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宇航局:一顆直徑5公里小行星將於12月16日奔地球而來,你怎麼看?

祖傳養蜂人

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從外太空看,地球懸浮在太空中,它並不是孤獨的,它和另外七大行星一起圍繞太陽旋轉,在這些行星之外,還有彗星,小行星矮行星等,有些彗星和小行星運行的軌道常常會來到地球附近,而且它們在運行的過程中,也常常會受到其他天體的影響而略為改變,因此也會產生距離地球或近或遠的現象。據俄美等天文臺發佈的消息,一週後的10月16日到17日,將有一顆直徑約五公里大的小行星前來會見地球,如今它正在趕來的路上。

據說俄羅斯天文學家先發現了這顆大型小行星,之後美國天文學家也發現了它,並且認定它為“地球附近具有潛在威脅的小行星之一。”俄羅斯人給這顆小行星起了個“法厄同”的名字,“法厄同”是希臘神話裡太陽神阿波羅之子,傳說這個“法厄同”曾經私自駕駛阿波羅的太陽車,結果由於不會駕駛而闖下了大禍,他自己也從天上掉落地上,太陽車也摔壞了,在地面上引起了很大的火災,因此法厄同這個名字還有個意思就是災難。看來俄羅斯天文學家取這個名字也是大有深意,如果這個小行星撞到地球上的話,那肯定會給地球生命帶來巨大的災難。


6500萬年前滅絕恐龍家族的小行星直徑不到十公里,其實不單是恐龍,當時地球上80%以上的生物都被那顆小行星都滅絕了,這顆直徑五公里左右的小行星如果和地球迎面相撞的話,同樣也會引起大規模的生物滅絕事件,因為這麼大的天體,不可能會在大氣層中燃燒殆盡,它的絕大部分將會撞擊地球,衝擊波將毀滅上千平方公里內的一切,而且這樣的撞擊會引發地震,而且很可能會引發火山爆發,撞擊時濺起的煙塵將會散入地球大氣層中瀰漫全球,這些煙塵遮擋了陽光對地面的照射,植物接受的光合作用減少,同時造成全球氣溫的下降,很多植物會枯死,有些動物會餓死,而全球農作物會大幅度減產,也會給人類社會帶來極大的打擊,有人甚至認為地球文明都會被就此終結。

好在天文學家們仔細觀測計算後發現,這個小行星在12月16和17日前後掠過地球時的最近距離大約在1030萬公里處,所以基本不用擔心。不過這在天文學上已經是一個非常近的距離了。而且由於它的軌道會經過地球軌道附近空間,所以即便這一次它的到來對地球生命來說是安全的,卻不代表他下一次的到來也是安全的。

經過天文學家們對這個小行星的研究測算,發現它最初來自於火星和木星間的小行星帶,而且它很容易受到恆星引力的影響,在飛行過程中,它不斷掉落大量碎片,和彗星飛行的情況很類似,這些也在說明這顆小行星是一個科學家並未琢磨透的神秘天體。


科普大世界

就問你們怕不怕!名為“法厄同”的小行星將要在12月17日前後和地球來個親密接觸!其實近地小行星和地球擦身而過我們早就見怪不怪了,但此次距離之短,還是十分罕見的。

而且它的命名也很耐人尋味,法厄同是希臘神話中的人物,象徵“熊熊燃燒”,在傳說中,他駕著太陽神阿波羅的太陽車並失控,讓世界陷入一片火海,有了這麼個拉風的名字,法厄同小行星對於地球的威脅自然不言而喻。

目前人類規定的地球與小行星們的警戒線為750萬公里,而據天文學家計算,此次接觸的最近距離為1030萬公里,也就是說,法厄同這次並不會對地球造成直接傷害,只能算是順道經過,還是值得慶幸的。

