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期間做到年收入幾百萬,卻毅然決然地回到農村創業做電商!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藏著“情懷”的小盒子,一旦蓋子被打開,就會如同翻滾的熔岩噴發,不畏懼道路險阻,奔湧向前。王荷打開心中的“情懷小盒”,義無反顧地走上了回鄉創業之路。

大學期間做到年收入幾百萬,卻毅然決然地回到農村創業做電商!

王荷笑稱自己是 “奇葩”。當年就讀於南開大學生物系,卻鍾情於教育心理學專業。大學期間,邊學習邊做家教,到創辦自己的個性化培訓機構,年收入幾百萬不止。畢業後到光大銀行做大客戶經理,之後辭職。到北京創辦公司,跨界電商。當一切都順風順水時,卻又毫不猶豫放棄了北京的一切,回家鄉洮南創辦了洮之寶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而這一次創業全出於她心中放不下的那份家鄉情懷:“看到家鄉人守著洮南綠豆這個金元寶還要受窮,我坐不住了,滿心想的是要回報家鄉,振興家鄉。”

不停地向自己宣戰

1982年出生的王荷是吉林省白城市洮南人,父親是搞工程建築的,母親是醫務工作者。長在小縣城,王荷說自己見識很少。

有兩件事情讓她至今難忘。“我讀大學之前從沒見過電梯。所以,當我第一次在南開大學裡看見電梯時,忽然想,原來世界是這樣的。”還有一件事是,大學剛開學時,學校裡辦展銷會,賣羊毛衫,她完全不懂羊毛、駝毛有什麼區別。這兩件事讓她切身體會到“外面的世界就是不一樣”。

因為父母給的生活費不夠花,在大學一年級的下半年,她開始做起了家教。教的第一個女孩,綜合成績只有兩百多分,母親辭職陪讀。王荷輔導了幾堂課,女孩的數學成績排名提前了十幾名……在口碑效應下,王荷的“家教事業”越做越大,學生也多了:“一開始我自己教,後來讓我同學教,再後來我找人教,找‘校長’管理……”教育培訓機構就這樣被她做大了。

如果王荷就一直這樣做下去,她的創業史就只有“順利”這兩個字了。但是不安分的王荷終究是個喜歡“想到就做”的人。她從天津來到北京創業,這一次,她初涉了電商。而這為她後來回家鄉創辦洮之寶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打下了基礎。

一次次華麗轉身,王荷像一個不停進取的戰士,以刀片般的犀利劃破常規生活秩序的鎧甲,她總在不停向自己宣戰,不停地往前走,奔向更大的目標更遠的前程。

種地種出高級產品

大學期間做到年收入幾百萬,卻毅然決然地回到農村創業做電商!

王荷的家鄉吉林省洮南市,是東北最大的綠豆交易中心,被譽為“中國的綠豆之鄉”。洮南的綠豆品質好、著名的鸚哥綠飽滿。“這麼好的寶貝會沒人買?我要回去賣綠豆!”王荷被內心的衝動撞擊著,竟突然決定要回洮南賣綠豆,家裡人不解和反對,媽媽說她“不安分”,丈夫和她打起了冷戰。

但她決心已下,2014年初回到家鄉,拉起了創業團隊。從三人小店,到數十名員工;從52平方米的民宅,到25000平方米的孵化基地;從賣不出去一袋,到2017年銷售額3000萬……這中間經歷的艱苦磨難只有王荷最清楚,那是煎熬、是期盼、是多少個不休不眠的晝夜。

創業初期沒錢沒地方,她和夥伴拿出自己的錢作資本投入,其中一個朋友提供自己家的房子作辦公室。他們給品牌取名“洮寶”,寓意是“洮南的寶貝”。申請這個名字時,因為諧音,淘寶提出了異議。但他們反駁道,“洮南是千年古城,清朝有洮南府,民國有洮南縣。洮南土地上生長的好東西就是洮南的寶貝,我們就叫洮寶。”王荷最終獲得了洮寶的使用權。但創業初期,夥伴們人心浮動,只有三個人留了下來。

“這些都是小問題。”王荷說,重要的是,要創出洮南農產品的品牌,怎麼才能種出優質的農產品?她沒種過地,也不知道怎麼種,“問題來了,只能想辦法解決。”這是王荷性格的重要特質。她和夥伴們走進田地,跟著農戶從播種、澆水、施肥學起。她還拿著土壤樣品去分析成分,找專家對比現代耕種模式和古法耕種的長處及弊端,逐漸探索出弱鹼基地、古法耕作、人工除草的新型耕種方法。為了保證產品質量,他們選取本地三年沒用過化肥的土地,種出了營養高、口感好的糧食,但產量很低。從播種到採收,親力親為,王荷也從女碩士、女老闆、小嬌妻轉換為女漢子、農民、技術員。

