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大項目成日照發展“火車頭”

拉動一個產業 改變一個區域 崛起一座新城

大項目成日照發展“火車頭”

以鋼鐵巨頭為基礎,招引產業鏈上下游項目,鋼鐵產業之城已初具雛形;以田園綜合體對區域發展進行總體規劃,為貧瘠山村送去百萬投資,摸索出7個鄉村“抱團振興”的新模式;以一座機場為基礎,發展出飛機維修、飛行員培訓、校企合作的一整條產業鏈……項目不僅是廠房設備、道路橋樑、高樓大廈,更是一種資金、技術、人才的聚合體,日照正以大項目為發展“火車頭”,拉動產業、振興區域、構築新城。

“撬動”鋼鐵產業之城

山村發展引來“活水”

“村民53戶,200畝山嶺薄地種不出幾粒糧食,青壯年外出打工,現在村裡只27戶還有人丁,50歲在村裡算得上‘年輕人’。”胡宗成說。就是這樣一個有可能“自然消失”的小山村,剛剛完成了投資150萬元的改造項目,登山道有了護欄、破茅屋重新裝修、公廁按照城裡的標準改造……“這150萬元投資像源頭活水,讓我們這個破落村也看到了振興的希望。”

群山環抱的上崮後村即使跟著導航都很難找到,如今卻在紅紅火火地準備發展民俗旅遊,是誰在這裡投入過百萬資金?

“最初只是想在這裡進行環境提升的綜合整治,後來萌生出發展民宿旅遊的想法。但經過反覆論證後發現,要想帶動7個村脫貧致富、產業振興,一個簡單的民俗旅遊項目是無法做到的。如何從更高站位、更寬視野上來謀劃項目?我們給出的答案就是發展田園綜合體,不侷限於一村一地,而是著眼於改變整個區域的現狀。”該項目負責人張良團說,“硬件設施完成之後,我們計劃在上崮後村成立合作社,吸納村裡有勞動力的人參與項目維護與管理,為老年人建立統一的養老院,實現村民創收與養老的兼容。以我們現在所在的上卜落崮村為例,項目開工後,全村1600人已經有200餘人參與到了項目建設中,實現了從村民到職工的身份轉變。”

機場門口建起“飛機4S店”

5月24日,在剛剛建成的日照山東太古飛機工程項目一號機庫內,工人正在對機庫進行後期安裝與設備調試。這是目前國內最先進的噴漆機庫,憑藉高度自動化的操作系統,投入使用後可在7天內完成一架飛機的噴漆服務。

負責建設這座機庫的是日照空港新區開發投資有限公司,據該公司副總經理王丙閣介紹,日照山東太古飛機工程項目總建築面積達5.1萬平方米,概算總投資約4.5億元,由維修基地和培訓基地兩部分組成,主要進行飛機噴漆、維修、改裝及專業技工的培訓等業務,相當於是飛機的“4S店”。維修基地建成後可滿足波音737、空客319等系列通用窄體飛機及挑戰者604等系列公務機型的維修與改裝,培訓基地建成後可滿足2000餘學員的學習與600餘學員的住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