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色|顏丹晨 用初心守護演藝夢想

本色|顏丹晨 用初心守護演藝夢想

“優秀的作品是可以激勵人鼓勵人的,這也是我職業的價值和幸福感所在,也是我熱愛這份職業以及堅守下來的動力”

大銀幕內,她如夏夜中閃亮光潔的星,是北京電影學院96級“明星班”中早期便聲名鵲起的新秀演員之一,主演體裁既豐裕,又緊扣時代發展脈搏。無論是關注“小”人物的奉獻與犧牲,還是追溯國家改革開放發展浪潮、聚焦代表性行業中的人物選擇與命運,抑或展現民族英雄波瀾壯闊而又溫暖感人的經歷與抉擇……她用演技征服觀眾,以高度的敬業精神守護初心。

熒屏外,她低調謙和,在多年來的踐行公益中為需要幫助的人帶去溫暖與關愛;在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等重大活動中,盡顯新時代電影人的專業與擔當。她是2017年度“全國三八紅旗手”獲得者、國家一級演員顏丹晨。

道路愈行愈遠,方向和節奏卻在遊刃有餘間清晰明快,不染雜蕪。她說,作為一名演員是幸福的,“優秀的作品是可以激勵人鼓勵人的,這也是我職業的價值和幸福感所在,也是我熱愛這份職業以及堅守下來的動力。”

本色|顏丹晨 用初心守護演藝夢想

顏丹晨獲頒2017年度“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

演藝之初的感悟

1978年3月,顏丹晨出生在湖南湘潭的一戶文藝家庭。不僅顏丹晨的父母喜歡文學藝術,就連自己的小姨也是地地道道的文藝青年。在那個上山下鄉的年代,家族裡的孩子們都是工宣隊的文藝骨幹。

顏丹晨還回憶起那個年代的一件往事:“姨媽小的時候,就曾被北影廠一個兒童演員班選中,希望姨媽能來北京讀書,但當時她年紀太小,姥姥姥爺捨不得這麼小的女兒離家。等再大一些年紀,大家回憶起來就都有些遺憾。”顏丹晨從湖南省藝校畢業之後,本打算在家鄉找一份工作,安穩度日。那時,母親建議道,有沒有想過繼續讀大學?顏丹晨眨了眨眼睛:“對哦,可以啊!”

過了幾日,接過母親遞來的北京電影學院招生簡章,顏丹晨開始收心準備考學。帶著兩代人憧憬的“電影夢”,含著幾分懵懂與期待,她獨自踏上了北上的列車,而後幸運地順利考入北京電影學院96級表演系——日後大放異彩的“明星班”。

一天,電影《背起爸爸上學》劇組的副導演到學校選演員,剛讀大一的顏丹晨嶄露頭角,“自己也沒有想到”,竟被選中作為女主演。當時學校裡並不提倡大一就出去拍戲,而學生們都親切地喊“崔媽”的崔新琴得知這次的攝製組是水準極高的拍攝團隊後,認為這是一次非常難得的拍攝機會,且飾演女一號,對於毫無表演經驗的顏丹晨來講,是很好的機遇。於是,崔新琴便幫助顏丹晨提交了申請。恰逢暑假,顏丹晨開啟了自己的熒幕之旅。

進組之後,導演和製片人嚴格要求演員們下鄉體驗生活。“這一招真的很有用。因為自己從小是在城市裡生活,對農村生活尤其西北農村當地的情況並不瞭解。到了村裡後,就和主人公的原型‘姐姐’同吃同住,一起做農活。當時第一天去就很崩潰,那個炕很硬,還有跳蚤,大家開玩笑說‘村裡來新人了,跳蚤都來找了’……”回憶起“體驗生活”中的趣事,顏丹晨臉上漾滿笑意。

“‘姐姐’每天做什麼,我就做什麼,我們要到附近的井去打水,裝在油桶裡,用軲轆車拖回來,頭兩天肩膀就磨破了,一旁的人說,一個星期長出繭就不疼了……放羊的時候特開心,那個黃土高坡最開始很陡,當真的走到田間,躺在草地上望著天空,就覺得時光都停止了,那一刻特別美好。”