發展順暢但問題也接踵而來。之前投入的資金已經捉襟見肘,夥伴們自發地開始“節約鬧革命”了。每次參加展會,大家買最便宜的票,選擇最省錢的交通工具,吃自帶的食品;發貨的時候,自己打包裝、自己送到快遞站。“能省的地方一定要省”成了一句口頭禪。

“有些農民自恃‘有種地經驗’,拒絕按著我們制定的播種要求種植,這是我最苦惱的。其中有一個合作農戶說‘我種了幾十年的地,地裡的事我啥不知道?你們才種幾天地?懂啥?’他還帶動一批農戶不按要求種植,造成產品質量不過關。在收糧的時候,我們只收合格產品。這下他們傻眼了。第二年,吃了虧的農戶聽話了,怎麼播種、怎麼收割,完全按我們的要求來做。”王荷笑著說。從此,與農戶們的溝通協作也順暢了。

為了獲得高質量的產品,王荷又制定了精選環節,即機選加手工挑選。她聘請了上百名農民手工精心挑選,確保產品質量過關後才能裝袋。另外,為保持包裝美觀,對每一件產品包裝的腰封位置都有嚴格要求。

優質糧豆進軍大城市

有了高質量的產品,王荷專心應對銷售渠道問題,創意不斷,出奇制勝。2015年,她帶著團隊參加第四屆中國(廣州)國際食品食材展覽會時,帶去了一條紅色的橫幅。“‘廣州人,你們太苦了!’參展人員遠遠看到這八個字,覺著很好奇和驚訝,就來到展臺,才發現原來還有九個小字‘都沒吃過這麼好的豆’。”就是這樣一條創意性的標語,當時引得各路媒體爭相報道,一下打開了洮南綠豆的知名度。那次展會,不僅賣掉了帶去的全部產品,還收到了不少訂單。“這是我們去參展之前策劃的,我們團隊挺棒的,都是大學生。”

廣州告捷,王荷又把目光轉向上海。因為產品質量好,很符合上海人對高生活品質的要求,四十多元僅300克包裝的綠豆在上海第一食品公司試銷後,頗受歡迎,王荷隨即成功簽下了13家門店的進駐合約。之後,又通過團隊成員現場講解,組織現場試吃來吸引消費,簽下了上海“久光”等高端商超百貨。“我們的產品定位是小眾、高端。所以,我們還策劃了與酒莊合作,將其會員轉化為自己的客戶,為有需求的企業和個人開展禮品定製……”除了線下拓展之外,王荷也沒有忽略線上營銷。“我們藉助多家第三方線上平臺,講成分,曬照片,還定時直播,分享雜糧雜豆的烹飪食譜。這種方式也帶來了可觀的銷售額。”

“現在,我們正在跟加拿大洽談合作。尤其是我們開發的工藝品‘京劇臉譜’特別受外國人喜愛,這是由綠豆、紅豆、黑豆等雜糧拼成,再用紅木裱裝的臉譜。每幅賣到六千多元的高價,但豆子用量也就2斤。而且要提前三個月定製才行。”

初心不改出力鄉村振興

大學期間做到年收入幾百萬,卻毅然決然地回到農村創業做電商!

要讓家鄉農民富起來,這個初心,王荷一直沒忘。她帶著“洮寶”團隊發展了53戶農戶加入合作社,對農戶進行統一的技術指導和服務管理,包銷他們的農產品;她還吸收當地農民就業,僅2017年就直接帶動就業五百多人次,帶動農戶增收三百餘萬元。她的“洮寶團隊助學扶貧”麵包車常常行駛在洮南的鄉間小道上,給鄉鎮屯的貧困學生送去米麵糧油等慰問品。對於特別困難的學生,則進行一對一結對子幫扶。

直到現在,她和她的團隊成員還一共收養了汶川孤兒二十多人。“那些孩子都是親眼看見親人在廢墟中倒下的,他們更需要心靈的安慰。與他們互動中,我們也會發現自己的強大。”

王荷和她的團隊先後獲得了很多榮譽,2016年10月入選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中國好人榜”候選人名單。2017年5月,獲“吉林省三八紅旗集體”榮譽。2017年7月榮獲吉林省婦聯“創業創新大賽金獎”、“最具商業價值獎”。洮之寶創業孵化基地還成為洮南市婦聯掛牌的“女大學生實習實踐示範基地”和“巾幗創新創業示範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