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傷口處理方法,寶寶受傷絕對不能忽視的細節!

寶寶傷口的護理

所謂“好小子,淘小子”,可真的家裡有這麼一個淘小子,爸媽的心也實在是操不完。攀高爬低,磕磕碰碰絕對是家常便飯。一不當心掛了彩,爸爸媽媽該怎麼處理?學習一些簡單的外傷處理方式實在很有必要的。

一.擦傷:

常見的傷口處理方法,寶寶受傷絕對不能忽視的細節!

這是寶寶最常見的外傷類型。雖然該類傷口可能會伴隨滲血的情況發生,可大多未傷及深層組織,相較於割傷、燙傷,也比較不易留下傷疤。可最大的問提示這類傷口常常因為寶寶容易感覺疼痛而變得較難照顧。

所以給幾個小貼士,那麼家長處理起來會容易一些:

1.消毒傷口時別選用酒精:

酒精易刺激受傷的皮膚,會給寶寶刺痛感,酒精棉籤一般都是用在輸液前給我們的皮膚消毒的。

2.不要為了遮蓋傷口而給寶寶穿長衣長褲:

有些老人會覺得傷口受傷了應該遮蓋起來,因此會特意給寶寶穿一些長衣長褲,這種觀念其實是不對的,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季。傷口被捂出汗後容易感染,除此之外加上衣物與皮膚之間的來回摩擦也會給寶寶的傷口造成二次傷害。

3.如果擦傷面積太大,傷口上沾有無法自行清洗掉的沙粒、髒物,或受傷位置重要,建議還是帶寶寶就醫。

二.挫傷:

常見的傷口處理方法,寶寶受傷絕對不能忽視的細節!

挫傷指的就是肌膚因外力撞擊,導致皮下組織出現“瘀血”症狀,往往會伴隨紅腫、熱痛等反應。在不觸碰的時候,寶寶不會感覺到疼痛,通常情況下是可以自愈的。如果實在擔心,48小時內可每天用冰袋敷上幾次,每次15分鐘。與此同時要注意保護受傷的部位,防止撞到、用力碰到造成再次傷害。

三.割傷:

常見的傷口處理方法,寶寶受傷絕對不能忽視的細節!

雖然說好不給寶寶碰到,可往往是越不給碰的東西,寶寶越是好奇。於是一不當心還是會發生割傷。面對孩童出現割傷時,家長應留意孩子的割傷程度,以及造成割傷物品的狀態,來考量是否有就醫的必要。


注意:這類傷害是最好避免的,記得把家裡的各種尖銳物品一定放在寶寶觸碰不到的地方,那這類傷害也就可以避免了。

四.蚊叮蟲咬:

常見的傷口處理方法,寶寶受傷絕對不能忽視的細節!

五.燒燙傷:

常見的傷口處理方法,寶寶受傷絕對不能忽視的細節!

如果是燒燙傷,則需依據症狀、程度不同,採取不同的處理程序。一般來說,燒燙傷可劃分為3個等級,如患處出現單純的發紅、熱痛等症狀,則為1級燒燙傷,在第一時間冰敷、塗抹殺菌藥品,並保持患部清潔,即可緩解不適。確保不會發生感染。

如果是燒燙傷,則需依據症狀、程度不同,採取不同的處理程序。

傷口護理的正確步驟:

1.清潔傷口:以生理食鹽水,或乾淨自來水衝乾淨。

2.消毒殺菌:再用優碘消毒傷口、幫助殺菌。

3.敷料覆蓋:傷口適情況塗上藥膏,再蓋上敷料。

注意:在受傷部位塗抹醬油、醋、牙膏不可取。

常見的傷口處理方法,寶寶受傷絕對不能忽視的細節!

1.傷口需要縫合。

2.傷口部位有異物,清洗不乾淨。

3.動物咬傷。

4.被帶有鐵鏽的東西刺傷。

注:文章中所有圖片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