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標雄安!長江新城的最新消息來了!

對標雄安!長江新城的最新消息來了!

長江新城,這個將被打造為代表城市發展最高成就的展示區、全球未來城市的樣板區,到底會是什麼模樣?

4月27日,武漢長江新城管委會與市國土資源和規劃局在漢組織召開《武漢長江新城總體規劃》全國專家諮詢會,與會專家聽取了總體規劃階段成果彙報,就長江新城的戰略定位、發展規模、生態優化、產業定位等方面建言獻策。

規劃啟動建設長江新城的戰略任務自公佈以來,一直廣受社會關注。

從前期概念規劃國際徵集到本次總體規劃深化,長江新城對標雄安新區,堅持高標準、高質量,以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開展規劃編制工作。

此次長江新城總體規劃旨在緊跟雄安步伐、積極向標杆看齊。

對標雄安!長江新城的最新消息來了!

多位國內知名專家出席會議併發言。一起來看,他們提出了哪些想法和意見。

專家聲音

挖掘武湖城市水庫功能,做好水文章

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鈕新強強調,可以通過深入挖掘武湖城市水庫功能,做好文章,再現武漢“百湖之市”的城市特色。武湖從原來分洩洪湖泊變成長江新城既具防洪功能、又兼具城市水庫功能的湖泊,這樣的城中湖在全國都很寶貴,在規劃中挖掘要進一步加強。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總規劃師唐凱建議,在戰略定位上,要注重長江新城與長江經濟帶、長江中游城市群以及武漢城市圈中的區域戰略發展要求的對接,突出長江新城承擔的國家使命及區域作用。

對標雄安!長江新城的最新消息來了!

關注環境承受力,確定長江新城發展規模

生態優化上,住建部規劃司原司長孫安軍關注資源環境承載力問題。深入研究後確定長江新城到底能發展到什麼樣的規模。在劃定了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市開發邊界等“三區三線”的基礎上,再謀劃城市空間格局。

目前,生態紅線已經通過了國家的技術審查,總規要與其對接好,並明確生態紅線外的生態空間的發展路徑問題。湖北省環保廳副廳長周歆欣提出,要加強與最新生態紅線規劃對接,開展環評並制定階段性環境指標。

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周嵐建議對長江新城的實施機制進行探索,深入論證規劃實施時序,基礎設施先行、樣板示範探索。

佈局新科技產業具有前瞻性

長江新城致力於成為未來城市,產業定位尤為重要。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王鵬建議,長江新城應加強差異化的產業定位研究。他認為,長江新城能與目前武漢其他幾個區塊相區分的是新科技,新萌生的前沿技術未來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要加強這一塊的研究。

中建設計集團城鄉與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吳宜夏認為,長江新城未來會和雄安新區一樣成為亮點,要加強對周邊功能區的輻射帶動和聯動發展研究。

華中科技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院長黃亞平也提出,長江新城和周邊大臨空板塊、大臨港板塊共同作為武漢市未來最主要的戰略儲備區,要有超前性需求的研究,結合未來城市發展動力、戰略性大事件佈局空間載體。下一步應重點圍繞規劃目標,深入研究包括長江文明展示區、國際社區以及配套的服務設施的空間載體佈局。

對標雄安新區

武漢,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