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馬賽季總結:輝煌賽季的最終章

2017/18賽季對於皇馬來說可謂是紛繁複雜、事故不斷。賽季初期陣容不整,賽季中段被迫嘗試變奏,冬歇期剛過就轉入單線模式,進軍基輔之路危情不斷,無數次如臨深淵的經歷都沒有擊垮白衣軍團的鬥志,他們最終在齊達內的帶領下頂住壓力,完成了前無古人的歐冠三連莊。考慮到典禮陣容中的許多球員都已經過了巔峰期,弗洛倫蒂諾很有可能會在世界盃結束後進行一系列採購,皇馬隊史中的一個輝煌時代隨著基輔之戰的結束已落下了帷幕。

【走勢:內戰鋒無力,外戰守不住,雙線征程如履薄冰】

皇馬賽季總結:輝煌賽季的最終章

作為奪取西甲冠軍和歐冠冠軍最多的球隊,皇家馬德里加冕雙冠王的經歷卻並不多見。球隊在兩段輝煌時期缺少的是聯賽錦標,在五鷹時代則數次與歐冠冠軍擦肩而過。時光回溯到10個月之前,當皇馬在兩週之內連續擊敗曼聯和巴塞羅那斬獲歐超杯和西超杯的時候,沒有人會想到白衣軍團僅用了不到半個賽季就丟掉了聯賽衛冕的希望,即便早早就轉入了單線作戰模式,這支剛剛在上賽季創造輝煌的球隊表現地同樣無法完全令人信服。

先後在皇家貝蒂斯、馬德里競技、巴塞羅那、比利亞雷亞爾、畢爾巴鄂和西班牙人身上收穫白卷,皇馬自穆里尼奧時代元年以來再次遭遇賽季6場零封。38場打進93球的成績比上賽季(38場106球)下滑明顯,儘管齊達內在賽季開打前對中前配角團寄予厚望,但他們終究沒能彌補莫拉塔和J羅離隊留下的40球虧空。場均丟1球是皇馬多年來在聯賽中慣有的防守水平,無法比對手進更多的球才是影響他們最終戰績的關鍵因素。

皇馬鋒線得分能力的嚴重下滑是顯而易見的事情,33歲的C羅依然是隊內最值得信賴的鋒線球員。在C羅參賽的比賽中,皇馬的勝率達到了67%,而在他缺席的比賽中,這個數據下降到了54%。齊達內很清楚皇馬對C羅的依賴性,但葡萄牙人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可以包打所有比賽的鐵人,既然要保證重點賽事的競技質量,那麼就必須有所取捨。

就像史上那些著名的王朝球隊一樣,皇馬也在經歷一個核心中軸老化但俱樂部依然在竭力壓榨他們的剩餘價值的階段。成功衛冕歐冠似乎還不足以讓高層下定決心拆散BBC,本澤馬與C羅的捆綁效應讓他看起來地位穩固,貝爾的年齡和“王儲”身份讓他總能得到主席的庇護。齊達內從上賽季就開始在A隊的比賽中試驗“跑鋒”打法(首回合馬德里德比),在B隊的比賽中試驗前腰與中鋒的串聯戰術(4141陣型中),C羅也在第五次轉型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節奏,這些都在無形中延緩了皇馬鋒線更新換代的速度。

(季初連奪歐超杯和西超杯在一定程度上給皇馬高層帶來了錯覺,球隊在關窗前一週的主要任務不是搶購強援,而是留下貝爾。)

聯賽中的皇馬為進球發愁,出現在歐冠賽場的白衣軍團則換上了另一幅面孔。C羅的“選擇性爆發”讓他們不用擔心進攻問題,如何不讓對手破門成為了困擾齊達內的難題。除了在小組賽對陣多特蒙德和希臘人競技的比賽中完成零封之外,皇馬在其他場次中都有丟球,尤文圖斯和拜仁慕尼黑甚至一度在伯納烏將衛冕冠軍逼入絕境。

面對聯賽中下游球隊時,皇馬無法依靠犀利的進攻不斷收割勝利,對陣歐冠同級別球隊時,他們的防線又不能持續抵禦對手的打擊。球隊在兩個禁區附近的表現都顯得缺乏效率,原本被視為球隊最強一環的中場,也在瞻前顧後中失去了原有的節奏,兩位中場大師克羅斯和莫德里奇多次淪為對手圍攻的目標,上賽季進步明顯的卡塞米羅成長陷入停滯,巴西人在主場對陣拜仁這種需要加強防守的比賽中甚至淪為了替補。