其實法厄同早在1983年就被人類發現,這次造訪之前,它就已被NASA列入了“潛在危險小行星”的名單之中。事實上,像法厄同這樣的“危險分子”還有很多,目前,僅太陽系內就已發現16000多顆近地小行星,其中對能對地球構成威脅的近地小行星超過了1000多顆。這些散佈在地球軌道附近的鄰居們,總是隔三差五的不請自來,雖然大多都是有驚無險,但這樣的騷擾總是讓我們膽戰心驚,不得安寧。

然而遺憾的是,面對“行星撞地球”這種小概率,高風險事件,目前人類的應對能力還十分有限,無論是在預測還是攔截上。

毫無疑問,對於天文領域的朋友們來說,今年是非常熱鬧且忙碌的一年,領居們遠道而來的問候,簡直讓我們應接不暇,有點無力招架。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平勁松表示:“除了‘法厄同’,今年還有四五次小行星飛掠地球事件。”

每年都有很多顆小行星和地球擦肩而過,其中相當一部分都是在人類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甚至人家都已經離開了我們才後知後覺。

作為全球頂尖的科研機構,NASA很好的詮釋了“能力越大,責任越大”。11月9日,小行星2017 VL2以11.7萬公里的近距離“削”過了地球,這顆小行星有鯨魚大小,如果撞擊上了地球,產生的衝擊力可以瞬間摧毀整個紐約,如此重大的事情,NASA卻直到第二天才察覺到它經過的痕跡,大家一陣細思恐極後,紛紛開始質疑NASA的專業水平。

連NASA都無法做到百分百精確預知,提前攔截這些行星就更難把握了

,目前人類能掌握的最高技術水平,大概就是發送數百公斤級的撞擊器或者推進器,使小天體稍稍改變軌道,但是對於大一點的行星就束手無策了。

不過,畢竟這是事關全人類存亡的事情,人們一直在嘗試攔截行星的可行方法,作出一些設想。

核爆小行星(利用核彈以爆治爆)

“洗白”小行星(給行星刷上白色,使其受到更多太陽輻射並被推離原軌道)

網住小行星(利用碳纖維網直接套住,簡單又粗暴)

“吃掉”小行星(提前發射機器人到小行星上,然後機器人開始挖啊挖,扔啊扔,把小行星給“弄散”)

不過,鎂客君還是希望,這些攔截技術永遠不會到必須被應用的那天!


鎂客網

一顆直徑5公里小行星撞擊地球當然是不堪設想,只不過撞擊概率很低,不足以擔憂。就目前人類的科技水平來說,直徑為140米以下的小行星能夠較好地攔截並銷燬掉,而摧毀直徑大於140米的則比較困難。隨著天文觀測水平的不斷提高,目前人類已發現約70萬顆小行星,其中能對地球直接構成威脅的是直徑大於140米的小行星。大於140米的小行星其實還不少,但在未來100年,它們撞擊地球的概率很低,畢竟軌道幾乎是無法改變的,我們擔心的就是可能出現的意外。

而考慮到目前人類的科技水平,對小行星進行攔截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利用導彈直接摧毀小行星,二是通過導彈或人造天體改變小行星運行軌道。其中對於直徑小於140米的小行星,採取導彈炸燬方式在理論上是可行的,炸燬後產生的碎片影響較少。不過此種方法也得考慮小行星的組成成分,對於較軟材質的小行星,如主要成分為硅,則該小行星的質地比較鬆散,可以採取導彈炸燬方式。

倘若小行星的主要成分為鐵之類較硬的材質,則要避免採用導彈炸燬這種硬碰硬的方法,而要採取改變其軌道的方法。

對於直徑為140米至1000米之間的小行星,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要想攔截並摧毀它的困難比較大,難以完全避免它對地球所帶來的破壞。至於直徑1000米以上的小行星則最好祈禱不要出現。


川陀太空

此類問題,吃瓜群眾關心的問題基本是:小行星是哪來的?對地球威脅有多大?咱們能像科幻電影裡那樣進行防禦嗎?