沒過多久,顏丹晨成了獨當一面的“姐姐”,還掌握了多種農活技能,收莊稼、做農家飯都不在話下,“真的打開了新世界”。“當所有的農活都很熟悉,成為下意識的反應,表演時才能離那個人物更近。對於影視新人而言,這種訓練是非常寶貴的經驗,你也才能瞭解她們的思考和做事的邏輯……”

一邊是真刀實槍、一招一式地“入鄉隨俗”,一邊是劇組當中前輩老師們無聲的影響與指引。令顏丹晨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前輩因為臉不夠黑,不像多年勞作的狀態,便把臉打溼,農歇時更是正對著烈日,毫不避忌,生生將自己曬黑。顏丹晨天生皮膚白皙,是個“白淨丫頭”,竟也倔強地有樣學樣,沒幾天,就變了個樣兒。

“可能有的人不太理解,為什麼不化妝呢?我覺得當你真正面對這片大地的時候,你的汗水滴在了這片土地上,你所有的幸福都是靠一分一分的努力去獲得的,這是最簡單、最質樸的面朝黃土背朝天,也是我們國家農民精神的一種象徵,這些由影視作品提煉體現。而作為演員,不能像‘大明星’抬著頭,那樣是看不見眼前的路,看不見眼前的大地的。”每一個細節的認真揣摩與把握,讓顏丹晨對於演員這份職業更多了敬畏之心。也正是這段演藝生涯為她打下了嚴謹紮實的基礎,“讓我知道表演的根應該紮在哪兒,對於自己應有更高的專業水準要求”。

憑藉電影處女作《背起爸爸上學》,顏丹晨不負眾望,獲得第8屆中國電影童牛獎優秀成人演員獎。顏丹晨還記得“崔媽”當時說的話:“這只是對這一部戲的鼓勵,不要覺得就和其他同學不一樣了,只是自己趕上了好時候,趕上了好的導演和劇組。”

從電影《背起爸爸上學》中的“姐姐”、《遙遠的諾鄧》中的白族姑娘,到反映常德保衛戰的抗戰劇《勇士之城》中的巾幗勇士、內蒙古自治區七十週年獻禮片《北方大地》中的“薩日娜”……大熒幕、電視劇、下鄉慰問演出,她用一部部作品證明自己,在不斷打磨演技的同時,思考著演員的使命和意義。

本色|顏丹晨 用初心守護演藝夢想

電視劇《北方大地》劇照

愈行愈遠中的堅定

《背起爸爸上學》令顏丹晨成為了“小明星”,同年播放的另一部作品《花季·雨季》更使得顏丹晨聲名鵲起。憑藉《花季·雨季》,這顆冉冉升起的新星獲得了第4屆中國電影華表獎最佳新人獎。對於獲獎的感受,顏丹晨倒是頗不以為意,而是希望可以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人物塑造上。

顏丹晨“火了”之後,許多廣告商紛紛找來,儘管報酬誘人,顏丹晨都聽從崔新琴的建議婉拒了其中容易對演員造成“定型”的廣告。“成長的道路上,遇到一位良師益友真的會改變人生,會影響做人的方向,崔老師就是這樣的人。她會根據我們班同學的風格因材施教,也會給予我們無私的幫助。”而在悄然間,顏丹晨自己也在改變著他人的人生命運。

《花季·雨季》曾被譽為是上世紀90年代青年人都會去看的作品。而在通訊不那麼發達的年代,人們會給喜愛的演員、歌手寄信或者卡片表達自己的喜歡。《花季·雨季》播出不久後,顏丹晨收到了一位來自少管所的孩子寫的信,她至今都清楚地記得信裡寫著:“雖然我不認識你,但你給我的感覺就像是我的姐姐一樣,像我的班長一樣,看了你們這部戲之後,我明白了以後自己出去應該過怎樣的生活……”讀完信後,看到文末附上的顏丹晨的畫像,她愣了一會兒,陷入了沉思。