皇馬的危機在夏窗時期便已經開始發酵,老牌豪門的資金優勢和招牌效應在新興勢力的衝擊下縮水嚴重。依靠雙冠賽季的慣性力量擊敗尚未成軍的曼聯和巴塞羅那,又帶給弗洛倫蒂諾和齊達內錯覺,兩位大佬決意繼續推進“齊達內+帕文”政策2.0版本。

既沒有選擇在保留去季冠軍陣容的基礎上做些小修小補,也沒有提前引進具備巨星水準的球員加快新陳代謝,皇馬在2017夏窗的運作頗為託大。事實證明,馬約拉爾、馬科斯-略倫特、塞瓦略斯、巴列霍和特奧-埃爾南德斯等人,根本無法填補佩佩、J羅、莫拉塔和達尼洛等功勳球員留下的空缺。由於皇馬在聯賽開局階段就連續丟分,齊達內在賽季中盤階段沒有足夠的空間去提攜年輕球員,進入賽季後期的單線模式之後,法國人重點鍛鍊的是那些能夠在歐冠中派上用場的球員,被寄予厚望的塞瓦略斯、馬科斯-略倫特和巴列霍等人始終得不到穩定的比賽機會。

當然,參考國王杯對陣萊加內斯的兩回合較量,以及主場對陣尤文圖斯等比賽,我們可以發現新一代的“帕文”在短時間內確實不足以在豪門挑大樑。能夠在決戰期為球隊注入新能量的,還是伊斯科、巴斯克斯、阿森西奧、科瓦契奇和納喬這些歷經“四年三冠”淬鍊出的超級藍領。從總體上來說,“齊達內+帕文”2.0版是成功的,但基於成功經驗之上的揠苗助長卻讓塞瓦略斯和馬科斯-略倫特等人走了彎路。馬科斯-略倫特很早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但皇馬高層拒絕了塞維利亞和巴黎聖日耳曼等隊在關窗前的求購申請,"太子"曾借媒體之聲表達過對此事的不滿。

【危亡之秋:鋒線鈍化,菱鑽破碎】

儘管也曾有攻陷威斯特法倫球場這樣的出色表現,但皇馬在2017/18賽季前期留給人們更多的是失敗者的形象。從被貝蒂斯終結連場進球紀錄,到三天內連場脆敗給赫羅納和熱刺,再到因為“斷電15分鐘”輸掉首回合國家德比,以伊斯科為代表的菱形442體系逐漸透支了人們的期望和耐心。在首回合國家德比開打之前,皇馬在積分榜上已經被巴塞羅那甩開了兩位數的差距,但他們卻在控球率、射門數、創造機會數和傳球成功率等關鍵數據上均佔據榜首,球隊在中場環節的優勢甚至比上賽季還有所加強,他們的問題集中在鋒線。

或許正是因為了解自身短板,齊達內在同其他頂級教練對弈時往往不會按部就班地出招,他從剛剛接手皇馬時就養成了強強對話劍走偏鋒的習慣。從去季歐冠決賽時主動放棄控球到本賽季前期使用酷似無鋒陣的4411征戰卡爾德隆,從兩回合對陣拜仁時的菱形442進攻陣型到次回合國家德比冒險遣上貝爾與巴薩展開對攻,強弱交鋒時險情不斷的皇馬總能在與同級別對手交鋒時交出令人滿意的答卷。然而,以本賽季首回合國家德比慘敗為標誌,齊達內“戰略陰謀家”的光環也不復存在,

核心球員不可逆的衰退和陣容深度的大幅度消減讓他失去了求變的底牌,其在精細操作方面的不足很快暴露了出來。

莫拉塔和J羅在上賽季總共參與了39粒進球(27球12助攻),這個數據佔到了全隊雙線總進球數的28%,這是一個巨大的且難以彌補的虧空。齊達內原本希望可以集眾人之力填補漏洞,然而,C羅在接受輪換的情況能夠保持著上賽季的得分率已經殊為不易,本澤馬的進球數更是創職業生涯新低,貝爾和馬約拉爾效率不俗但出勤率無法保證,包括伊斯科、阿森西奧在內的後排球員也都還沒有單季進球20+的經歷。在防線不斷遭遇傷病侵襲的情況下,指望球隊防守能力的提升來創造更多的淨勝球看起來也不實際。