1、小行星,從哪來?

首先,要了解什麼是小行星帶? 小行星帶是介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密集區域,這個小行星“生活”的溫床由50多萬顆小行星組成的。 這些小行星大多數都被太陽和木星的引力控制著,但也有一些調皮的傢伙脫離束縛,成為威脅地球的“近地小行星”,“近地”即指其軌道非常接近地球,它們是偏離主環帶的“壞小子”。


▲小行星帶示意圖

2、小行星,多危險?

直徑超過140米,與地球最小距離不足0.05天文單位(約740萬公里)的小行星才會被列入危險小行星行列。 在人類目前發現的17萬顆近地小行星中,大概有7000多顆被列入此類,這意味著它能在地球表面造成明顯的損害 。其中又有885顆是直徑大於一公里,如果地球不幸撞到其中一顆,將引發全球性災難,甚至可能導致四分之一人口死亡。


▲2013年,一顆直徑20米的小行星擊中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地區,1000多人因此受傷

2135年9月25日,地球有2700分之一的概率被小行星bennu(貝努)擊中。

該小行星半徑達246米,撞擊威力比廣島炸彈強大約80,000倍……沒躲開它,人類歷史基本就終結了。


▲貝努的大小示意圖,比帝國大廈還要高


3、小行星,怎麼防?

首先,當然是提前發現和預警。科學家們從1999年到現在為止,一直在重點監控150顆左右的重點小行星,一旦發現其軌道與地球有相撞的可能,那麼就必須立即採取行動! 今年2月我國作為正式成員加入了聯合國批准成立的國際小行星預警網。昨天飛掠地球的小行星,就是我國紫金臺近地天體望遠鏡於今年2月22日發現的。


▲ 近地天體望遠鏡跟蹤監測2018 DH1(紫金山天文臺供圖)

一旦確認該小行星將撞擊地球,下一步就是行動了。

只要人類能夠讓一顆高速飛行小行星的速度發生1釐米/秒的改變,那麼它飛行100年後,軌道就會改變10萬公里。

地球防護第一招:核爆轟擊

發射一個飛行器接近小行星,在它的表面或地下進行核爆炸,核爆的能量足以推動小行星改變軌道。這種方法快速見效,但易造成空間碎片和核汙染。

地球防護第二招:動能撞擊

這個方式簡單直接:用一個航天器撞一顆有危險的小行星。比如NASA的深度撞擊任務,其探測器於2005年7月4日接近坦普爾1號彗星的彗核,然後分離出一個質量370千克的投擲放射器撞擊彗星,撞擊速度大概是10km/s,彗星的位置在三年之內改變了十公里。

地球防護第三招:引力牽引

根據萬有引力 ,我質量越大,我的引力就越大;我離你越近,我的引力也越大。因此,將航天器駐留在距離目標小天體一定的距離上,航天器可以在不接觸小天體表面的情況下通過萬有引力對小天體施加作用,從而使小天體產生一個持續的速度變化量,並改變小天體的運行軌道。 2013年NASA曾經提出一個計劃,採用一個18噸的飛行器懸浮在小行星附近,對其施加引力來改變軌道。不過由於某種原因,這個計劃沒有實施。

地球防護第四招:激光銷蝕

激光可以加熱一個物體,當它表面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就會有物質揮發出來。因此,用一個功率足夠大的激光投射系統照射小天體表面,利用表面燒蝕產生的等離子體噴射所帶來的反作用力,可以造成小天體的速度變化,進而改變軌道。

地球防護第五招:拖船捕獲

將一個裝有推進系統的航天器著陸並錨定在近地小天體表面,利用航天器發動機產生的推力對小天體施加作用力,從而緩慢地改變小天體的運行軌道。2013年,NASA曾向白宮提交“捕捉小行星”計劃 ,計劃捕捉一個直徑7到10米、質量約500噸的小行星,然後把它帶入月球軌道,成為月球的衛星。

