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是鄧州人還是南陽市區人?若鄧州獨立其故里算何地?

魚梁爭度


關於張仲景的籍貫問題,歷史上早有記載,也早有定論,張仲景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陽涅陽人,也就是今天的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人,張仲景是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後人尊稱為醫聖,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鉅著傷寒雜病論,他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

但是為什麼會有張仲景是南陽人的說法?主要是現在鄧州歸南陽代管,理論上鄧州人也是南陽人,就像南陽人都是河南人一個道理,但是南陽在宣傳的時候如果只宣揚張仲景是南陽人也不妥當,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南陽鄧州市人。


不過鄧州應該加強張仲景文化傳承和商標的開發和保護,發揚壯大張仲景品牌,現在張仲景比較出名的品牌有一個是張仲景大藥房,總部不在鄧州是鄭州的,還有一個仲景大廚房有限公司,生產的仲景香菇醬也很出名,公司卻在西峽也不在鄧州,所以鄧州要加強張仲景品牌的開發,使其知名度廣為流傳,做到只要有人提起張仲景這三個字,立馬讓人想起鄧州,只有這樣才能做到鄧州和張仲景品牌的雙贏。

以上是我的回答,歡迎留言討論,謝謝!


流氓兔子快快跑

張仲景是東漢南陽郡縣(今、鎮平縣一帶)人,中國東漢偉大的醫學家、世界醫史偉人。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是中醫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藥俱備的經典,而仲景因而被後世尊為“醫聖”,有廟供奉香火。

公說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來回爭唄,可以參考諸葛亮,南陽與襄樊


淡竹輕風

張仲景是南陽人!永遠的南陽人!不管鄧州屬不屬於南陽,他都永遠是南陽人!

例如:漢光武帝劉秀,《漢書》記載,劉秀是南陽蔡陽人。蔡陽即今棗陽!今天的棗陽不再屬南陽,但南陽仍然說劉秀是南陽的!南陽是帝鄉!

再如:東漢諸葛亮,裴注《三國志》記載,諸葛亮躬耕於南陽郡鄧縣隆中!今天隆中屬襄陽市。但南陽人幫諸葛亮搬了個家,在臥龍區的臥龍崗創造了一個躬耕地,說諸葛亮躬耕於南陽臥龍崗!

綜上可得出結論,如果鄧州獨立,張仲景必然仍是南陽人,甚至會給張仲景也搬個家!正所謂,生是南陽的人,死是南陽的死人!哈哈!鄧州還是別獨立的好,為了和諧與團結嘛!


飄逸的歷史

據《漢書地理志》南郡,秦置,高帝元年更為臨江郡,五年復故。景帝二年復為臨江,中二年復故。莽曰南順。屬荊州。戶十二萬五千五百七十九,口七十一萬八千五百四十。有發弩官。縣十八:江陵,故楚郢都,楚文王自丹陽徙此。後九世平王城之。後十世秦拔我郢,徙陳。莽曰江陸。臨沮,《禹貢》南條荊山在東北,漳水所出,東至江陵入陽水,陽水入沔,行六百里。夷陵。都尉治。莽曰居利。華容,雲夢澤在南,荊州藪。夏水首受江,東入沔,行五百里。宜城,故鄢,惠帝三年更名。郢,楚別邑,故郢。莽曰郢亭。巳阝,當陽,中廬,枝江,故羅國。江沱出西,東入江。襄陽,莽曰相陽。編,有云夢官。莽曰南順。秭歸,歸鄉,故歸國。夷道,莽曰江南。州陵,莽曰江夏。若,楚昭王畏吳。自郢徙此,後復還郢。巫,夷水東至夷道入江,過郡二,行五百四十里。有鹽官。高成。洈山,洈水所出。東入繇。繇水南至華容入江,過郡二,行五百里。莽曰言程。襄陽地區漢代分屬南陽郡、南郡統轄,南陽郡屬縣中西漢設酇、舂陵、筑陽、陰、山都、蔡陽、鄧、朝陽縣(侯國),東漢分蔡陽縣設襄鄉縣。本文主要依據考古資料對文獻所記襄陽地區漢代南陽郡屬縣縣治進行了初步梳理和考證,其中舂陵、筑陽、蔡陽、鄧、襄鄉五縣(侯國)基本與歷史文獻和歷史地理學者研究觀點相同,而酇、陰、山都、朝陽四縣(侯國)則有所區別。今天的鄧縣仍歸南陽管轄,而張仲景故里涅陽縣在目前鄧縣所轄的鄧縣穰東鎮張寨村,所以我說張仲景是的的確確的南陽人,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和諸葛亮不一樣。張仲景生於南陽,逝於嶺南,但是據史料所記後遷葬南陽,但是南陽醫聖祠只是張仲景生祠。非仲景真實萬年吉地。水經注記載涅陽是這樣說的:涅陽縣,古縣名。漢文帝五年(前175年)改涅陽侯國置,”屬南陽郡。隋初改名課陽縣。《漢書·地理志》載:南陽郡下轄涅陽等縣,併為侯國。北魏酈道元所著《水經注》載:“涅水出涅陽縣西北岐棘山,東南經涅陽故城西。”唐《括地誌》載:“涅陽故城,在穰縣東北六十里。”張嘉謀所著《明嘉靖南陽府志校注·古蹟》載:“涅陽城在鄧州東北六十里,涅水之陽。漢縣,屬南陽郡,晉因之。”


低調人生64508752

張仲景(公元150一一219年),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陽郡(今鄧州市穰東鎮)人,著名醫學家,後世尊稱為“醫聖"。

張仲景的墓地在南陽市內醫聖祠內,大範圍可以說是南陽人,因為至今鄧州市仍屬南陽市管轄。鄧州可以設紀念地,但名氣超不過醫聖祠,意義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