皇馬鋒線效率急速下滑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年過而立的C羅和本澤馬的確已經到了前鋒的快速下行區間,這種衰退幾乎是不可逆轉的;其次,貝爾在連續受傷後已經失去了陣地戰強攻邊路的能力,他即便出現在兩翼也不是邊鋒,而是“站在邊路的前鋒”,威爾士人在典禮陣容之外的體系中很難和本澤馬和C羅同時出場;再次,就是齊達內執意推進控球戰術,放大了技術型中場與衝擊型鋒衛混搭形成的排斥反應。越來越多的球隊在熟悉菱形442運轉規律之後,開始有意識地放棄中場爭奪,集中力量密閉低位空間壓縮雙前鋒的衝刺空間,很多皇馬球員都存在著處理球拖沓的習慣,這種不成熟的小球打法很容易陷入有“控”無“傳”的低效模式。

【賽季轉折點:邊路戰略的攻守道】

皇馬近兩季未雨綢繆囤積了大量技術型中場,BBC組合因為年齡與傷病問題已經很難保證出勤率和狀態, "兩股勢力"的博弈在上賽季就突破了臨界狀態,伊斯科取代貝爾意味著皇馬的戰術重心從邊路轉移到了中路。由於主要競爭對手巴塞羅那未能在夏窗得到了庫蒂尼奧,奧斯曼-登貝萊和塞梅多剛剛加盟就受傷,首回合國家德比成為了一場名副其實的中路焦土戰。

齊達內在屢戰屢敗時依然沒有放棄菱形442,科瓦契奇在如此關鍵的比賽中擔任首發,可視作皇馬中場技術化改造的巔峰之作,然而,這場痛徹心扉的失利終於讓齊達內認清了現實,他開始著力提攜阿森西奧&巴斯克斯以恢復邊路傳統(平行442),將球隊在戰術層面的重點轉移到“跑動和速度”方面上來,並最終形成了兩套架構不同但具有相似內核的442體系。即便還會在部分場次中使用菱形442,但保證跑動總量已經取代控球成為了皇馬球員在比賽中最重要的工作。兩位替補球員的傾力付出,不僅讓皇馬通過聯賽中的多場大勝收穫了信心,還讓皇馬在歐冠淘汰賽最危急的時刻通過防守保住了下限。

作為上賽季通關暗器的阿森西奧被固定在了左翼,邊前腰的設定固然令他因遠離球門失去了一些進球,但卻能解決中場速率不足和邊路缺乏銳度的問題,補強皇馬現階段戰術體系中的短板。巴斯克斯在經歷了國王杯表現不佳導致球隊出局的打擊後,開始注意減少右路持球強攻的頻率,更多地移動到中路參與傳切配合,捕捉反越位攻擊球門的機會。

(聯賽客場復仇萊加內斯,巴斯克斯首次出現在中路。兩回合對陣尤文圖斯的最後階段,巴斯克斯都與C羅在門前完成了致命連線。)

兩名邊前衛在無球狀態喜愛戍守兩翼,在有球狀態下切換到“內線化”打法,此舉兼顧了平行442和菱形中場的優點。邊路傳中一直是皇馬最為可靠的進攻手段,但在BBC無法合體的情況下,兩翼傳中的效率並不高,皇馬必須要增加中路進攻的比重來拓寬進攻支援渠道。功能型球員巴斯克斯完成進化,意味著皇馬的前場球員基本都具備了跨區域作戰的能力。

近兩個賽季,克羅斯因比賽負荷過大出現了明顯的早衰跡象,其向前完成後上得分和向後保護禁區的能力都在下滑,莫德里奇則隨著年齡的增長打法愈發“外線化”,雙核式微牽連到了卡塞米羅,齊達內因擔心其出球進和抗壓能力不足,在對陣拜仁的關鍵比賽中將其雪藏。兩名邊前衛的配置從根本上改變了皇馬中前場的生態環境,承擔推進和出球任務的莫德里奇和克羅斯肩上的壓力減少了很多。儘管核心競爭力出現了萎縮,但克羅斯利用中長傳能力助推衝擊型打法的戰術作用卻是不可取代的,這種利用精確制導能力打開寬度和縱深但又能保證陣型不散的能力,即便在技術型中場雲集的皇馬也屬於稀缺元素。