地球防護第六招:太陽光壓

由於光的波粒二象性,曬太陽也是光子在推你的過程。如何增加太陽光壓引起的力?比如,我們可以增大它的反射率。將塗層噴塗在小天體表面,根據雅爾科夫斯基效應,通過改變小天體表面反照率來改變輻射光子對小天體的作用力,以達到改變小天體軌道的目的。另外,在近地小天體表面放置可轉動的太陽帆,也可以增強太陽光壓的效果。

地球防護第七招:質量驅動

單個或多個著陸器在小天體表面進行鑽取,將小天體自身的物質噴射出去產生反作用力,根據動量守恆原理,從而改變小行星的速度,避免和地球軌道相交。


語宙

實際上,我們的地球每天都在經歷各種各樣的“擦肩而過”甚至“迎面相撞”,導致這一切的“幕後黑手”就是萬有引力。

萬有引力的“萬有”兩個字告訴我們,試圖擺脫它就像孫悟空想要跳出如來佛的手掌心那樣難,別說十萬八千里,就是跑到十萬八千光年之外(1光年約等於19萬億裡)也照樣能感受到引力的拉扯。銀河系直徑差不多就是十萬多光年,包括太陽在內的銀河系千億顆恆星都在引力作用下繞著銀河系中心旋轉。

衡量引力大小的一個關鍵因素的是質量,地球雖然在整個太陽系中不算是最胖最重的那一個(比木星、土星什麼的要輕很多),但是地球的質量有6億億億千克,在左鄰右舍裡面也算是個大塊頭了,這種塊頭很容易吸引路過的小天體,造成許多“擦肩而過”和“迎面相撞”。

即使是塊頭不大,吸引力不夠,但是在太空待的久了(比方說幾十億年),也早晚會撞上什麼東西,正所謂:常在太空飄,難免不挨刀。比如下圖這顆旋轉中的近地小行星 433 Eros,上面也是坑坑窪窪的,可能是其他小天體撞擊留下的痕跡。

好在這些小天體裡面,大部分都很小,有點像是碎石頭、冰塊或者更細小的塵埃顆粒,加上我們的地球有大氣層保護著,所以這些小點小天體即使撞上地球,也會在進入地球大氣層的時候被燒燬,形成劃過天空的流星,甚至變成某個浪漫愛情故事的背景。

如果想要許願什麼的,那麼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你。因為這種小點的小天體經常光臨地球,所以流星其實相當常見,不需要等到某某流星雨的時候,只要找個燈光暗的地方(比如郊外),看著夜空發呆一段時間基本就能看到一兩顆流星(叫做偶發流星)。

上圖:近地小天體大小分佈圖,可見大部分直徑都在幾十到幾百米左右,超過千米的比較少。

如果沒有大氣層的保護,比如像月球那樣裸奔,就會每時每刻都被天外來客直接撞擊,這種撞擊有大有小,所以我們在月亮上既能看見巨大的肉眼可見的環形山,也有采集回來、然後用顯微鏡才能找到的、極為細小的撞擊坑。

上圖:一顆劃過夜空的火流星

當然大氣層不是銅牆鐵壁,大一些的小天體(比如幾十米、幾百米甚至幾千米大小的)還是會狠狠地砸到地面上,砸出幾公里甚至幾百公里的大坑。對地球本身來說,一個幾百米大小的東西撞上來,也許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但是對於地球上的生命,尤其是我們人類來說,可能就是生死攸關的事情了,所以我們現在對靠近地球的較大的小天體進行全天候監測。

上圖:月亮上的環形山

比如美國宇航局(NASA)有個專門的近地天體項目(near-Earth objects,NEOs),大家可以在他們網站上查到最近即將飛臨地球的小天體的各種參數(下圖),可以看到這種近地天體其實相當多,而且由於目前觀測能力的限制,還有大量小天體未被發現。

