敢擔當、善作為。要始終在行使權力上慎之又慎、自我約束上嚴之又嚴,有正視問題的自覺和刀刃向內的勇氣,對執紀違紀、執法違法的堅決查處,對失職失責的嚴肅問責,經常打掃庭院,堅決清理門戶,防止“燈下黑”。紀檢監察干部要習慣在受監督和約束條件下開展工作,不斷提高依規依紀依法履行職責的能力和水平,精準把握紀法標準,全面履行雙重職責,當好黨紀國法“守護者”、政治生態“護林員”。(本報評論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