【鋒線強援,王朝續命的希望】

“我當時之所以改口,是因為我的確想讓外界知道我的真實想法,而且現在我們已經無法改變這個事實了。看上去我們是缺前鋒了,事實上或許這也是真的。” 在國王杯1/4決賽被萊加內斯淘汰出局之後,齊達內終於破天荒地表達了對鋒線球員的不滿。即便BBC組合在歐冠衝刺階段陸續找回了進球感覺,被視為"倒黴蛋"的貝爾還完成了強勢無比的衝線,但皇馬鋒線的升級換代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了。

其實在上賽季結束後,歷史的車輪就已經來到了了一個變革的十字路口,皇馬犯了和當年的曼聯與切爾西一樣的錯誤,他們都沒能充分利用歐冠盟主的身份做大做強的機會。歐冠三連既是輝煌的頂點,也註定將成為了時代的拐點。佩佩早已離開,銀河二期核心中軸四人組剩下的三人(本澤馬、C羅和莫德里奇)也已遲暮,如果說輿論在2017夏窗的觀點是“保留原班人馬”,那麼呼籲弗洛倫蒂諾在世界盃後掀起新一輪豪購的呼聲已經壓倒了一切。

自Tiki-Tak 風靡歐陸以來,中場在戰術體系中的重要性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中場分工日益細化、大量技術型中場扎堆湧現的時代背景下,中衛和中鋒位置卻出現了人才凋零的現象。隨著傳控打法在近兩個賽季轉入下行區間,在中衛和前鋒環節優勢突出的球隊重新變得富有競爭力,MSN時代的巴塞羅那奪取三冠王,梅西獨撐大局依然能夠帶來聯賽冠軍,薩拉赫爆發推動利物浦殺入歐冠決賽,哲科帶領羅馬創造歐冠奇蹟等現象

無不彰顯了頂級前鋒的影響力。33歲的C羅依然保持著極高的水準,但葡萄牙人的能量已經無法支撐雙線作戰的高負荷,皇馬亟需一位高產射手保證球隊在聯賽中的穩定輸出。

在皇馬奪得聯賽冠軍的賽季中,總會出現一位甚至是數位扛著球隊前行的高產射手。從五鷹時代的烏戈-桑切斯到1994/95賽季的薩莫拉諾,從1996/97賽季的勞爾、蘇克和米亞托維奇,到2002/03賽季的羅納爾多、2006/07和07/08賽季的范尼斯特魯伊。近年來,優秀資源的高度聚集導致頂級球會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一線球星抱團的現象已經從籃球領域延伸到足球世界,一位射手的高產已經無法為球隊帶來冠軍,兩到三名高效射手的合體才是爭冠之道。皇馬在穆里尼奧時代能夠顛覆瓜式巴薩的統治,正是靠著C羅、本澤馬和伊瓜因三叉戟驅動的進攻風暴。

從2016/17的賽季的多點開花,到本賽季鋒線失血後出現的大面積減產,這種強烈的反差恰恰說明“全員參與進球”的爭冠方式無法應付西甲頂層容錯率極低的競爭態勢。皇馬要想重新奪取聯賽失地,必須引進能夠在聯賽中帶來穩定產出的前鋒。維尼修斯在巴甲中取得進步令人欣慰,但皇馬現階段還是需要求助轉會市場。可供選擇的目標包括哈里-凱恩、萊萬多夫斯基或維爾納這樣的中鋒,亦或是內馬爾、阿扎爾或姆巴佩這種能夠獨立解決戰鬥的邊翼——

這些球員(除維爾納以外)都是身價身高且難以得到的巨星級人物,但皇馬現階段就是需要這種能夠為球隊帶來質變的“巨星”,而不是那些容易得到卻無法對球隊帶來質變的一般球員。

【終章】

四個月前,皇家馬德里正週而復始地經歷著又一次劇烈動盪:聯賽落後榜首球隊達兩位數,國王杯在家門口目睹被名不見經傳的萊加內斯球員歡慶勝利,歐冠1/8決賽前的一篇看衰之聲幾乎要將齊達內和他的球員們淹沒,勒夫、波切蒂諾或古蒂即將在賽季末接班奪權的消息不脛而走,關於齊達內已經在更衣室內宣告賽季末必將離任的傳聞更是被不同的消息源所證實……當曾經的三冠功臣紛紛被擺上貨架,當曾經被寄予厚望的救世主變成了與世界為敵的獨裁者,當曾經無往不利的錦標收集者被批評為"不懂戰術",競爭對手的絕塵而去令無數皇馬擁躉們心中五味雜陳,倒弗派的大舉進攻讓新一代的銀河戰艦面臨著四分五裂的危險,凝結了三位主帥心血的王者之師似乎已經積重難返。