上圖:最近幾天路過地球附近的小天體列表,可以看到題主說的3200 Phaethon(法厄同)並不是靠得最近的。法厄同將於北京時間2017年12月17日7:00飛到離地球最近的地方,隨後飛離我們,這個最近的距離大概是26.83倍的地球到月球的距離)。在寫這篇答案的時候,還有一顆離我們只有3.35倍月地距離的幾十米直徑的小天體正在飛過(北京時間12月14日18:50最靠近地球),只不過法厄同的個頭比較大(估計直徑有3.2-7.1公里,平均一下大概5公里),所以格外吸引我們的注意罷了。

躲在家裡擔驚受怕或者否認小天體的存在並不能有助於減少撞擊的風險,只有真正做一些事情才是對人類的未來負責。首先要提高觀測技術,修建更多更大更先進的望遠鏡,這有助於我們儘量早的發現小天體,評估它們的風險有多大;其次是發展強大的防禦力量,可以在小天體靠的過近的時候,採取措避避免相撞;最後,我們也得積極探索地球以外的宜居行星、開發太空航行技術,這樣即使有朝一日地球住不了了,我們還可以搬家到別的星球去。

宇宙浩瀚無垠,個人水平有限,圖片來自網絡。如有疏漏,請多指教。


喬小海

放心,對於小行星有可能撞擊地球這件事情,地球人已經在行動了。從1992年起,美國國會產生了"太空警衛巡天報告",隨後NASA開始對地球附近直徑超過一公里的小行星進行監測。

隨後,國際天文聯合會在1995年促使設立了一個名為太空警衛基金的國際組織,隨後世界各地有許多國家成立太空警衛協會或基金會,以支援發現和研究近地天體的想法。雖然這些組織的名字真的很中二,讓人聯想到“宇宙科學警備隊”這種奧特曼裡面才有的東西,但是這些組織確實在仔細監視著各種可能撞到地球的小行星,並且提供各種可能的解決措施。

↑奧特曼中的宇宙科學警備隊↑

比如說Hammer(大錘)計劃。這個計劃來自“Hypervelocity Asteroid Mitigation Mission for Emergency Response”(超高速行星緊急應對組)。大概是想要發射製造出一種核能推進的火箭,飛到太空中把威脅到地球的小行星推離軌道。

這個所謂的12月16日小行星奔向地球而來的事情並沒有掀起什麼大風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一切盡在掌握,根本不可能威脅到地球;第二種可能是科學家覺得地球沒救了,就那樣了。

如果是第一種情況,那麼該吃吃,該睡睡,這個新聞看個笑話就好。

如果是第二種情況,還是該吃吃,該睡睡,到了點兒了大家一起聚到小行星撞擊的地方,盯著飛奔而來的小行星,這樣會死的比較有尊嚴。


SilentTurbine

實際上這顆小行星指的是法厄同。

根據俄羅斯天文學家們的計算,以地球毀滅者命名的小行星 “法厄同”(3200 Phaethon)將於12月17日以相當近的距離掠過地球。據推測,這顆小天體距離地球的最近距離將僅有大約1000萬千米左右,從天文角度來說,這是非常近的距離了,而且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此前已經將它歸入“潛在危險小行星”行列了。

但是,法厄同不會撞擊地球,它會與地球擦肩而過。話說回來,小行星對地球的威脅還是存在的。有一種廣為接受的假說就是恐龍滅絕跟小行星撞地球有關。大約6500萬年前曾有一顆直徑7-10公里的小行星墜落在地球表面,引起一場大爆炸,把大量的塵埃拋入大氣層,形成遮天蔽日的塵霧,導致植物的光合作用暫時停止,恐龍因此而滅絕了。

同時,小行星也會不時地墜落在地球上,當然這裡的不時不是說每天,而是從漫長的地球進化史這個角度來說的。

2013年8月一場突如其來的隕石雨襲擊了俄羅斯的車里雅賓斯克, 2014年11月小行星墜落錫林郭勒草原,2017年10月4日一顆小行星墜落於香格里拉縣城西北40公里處,等等。

