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識到底是什麼?丨意識的原理

引言:網上看到幾個感興趣的問題,回答如下:

自我意識到底是什麼?丨意識的原理

自我意識到底是什麼?

我認為“自我意識”實際上就是“意識”的群體性作用的結果,這裡用的“意識”,不僅僅是說人的意識,而是指通過量子塌縮獲取的信息,是廣義上的意識,這個是我自己定義的。

我之前有過一個假設,我將意識定義為通過量子塌縮獲取的信息,其實彭羅斯關於意識的客觀還原假說也就是這樣認為的。

在有些高分子物質如RNA中存在“遊離態性質的量子比特”,這種遊離態量子比特的作用就相當於麥克斯韋妖,它們可以通過感應與之發生相互影響的其他微觀量子(如外部的光量子或者其他類型的微觀量子),從而獲得外部的信息,再加上能量,從而實現熵減。這種亞宏觀尺度下的物質對微觀量子之間的雙向感應,實際上是由這種“遊離態量子比特”作為“中間人”來實現的。

這就是意識的最基本的產生機制和原理。

遊離態量子比特如同計算機中的隨機存儲器,它和其他量子比特糾纏的時間持續非常短,這時地球生命經過漫長的進化,生命中出現了與其他量子比特(如外部光量子,當然也包括內部其他量子)糾纏時間較長的“遊離態量子比特”,持續時間到達一個臨界點以後,這種遊離態量子比特實際上已經實現了突變,它們已經可以作為存儲信息的量子比特了,也就是記憶的產生。

由不同的“遊離態量子比特”構建的糾纏網絡,其中任意一個“遊離態量子比特”都可以感應外部如光量子,也在時時刻刻感應著內部的已經存儲信息的量子(這些作為存儲信息的量子實際上原始功能也是遊離態量子比特,只不過進化出來了糾纏時間更長的功能,成為了記憶存儲)。這樣人腦相當於進化出來了類似計算機那樣的功能分化,遊離態量子比特成為了隨機存儲區,存儲信息的量子比特成為了只讀存儲器。

這個由“遊離態量子比特”構建的糾纏網絡,通過其中一個或者部分遊離態量子比特感應內部其他已存儲信息的量子,形成糾纏,即將其他量子併入到新的糾纏網絡中,這個糾纏網絡的每一次塌縮,形成一次意識,多次如此,形成意識流。

下面,就是到了轉折點—自我意識的出現,觀念的誕生,最先出現的,是存儲信息和外部感應信息的重合誤判,這時會將外部物體視為與自我同類的“萬物有靈感”,3-5歲小孩會有這種感覺,他們將洋娃娃、一草一木都認為是和自己一樣的,有生命的,可以認為人的意識的發育發展是整個人類意識進化的濃縮版。

在深層的機制上:意識流的產生,起中間人作用的“遊離態量子比特”一方面感應已經存儲的信息,另一方面又感應外部刺激信息,這種雙重疊加,會出現誤判,即將已存儲信息判為感應信息,這就是我理解的觀念的誕生,是人類認知產生的根源。自我意識就是在這種能力之下產生的。

可以認為,實際上人類進化出自我意識是一種意識量子的群體性“病態”信息。對感應信息出現誤判,再到群體性誤判意識形成抽象共識,即產生了人類認知。這種群體性誤判感應信息的出現,只有在這種能力出現以後才能誕生出群體性的認知,從最原始的萬物有靈、到各種抽象思維方式,如類比、邏輯等等。腦功能分區,也說明了具有邏輯、語言區域和其他原始腦功能區域(如爬行區)是不同的,這些功能都是進化出來的。

自我意識到底是什麼?丨意識的原理

什麼是物質?

現代更多科學家認為,時間和空間是由更深層次的東西“湧現”出來的,也可以認為“部分”物質就是“湧現”出來的(我想並不是所有的物質都是湧現的結果)。

弦論大師波爾欽斯基說:“光傳播的方向,既不是空間也不是時間,我們稱之為‘空’(null)。它是空間和時間的交界”,“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直覺,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空’方向的存在,可能比空間或時間本身更基本。”

那麼,如何定義物質呢?我想可以就認為是“信息”,現代物理學也認為,宇宙的最基本單元是量子比特,是信息。從認知層面理解,只有被人類群體性共同認可的感應信息,才能叫“物質”。這就是物質,無論是湧現的結果,還是最基本的量子比特,都脫離不了被“人類”意識到,沒有感應到的就不是物質,就是不存在。

自我意識到底是什麼?丨意識的原理

古人的天圓地方說,有科學依據嗎?

如果將“科學”的內涵做一個分析,科學的本質是用意識工具對經驗信息進行加工處理,(這裡經驗可以認為是群體性感應信息的共同認可),意識工具的概念源於亞里士多德,愛因斯坦也認同這個概念,意識工具是經過實際經驗檢驗過的(當然一定是局部意義上的),意識工具可以認為是“方法論”的一種,這裡方法論並不一定非要歸於哲學,而是人類認知的一部分,方法論本身也是從廣泛的哲學意義再到細分內容,包括數學、物理學中使用的如“還原論”等等。

上面這段是說明“科學”到底是什麼,科學是人類對經驗信息做思維處理模式到某個階段的產物,早期人類的經驗思維加工模式,其實也可以認為是“原始科學”、或者“廣義科學”。

古代的“天圓地方”說,這只是一個思維加工中的思維的產物,可以說是整個應該有的流程中的“半成品”,因為一個有意義的、閉環的流程應該不僅僅到思維產物,還應該將思維產物“再次經過經驗的檢驗”,即使這個閉環流程達不到今天所說的“科學”,也是有價值的“學說”。

天圓地方說,我認為最大的可能還是源自古人對星空、對自然的“觀察”,是對這些觀察經驗的思維加工,李政道博士就有一個演講,說了7000多年前的一個玉器,他仔細的研究了這個玉器,發現竟然可以與星空圖中(當然是7000年前的星空位置圖)觀測角度有關,他猜測這個玉器在古代可能就是用來觀測星空的,要麼是用作星空記錄獲取對當時軍事、生產、生活起指導作用的作用,無論是否輸出帶有巫術性質、思維加工的半成品,但經驗觀測本身是真實的。

古人的很多學說,有一部分就是觀測本身、還有一部分是思維加工內容(天圓地方就是這種內容),當然如果能夠達到的,也一定有將思維加工再次經過經驗的檢驗的部分,如節氣與耕種的經驗與驗證。很多僵硬的“科學主義者”完全、徹底否認歷史上這種“學說”,其實還是對科學本身並不理解,或者說自有的觀念被當代膚淺的認知影響的結果。現在這種人佔了99%。

我想說的是,也有一部分人的理解與這99%的人不同,霍金就說過,其實托勒密地心說和哥白尼日心說本質上並無區別,都是對經驗信息的意識工具化處理,今天的科學我們以為的,或許幾千年以後,和托勒密沒什麼不同。要知道,托勒密的地心說也是經過實際觀測檢驗的(當然是局部意義上的,所有的理論都是局部意義上的)。

正如馬赫認為科學的目的本來就不是探尋什麼真理,科學只是想要找到一種“最經濟的思想”。例如,當我們想要描述自由落體時,一個方法是收集大量的自由落體實驗數據,從而發現這些數據間的一致性;我們也可以採取另一個方法,尋找背後的物理定律,比如速度的變化是常數。對於馬赫而言,第二種方法更好,只是因為它更“經濟”,只需寫出一條式子就解釋了很多同類的現象。但對於“認識”這個世界如何運行而言,兩種方法是等價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