危難關頭,生死存亡之秋,齊達內帶領皇馬走出了困境。白衣軍團在通向基輔的道路上走得十分艱難,包括C羅、克羅斯、本澤馬在內的

絕對主力對特定配置的依賴愈發明顯,過多的“奢侈品”球員聚集在主力陣容中,齊達內只能靠壓榨莫德里奇、卡瓦哈爾、阿森西奧和巴斯克斯等人來維繫脆弱的平衡。在經驗更加老道的阿萊格里和海因克斯面前,齊達內再也不是過往兩季中的那位屢出奇招的“戰略陰謀家”,高傲的法國人在縫縫補補、四處救火的過程中淪為了“補鍋匠”,他只能在努力維繫球隊下限的同時等待對手犯錯,將決定球隊命運的權杖交到巨星手中。

在這個五彩繽紛的歐洲足球賽季中,瓜迪奧拉的曼城和西蒙尼的馬德里競技在堅持自我中取得了成功,但更多的球隊都是在揮別過去的同時,用更加開放和包容的姿態去迎接未來,這些球隊包括巴爾韋德的巴塞羅那、海因克斯的拜仁慕尼黑以及美資時代第五年的羅馬。齊達內麾下的皇馬同樣是這樣一支不走尋常路的球隊,球員時代征戰意甲的經歷賦予了齊達內實用主義足球的基因,師從安切洛蒂的經歷又讓他對技術型中場和美麗足球有了非比尋常的見解,兩種文化的衝突交融讓齊達內具備了雜糅百家、樂於變通的特質,這就是皇馬在追尋美麗足球道路上遭遇迎頭痛擊後,依然能夠在賽季中期成功變軌並逃出生天的原因。

從卡塞米羅和阿森西奧,到科瓦契奇和巴斯克斯,每個賽季都有很多球員在齊達內麾下取得了長足進步,球員在齊祖手下踢球是一種幸福,也是一種幸運。以結果為導向統籌規劃賽前備戰和臨場戰術,能夠根據球員的風格和對手的特點來制定不同的打法,勇於改變且能夠虛心聽取外界的建議,敢於放棄老化的陣型、戰術和人員,頻繁啟用新配置試錯而不計較一城一池的得失,工作思路既不保守、也不僵化,齊達內的執教天賦和創新精神始終處於被低估的狀態。皇馬在2017/18賽季所取得成績無法與2016/17賽季的成就相提並論,但如果你瞭解齊達內一路走來所經歷的坎坷和曲折,就會明白皇馬三冠之旅的非凡之處。

皇馬賽季總結:輝煌賽季的最終章

皇馬賽季總結:輝煌賽季的最終章

皇馬賽季總結:輝煌賽季的最終章

皇馬賽季總結:輝煌賽季的最終章

皇馬賽季總結:輝煌賽季的最終章

皇馬賽季總結:輝煌賽季的最終章

皇馬賽季總結:輝煌賽季的最終章

皇馬賽季總結:輝煌賽季的最終章

皇馬賽季總結:輝煌賽季的最終章

皇馬賽季總結:輝煌賽季的最終章

皇馬賽季總結:輝煌賽季的最終章

皇馬賽季總結:輝煌賽季的最終章

皇馬賽季總結:輝煌賽季的最終章

皇馬賽季總結:輝煌賽季的最終章

皇馬賽季總結:輝煌賽季的最終章

皇馬賽季總結:輝煌賽季的最終章

皇馬賽季總結:輝煌賽季的最終章

皇馬賽季總結:輝煌賽季的最終章

皇馬賽季總結:輝煌賽季的最終章

皇馬賽季總結:輝煌賽季的最終章

皇馬賽季總結:輝煌賽季的最終章

皇馬賽季總結:輝煌賽季的最終章

皇馬賽季總結:輝煌賽季的最終章

皇馬賽季總結:輝煌賽季的最終章

皇馬賽季總結:輝煌賽季的最終章

皇馬賽季總結:輝煌賽季的最終章

皇馬賽季總結:輝煌賽季的最終章

皇馬賽季總結:輝煌賽季的最終章

皇馬賽季總結:輝煌賽季的最終章

皇馬賽季總結:輝煌賽季的最終章

皇馬賽季總結:輝煌賽季的最終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