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什麼不吃貓肉?

範東臣

答 | 獬執事

中國人並不是不吃貓肉,粵菜中便有一味名菜叫“龍虎鬥”,又叫做“豹狸燴三蛇”,正是以狸貓、蛇為原料。粵菜畢竟是中國四大菜系之一,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要說中國人完全不吃貓肉,至少從這一層面看是站不住腳了。

“龍虎鬥”還不算殘忍的,中國還有一道關於貓的菜與猴腦、三吱兒齊名的殘忍菜品,叫水煮活貓。將貓以悶棍打殘後放入沸水中煮,這時候貓還沒死——之所以如此,是傳說這樣的貓血氣貫通,口感更好。之前做豬肉時也有一說,講棍殺的豬,其肉質好遠好於宰殺的豬。這一幕講起來實在過於殘忍,不過……人類殺魚的時候,其殘忍度也不過如此了。魚在掏出內臟之後往往還能跳一陣子,孟子說“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也”。可是君子遠庖廚卻還要吃肉,庖廚之事總要有人去做是不是?

除了廣東之外,其它省份的飯店餐館裡的確基本見不到貓肉,如果你到燒烤店去點“烤貓肉”,八成會被店家側目。不過這並不代表中國人自古以來都沒有吃貓肉的傳統,相反,貓肉還是一味頗有“食療”之效的中藥,在中醫理論中主“補虛勞,祛風溼”。

記載貓肉這味中藥的醫書還不少。《綱目》雲:“主勞疰,鼠瘻,蠱毒。”《本草求真》:“補血。治瘰癧。”除去這兩種“畫風”比較正常的,貓肉在一些古書中還有防盅毒的奇效,比如《易簡方》雲︰“凡預防蠱毒,自少食貓肉,則蠱不能害。”也有以貓克鼠而認為貓肉克鼠瘡的,如《淮南子》認為“狸頭治鼠及鼠齧人瘡。又云狐目狸腦,鼠去其穴。皆取其相制之義耳。”

這說明古人在吃貓這個問題上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只要好吃,中國人何時怕過疾病、危險、動物滅絕……被所以不吃,只有一種可能:不好吃。其實這個答案在《本草綱目》上也說得很明白了:“貓肉不佳,亦不入食品,故用之者稀。”


亞歐研究寮

貓肉幾乎是零成本,一個利慾薰心的商人,他既然用這種方法來降低成本。

貓是寵物,吃貓肉人在感情上過不,你看這麼可愛的小貓你們捨得吃嗎?但是這些都不是最正確的,狗也可愛為什麼還是被做成狗日火鍋了呢。

特別是流浪貓每天風藏露宿,撿垃圾果腹,身上不知道要攜帶多少未知細菌,體內又有多少種寄生蟲,而且貓肉是酸的。

圖為;非洲人烤火貓,太殘忍了。


創意風向標

吃!兩廣海南吃,其他地區基本不吃。尤其北方地區不僅不吃,還說貓肉是酸的。


做為務實的農耕漢人鬧饑荒了蛇,老鼠都吃,怎麼不吃貓呢?其實正因務實所以不吃貓。

大家都知道十四世紀歐洲爆發“黑死病”就是鼠疫。死了2500萬人佔總人口1/3。可能不知道在中國歷史上,死亡上千萬的瘟疫就爆發了五次,小的無以記數。鼠患嚴重!老鼠吃嬰兒,常會發生。

民間各種神鬼傳說中常有老鼠成精故事。

百姓對是老鼠又恨又怕,瘟神就是老鼠的模樣,還要燒香保佑不受騷擾。像貓,貓頭鷹,黃鼠狼等以鼠為食的動物都收到傳頌都是“大仙兒”。唯有貓是受人供養在家中專司捕鼠。貓性格獨立,如果人對貓不好它會選擇離開,並且貓真滴沒肉!給貓洗過澡的都見過,貓簡直瘦的讓人可憐。貓的耳朵非常靈,貓收到攻擊會本能嚎叫,即使在很遠地方的貓都能聽到,狩獵本能會驅使它們去查看。所以一旦一人殺貓吃,可能一村的貓都跑得精光。智慧的老人就編出各種謊言防止人吃貓,最有效的一條就是——貓肉是酸的!


