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年後 相聚淄博再憶兵團往事

5月27日,一場300多人參加的特別聯歡會在淄博中心城區舉行。說它特別,因為這是一場原濟南軍區山東生產建設兵團一師二團一營戰友聯誼會暨五地市戰友文藝聯歡會,參加者已是花甲或古稀之年。

山東生產建設兵團於1970年由濟南軍區組建,任務是貫徹“備戰、備荒、為人民”的戰略方針,建成一支不脫產的人民軍隊,1974年又根據中央軍委命令撤銷。

40多年后 相聚淄博再忆兵团往事

幾位老戰友在看兵團戰友合影。

40多年后 相聚淄博再忆兵团往事

見面了,留個電話。

40多年后 相聚淄博再忆兵团往事

戰友相見格外親。

十六七歲成了兵團戰士

1972年,李貞明16歲,剛初中畢業的他參加了當時的博山福山公社的一次動員會,內容與鼓勵知識青年參加生產建設兵團有關,包括他在內的很多人自願報名。

當年6月,李貞明和博山的很多年輕人乘車趕到山東生產建設兵團一師二團駐地、利津縣的原黃河農場七分場,他成了一營二連的一員。打那時起,他們有了第二個名字——兵團戰士。

“周圍是鹽鹼地,除了我們,四周荒無人煙,墾種的小麥已經熟了,沒開墾的地方有很多蘆葦和野草。”住宿的營房用土坯蓋起,李貞明覺得還不錯,“最早去的開始時睡地鋪,後來自己蓋房子,都是十六七歲的小孩,現在的年輕人無法想象當年那種場景。”

他們的日常任務以生產為主,從第二天就開始勞動。小麥進行機械化收割,但需人工開闢出車輛駛入的通道,這對尚未成年的戰士們來說是個不小的任務。在那之前很多人剛從學校畢業,沒種過地,只能現學現幹。

“那塊地有三四里長,開始都不會幹活,第一天就把手磨破了。”李貞明說,收下的麥子得在場院裡晾曬,“有柴油發電機,晚上亮燈,把場院裡曬好的麥子裝起來,有時能忙到夜裡12點。”

秋收是更大的考驗,收高粱和豆子要靠人工。有時下雨大了,豆子地裡淹了水,也照收不誤。李貞明記得,地裡的水有二三十釐米深,深的地方半米,水十分涼。

到了冬天要挖排鹼溝,把流動的地下鹼水排出去,能降低土地含鹼量。“溝一米多深,有的人穿著單衣就挖,當時不覺得冷,不過容易落下毛病。”很多戰士晚上回到營房才覺得累,還開玩笑說“除了頭髮不疼,渾身哪兒都疼”。

讓人印象深刻的大蚊子

累歸累,軍事化管理卻來不得馬虎。冬天,一般是早上6點多(夏天還要早些),營地喇叭會放起床號,穿衣集合,連隊跑操,早飯後出工。到了晚上9點還有熄燈號。李貞明說:“那時年齡都小,有的睡不夠覺起不來。”

跑操和打靶是農閒時才有的事,忙時一起床就得勞動,連早飯也是送到地裡吃。因為當時條件比較艱苦,蔬菜和肉都不多,他們自己也種菜,卻不能完全滿足需求。

“三個蚊子一盤菜”,這是老一輩東營人常說的一句俗語。李貞明和戰友們至今對此印象還很深,那兒的蚊子既多又大,夏秋季節成群地圍著人打轉,身上常起大疙瘩。為躲蚊子,很多人晚上早早地就鑽進蚊帳。

那個年代的黃河也有氾濫時,早先建營房時都有相應的防範措施。“我們連的營區建在墊高的土臺子上,比平地高出一米多,有的連則在周圍圍起防水壩。”李貞明經歷過兩次黃河水氾濫,黃河水氾濫後,戰士們只能在營區活動等待退水,食物要用船從外面運去。

1974年兵團撤銷,一師二團所在地改為渤海農場,李貞明他們由兵團戰士變成農場職工。1977年4月,李貞明回淄博後被分到了淄博市自來水公司,10年後進入市委辦公廳,2016年退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