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銀行只給首套房首付,那麼還會有人擔心房價嗎?

小高玉器批發

買房要貸款這已經是現在樓市的常態了,但是如果

銀行只給首套房提供貸款的話,那麼絕對會有一大批炒房者離開樓市,但是炒房者並不會徹底的消失

的確有很多炒房者是在用銀行借來的錢在進行炒作,所以如果失去銀行的支撐的話,那麼這些炒房者只能灰溜溜的退出樓市。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即便銀行還在對二套房以上提供房貸,但是隻要上調房貸利率這些炒房者就已經很難承受了,更不要徹底拒絕提供貸款。

但是要知道其實還有一部分炒房者根本就是用自己的錢在進行炒作的,而沒有像銀行借錢,這些人都是一些真正的大手筆炒房者。所以就算銀行停止對二套房的貸款,這些炒房者也不會受到影響。

而且最重要的是,為什麼會有炒房者存在呢?就算因為房子在目前還是一個很不錯的投資商鋪,還有很高的投資價值。所以只要有利可圖那麼就一定會有人繼續炒房,金融屬性才是導致樓市裡炒房者層出不窮的根本原因。


樓盤網

由於接觸了很多比較專業的房產投資客的朋友,一般一線如上海,北京的比較多,實質上北京,上海本來都是非常嚴格的限購,限貸款政策,二套房首付本來就非常高,而17年前炒作的重點還是一線城市。和題主表述的不給二套房貸款的情況差別不大,但是效果甚微,那是為什麼呢?破除限貸的方法很多種,下面我以一個投資客的角度來解答


第一種,尋找貸票,也就是找到一個有貸款資格的親戚朋友或者信任的人,用他們的貸款資格去貸款買房,簽訂協議,然後把房子公證到自己名下,月供自己繳,給代持人一定的好處費,相當於房產實際控制人,也就是代購代持。這種模式在一線城市已經很成熟了,畢竟限制購限貸這麼多年了。我認識一個投資客戶實際控制一線房產都有20多套,如果不用這個方法幾乎不可能實現。

第二種,全款購入,再辦理抵押貸款,也就是買入的是很時候全款買,沒全款借錢過橋等方式籌集,拿到產權證再去銀行辦理抵押貸款,貸款的額度一樣是7層,也最高年限一樣可以30年,只是利率略高一點點,對比利率幾乎可以忽略。這種方法也比較就行,安全性也高,難度係數低。

第三種,眾籌購入,也就是說幾個人一起按照股份購入,模式有點類似開公司一樣,分工協作,按照約定,指定好股份份額和退出機制,等到賣出時,按照約定份額分錢。



這個是我瞭解的幾種方式,當然也許還有我不知道的,總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種短時間的政策的功能只是短期達到壓制的左右,長時間意義不大,且一般也持續不了多久就開始放鬆,一旦放鬆又是一次井噴式的爆發,看看一線的漲價規律,2到3年一次暴漲就是這個原因。

有利潤地方就有炒作,有炒作的地方就有大量的熱錢,資金是追逐利潤的,所以決定房價的根本我個人的意見是兩點,貨幣超發和土地壟斷,其他的行為只是一些有眼光的人看準了趨勢,隨著趨勢推波助瀾而已,不是核心根本的因素。


共贏v天下

這個問題好。現在各大行對樓市的調控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銀行利率不斷提高、房貸額度不斷降低。但是,如果按你所說,銀行只給首套房貸款,那麼我們可以想象未來的房市:

1.投資客肯定會被擠出樓市。投資樓市最大的獲利者,就是利用首付的槓桿效應,有的連首付都是借的,那槓桿就更高了,用短期1-2年的利息就可以投資一套房獲利。如果限制投資客用槓桿,一是資金有限,子彈打完了就沒了,自然也就沒人來炒房。二是投資者也會更謹慎,錢扎進去,其他方面需要錢怎麼辦,所以不會輕易進去。三是買的人少了,自然就沒人去買,趨同效應大家都知道。