這才是北方民眾不吃貓的真正原因!長久的習慣傳下來以至於我們都忘了他的真正原因,只保留了習慣和“貓肉是酸的”這句謊言!


小頑主侃大山

廣東人寒冬季節每天要吃掉1萬隻貓!這些貓相當部分是從外省收購來的或偷來的。



有一次我去廣州特意將攝影機裝在大包裡,裝作食客拍攝到了殺貓的現場。


在廣州市開平區的發記貓肉館,我親眼目睹

了“水煮貓肉”的製作過程。兩名廚師站在一個鐵桶旁,其中一名廚師將一隻只絲毫沒有力氣掙扎的小貓扔入鐵桶,手拿一根木棍,不斷擊打貓的頭部和軀幹。約5 分鐘後,廚師終於停止了擊打,用木棍挑出已經僵硬的貓,迅速丟到加工區中央的圓柱形脫毛機裡。頓時,脫毛機開始高速旋轉併發出轟隆隆的響聲。不一會兒,“脫毛”完成,一隻只血淋淋的貓被端進廚房蒸煮。另外,也可以不脫毛,把拔下來的毛皮可以賣到皮草市場。



我從小就很喜歡小動物,我會勸他們不要吃貓肉。但是畢竟生活環境與心態不同,有些人就覺得吃貓肉沒什麼,對於這些人你又該怎麼看?你有權去阻止嗎?


大愛異寵控

中國人為什麼不吃貓肉中國人什麼都吃,如飛禽走獸,魚鱉嚇蟹,甚至蟲蛇都吃,可就是不吃貓,如果你到酒店或餐館點菜,要貓肉肯定是沒有的,中國人為什麼不吃貓肉呢?

一說貓是人類最親近的朋友,為家養寵物,朝夕相處,不忍心吃,可為什麼同為家養寵物,到處都有狗肉館呢?

二說貓能逮老鼠,有用所以人們不吃,那狗能看門守宅,雞能打鳴,牛能耕地,驢能拉磨,馬能騎行,人們不都吃了嗎?

三說貓肉不好吃,所以人們不願意吃,但事實並非如此,貓乾淨且肉細膩,味道一定鮮美。同時《本草綱目》、《補缺肘後方》、《本草求真》、《四川中藥志》等藥書都記述貓肉具有極高的藥物價值,既然能治多種疾病,那麼為什麼人們不吃它呢?

我覺得以上解釋都很牽強,有一種說法倒有些道理。這種說法認為,貓易傳百病,不宜吃。中國貓不像外國貓吃商品貓食,而是吃剩飯剩菜,以及生的魚蟹和老鼠,所以感染寄生蟲的比例相當高。即使貓肉煮熟也不容易殺死肺吸蟲、弓形蟲等。而狂犬病、瘋牛病及老鼠的出血熱等病症貓也可能感染。同時,貓的糞便有大量致病菌,如屠宰不規範可能汙染到貓肉而引起人的食物中毒。所以,中國人不吃貓。

但這種說法也值得商榷,能傳染疾病的動物多了,那為什麼人們偏偏不吃貓呢?我覺得這與中國人的信仰有關。我們今天飼養的家貓是印度的沙漠貓,印度貓進入中國的時間,大約始於漢明帝,那正是中印交往通過佛教而頻繁起來的時期。貓與佛同時來到中國,他們都來自被人神化的國度,人們賦予了它們神性的敬畏,貓雖然不是神,但人們認為它能通神,通神的靈物怎麼能吃呢?吃會遭報應的,這種報應也許就是專家們所說的可能被傳染上各種奇怪病症。今天,在淮河流域農村,人們還堅持認為,吃了貓肉,下輩子再也不能投胎了。所以,在1959年過糧食關時,人們寧願吃人肉也不吃貓肉,為什麼呢?因為人們寧願下地獄,也不願不能再投胎了。這種習俗決不是後來才有的,一定是代代相傳下來的,應該是一個歷史久遠的習俗。

我雖然不相信這種傳說,但我仍堅持不吃貓,不僅為了安全,也為了給世界留下一些美好的東西,我們不要把所有的東西都吃完了!