“以前,我只是覺得自己是一個演員,能塑造好每一個角色,讓大家喜歡我,我就很開心很滿足,老師表揚我,我也覺得挺高興。但是我從來沒有想到,我扮演的一個角色可以影響到一個人,甚至可以改變他的人生。”而從那時起,在自己的演藝事業剛剛起步之時,她對演員這個職業有了更深的體悟,“我看到了它的神聖感和價值”。

在顏丹晨拍攝的眾多作品中,極為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不能不提《寶蓮燈》中的嫦娥,這個角色甚至還被評為“最美嫦娥”。儘管“嫦娥”的戲份在整個劇中的比重並不多,但顏丹晨還是認真地做足功課。而這部劇也成為暑期檔的熱門重播劇之一,“正如崔老師常說,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只要用心演繹,自會開花結果”。

2000年之後,隨著互聯網浪潮的興起,各類影視信息報道愈加“熱烈”,但鮮有看到顏丹晨的“熱點”新聞。似乎失去了眾人關注度的時候,顏丹晨的作品卻一部接一部,題材範圍也愈加廣闊,而她則更關注國家發展進程中的時代劇、國家文化項目系列的電視劇或故事片。憑藉個人的努力,她也斬獲了眾多國內外的獎項,不斷邁向演藝事業的高峰。

2017年5月,慶祝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週年、由顏丹晨等實力演員出演的創業勵志大劇《北方大地》於央視一套收官,這部以上世紀90年代內蒙地區企業革新為背景的電視劇,以跨越十餘年的故事線索完成了對我國股份制企業的宏觀描述。作為主演之一的顏丹晨為觀眾呈現了一位與時代精神同步、常悟常新,敢拼敢闖的創業青年形象。紮實緊湊而又具創新的出演,令觀眾們在心疼這位“內蒙古姑娘薩日娜”之餘,更是大呼過癮,“有顏值更有演技!”

本色|顏丹晨 用初心守護演藝夢想

電視劇《北方大地》劇照,顏丹晨與“王中天”飾演者張國強

在拍攝時,為了演好這個角色,顏丹晨還“惡補”了一段時間金融和乳製品行業知識,仔細研究每一段臺詞背後的心路歷程和身份定位,從生活實際出發去捕捉人物靈魂、拿捏表演分寸。比如有一場戲是“薩日娜”與男主角“王中天”(張國強飾演)準備在全廠面前宣佈二人的婚訊,卻因工作上的分歧致使感情出現裂痕;在表現“薩日娜”心中的委屈與難過時,顏丹晨處理得非常精準細膩,只道“沒意思”。雖然只有三個字,卻將女管理者的隱忍、果斷以及應有的水準展現在觀眾面前。

面對行業內配音、替身較為平常的現象,顏丹晨回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無需苛責這些選擇,但表演是一門功夫,如果不下那份苦功,就體會不到表演帶給人的那種真正的愉悅感。作為演員,無法從表演本身獲得純粹的快樂,是一種遺憾。”

“也有人說,一定要有話題,有話題才有關注度,有了關注度就會有錢。我同意錢很重要、關注度也很重要,但我始終希望別人對我的關注度來自作品。大家會講人間正道是滄桑,什麼是滄桑?也許有捷徑可以走,但在真正有取捨的時候,才代表一個人的成熟,成為‘明星’是一種意外,那不是我所追求的,我覺得衡量一個人的價值可以更多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我也有權利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開心快樂,問心無愧。”顏丹晨一臉明媚。

本色|顏丹晨 用初心守護演藝夢想

顏丹晨拍攝《雲上繡娘》期間與劇組演員合影

與愛同行,一直在路上

拍好每一部戲是作為演員的本分,而作為公眾人物,還有一份幸福是來自對公益事業的投入。從力所能及地捐贈到參加有規模的愛心活動,顏丹晨對於愛的解讀自有一番心路。而她也因為多年的熱心公益,榮獲“中國十大公益明星”等榮譽。“所有的光環和榮譽並不是開心的源泉,你的光環或榮耀能夠成為將愛繼續傳遞的力量和橋樑的時候,那才是真正的開心和快樂。”