小行星是和其他行星一起繞太陽飛行的小型石質物體。在太陽系的行星,火星和木星的軌道之間有一條小行星帶,它就是小行星sing的故鄉,這些小行星在自己軌道運行,並不斷地發生著碰撞,有時就會被撞出軌道奔向地球,所以地球面臨著小行星的威脅。

而這方面的科學研究就是要鑑別哪些小行星會威脅到地球,並且及早採取防禦措施,讓地球和人類化險為夷。


WANG論科普

先看看模擬視頻效果,太恐怖了,真正的世界末日\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52, "thumb_url": "4c21001140f1d9480ce9\

生活中的各種事

地球圍繞太陽轉,猶如盪鞦韆。外來物體突然闖入,會對運動中的地球帶來不可預測的潛在威脅。輕則在大氣層燃燒爆炸,重則落入地表摧毀一座城。每年這類情況,在地球周圍都會發生無數次。根據數據預估,不被發現成功落入地表的隕石多達30000顆。其中,有一些大隕石會對我們地球生命帶來毀滅性的打擊。隕石撞擊地球,這種人類無力抗拒的宇宙自然現象,並非危言聳聽。

美國宇航局最新消息,發現一顆直徑5公里的小行星將於12月16日驚險距離掠過地球。希望中途過程沒有發生軌跡變化,地球將有驚無險與其擦肩而過。如果受天體引力作用發生軌跡偏移,它將撞擊地球毀滅一座面積約800平方公里的城市。目前它已經繞地球,以每秒9公里的速度飛行了11.7萬公里。這顆致命隕石是美國夏威夷莫納羅亞天文臺於11月10日晚上觀測到。

除此外,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稱,另外一顆更大的隕石“3200法”,也正在朝我們地球奔來。目前距離我們的地球約1000萬公里。如何更好觀測來自天外之物,減少對我們的威脅,我們人類還需要加大投入。

關於隕石為什麼會撞擊地球?曾經一直不被科學家們所理解,因此而爭執了一百多年。有科學家在《自然》發文稱,漂向地球軌道的小行星,都是受太陽熱不均的推力來到軌道共振區。在宇宙中碰撞相比,來到太陽系的小行星更易受太陽的影響。


祖傳養蜂人

地球圍繞太陽轉,猶如盪鞦韆。外來物體突然闖入,會對運動中的地球帶來不可預測的潛在威脅。每年這類情況,在地球周圍都會發生無數次。根據數據預估,不被發現成功落入地表的隕石多達30000顆。其中,有一些大隕石會對我們地球生命帶來毀滅性的打擊。隕石撞擊地球,這種人類無力抗拒的宇宙自然現象,並非危言聳聽。美國宇航局最新消息,發現一顆直徑5公里的小行星將於12月16日驚險距離掠過地球。希望中途過程沒有發生軌跡變化,地球將有驚無險與其擦肩而過。如果受天體引力作用發生軌跡偏移,它將撞擊地球毀滅一座面積約800平方公里的城市。目前它已經繞地球,以每秒9公里的速度飛行了11.7萬公里。這顆致命隕石是美國夏威夷莫納羅亞天文臺於11月10日晚上觀測到。除此外,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稱,另外一顆更大的隕石“3200法”,也正在朝我們地球奔來。目前距離我們的地球約1000萬公里。關於隕石為什麼會撞擊地球?有科學家在《自然》發文稱,漂向地球軌道的小行星,都是受太陽熱不均的推力來到軌道共振區。