精彩愛視界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中國人都不吃貓肉,反正我所在的地方,人們是都不吃貓肉的。如果誰家養的貓死了,貓主人會把它埋了。我也曾經問過父母這個問題,他們也說是聽長輩們說的:吃了貓肉的人,死了之後過不去“奈何橋”。過不去奈何橋,就不能再投胎轉世,而且會在地獄裡受罪,永世不得超生。所以人們從不吃貓肉,不是因為貓肉怎麼樣,而是因為人們幸福的渴望,誰也不願意受那些不可預知的罪,更是人們對重生的渴望。雖然人活著很不容易,但是從古至今,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平民百姓,都希望自己長壽、長生,但是事實是,這個願望是無法實現的,所以人們又把這種“生”的希望寄託於來生,誰也不願自己來世不能投胎轉世,即使做牛做馬,他們也心甘情願。

貓喜歡吃老鼠,這是眾所周知的,所以人們養貓的主要原因是為了讓貓逮老鼠。以前的房屋大都是土牆的,老鼠很容易打洞,而糧食是放在草編的囤裡,或者布袋裡,也很容易被老鼠在隱蔽的地方咬爛,偷吃裡面的糧食。老鼠不但偷吃糧食,如果沒有貓,它們還會在糧囤裡、布袋裡做窩,繁殖,吃喝拉撒睡,全在裡面。把糧食糟蹋得讓人沒法吃了。所以才會有:過街老鼠人人喊打。而貓是捕鼠能手,有了貓,人們就不用再擔心糧食被糟蹋了。民以食為天,而貓保護了人們賴以生存的糧食,所以貓給予人的貢獻是非常大。所以人們對貓的愛是關於生命的,是對自己生命的愛。人們若吃貓肉,不就成忘恩負義的惡人了嗎?

另外,養過貓的人都知道。貓與主人之間的關係,就像孩子與父母。貓會像孩子一樣在主人的身邊、腳邊撒嬌。主人坐著的時候,它爬到身上,主人睡覺,它爬進被窩,或睡在主人的枕頭上。貓與人的這種親密無間的關係,使人對它產生了特殊的感情,就沒有多少奇怪了。


繼超視界

引用一段本草綱目:

本草以貓、狸為一類註解。然狸肉入食,貓肉不佳,亦不入食品,故用之者稀。《易簡方》雲︰凡預防蠱毒,自少食貓肉,則蠱不能害。此亦《隋書》所謂貓鬼野道之蠱乎?《肘後》治核腫,或已潰出膿血者,取貓肉如常作羹,空心食之,雲不傳之法也。昔人皆以子為鼠涎毒所致。此乃《淮南子》所謂狸頭治鼠及鼠齧人瘡。又云狐目狸腦,鼠去其穴。皆取其相制之義耳。

由此可見,我國自古以來就有食貓的傳統。只是由於防疫和風味等原因,不受廣大人民群眾歡迎而已。貓肉風味不佳,在歐洲人的筆下也有所流露:

福格先生辦好了簽證手續,走出領事館,不慌不忙地向車站走去。他準備去車站吃晚飯。飯店老闆在所有的菜中,特別推薦了當地特產“白葡萄酒燴兔肉”。飯店老闆說,這道菜最美味。

福格先生就按照老闆的推薦,要了一盤炒兔子肉,仔細地品嚐起來。

雖然兔肉加了五香佐料,還是讓福格先生聞到了一股令人作嘔的怪味。於是,福格先生叫來了飯店老闆。

“掌櫃的,這是兔子肉嗎?”福格先生一邊問,一邊望著飯店老闆。

“是啊,老爺。這是一隻在灌木林里長大的兔子。”這個傢伙厚著臉皮回答說。

“你們宰兔子時,有沒有聽見它‘喵喵’地叫?”

“‘喵喵’地叫?天曉得!不過,這的確是兔子肉呀!我的老爺,我敢向您發誓——”

“別發什麼誓啦!”菲利亞·福格冷冷地說,“掌櫃的,您還記得嗎?以前,貓在印度是神聖的動物,它們的黃金時代也就在那個時候。”

“貓的黃金時代?”

