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混砂漿生產中原料砂的預處理——烘乾與篩分

幹混砂漿的生產工藝流程包括:原材料的預處理、原料的存儲、計量、攪拌、產品包裝或散裝以及全過程的PLC自動化控制。每一環節對幹混砂漿生產來說都至關重要,缺一不可。幹混砂漿原材料的預處理是指對原料砂的乾燥和篩分,使其粒度、級配、含水率等各項指標符合配方要求,其處理效果對砂漿品質和後續的機械化施工及最後的工程質量有著重大的影響。


幹混砂漿生產中原料砂的預處理——烘乾與篩分

烘乾——雙回程乾燥滾筒

對於採用以河砂為原材料的,需對砂先進行乾燥。砂的乾燥目的是把含水率7%左右的溼砂經過乾燥滾筒烘乾到含水率只有0.5%以下,烘乾後的幹砂溫度要控制在65度以下。成品砂的含水率及溫度指標是十分重要的,含水率的高會影響成品砂漿的存放時間,容易結塊。其次,由於外加劑對溫度的敏感性高,對原料砂的烘乾處理過程中,幹砂的出料溫度對外加劑至關重要,一旦出砂溫度太高就會降低外加劑的使用性能,導致其保水增稠效果降低,從而造成最終的砂漿成品質量不達標。以纖維素醚為例,一旦砂漿溫度大於或等於65℃,纖維素醚就會失去活性,保水效能降低而無法起到改善砂漿性能的作用了。砂的溫度過高也會影響到設備,如溫升對(砂罐)料位計、(鬥提機)軸承的損害,甚至影響成品料的包裝和包裝袋的質量。

南方路機對溼砂的乾燥採用獨特的雙回程乾燥冷卻滾筒——雙回程設計,有較長乾燥及冷卻路程,在第二層冷卻段引入了外界的自然冷風,與幹砂逆流強制冷卻,保證乾燥出砂溫度控制在65度以下,含水率在0.5%以內。內層滾筒烘乾,外層滾筒冷卻,特殊的結構設計,在不增加能源損耗的情況下既實現物料的快速冷卻又對物料進一步乾燥,提高冷卻效率並且節省燃料,以達到快速烘砂的目的,又使出料溫度保持在65℃以下。不僅熱效率高,而且乾燥冷卻功能集成一體化,出料溫度可調。

南方路機雙回程乾燥滾筒在細節上的設計和用材十分考究:運用仿真技術優化滾筒揚料葉片結構,達到最佳熱交換效率。並優化物料在滾筒內的最佳停留時間,保證骨料加熱溫度的同時控制較低的尾氣溫度(80~90℃)。從滾筒排出的熱風經過煙道,由於冷、熱風的交流會降低進入除塵器風箱的熱風溫度,從而保護除塵布袋,延長其使用壽命。

滾筒內葉片可拆卸更換,降低維護成本。筒體採用12mm厚耐溫材料,葉片採用高耐溫高耐磨進口材料,滾圈採用合金鍛鋼,驅動電機採用軸裝式減速電機,保證滾筒的使用壽命。與沸騰爐相連的筒體外表麵包採用優質保溫岩棉保溫,保溫效果好,最大限度降低熱損失。

隨著河砂資源的日益枯竭,如今也有不少的砂漿生產企業以機制砂為原料的,用制砂設備直接配套幹混砂漿生產線,石子經破碎整形後所得的機制砂,含水率低,可免去烘乾環節,直接進入篩分環節。

幹混砂漿生產中原料砂的預處理——烘乾與篩分

南方路機S3整形制砂設備+FBT4500幹混砂漿攪拌設備

幹混砂漿生產中原料砂的預處理——烘乾與篩分

南方路機V7乾式制砂設備+ FBT3000幹混砂漿攪拌設備

篩分——單振篩+概率篩

一般普通砂漿生產要求將砂篩分為0-0.6mm,0.6-1.18mm,1.18-2.36mm,2.36-4.75mm四個粒徑等級。對於特種砂漿,砂的分級要求則更細。

砂子的級配對幹混砂漿質量的影響非常大,級配合理的集料堆積起來空隙率低,在砂漿中可形成良好的骨架,既可節省水泥,又能得到和易性好、較密實的砂漿。反之,如果砂子級配不合理,生產出的砂漿和易性、流動性差,特別是在機械化噴塗施工中會出現堵管等問題,不利於機械化施工。不同品種的砂漿產品需要相應級配的砂,因此設備必須具備分級篩分功能,通過不同的分級篩分規格要求調整篩網,將幹砂篩分成不同粒徑的級配砂,滿足生產不同品種幹混砂漿的需求。

南方路機幹混砂漿攪拌設備可以實現分級的調整,對砂子進行分級篩分及精度控制。幹砂先通過單振篩進行粗級篩分剔除大顆粒(>5mm)物料,再輸送至頂層的概率篩,進行分級篩分。南方路機概率篩採用多層篩網布置,篩分粒度範圍寬,滿足多種配方需求,根據需要將不同粒徑範圍的砂分層篩分。此外,南方路機概率篩有效篩分面積大,篩分效率高,能耗小。篩網、檢修蓋採用快速張緊裝置,不用扳手即可方便拆裝蓋板,維護、更換篩網方便。可連續作業,自動排料。設計有特殊的清網裝置,保證網不易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