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房價下跌一半,會對生活帶來怎樣的影響?

牛辰鵬

首先,我們看個人,如果大家的房子都是自住屬性,那麼房價下跌,對生活的影響其實不大,最多是懊惱,為什麼不晚一點買房子而已。如果不僅僅是自住屬性,有部分投資、資產配置在裡面,卻因為經濟不景氣,而導致房價下跌,那麼無一例外,所有人的生活都會受到影響。就像是2008年的光景,全球大面積的經濟危機,大家對未來的信心慢慢消耗,都是人們所不能承受的影響。

下面,我們看國家。儘管大家都在喊著希望房價下跌,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房價即使下跌,房子也不會好賣。不僅大家的購買力會下降,其次,買漲不買跌的道理,大家都很清楚,那麼自然也不敢下手買房產。那麼,必將帶來房價的下跌,對土地的需求量會隨之減少,對土地需求量的減少,又會導致土地價格下跌。我們都知道,土地財政收入,是政府重要的經濟來源,那麼這部分的財政收入大幅降低,必然會影響到住房保障體系,而且城建基礎設施工程也會陷入僵局。

最後,我們看企業。房價的下跌,開發商必定是首當其衝。中小型的房地產工作受打擊能力不強,很有可能因為虧本而無法繼續運營下去,那麼他們面對的就是被大型的房地產開發商重組兼併,慢慢的房地產行業會迎來壟斷,寡頭效應顯現。在看其他企業,房產的上下游行業眾多,大到鋼鐵基建重工業,小到家居家電,市場都會陷入低迷,所有的企業日子都不會好過。


綜上所述,樓市一旦大規模的下跌,除非大家都只有一套自住房,否則這個影響將是巨大的,無論是個人、企業、還是國家,都將面臨不小的打擊。


孟祥遠

問這個問題,首先要確定下,商品房到底是不是商品,商品房到底按不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

任何商品都可能漲或者跌,這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如果商品房只能漲不能跌,那麼商品房就一定不是市場經濟,而是依靠壟斷。

舉個例子,中國封建時代,最富的人是鹽商,甚至比國家比皇帝還要富有。大家都知道,海鹽是無限供給的,按市場經濟,鹽的供給可以遠遠大於需求,可是鹽價卻高到吃不起,而且鹽價是隻能漲不會跌,鹽商掛了個商人的名,卻一點兒也不按市場機制辦事,完全依靠行政壟斷,獲得超額利潤。

那麼商品房價高到住不起,而且商品房價也是隻能漲不能跌的話呢,那麼無疑房地產商也是最富的人,比國家還富,只是掛了個商人的名,靠壟斷獲得超額利潤。

房價降一半,第二個關鍵點是銀行。

有人說,房價不能降,降了就有會斷供,銀行壞賬就多了,會拖累經濟,增加社會問題。

說這話的人拿的錢,肯定是房地產商給的,不是銀行。銀行是商業機構,在放貸時計算了風險,銀行的商業行為,不由政府和社會來擔心,完全獨立經營。一旦銀行不計風險的放貸,那麼銀行一定會破產,要知道錢只是數字,胡亂放貸的黑洞,就是把國家主權貨幣搞破產了,都填不滿。

擔心斷供導致銀行壞賬,那是扯淡,也輪不到社會來擔心。會擔心的,只有房地產商。

還有一個關鍵詞:時間。

頭幾年,房價關注度比較低,穩定中漸漸有下跌的趨勢,然後突然半年一年之間,暴漲了,感覺連個過程都沒有,一步到位。

沒有價格變化的過程,就一定有對價格的操縱。價格暴漲暴跌,往小了說,是炒賣行為,往大了說,是戰爭行為,讀幾篇《春秋》就有類似故事,一點都不新鮮。

房價可以跌一半,五年十年完成這個過程,對經濟絕對有好處,可以完成中國經濟“軟著陸”。


至黑之夜78407111

先說我自己的觀點:房價下跌一半,這種情況發生的幾率很小。

為什麼說房價不太可能大幅下跌呢?眾所周知,現在住房、教育、醫療已經成為壓在民眾頭上的三座大山,房價問題因為其涉及面廣,政府、媒體、民眾的強烈關注,顯得尤為突出。一套房產動輒幾十萬、幾百萬甚至上千萬,普通人拿著一個月幾千元、上萬元的收入,哪裡拿得出這麼多資金呢?答案不言而喻:銀行貸款。

通過不斷透支今後幾十年的購買力來不斷為目前房價高企買單,這是當前中國社會面臨的重大隱患之一。一個普通大學畢業生畢業後,用自己的積蓄、父母的積蓄支付房屋首付,用夫妻兩人工資的一半左右支付房屋貸款,這是當前司空見慣的現象,也就是說,一套房產,掏空了兩代人的積蓄。但是試想房產價格下降一半,會怎麼樣?