“也是旅客的黃金時代。”說完,福格先生就靜靜地繼續吃著晚飯。

————《八十天環遊地球》(法)儒勒·凡爾納

貓肉主要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無機鹽及維生素等,具有滋陰補腎、補血、補虛勞的功效。貓肉性溫、味甘酸、鹹、無毒,入肝、腎;可補虛益氣、疏風通絡、軟堅散結。適宜虛勞體弱者、風溼痺痛、頸淋巴結核破潰、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者食用。

再介紹比較常見的一道烹貓菜——枸杞桂圓煲貓肉。

1.將貓肉洗淨,斬塊,放入開水鍋中稍煮片刻,撈起過冷河。

2.豬肉洗淨,斬成小塊。

3.甘蔗洗淨,斬成小塊。

4.枸杞子、桂圓肉分別用清水洗淨。

5.將貓肉、豬瘦肉、甘蔗、枸杞子、桂圓肉一起放入燉盅內,加適量清水(最好雞湯)和料酒少許,蓋好盅蓋,用文火隔水燉3小時,撈去姜、甘蔗,用味精、胡椒粉、食鹽調好口味,即可飲湯食肉。


見微而知著

首先說一下,中國人是吃貓肉的。比如有道菜叫龍虎鬥,說的就是貓肉和蛇肉煮成的。

在上千年的飲食文化發展中,中國人似乎練就了無所不吃的本領。面對美國鯉魚、挪威鮑魚成災新聞……網友集體開掛:抓緊開放簽證讓中國吃貨登陸,我們可以把它們吃成珍稀動物。調侃歸調侃,前幾年很流行過一個段子:天上飛的除了飛機,地上跑的除了汽車,水裡遊的除了輪船,四條腿的除了板凳,二條腿的除了活人,其他的啥都吃!

但是,除了龍虎鬥這道菜之外,多數中國人在上千年裡是不吃貓肉的。而據說“龍虎鬥”只是小範圍流傳於廣東,不過它是創始於清末,此前嶺南地區並沒有這道菜。這就可以理解為:廣東人吃貓也只是近百年來才開始的。中國上千年裡並沒有吃貓肉的習俗。那麼,中國人不吃貓肉的原因是什麼?


原因1、貓被認為是農田保護神,莊稼豐收的保障

“貓”字從“犭”從“苗”,是說這個動物最初生活在農苗之中。為什麼要生活在莊稼地裡?因為可捕捉禍害農田的老鼠。記載上古時期典章制度的《禮記》這樣寫道:“蠟之祭也:主先嗇,而祭司嗇也。祭百種以報嗇也。饗農及郵表畷,禽獸,仁之至、義之盡也。古之君子,使之必報之。迎貓,為其食田鼠也;迎虎,為其食田豕也,迎而祭之也。”

意思是說:天子為祈福農業豐收要祭祀穀神、田神、廬舍和葉陌之神,還有老虎、貓等,目的是為了報恩。不僅是天子,古代的君子對有利於農作物豐收的神靈都要報答、祭祀。比如把貓請來祭祀,是因為貓吃掉了危害莊稼的田鼠;請老虎來祭祀,是因為老虎吃掉了危害農田的野豬,所以老虎和貓都要祭祀。

這就說的很明白了,從上古時期中國就把貓列為農田保護神,和穀神、田神等接受人們祭祀。既然都成為了祭祀供桌上的神靈,人們怎麼會吃貓呢?古人造的“貓”這個字,也充分說明它是莊稼豐收的保障,因為可以吃掉田鼠。田鼠是農耕時代莊稼豐收的天敵之一,人們常無能為力,貓則扮演了除害的重要角色,因此人們是不會吃貓的。


原因2、貓被認為可通靈,是來往陰陽兩界的動物

貓在《山海經》中有記載:“有獸焉,其狀如狸,而白尾有鬣,名曰‘朏朏’(fěi),養之可以已憂。”意思是說,這種野獸形狀如狸,卻長著白色尾巴,脖子上有鬃毛,名叫'胐胐’,人們飼養它可以消除憂愁。”為什麼養貓能消除憂愁?是因為其性格溫順,喜歡依偎人,模樣古靈精怪。

貓被冠以可通靈與佛教有關。據記載,佛在給弟子講經時,有一隻貓蹲坐在佛座下,也在靜聽佛法。有弟子問難道貓也能聽懂嗎?佛說:“貓有靈性,其命有九,人只得其一。故貓之靈性,殊非人類可及耳。”這就是“貓有九命”之說的來源,而人類只能擁有貓的一條命。

貓被魔化還與武則天有關。史載,唐高宗李治的王皇后、蕭淑妃被武則天做成“人彘”(估計是學習了呂后迫害戚夫人的招數)。王皇后甘願受死,蕭淑妃則大罵:“阿武狐媚,翻覆至此!我後為貓,武氏為鼠,生生扼其喉以報!”武氏你這個騷狐狸,性情狠毒無常,我來世要轉世成貓,你武氏轉生成老鼠,我要用利爪掐住你的喉嚨報仇血恨!”

