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兒很美,詩也很美,關於那些帶花的詩詞,你最喜歡哪一句?

花落綠梢

又到了

春暖花開的時節,桃花如火,梨花如雪,這麼美豔的景色,文人墨客自然留下了許多關於花的美麗詩篇。

我最喜歡帶花的詩是李白奉旨寫的一首詩,叫《清平調》其中有這麼一句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這一句是誇楊貴妃的美,意思是看到天邊的雲就想到你華麗的衣裳,看到(牡丹)花就想到你嬌豔的面容。把楊貴妃的容貌誇的美而不俗,音韻十分優美,不加雕飾,流暢自然。雖是應詔之作,卻絲毫沒有拍馬屁的嫌疑,因為楊貴妃確實太美了,李白的讚歎恰如其份,你說這詩寫的美不美?

還有一句詞,是李清照填的《一剪梅》:“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一句“花自飄零水自流”這是運用起興白描筆法。落花、流水在古人筆下表達的往往是失落,無可奈何及身(心)不由己的心情,寫的是那麼行雲流水,毫不作做,由景及情自然流露出對丈夫趙明誠的思念,雖然很傷感,但很動情,觸動了我們思念親人的情感。這就是李清照的筆下功力。

花的美讓詩人心動,詩文的美讓我們心醉。

這就是詩詞的魅力。


天中照心

詩人寫詩總是離不開花,那些奼紫嫣紅的花朵,往往成為了他們筆下寄予情思的事物。



如杏花。杏花大概是最田園的花朵,歌頌田園風情的詩歌總少不了杏花的身影。大名鼎鼎的“杏花村”誰人不知,“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而這句同樣名傳千古的“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更是將春日的宜人之處表現得淋漓盡致。




如楊花。楊花細細碎碎的飄落,給人以飄零的感覺。因此此花最擅離思哀思,讀起來總是悽悽慘慘,如蘇軾寫到“似花而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離人淚”。


如桃花。桃花妖妖嬈嬈,遙遙的一片桃色,曖昧朦朧,因此此花最適合情事。“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桃花嫣然出籬笑,似開未開最有情。”



如梨花,梨花似月華,可憐可愛,美人有“梨花淚”,“梨花渦”,可見梨花之美。李白的“梨花院落月溶溶,柳絮池塘淡淡風。”,讀來便覺淡淡的寂寞。


當然還有荷花 李花 海棠 蘭花等等詩人常寫的花卉。花美詩美,情更美,我們愛花的美麗愛詩的美麗不僅僅只是那份外觀的美詞藻的美更愛那些或深或淺的情。


方知FZ

我喜歡的隨意發點:

1、梅花兩句: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春雪未銷。

取自唐·張渭《早梅》(人們不知寒梅靠近溪水提早開放, 以為那是經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取自宋·王安石《梅花》(為什麼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2、迎春花一句:高樓曉見一花開,便覺春光四面來。取自

唐 · 令狐楚《遊春詞》(早晨從高樓遠遠看見一種花默然開放,立刻感覺春天的氣息撲面而來)。



3、杏花四句: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取自宋·釋志南《絕句》(絲絲細雨,淋不溼我的衣衫;它飄灑在豔麗的杏花上,使花兒更加燦爛。陣陣微風,吹著我的臉已不使人感到寒;它舞動著嫩綠細長的柳條,格外輕颺)。

半開半落閒園裡,何異榮枯世上人。取自唐·羅隱《杏花》(杏花卻一朵朵的鮮活盛開。一半(杏花)在樹上開著,一半(梅花)卻凋落在簡陋的院子裡,這與人在世間感受到的榮耀與失意是一樣的)。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取自唐·陸游《臨安春雨初霽》。(隻身於小樓中,聽春雨淅淅瀝瀝了一夜。深幽小巷中明早還會傳來賣杏花的聲音吧)。

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取自宋 · 王安石《北陂杏花》(即使被無情的東風吹落,飄飄似雪,也應飛入清澈的水中,勝過那路旁的花,落了,還被車馬碾作灰塵)。



4、梨花三句: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取自唐·白居易《長恨歌》(寂寞憂愁的素顏上淚水長流,猶如一枝春天帶雨的梨花)。

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取自宋·蘇軾《一枝梨花壓海棠》。

雨打梨花深閉門,忘了青春,誤了青春。取自明·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閉門》。



5、桃花四首句

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取自唐·李賀《將進酒》(宴飲之時恰逢一個春天的黃昏,歡樂終日,玩去了如花的青春時光。桃花被鼓聲震散了,被舞袖拂亂了,落如紅雨)。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取自宋 · 蘇軾《惠崇春江曉景二首》 (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取自唐 · 戴叔倫《蘭溪棹歌》(桃花盛開之際,淅淅瀝瀝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猛漲,魚群爭搶新水,夜半人靜之時紛紛湧上溪頭淺灘)。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取自唐 · 崔護《題城南莊 》(去年冬天,就在這扇門裡,姑娘臉龐,相映鮮豔桃花。 今日再來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處,只有桃花依舊,含笑怒放春風之中)。




6、荷花四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取自宋·楊萬里《小池》(嬌嫩的小荷葉剛從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隻調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頭)。

棹動芙蓉落,船移白鷺飛。取自南北朝 · 蕭綱《採蓮曲》(採蓮的小船在荷叢中穿過,槳兒不時碰落盛開的蓮花,一瓣瓣地飛落湖中,驚起了安詳地棲息著的只只白鷺,打破了它們的寧靜世界)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取自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清風徐徐送來荷花幽香,竹葉輕輕滴下露珠清響)。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取自唐·王昌齡《採蓮曲》(採蓮少女的綠羅裙融入到田田荷葉中,彷彿一色,少女的臉龐掩映在盛開的荷花間,相互映照)。



7、菊花兩首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取自宋·蘇軾《贈劉景文 / 冬景 》(荷花凋謝連那擎雨的荷葉也枯萎了,只有那開敗了菊花的花枝還傲寒鬥霜)。

花開不併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取自宋· 鄭思肖《寒菊 / 畫菊 》(你在秋天盛開,從不與百花為叢。獨立在稀疏的籬笆旁邊,你的情操意趣並未衰窮。 寧可在枝頭上懷抱著清香而死,絕不會吹落於凜冽北風之中!)


