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2018年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主要有這五項工作

濱州日報訊 5月29日,在濱州市食品藥品監管局與市衛計委聯合召開的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我市重點改革完善不良反應監測機制,著力推動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堅持醫療機構報告與企業直報並行,著力提升不良反應監測能力水平。

據瞭解,2017年,市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開始承擔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的新職能,全年完成化妝品不良反應報告202份,圓滿完成了年初確定的任務目標,為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的深入開展打下了良好基礎,也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2017年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報告數量與質量並重發展取得新實效,在各項數量指標保持穩步增長的基礎上,我市各項監測報告質量顯著提高。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完成報告5676份,每百萬人口報告數為1474份,嚴重報告數354份,佔報告總數的6.24%,新的一般報告數934份,佔報告總數的16.46%;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完成報表1231份,嚴重報表比例17.87%。藥物濫用完成報表307份,醫療機構單獨報告數為102份。

推進數據挖掘和風險信號發現取得新成效。各級監測機構以充分利用監測數據,提升風險發現能力作為工作重心,將監測數據庫的常規分析與臨床重點觀察相結合,大力開展風險信號挖掘。全年發現對骨瓜提取物注射液、丹參滴注液、參麥注射液3個藥品引起的嚴重不良反應病例進行深入分析並提出風險建議提交省中心。2017年市中心通過日常監測收集發現嬰兒培養箱、一次性使用無菌導尿包、人工晶體三例醫療器械風險信號並提交省中心。

2018年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主要工作有五項:

一是推動實施企業直報制度。各生產企業要設立獨立的監測機構、配備專職人員,直接報告藥品不良反應和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及時對不良反應和不良事件進行分析評價,並根據分析評價結果,制定積極有效的風險控制措施。

二是不斷提高報告質量。對於不良反應監測來講,監測數據、分析報告、風險信號,要突出報告真實性。要著力發現新的不良反應和嚴重不良反應,更好的發揮對監管和臨床使用的提示作用。

四是提高化妝品報告蒐集力度和報告質量。今年省局給各市提出要完成百萬人口65份的目標,各縣區、各醫療機構要積極作為,確保完成任務目標。在保證數量的同時,要提高報告質量,對報告表中必須的信息要完善好,不良反應的描述要儘可能詳盡。

五是堅持醫療機構報告與企業直報並行。在推動落實企業直報的同時,繼續依託好二級醫療機構報告主渠道。徹底消除二級醫療機構零報告單位,實現二級醫療機構全覆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