武則天被這一咒語給嚇住了!此後命令皇宮裡不準養貓。而武則天常夢到蕭淑妃披頭散髮變成貓的樣子索命,就請巫師作法消除魔道……還命王皇后族人改姓“蟒”,蕭淑妃的族人改姓“梟”,全部流放到嶺南地區。那麼,為何蕭淑妃要變成貓而不是狗或其他動物來索命呢?

這是因為至少在唐朝之前,貓就已經被魔化:一則是貓有九命,失去一命,尚有八命,蕭淑妃的意思是一命沒了還有八命可來報仇;二則是貓白天睡覺,夜間活動,白天屬陽、黑夜屬陰,於是貓就成了可來往於陽陰兩界的動物,蕭淑妃的意思是雖然死後去了陰間,但隨時可以回到陽間報仇。

通過蕭淑妃的咒語基本可以得知,貓是通靈的動物,因有九命,所以可來往於陰陽兩界。其實這一說法也與西方的種種傳說暗合,中世紀的西方巫術中,貓是一個重要的道具。


3、貓被人們認為有魔性、神秘,性情難以琢磨

貓與狗不同,屬於沒有完全被訓化的動物,流傳至今的說法是,貓是唯一眼裡沒有主人概念的動物。當狗狗們搖動尾巴向飼養它的主人大獻殷勤時,人類會有一種成就感。而此時的貓呢?也許正躲在角落裡冷眼觀看或者選擇無視,滿臉的鄙視與不屑。這就讓人類很尷尬了,你特麼吃我的喝我的,怎麼就是養不熟呢?

貓的特性決定了與它相處時,人們常無法把握它,似乎貓天然帶有一種魔性。前一秒還是溫存有加,後一秒就可能勃然大怒,給你一口或者來上一爪。

加之貓是在暗夜裡活動,悄無聲息,雙眼透出的光澤令人不願卒視……如果它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就選擇離開人類,消失的無影無蹤,即使你再見到它拋盡了媚眼,它也不會搭理你。獨立的貓格、高冷範兒讓它身上充滿神秘色彩,人類也似乎永遠無法破解。


如果再進一步說下為什麼多數中國人不吃貓肉,這與貓出入夜幕陰霾之中,並以骯髒和傳播疫病的老鼠為主食有關,人們有理由懷疑貓的身上也帶有各種未知的疫病和細菌,所以選擇了不吃貓肉。

如果有人問你狗肉好吃不好吃?即使沒有吃過,你也可以搬出來“聞到狗肉香,神仙也發慌”這樣的句子來說明一下。作為人類夥伴,狗狗一向是忠心耿耿的代名詞。雖然如此,在許多國家狗肉都是一道上品佳餚,這真是帶有一種嘲諷意味。

與冬天大吃狗肉、大補身體場景形成對比的是,如果有人問你貓肉好吃不好吃?估計沒多少人能說出所以然來,這對於烹飪大國、飲食大國的中國來說;對於無所不吃的中國人來說真是個意外。

那麼,貓肉的滋味如何?不知道吃過“龍虎鬥”的嶺南人能否現身說一說?



指動濟南
在中國,如果你提不該吃貓和狗,立刻就會有人反問你:“你吃豬嗎?你吃雞嗎?你吃魚嗎?都是動物,憑什麼這些能吃那些就不能吃?”如果你說你吃素,他也會反問你:“那你吃菜嗎?你吃糧食嗎?植物也有生命,有本事你就什麼都別吃,直接餓死,否則你就是偽善!”

