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缺水的偏僻山村,老人们坚持着在那里种地生活,真的让人感动


这是内蒙十分偏僻的山村,这里十年九旱,好多时候春天都种不了地,就是种上了,也出不了苗,撂荒是常有的事,眼前是早些时候种的谷子,地里稀拉拉的只出来几棵苗,只要是小苗出来了,老人们就得像对待孩子一样,好好地伺候着,你看这位跛脚的老人,套着骡子拉着犁杖在耘地呢,地里有多干旱,看看扬起的尘土就知道了。

太阳快落山了,这两位老人也把犁杖放到车上,收工回家做饭吃饭了,你看一匹白骡子拉着车,老两口丈夫赶车,妻子坐在车上,车的后面还拴着一匹黑色的骡子,也已经很了劳累了,无精打采地跟在车的后面走着,这两匹骡子是老人一家的命根子,六十多岁的老两口,五六十亩山坡地,全靠着这两匹骡子,种地、耘地、拉地、打场、送粪,在这偏僻的山村,没有道路,只能靠着这两匹骡子。

跟着两位老人来到了他们的村子,映入眼帘的是残垣断壁的院落,破败不堪,这些人家已经搬走了。这是一个坐落在山坳里的小村庄,这里原来一共有三十多户人家,因为干旱缺水,没有道路,这里已经不适合居住,现在大部分人家都已经搬到外面去了,村子里面只剩下五六户没有搬走的贫困户,大多都是老人,年轻的都到城里去打工去了,所以这个村子只有不到十个老人在这里顽强地坚持着。


这是村子里面地势最低的一个位置,村子里唯一的一口水井,原来的辘轳已经无济于事了,三十多米的深度都已经没有水了,后来人们又往深了挖了十米,用上了水泵,才勉强又能吃到井水,可是这两年连续干旱,干干的井底,水泵也是干瞪眼了。

老两口到了村子,奶奶牵着黑骡子走在前面先回去做饭,爷爷赶着车在后面准备卸车,不知道是太累了还是太饿了,这匹黑色的骡子,走着走着不动了,估计是要吃路边的新鲜的青草,奶奶使劲拽着缰绳,才勉强把骡子拉走。

奶奶家里有一个高高的门楼,黑色的大门打开后,看到了院子里面的小鸡在奔跑,看到主人回来了,小鸡们都聚拢过来,家里的三间房子已经盖了四十多年了,土墙瓦房,屋脊已经高低不平,早就应该翻盖了,可是这里的人家都走了,剩下的也没有心思去翻盖房子了,能住就坚持着。


爷爷卸了车,拿着衣服和丝袋子,大步流星地进到院子里面,热情地让小编就进到屋里去,爷爷说这个村子一年也不来个外人,所以来到这里的都是贵宾,老人非常高兴,也非常热情。

院子里面最显眼的就是家家户户都有的拉水车,爷爷说,水井都干了两年了,吃水只能到几公里外的村子里面去拉,如果光是两口人还吃不了多少水,你看这些张嘴物,小鸡还有这些牲口,都得喝水,所以拉一车水都用不了两天。

进到屋里,爷爷家里已经把地面铺上了红砖,屋里的墙壁也抹上了白灰,这里虽然很偏僻,缺水少电的,但是老人家日子还是过得有条不紊,除了使用家具,还有孩子给买的冰柜,因为老人家怕费电,几乎不用。

老人家到水缸里舀了一瓢水,倒在脸盆里,然后洗脸,奶奶也是就着这点水接着洗脸,在城里的孩子不知道水的金贵,洗澡的时候,放开水龙头就不管了,一个小时半个小时都不关,这真的是在糟蹋人呀,让这些老人看了,就心疼死了。

奶奶洗完脸,还擦了点护肤用品,这都是孩子们给买的,奶奶说,她们成天在地里干活,皮糙肉厚的,不怕风吹日晒,可是孩子给买了,就得用,要不然就浪费了。

老两口从春天种地开始,就再也没有闲的时候,两个人种着五六十亩山坡地,你想该有多忙多累了。奶奶说,政府在外面给划定了一片地,人家有钱的都到山外面盖了房子,那里有自来水,还硬化了路面,道路通畅,大车小车都能走,挺方便的。可是他们盖不起房子,就只能在这里坚持着。

爷爷说,在这里住其实也没有什么,都在这里都住了大半辈子了,就是这里吃水太困难,拉水太麻烦,要不然在这里住挺好的,至于苦点累点对于他们来说都不算什么,可惜的是,连年干旱,辛辛苦苦年年白受累,偶尔有一年风调雨顺,粮食大丰收,价格却大跌,还是卖不了几个钱。


爷爷说,在这大山里,他们成天都是粗茶淡饭就着咸菜,也花不了多少钱,遗憾的是不能给孩子们在好地方盖个房子,他心里有些过意不去。爷爷奶奶虽然很苦很累,没有多少收入,但是爷爷奶奶却很乐观,这就是中国的农民,他们能吃苦,能忍耐,最容易满足。你看他们这个村子,全是残垣断壁,看了有些瘆人,但是老人们住惯了,不觉得有什么。

老人家忙碌了一天,洗完脸就要做饭,非得要留小编在家里吃饭,因为太晚了,还得往回赶,小编谢绝了老人的热情,老人把小编送出大门外,还要送出村子,小编赶紧把爷爷奶奶拦住,你看看两位老人慈眉善目的样子,这就是偏远山村的农民,他们身上依然保留着着中华民族的淳朴、善良、勤奋的品格,倔强地生活在贫瘠的土地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