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下“智慧樹” 挖出“鑽石礦”——專訪開陽縣委書記張海波

種下“智慧樹” 挖出“鑽石礦”——專訪開陽縣委書記張海波

“圍繞全省建設國家大數據(貴州)綜合試驗區核心區、全市打造成‘中國數谷’的戰略部署,開陽縣堅持把大數據作為彎道取直、後發趕超的戰略引擎和產業創新的戰略選擇,始終將大數據作為引領性產業,積極推動分享經濟、共享經濟的全域發展,千方百計在數據應用、數據引領上搶先機、求突圍、作貢獻,推動實現縣域經濟社會更高質量發展。”當談到大數據如何推動縣域社會經濟發展時,開陽縣委書記張海波如是說。

開陽縣充分挖掘大數據政用價值,搭建政府治理“全域網”。推廣“互聯網 政企服務”進行信息化辦公,有效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決策質量和調控能力;建設“開陽公安雲”平臺、“天網工程”等大數據治理平臺,將全縣劃分為314個網格全面實施網格化管理,開陽縣“物聯網”大數據社會治理工程被列為典型在全市推廣;研發“開陽縣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工作措施監管系統”,大力實施“數據鐵籠”行動計劃;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建成萬象君匯和世紀佳苑兩個“數智小區”試點工程,運用“三變”模式建成紫江花園“智慧停車”項目。

充分挖掘大數據民用價值,織密民生改善“服務網”。推進扶貧數據綜合管理平臺建設,實現扶貧精準識別率95%以上;建成145個鄉村全程代理大廳(站點)和信息系統建設,實現縣鄉村三級全程“一網辦理”“全覆蓋”,審批時限壓縮60%以上,90%的群眾不出村即可辦成事;建成覆蓋16個鄉鎮衛生院的遠程醫療網絡,積極開展“互聯網”美麗鄉村教育試點工作,讓鄉村人共享城市優質公共服務資源。

充分挖掘大數據商用價值,築牢高質量發展“技術網”。大力推進大數據與三次產業深度融合發展,藉助大數據手段推動實體經濟發展“奔高標”。

在農業方面,開陽縣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系統,南貢河富硒茶、臺農種養殖等10餘家農業龍頭企業,實現從生產到包裝出售每一環節的智慧種養殖和實時跟蹤管理;十里畫廊園區利用物聯網信息化平臺技術實現精準管控,完成“三品一標”基地認證31萬畝、產品認證133個。

在工業方面,成功簽約開陽縣大數據智能應用中心、南江數字硒谷小鎮等大數據項目,總投資約17億元;全縣製造業實現網絡應用全覆蓋,開磷集團實現礦山智能化、信息化生產,開陽化工、紫江水泥等企業實現生產智能調度;研發建成“一票通”信息化管理系統,實現磷礦石從“人盯人”管理向“大數據”管控的轉變,年均挽回稅收流失和節約管理成本3500餘萬元,磷資源就地轉換率從48.91%提升至72.78%。

服務業方面,全縣共獲批平臺建設項目3個、智慧物流工程2個,總投資近4億元;成功簽約開陽縣全域大數據村級經濟服務社項目,完成商務部農產品產銷銜接產地集中物流中心信息化示範工程建設,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網絡加快完善,被評為“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

張海波說:“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堅定不移實施大數據戰略,不折不扣抓好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的落實,聚焦智慧城市、信用城市建設、民生服務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不斷探索新技術、新模式、新經驗,推動大數據更高層次、更寬領域、更深程度的發展運用。”

專注打造智慧城市,聚焦“智慧治理、智慧交通、智慧城建城管、智慧旅遊”四大板塊,構建平臺整合、數據互通、資源共享、共治共管的智慧城市大格局。積極融入城市“三變”理念,搭建全縣大數據資源共享平臺,對平臺數據進行統一收集、分析、運用,推動治理水平邁上新臺階。

專注打造誠信城市,把建設信用體系“數據鐵籠”作為推進信用體系建設的牛鼻子,圍繞醫療衛生、教育科研、社會保障、食品質量、環境保護以及工程建設、政府採購、招標投標等領域,構建社會信用體系新格局。

專注精準服務民生,按照“一個綜合平臺N項領域民生服務”的方式,把教育、民政等部門更多的政務服務事項納入網上服務平臺,實施“遠程醫療信息”惠民共享工程和“互聯網 教育”普惠共享工程,拓展服務改善民生新渠道。

專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借力大數據推動產業轉型,培育縣域經濟發展新動能。一方面,運用大數據全力推動農產品“監管體系化、生產標準化、產品品牌化”,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追溯體系建設,讓“優質安全”成為開陽農產品的金字招牌,打造全省食品安全示範縣。另一方面,鼓勵和引導磷化工骨幹企業在工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應用大數據技術,以大數據帶動傳統產業向智能化、數字化、網絡化發展,助推磷煤化工向高純度、高附加值精細化轉型升級。

來源/貴陽網 文/李春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