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樁,為什麼撐拔是關鍵?

站樁,就是通過完整系統的功法練習,使人經絡通暢,筋骨強健,腎元充沛,從而到達氣血旺盛,矯健輕盈,精力有餘的目的。氣血是通過經絡進行全身循環的,經絡的暢通是氣血能更好運行的重要前提。“痛則不通,通則不痛”。經絡假如長期不通,則會造成氣血的淤堵,進而引發各類疾病,如:腦梗塞。心肌梗塞,腦血栓········等等。而且這些疾病往往屬於“未病”,平常的體檢也不一定能檢查出來,極具風險性。所以站樁,首要的任務是--撐拔。平衡全身骨架,疏通所有經絡,為氣血的良好運行奠定堅實的基礎。

站樁,為什麼撐拔是關鍵?

合理規範的樁功訓練,首先是進行“撐筋拔骨”的練習,通過正確的意念引導,放鬆各個關節腔周圍的肌肉,使經絡顯現,再通過進一步的拉伸練習,打開關節腔,釋放肌腱的功能,也讓關節腔內的關節液能更充分的起到潤滑的作用。在全身骨縫打開的同時,所有的經絡也得到了很好的疏通。每次撐筋拔骨練習結束之後,渾身會有空靈通透的舒服之感。

站樁,為什麼撐拔是關鍵?

有了渾身通透的感覺,在站樁過程中,對樁架各個局部要點的理解就會更直觀更深刻,也就更容易達到整體的規範要求。我們都知道,在站樁練習中,往往都要求手臂環抱胸前,如抱一個大氣球。這個做法是對的,但僅僅這樣做是不夠的,這也是很多人練了幾年,還是放鬆不了橫膈膜的原因。規範做法的順序是:頭上領,肩自然下沉,後背的兩塊胛骨以脊柱為中線,緩緩向前撐開,保持住肩的自然下沉,雙臂漸漸往胸口合圍,兩手掌相距大約20公分左右,高不眉,低不過臍,掛力點在整個肩胛,而不是手臂。這樣,不僅利於肌肉的放鬆,更能使肋骨同時得到鍛鍊。肋骨鬆了,胸才能空,橫膈膜才能有效打開,接下去氣沉丹田的練習才可以順利進行。

站樁,為什麼撐拔是關鍵?

“圓襠落胯”也是同樣的道理。髖關節鬆開了,圓襠才可以做到更規範,後胯打開了,不僅讓尾閭能活動從而釋放整根脊柱,也為落胯創造了更好的條件。具體做法是:斂臀,使尾閭垂直於地面,與頭虛領一起拉伸脊柱讓身弓成形;髖關節鬆開,讓襠部成拱形;臀微微下坐,把腰胯落下。再把膝蓋內裹,放鬆腹股溝;松踝,腳趾略微抓地。這樣腰胯與雙腿融為一體,通過頭虛頂,把身體的重量沉入地下,形成上下拉伸;通過命門的後凸,與雙手的手背形成前後的對撐;通過胛骨與肋骨的鬆開,讓雙肘外撐和圓襠一起形成整體的左右橫撐。如此練習,身體的五弓才能逐漸具備松活的彈力,這也是站樁可以達到不用力而長力的原因所在。

站樁,為什麼撐拔是關鍵?

站樁,時間是保證,撐拔是關鍵。在撐拔狀態下的放鬆,也就是功法裡要求的“緊中求松”,這樣的松才是真松。只有明白樁功的原理,清晰練習的方向,再經過合理規範的課程安排,這樣在時光中的堅持才是有意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