例如,小張結婚需要購買一套均價1萬元,100平米,總價100萬的剛需住房。其通過父母和個人積蓄支付首付款30萬元,分25年償還貸款。根據目前房屋貸款借貸利率,小張每月需要支付房貸4581元。如果5年後,房價下降了一半,房屋總值變成了50萬元,那麼對小張會有什麼影響呢?小張依然需要每月支付房貸4581元,繼續償還20年,也就是還需要償還109.9萬元。試想,如果你是小張,你會為了目前一套50萬元的房子繼續支付109.9萬元嗎?如果小張選擇不再繼續支付,而是將房屋交由銀行查封,另外再行購置一套,也只需花費50萬元,比109.9萬元少一半。再如果有10個小張、100個小張、1000個小張都選擇不再償還貸款,那會發生什麼問題呢?銀行會出現大量壞賬,金融秩序將面臨危機,企業無法從銀行獲得貸款,工人大量失業,從而引發一系列嚴重的社會問題。

所以在目前房地產被緊緊與宏觀經濟捆綁的情況下,一味的期望房價驟降是不現實的,國家層面上也只能維持房地產價格穩定,逐步解除經濟對其的依賴性,實現經濟的“軟著陸。”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RabbitLQ

假如房價下跌一半,可以說我們的生活將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主要影響有:

一、房價下跌了一半,那將不會再有人去搶房、買房,房子必定遍地都是!房價如蔥都有可能,因為房子已經失去其自有的價值了!


二、那我們將不用繼續揹負這麼沉重的房貸壓力,我們的生活將會過得很輕鬆!幸福指數肯定會飆升!

三、可能一部分的人要面臨失業的選擇了,因為房價一旦下降一般,大多數的房地產開發商、包括建材、水泥等附屬行業都降會有一大批要倒閉,失業的人肯定會增多!這也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生活!

四、假如房價下跌一半,那麼我們的經濟可能就會有所倒退,生活消費水平也會降低,物價降低,可以說有利有弊,相輔相成的!

因此,房價下降一半,對我們的影響是巨大的!


笑笑談房產

如果說房價下降一半,對生活帶來的影響,我認為不同層次,不同群體會感受到完全不同的影響。

先說銀行,大家一定認為房價降低一半對銀行是個致命的打擊,這個觀點主要產生於地產商和炒房客,這個群體主觀的以為自己已經綁架了銀行,正因為這個原因,他們才敢放心大膽的去炒作房價,其實他們都盲目樂觀了,銀行靠房地產的確是賺了不少錢,但銀行也不是吃乾飯的,銀行有非常完善的風險防範措施,可以說是百密而無一疏。

房價降低一半,肯定會有一個下跌的過程的,不可能昨天還是一萬每平米,今天突然降到了五千一平米,這是不現實也是不可能的,只要又過程,銀行就可以制定出相應的應對措施,比如說,李某去年買了10000/平的房子100平米,首付30萬,貸款70萬30年,月供3930元,一年後房價下跌了30%,這時如果你斷供,銀行就會收回你的房子,你不光是首付沒了,一年的月供也沒了,你可以算一下,首付30萬+一年的月供47160元+市值70萬的房子,看看到底是你要哭了還是銀行要哭了?

第二個群體就是房產開發商,房中介和炒房客了,一旦房價大幅度降價,銀行會封存開發商的銀行賬戶,凍結你的全部資產,如果你還不上銀行貸款就等著宣佈破產吧,最聰明的其實還是房中介,對房地產市場的前景他們心知肚明,基本上手裡都不會囤房,只是忽悠你們去買房,對他們不會有太大的打擊,至於手裡有幾套房的炒房客,就不多說了,趕緊看哪兒高就從哪兒跳下去,會減輕痛苦。

最後就是普通老百姓了,老百姓過的是日食三餐夜宿八尺的生活,房價漲多高跌多低對普通百姓來說無關緊要,最多也就是茶餘飯後多一點閒談的聊資而已,想買房也買不起房,即使房價跌了一半也只能望洋興嘆!如果房價的下跌帶動了物價的下跌,我想我們普通百姓真的要揚眉吐氣一回了。


奔跑的蝸牛227934190

下降一半隻是假如,假如下降一般會有影響嗎?短短一年時間我們這兒小小縣城,房價翻了一番,破萬已是小兒科了,現在所有人都知道炒房比干什麼都來錢,房產交易也異常火爆,目前來說不再瘋長就已經不錯了,調控也只是調控了真正想買房住的人,調控了改善居住環境的人,對炒房團影響不大,看看大街小巷裡中介成片的賣房小廣告,才感覺有房的人真多啊。現在一聊天就是談房價:“我54平上月賣了46萬,沒想到這月我家樓上就賣了52萬,哎呀,賣早了,當時新聞里老是調控,一著急就賣了,沒沉住氣,要是再等等就好嘍。”買了房,就好像押了寶一樣,等著漲就行了。難道炒房不算是擾亂社會秩序嗎?房子也是最直接的民生,比哄抬農產品物價更可怕。


36號衛隊

沒什麼影響,房價下降一半的話只有和房地產相關聯行業價格下降一半才能形成平衡,依我看只要地價肯讓價,別的行業影響不大,別的真材實料的東西都降價影響的是老百姓,而地價下降和老百姓並無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