一次參加“輪椅天使”獻愛心活動,一位輔導老師提醒志願者們,最好可以蹲下來和他們平視平等地交流,“這樣才是一種平等的愛的傳達”。一直樂於助人的顏丹晨在那一瞬間豁然開朗:“我們的愛並不是施予,平等是最基本的尊重。其實,反而是通過他們的事蹟,在他們的努力當中,自己體會到更多的正能量。從幫助別人到吸取養分,再到平等的交流,然後是把愛傳遞出去,這當中有一個心態的變化。生活中其實有許多情況是因為沒有換位思考造成矛盾和誤會,這就是愛的錯位,而這些思考也可以運用到藝術的創作當中。”

2017年11月30日,“百花放映·情繫銅川”暨“青春扶貧在路上”大型公益活動舉辦,顏丹晨等藝術家以“青春扶貧大使”的身份登臺表演節目,還和現場800多位各界群眾慰問互動。“當地的老百姓認為現場的演出是對他們的一個很大的鼓勵,是一種被關心的感覺,而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也會把更多的關注和幫助帶到這些地方。”

本色|顏丹晨 用初心守護演藝夢想

“百花放映•情繫銅川”暨“青春扶貧在路上”大型公益活動期間,顏丹晨與眾藝術家

今年春運期間,顏丹晨參加了春運交通安全特別節目“平安春運,交警同行”,提醒廣大歸心似箭的旅客返鄉途中更要注意安全,過一個平安年。春節剛過,顏丹晨便隨著中國文聯、中國影協文藝志願服務小分隊走進雲南會澤進行慰問演出。“當地的老百姓真的很好,我們演出結束後,他們都把垃圾收走了,這是當地的人文。可能受限於地理因素,但不意味著他們精神的貧困。”

當然,顏丹晨的公益足跡從未停歇。她總會通過多種方式,比如直播、文藝演出、捐贈等途徑獻出自己的愛心,她也希望可以通過自身的影響力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公益活動當中。多年來,從看望“輪椅天使”到擔任“粉紅絲帶”推廣大使,從出任禁毒大使到消防公益大使,從深入基層送溫暖到參與“藍絲帶計劃”……顏丹晨一直在路上,“公益大概就是完成自我靈魂的富足的感恩事業吧!”

本色|顏丹晨 用初心守護演藝夢想

顏丹晨榮獲“公益星榜樣”稱號

“文化使者”綻放中國之美

外形溫婉靚麗、性格大氣隨和、演技更是毋庸置疑的顏丹晨,近些年還憑藉實力一次次登上國內外舞臺,講述中國故事。

2017年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世博會主題為“未來的能源”。超過100個國家和10個國際組織參展。作為中國館主題影片《追日》中的女主演,顏丹晨也感受頗多,“何為文化自信?我們的文化含金量到底在哪裡,通過《追日》就有很深的體會。”作為場館內唯一一部依託弧形球幕裝置3D效果呈現的影視作品、在拍攝手法和技術都具有領先水準,以及當中傳達的以“未來能源和綠色絲路”為主題的環保理念,這都蘊含著一個大國的視野和高度。

本色|顏丹晨 用初心守護演藝夢想

《追日》劇照

一個有意思的細節是,影片當中,顏丹晨的一隻薩摩耶小狗也“友情出鏡”,她笑著說,這真的是意外之喜,“導演看它很乖,它自己跑向我和我互動就‘演’出了這樣一幕,很生動,但同時也帶來了更豐富的理解。正如導演所說,一下子拔高了電影的高度,因為我們的清潔能源不僅僅是為我們人類服務的,我們要表達的是和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能夠同時享受到清潔能源帶來的和諧的生態環境,是整個自然界的一種和諧。”

