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緬懷·前行】青春燃盡, 唯有“豐收”

【致敬·緬懷·前行】青春燃盡, 唯有“豐收”

【致敬·緬懷·前行】青春燃盡, 唯有“豐收”

文·李建國 圖·馬寶林 王海博

李豐收,名曰“豐收”,生平卻志在耕耘。一把汗水一腔心血,他把畢生的能量揮灑在工作崗位上,把“豐收”留在了轄區。

案子不收口,他不收隊

【致敬·緬懷·前行】青春燃盡, 唯有“豐收”

李豐收,1973年1月出生於淮北濉溪,1997年11月參加公安工作,歷任阜陽市公安局潁州分局刑警大隊科員、中隊長、副大隊長,2016年9月任馬寨派出所副所長,主持派出所全面工作。

在走訪中,李豐收生前的領導、同事對其工作的評價幾乎“眾口一詞”:“工作狂”“熬夜達人”“拼命三郎”。在馬寨派出所短短的一年零六天的時間裡,李豐收帶隊破獲各類刑事案件16起、辦理治安案件31起,抓獲各類犯罪嫌疑人、違法人員50名,其中網上在逃人員4名。

2010年4月,一向治安形勢良好的阜陽城區連續發生多起“飛車搶奪”案件。那段日子,李豐收吃住在單位,摸排走訪,梳理線索,檢索視頻……他如機器一般連軸運轉,最終成功鎖定犯罪嫌疑人袁某、韓某某等4人,並於2010年7月將4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獲。

2014年年底,阜陽公安機關“利箭2號”打擊侵財犯罪專項行動正進入關鍵階段,各地卻連續發生多起“搬家式”盜竊案件。李豐收克服已連續奮戰數月的極度疲憊,一頭扎入案子,調查訪問,蒐集線索,研判信息。連續工作一天一夜後,李豐收帶領隊員成功抓獲3名涉案犯罪嫌疑人。將嫌疑人送進看守所後,他本該好好休息一下,卻又因為另外一起關聯的盜竊案件,稍作休整後再次投入戰鬥。而這一戰,又是兩天一夜未眠!最終,李豐收依靠此戰連破系列盜竊案107起,為群眾挽回財產損失100餘萬元。

他在做的事,正是百姓想的事

【致敬·緬懷·前行】青春燃盡, 唯有“豐收”

無論是在刑警隊,還是在派出所,轄區群眾就是李豐收心中的“家人”。說起對“家人”表達情感的方式,李豐收自從到派出所任職後,點了“三把火”——“第一把火”就先從“治安巡邏”點起:原先的“一天兩巡”改為“一天三巡”,即增加晚班夜巡,增強轄區群眾的安全感。“第二把火”是“入戶走訪”。李豐收在短短數月內累積下來的走訪日記竟有三大本之多。有一次,李豐收在入戶走訪時瞭解到姚文邦老人經常與老伴吵架。原來,7歲的孫女姚苗苗到了入學年齡,但卻一直沒有戶口。幾年前姚苗苗的父親姚龍因為車禍成了“植物人”,母親又離家出走,小苗苗的戶口問題就成了家人的一塊“心病”。得知這一情況後,李豐收很快聯繫到阜陽市某鑑定機構,自掏腰包為這對父女做了親子鑑定,最終為姚苗苗解決了戶口問題。“第三把火”是“環境整修”。在派出所院內鋪路,搞衛生大掃除,砍掉礙事樹杈,營造“自己住著開心、群眾看著舒心”的辦公環境。

潁州公安分局刑警大隊一中隊指導員李大偉談及李豐收的一件往事:2011年李豐收抓獲兩名盜竊犯罪嫌疑人。訊問結束,李豐收帶隊到一嫌疑人家中搜查時,發現其家中還有一位年近80歲的老人。李豐收當即就掏出500元錢交給了老人。同事感到不解,李豐收就跟他們說:“他的兒子、兒媳是小偷,他又不是。他也沒有教唆孩子去盜竊。老人家年紀這麼大了,一個人又沒有什麼經濟來源,以後怎麼生活?”從那之後,李豐收時不時地就會買上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到老人家中看望。李大偉哽咽著說:“除了我和當時在場的民警,這件事豐收沒有同任何人提起過。”

潁州公安分局刑警大隊副大隊長李娟娟,在回憶李豐收的時候數次落淚。生前,李豐收見到李娟娟的母親都是喊“老孃”。李娟娟也一直沒敢告訴母親李豐收犧牲的事兒。李豐收犧牲後的好些日子,老人家總在女兒面前嘮叨:“院子裡的柿子樹掛了好些果兒,豐收咋還不來摘呢?他要再不來,我回頭一個都不給他留……”

留給家人那僅有的印記

2017年中秋節,愛人袁蘭芬帶著女兒李紫璇又到了馬寨派出所,中午吃過飯本來也沒打算回家。誰知李豐收卻跟她商量說:“媳婦你看,大家夥兒都跟著我當班呢,誰也不能跟家人團聚。如果咱們一家人老是在他們跟前晃悠,這幫小子肯定心裡不好受。我看你還是帶著孩子先回家吧!”袁蘭芬沒想到,這居然是和丈夫過的最後一箇中秋節。

每天早上,他總是第一個到辦公室,先打掃衛生,將地板擦得能照出人影兒,就是有根頭髮絲兒他也得趕緊撿起來。李豐收在家也是一樣。每次回到家裡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拖地,旮旯兒拐角兒都不放過。一套七十多平米的房子被他收拾得乾乾淨淨。用袁蘭芬的話說:“有時候你都不好意思下腳。”

李豐收患有嚴重的痔瘡,內褲經常被血染透。袁蘭芬多次勸他去做手術,可他總說太忙,顧不上。袁蘭芬好說歹說,李豐收也覺得總這樣不好,終於決定2017年年底去做。沒想到……袁蘭芬流著眼淚說,“這下好了,他的痔瘡徹底好了。”聽到的人無不落淚。

【致敬·緬懷·前行】青春燃盡, 唯有“豐收”

【致敬·緬懷·前行】青春燃盡, 唯有“豐收”

青春燃盡

唯有“豐收”

【致敬·緬懷·前行】青春燃盡, 唯有“豐收”

最後的“豐收”時間

2017年10月1日起,李豐收連續二十多天值守在派出所。

【致敬·緬懷·前行】青春燃盡, 唯有“豐收”

10月28日,一年一度的重陽佳節。下午,李豐收抽出時間,帶著米、面、油等生活用品趕到馬寨鄉敬老院,陪老人們吃了晚飯,接著又返回派出所繼續工作。

10月29日,他在所內值班,當日共出警3次,分別調解了趙某與丁某的經濟糾紛、周某與楊某的鄰里糾紛,以及馬寨中學內一起學生糾紛。出警之餘,他一直督促工人對所內辦案區進行改造,並親自制定改造方案。

【致敬·緬懷·前行】青春燃盡, 唯有“豐收”

李豐收入警20年,榮譽其實並不耀眼:先後榮立個人三等功3次,受潁州公安分局嘉獎4次,被阜陽市公安局授予“先進個人”稱號1次,2009年度被評為“阜陽市青年崗位能手”。列夫·托爾斯泰說,人生的價值,並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李豐收的深度並不源於他的榮譽,而是在於他的理想追求和淳樸心靈。

【致敬·緬懷·前行】青春燃盡, 唯有“豐收”

李豐收人生的44年,他給予這個世界的是“春蠶到死絲方盡”,世界給他的,唯有“此情可待成追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