從外太空看,地球懸浮在太空中,它並不是孤獨的,它和另外七大行星一起圍繞太陽旋轉,在這些行星之外,還有彗星,小行星矮行星等,有些彗星和小行星運行的軌道常常會來到地球附近,而且它們在運行的過程中,也常常會受到其他天體的影響而略為改變,因此也會產生距離地球或近或遠的現象。看來俄羅斯天文學家取這個名字也是大有深意,如果這個小行星撞到地球上的話,那肯定會給地球生命帶來巨大的災難。6500萬年前滅絕恐龍家族的小行星直徑不到十公里,其實不單是恐龍,當時地球上80%以上的生物都被那顆小行星都滅絕了,這顆直徑五公里左右的小行星如果和地球迎面相撞的話,同樣也會引起大規模的生物滅絕事件,因為這麼大的天體,不可能會在大氣層中燃燒殆盡,它的絕大部分將會撞擊地球,衝擊波將毀滅上千平方公里內的一切,而且這樣的撞擊會引發地震,而且很可能會引發火山爆發,撞擊時濺起的煙塵將會散入地球大氣層中瀰漫全球,這些煙塵遮擋了陽光對地面的照射,植物接受的光合作用減少,同時造成全球氣溫的下降,很多植物會枯死,有些動物會餓死,而全球農作物會大幅度減產,也會給人類社會帶來極大的打擊,有人甚至認為地球文明都會被就此終結。

名為“法厄同”的小行星將要在12月17日前後和地球來個親密接觸!而且它的命名也很耐人尋味,法厄同是希臘神話中的人物,象徵“熊熊燃燒”,在傳說中,他駕著太陽神阿波羅的太陽車並失控,讓世界陷入一片火海,有了這麼個拉風的名字,法厄同小行星對於地球的威脅自然不言而喻。目前人類規定的地球與小行星們的警戒線為750萬公里,而據天文學家計算,此次接觸的最近距離為1030萬公里,也就是說,法厄同這次並不會對地球造成直接傷害,只能算是順道經過,還是值得慶幸的。事實上,像法厄同這樣的“危險分子”還有很多,目前,僅太陽系內就已發現16000多顆近地小行星,其中對能對地球構成威脅的近地小行星超過了1000多顆。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平勁松表示:“除了‘法厄同’,今年還有四五次小行星飛掠地球事件。”11月9日,小行星2017 VL2以11.7萬公里的近距離“削”過了地球,這顆小行星有鯨魚大小,如果撞擊上了地球,產生的衝擊力可以瞬間摧毀整個紐約,如此重大的事情,NASA卻直到第二天才察覺到它經過的痕跡,大家一陣細思恐極後,紛紛開始質疑NASA的專業水平。

先看看模擬視頻效果,太恐怖了,真正的世界末日昨晚在網上看到了一個視頻,是國外科學家做的一個3維動畫的,演示效果,如果一棵直徑500公里小行星,撞地球會是什麼後果,看後感覺真的太震撼了,。目標太平洋,衝擊波會吧地球,10公里深的地殼給炸開,衝擊波會摧毀每一個城市地球將變成一片火海,那個時候地球所有的生物,將不復存在。

對於該問題中所說的有一顆直徑5公里的小行星將與地球“擦肩”而過一事,從宇宙角度來說,這本是沒有什麼的,但對於地球上我們人類來說,這種事出現確實是有些讓人捏一把汗,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這麼大體量的小行星一旦和地球發生碰撞,可以肯定結果是毀滅性的。這是地球能在近似於無限長時間裡孕育出人類這樣高等生命的前提,但在幾億甚至幾十億年的宇宙尺度裡,任何事只要有可能發生基本上就一定會發生,現在科學已經證實地球還是有幾次遭到過外來小行星的撞擊,但那相對於地球漫長的時間而言,在概率上可以認為是忽略不計。人類文明發展到現在,一方面我們有充分的科學認知明白不用為外來小行星的威脅杞人憂天,另一方面,人類現在的科技也有能力對一些有可能對地球產生重大影響的外來小行星有效進行監測及人為主動予以摧毀防禦的,而絕不會像恐龍時期那樣聽天由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