在中國館日活動期間,顏丹晨作為唯一受邀的演員,化身“文化使者”,以電影為載體和橋樑,向外國友人介紹中國的發展。“在現場很多人都認出了我是《追日》中的主演,對我們的這部作品都有非常濃厚的興趣。瞬間會感覺不僅僅像普通影展上與藝術創作的人交流,現在代表的是國之榮耀,從電影聊到文化,以及談到未來,這是以前沒有想到的。”此外,顏丹晨還通過直播平臺,與網友們共同分享阿斯塔納世博會中國館的盛況和見聞。

本色|顏丹晨 用初心守護演藝夢想

顏丹晨以唯一演員代表身份參加《納扎爾巴耶夫:哈薩克斯坦的締造者》中文版首發式

顏丹晨還擔任諸多國內外電影節的評委、開獎嘉賓等。在第二屆意大利中國電影節擔任評委期間,一位意大利評委和顏丹晨第一句打招呼的話是:“十九大,你們看了嗎?”顏丹晨頗有些驚訝,笑著問道:“當然,沒想到您也會關注。”“當然要關注了,怎麼能不關注呢?現在中國太厲害了!”顏丹晨回憶起那個小插曲,說道:“當地觀看十九大召開是有時差的,我記得是凌晨的時間,沒想到他們真的會去看,然後再和我們交流。這也是我們國家綜合國力強大的一個表現,所以才會有那麼高的關注度,而我們的一些國家方針政策確實是能夠影響到他們,世界的目光都在關注中國,作為中國人,那一刻的感受格外不同,有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

不僅走向國外的舞臺,在中國的春晚舞臺,顏丹晨也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華講述中國之美:跨界主持春晚倒計時直播節目《喜到福到好運到》、跨界主持春晚特別節目《東南西北賀新春》,成熟端莊而又親和力十足的主持風格受到了節目組的好評以及大眾的喜愛。一些網友還評論,“很遺憾沒有在舞臺上看到董卿姐,但非常開心看到了主持新面孔顏丹晨……”這些肯定令顏丹晨感動不已,而她也在跨界主持、化身“文化使者”促進文化交流等方面有了更多的信心和期待。

隨著顏丹晨在演藝經驗的豐富和積累,對於未來的發展,她更加慎重地選擇拍攝的每一部作品,將更多的時間留在鑽研人物塑造,儘量不參加綜藝,希望可以拍攝更多影響當代年輕人、弘揚正能量的作品。“導向和審美很重要,現在對於演員來說,負面的東西也比較多,當然也有誤解。我覺得每個人都有各自的選擇,我對自己的要求也比較簡單,就是認認真真演戲、清清白白做人,靠作品說話,總會有人看到你的努力和進步。”

4月14日,電影作品《李保國》作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的重要素材回到家鄉衡水武邑縣進行展映。這部電影講述“農民教授”李保國紮根太行山土地35年如一日,積勞成疾,為當地科技富農、生態建設所付出的汗水與辛勞。李保國妻子郭素萍的飾演者正是顏丹晨。“這部電影和以往的英模類影片不太一樣,既充滿時尚感也符合現代審美,有詼諧更有感動。李老師的精神令人敬重,而郭老師巾幗不讓鬚眉,是搭檔,是知己,她本身更是一位非常偉大的女性。現在就是郭老師接過了李老師所有的科研項目繼續研究,惠及更多的農民百姓,當中蘊含的幸福的能量和奮鬥的精神很鼓舞人心。”

本色|顏丹晨 用初心守護演藝夢想

電影《李保國》海報

本色|顏丹晨 用初心守護演藝夢想

顏丹晨拍攝電影《李保國》期間與部分劇組成員合影

2018年對於顏丹晨來說,依舊是忙碌的一年,多部大戲即將上映,既有弘揚時代精神的主旋律影片,也有反映都市生活的現代輕喜劇。不言鮮花荊棘,如今的顏丹晨更加淡然從容,她說:“戲要一部部演,路要一步步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