牛皮刀鞘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在這首詞中,作者歌詠的是梅花,卻又借梅自喻,通過對梅花寂寥荒寒的生長環境,以及孤苦無依的艱難遭遇描寫,形象地表達了詞人自己“不與爭芳,任由嫉妒”的品格,和“不同流俗,獨守清高”的傲骨。


陸游一生酷愛梅花,而其不幸遭遇卻與梅花如出一轍:生逢北宋滅亡之際;早年參加禮部考試因其過人的才華和難以掩沒的光芒高中頭名,卻遭到當權奸臣秦檜的嫉妒而慘被除名;一生主張抗金卻遭到對外軟弱無能、對內傾軋同僚的主和派的嚴重打壓排斥;宋光宗時期升為禮部郎中兼任實錄院檢討官時,本想一展抱負卻因奸佞毀謗“嘲詠風月”,而被迫罷官,隱居故里……然而其一生雖生不逢時,志不得申,卻仍不改孤高清傲、不同流俗的氣節不正是寒梅精神的真實寫照嗎?


餘敬佩詞人品格,感慟詞人遭遇,褒讚詞人精神,景仰詞人氣節,所以常借這首詞以自勵,也苟望自己能渡過一個快意坦然,自在灑脫的無悔人生。


風西夜昨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追尋”。花使這個世界五彩斑斕,使這個世界充滿生機。每朵花都是一個怒放的生命。花也是文人墨客的所愛。自古以來,帶花的詩詞數不勝數,借花抒懷,借花言志。我最喜歡描寫花的詩是

北陂杏花

宋代王安石

一陂春水繞花身,花影妖嬈各佔春。
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


北陂杏花 ,是王安石罷相之後所寫。是他剛強耿直的性格寫照。
這裡的杏花傍水而生,一池碧水環繞著杏樹。初春時節,杏花綻放枝頭,朵朵妖嬈,花影投到水面,岸上花,水中影。相互映襯 ,嬌豔可人。花和影一樣美豔多情,虛實相生,各佔盡春光,令人流連忘返。



如此絢麗的花朵,即使被東風像雪一樣吹落,飄飄灑灑。也是傷感、唯美的。她像雪一樣明亮、高潔。因為她落在清潔的水中,質本潔來還潔去。這的杏花,與陌上的杏花不同,陌上的杏花凋零在路上,任人踐踏,碾成塵土,滿身汙穢。甚至讓人感到俗不可耐。而北陂杏花則是志潔行芳,花格即人格。託物言志,這也是王安石的內心真實情感的寫照。

淡月晗嫣1

世人皆愛花,愛它的千姿百態,愛它的五顏六色,愛它的獨特品性。周敦頤愛蓮的出淤泥而不染,陶淵明愛菊的高潔獨立,王羲之愛蘭的高雅聖潔……

我愛花的絢爛多姿,也愛詩人筆下各種神態的花。

1、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2、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3、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4、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5、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6、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雨淘沙

生如夏花,有花品,有花貌。

用一首詩去表達再合適不過。


關於帶花的詩詞多如花兒,例數不清。我就給大家分享自己最喜歡的一首吧。

題都城南莊_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作者崔護是唐朝人,有一次心情很好,隨性遊行至長安城南一個偏僻的地方,這裡開滿了粉色的桃花,彷彿世外桃源一般。一片桃花海洋中,有一戶人家住在這裡,崔護信步走到屋前。剛想摳門問路,房門呀呀的自己開了。只見門中一女子含笑相對,臉蛋羞的通紅,彷彿一朵朵桃花在臉上綻放。崔護心搖神馳,如夢到仙子一般,趕快含笑抱歉,怕驚了女子。


那一次相遇,已經過去了很久。但記憶總會撞上心頭。舍緣而去,有些遺憾。如今,帶著激動的心情再去找那位仙子,只見到滿園桃花爛漫,那位姑娘卻不見了。


這首詩的意境很美,人美桃花美,可惜桃花依舊笑春風,姑娘沒了芳蹤。我想此時作者的失落之情更勝泥中的落花吧。


謝謝閱讀,歡迎評論互動。喜歡不要忘記關注哦。


舞動綠茵場

開春了,南飛的大雁也飛回來了。再過一個多月,桃花就會如期赴約了,這時人們看到鮮豔的桃花時,就會很自然想起哪句,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此時此景,你就會喜歡上這段名詩名。在剛剛過去的冬季裡,當你看到,在大雪中盛開的梅花時,就會連想到,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這句名句你就會喜歡,因為它們都是朗朗上口,早己留在人們的心裡。

先人,給我們留下的保貴的詩詞,條條都是經典,現在的人們都很難超越,恰到好處的詩句,就是最喜歡的詩句。



羅英華752

唐伯虎的《桃花庵》,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復日,花開花落年復年。……
林黛玉的《詠白海棠》: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唐代黃檗禪師的一首《上堂開示頌》: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風箏m8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