你該愛惜的“伴侶動物”

“伴侶動物”,指已被人類馴化用於陪伴人類的動物,就是說不管是從立法的角度還是從習俗的角度,這一類動物是伴侶而不是食物

這個世界的絕大部分國家是不吃貓狗的。常有擁護“玉林狗肉節”的人出來論辯說:某某西方發達國家是吃貓狗的!拜託!那是二百年前好不好?再早點兒他們還吃人肉呢。又論辯說:“某某發達國家動物保護法里根本沒有不許吃貓狗肉的條款!”哎,這個說對了,我一查,果然,部分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的香港明確規定不許吃貓狗,吃了貓狗要吃官司。還有一些國家雖有動物保護法,卻真沒寫不許吃貓狗,於是我就去向洋人或去留過學的海歸瞭解。

問:“你們的法律規定不許吃貓狗了嗎?”

答:“沒有。”

問:“那人們會吃嗎?”

答:“不會。”

問:“那大家會討論該不該吃嗎?”

答:“不會。”

問:“為什麼?”

答:“不用討論,沒人吃,那不是吃的。”

如果你再逼問,人家就說:“法律還沒規定不許吃人肉呢,你會吃嗎?”

這下把我問蒙了,找專家一打聽,中國法律也沒規定不許吃人肉,可沒人會吃,這叫不言自明。

其實在中國,貓狗也不是食物,中國對食物是有嚴格的食物檢疫標準的,貓肉和狗肉就不存在食物檢疫標準,它可以進行健康檢疫,比方說有沒有狂犬病?犬瘟?國家的要求是一犬一檢一犬一證,可迄今為止全國各地攔下的運狗車從未出示過一犬一證,也就是說各位吃下的貓肉狗肉其實是未經檢疫的。話又說回來,真要做到一犬一證,那狗肉成本早就高得誰也吃不起了。再說,就算您有錢非吃不可,也想想它叫“伴侶動物”,連伴侶都吃,您得有多餓呀?如果不太餓還吃伴侶,那得有多惡呀!

如果說到伴侶動物的保護,很簡單:

不遺棄、不虐待,做負責任的養寵人。



蘇蘇fighting

今日頭條:美食美邦

.

今日頭條:美食美邦

貓肉在醫學上來講是可以食用的,而且有很好的滋陰補腎、補血、補虛勞的功效。可是為什麼生活中經常聽說貓肉是不能吃的呢?接下來Honey仔給大家講解下。

今日頭條:美食美邦

有些肉串都有可能是貓肉製成的,Honey仔有次去超市看到兔腿,3-4塊錢一斤,買回家做著吃,發現是酸的,瞬間感覺很噁心。

今日頭條:美食美邦

貓肉幾乎是零成本,一個利慾薰心的商人,他既然用這種方法來降低成本。

今日頭條:美食美邦

貓是寵物,吃貓肉人在感情上過不,你看這麼可愛的小貓你們捨得吃嗎?但是這些都不是最正確的,狗也可愛為什麼還是被做成狗日火鍋了呢。

今日頭條:美食美邦

特別是流浪貓每天風藏露宿,撿垃圾果腹,身上不知道要攜帶多少未知細菌,體內又有多少種寄生蟲,而且貓肉是酸的。

今日頭條:美食美邦

話說當時一個朋友說他小時候和幾個朋友在野外發現了一隻死貓,當時是初冬,朋友幾個一高興烤了吃了,他當時沒吃,他們吃到一半發現肚子裡竟然有不少蛆。

今日頭條:美食美邦

圖為;非洲人烤火貓,太殘忍了。

今日頭條:美食美邦

圖為;烤貓,看到這張圖,我真的懷疑人性有多麼殘忍,看到這張圖好恐怖,看完這個還有人敢吃貓肉嗎?

其實在中國,貓狗也不是食物,中國對食物是有嚴格的食物檢疫標準的,貓肉和狗肉就不存在食物檢疫標準,它可以進行健康檢疫,比方說有沒有狂犬病?犬瘟?國家的要求是一犬一檢一犬一證,可迄今為止全國各地攔下的運狗車從未出示過一犬一證,也就是說各位吃下的貓肉狗肉其實是未經檢疫的。話又說回來,真要做到一犬一證,那狗肉成本早就高得誰也吃不起了。再說,就算您有錢非吃不可,也想想它叫“伴侶動物”,連伴侶都吃,您得有多餓呀?如果不太餓還吃伴侶,那得有多惡呀!

今日頭條:美食美邦\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45bf000c17fc87a6286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