2.首套房界定是個問題。目前很多炒房客還能流行在市場上,僅僅他們炒首套嗎?顯然不是,如何認定首套是個難題,因為目前房地產信息還未全國聯網。如果真想這麼做,那也是需要時間了。

3.如果銀行都只給首套貸款,銀行怎麼活呢。畢竟長期以來,房貸和開發貸都佔銀行很大的業務,也是最安全的業務,這塊大蛋糕誰不想做呢。如果真是哪樣,那一定是房市飛上天時的權宜之計。也就是說不可能持續,你能抗住,銀行也扛不住。

所以,題主的問題,個人認為實行的可能性小,房地產調控也是一個綜合性的調控,不可能僅僅銀行一家之力達到各種想要的效果。所以,權當是一種談資吧。


專聊房君

該炒房的還會炒房,只要有利潤的地方就會出現資本身影,對於投資客來說,問題的本質不在於能不能從銀行得到貸款,而在於房價預期漲幅能否滿足他們的胃口。

就像以前開發商貸款一樣,房地產在紅火時,銀行不給貸款怎麼辦,那可以通過信託、小貸公司等其他資金渠道融資啊!雖然資金成本高,但和房價漲幅相比,那點成本根本不算什麼。

炒房客也是一樣,如果他們認為房價還會繼續上漲,那麼他們會通過其他方式搞到錢(大多數炒房客本身不缺錢),因為社會上不缺少資金,資金總是向利潤高的地方流動。

所以通過首付的方式限制炒房是治標不治本,也不可能真正限制房地產市場炒作行為。


財經微世界

看題主的這個意思應該說的是銀行只給首套房購房者貸款的話,那麼樓市裡絕對不會有這麼多的炒房者,一來是因為炒房者沒有這麼多的錢炒房,二來是因為部分二套房改善型購房者也會失去購房機會。不管怎麼說最後的結果都是購房者會減少,房價會下降。

第一個炒房者減少,筆者就不多說了,畢竟大家都懂,我在這裡說一說二套房改善型購房者吧。

其實現在樓市裡的購房者中有大概五成的購房者是屬於改善型購房者,這些並不算首套房購房者,如果銀行只給首套房購房者貸款的話,那麼這些人就會失去購房的機會,這樣一來因為購房者的減少,房價就會出現下跌。

其實這樣的政策跟只允許一個人或一家人只能購買一套房一樣,只要把購房需求抑制下去了那麼房價肯定會出現下跌的。


油膩溼胸


線纜行業分享圈創始人

太他媽小看房產商了,現在都是雙合同,房子帶精裝修,意思就是說,200萬的房子,分開兩部分付款,1、房價100萬,2、裝修款100萬,先說第一點,就是房價100萬,3成首付30萬,70萬銀行貸款,第二點裝修款100萬,籤購房合同的時候付30%,6個月後付60%,最後付10%,換句話說一年時間裝修款要付完,最後計算一下,首付30萬,裝修款一年內清,100萬,共計要準備130萬現金,對了,剩下70萬的是銀行貸款!就算政府的買房政策,政府幫付一半的首付,首付30萬也只是幫你付15萬,其餘115萬要你自己想辦法的


tpPig

如果銀行只給首套房貸款,的確會影響一部分炒房者,但對總體房價影響不大。真正炒房者已經擁有大量資金,只要還有誘人的利潤他們就會出手,他們還有很多方法籌集資金,或者互相聯合共同投資。真正影響房價的是房產稅,空置稅,遺產稅,以及它們稅率是多少。


似水流年年年流

炒房客不一定是個人,個人的錢再多,也難撬動中國這麼大的市場,主要是機構。

首付標準的多少是針對個人而言的,不針對機構,機構依然可以抵押貸款。機構屯房,市場房源就會緊缺。

最近幾年國家鼓勵租賃市場,機構與個人會爭搶房源。如果機構沒有房源,又怎麼出租呢?這無疑減少了能夠出售的房源,對房價下跌是個逆治作用。也就是政策目前在拖市。

所以,題主的問題主要還要看政策。


悟道得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