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一臺末日抓娃娃機吧!

大家好我就是那個說了再不推那篇我就給你們送錢的魚老闆!

你看!我提錢來了!

再来一台末日抓娃娃机吧!

重要通知放在最前頭

本週四(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

轉發此條推文的朋友們

於5月18日當天

在現場(朵雲軒美術館3樓驗票處)出示轉發憑證

即可兌換紙質票參觀好奇櫃

紙質門票限100張,一人一票

注:介於某合作方對免票持反對意見,所以免票改贈票,恕不在各大票務平臺上另行通知,請自行轉發擴散,謝謝理解。

再来一台末日抓娃娃机吧!

從1977年第一個國際博物館日算起,到今年已經是第四十個博物館日了。本屆主題是:博物館講述難以言說的歷史(Museums and conteseted histories: Saying the unspeakable in museums)。

2017年國際博物館日將圍繞該主題,探討如何理解那些令人難以接受的歷史事實(坑蒙拐騙燒殺劫掠),而這些歷史往往伴隨人類歷史發展的進程。

再来一台末日抓娃娃机吧!

對於這個主題,作為好奇櫃-魔都首屆博物藝術展的發起者,我們好像有的說也沒得說。好奇櫃這個展覽在各個領域中都屬於特立獨行的野生個體存在,似乎不屬於世界博物館大家庭中的一員,也不受制於任何文化機構。積極發揮博物館的社會作用,推動主流文化傳播,似乎和好奇櫃沒有任何關係。

在外界眼中,好奇櫃這個只存在三個月的展覽似乎和龐大體系中的充滿人文歷史關懷的博物館形同陌路。但你知道麼,好奇櫃是所有博物館的起源撇開沉重的報復,我們來扒一扒博物館的歷史。

再来一台末日抓娃娃机吧!

在古巴比倫、古希臘還有古羅馬時期就已經有人開始針對經濟、宗教、神學、歷史、美學等各個領域展開收藏。但是直到14世紀的文藝復興,在人文主義的思潮下,人們才開始對收藏進行真正系統性的保護還有研究——由此形成了現代意義上對博物館的定義,並且誕生了博物館最初的原型——好奇櫃。

再来一台末日抓娃娃机吧!

“柏林Naturkunden Museum收藏的一件來自18世紀早期的好奇櫃,其中展示了許多珊瑚標本。

再来一台末日抓娃娃机吧!
再来一台末日抓娃娃机吧!

好奇櫃中的藏品都是放在多隔間的櫃子或是玻璃櫥窗內,後來到了文藝復興末期,演變成了在整個房間裡展示。來自不同地區和文化的自然物、藝術品、珠寶、服裝、工具都可以構成好奇櫃的收藏,奇珍異獸以及罕見的植物和礦物標本,以及珊瑚、化石尤其能被人們視為難得的珍寶(那時候的人們如果找到一塊長得很詭異的石頭,可能會把它當作是獨角獸的角,就像聖物一樣,甚至會認為它是有魔法的)。

再来一台末日抓娃娃机吧!

弗蘭德斯畫家Frank Francken the Younger描繪的巴洛克時期畫家的好奇櫃

再来一台末日抓娃娃机吧!

17世紀末德國巴洛克畫家Johann Georg Hanz(1630-1700)畫的好奇櫃

歷史上被描述最多的兩件好奇櫃分別來自17世紀的丹麥物醫學家和古董商歐勒·沃姆(Ole Worm,1588-1654),以及德國學者阿塔納斯·基爾克(Athanasius Kircher,1602–1680)。這兩件好奇櫃收藏了動物的角、牙齒、骨骼,以及礦石還有各種其他人造的稀奇古怪的玩意兒,比如微型雕塑、自動發條、來自異國的人種標本等等。

再来一台末日抓娃娃机吧!

Ole Worm的好奇櫃

再来一台末日抓娃娃机吧!

Athanasius Kircher的好奇櫃

就像現代的博物館,文藝復興時期的好奇櫃不僅用作收藏,更重要的作用是便於觀察和學術研究。然而與現代博物館所不同的是,好奇櫃在當時是專屬於個人的收藏,作為一個對現實世界的縮影以及個人的記憶劇場,傳達著主人內心對世界的某個部分試圖佔有或複製的慾望。

再来一台末日抓娃娃机吧!

Joseph Bonnier de La Mosson好奇櫃,已經具備博物館的雛形

隨著時間的推移,好奇櫃的尺寸也變得越來越大。無論是皇宮貴族還是地主豪紳都開始把它們的收藏規模不斷擴大,使得一個個好奇櫃佔滿了一間又一間屋子。最後,這些擺滿了好奇櫃的屋子就演變成了能夠對公眾開放的博物館,比如:英國醫學家漢斯·斯隆爵士從倫敦藥劑師詹姆斯·培迪弗手中購得的好奇櫃最後竟成了大英博物館的雛形。

再来一台末日抓娃娃机吧!

英國醫學家漢斯·斯隆爵士(Sir Hans Sloane)的好奇櫃

再来一台末日抓娃娃机吧!

漢斯·斯隆爵士時期的大英博物館(1715年)

再来一台末日抓娃娃机吧!
再来一台末日抓娃娃机吧!

大英博物館現貌

再来一台末日抓娃娃机吧!

歷史的長河流啊流,我們來看看當年的好奇櫃們變成啥樣……

在17世紀末及18世紀初,文藝復興漸漸退出舞臺,歐洲人迎來了啟蒙運動。在這段時期,人們在近代自然科學發展的基礎上開始崇尚理性主義,對觀看和理解世界的視角又有了新的變化。在文藝復興時興起的對收藏和展示的喜好也一直以不同的形式持續著。

工業革命之後,好奇櫃在公共視線中被博物館取代,但並沒有因此消亡。無數人不可遏制地收集佔有各種物品,—每個平凡個體中的獨特生命軌跡在一系列物件中得到延伸,形式卻不盡相同,愛好,信仰,私慾,病症....但究其本質那些看似古怪獵奇的收藏卻展示著無限細分的人類隱性文明,而這種隱性文明卻恰巧是博物的定義:博聞古今,廣納萬物。

再来一台末日抓娃娃机吧!

格蘭特動物學博物館,倫敦

再来一台末日抓娃娃机吧!

維克多·維德好奇櫃、藝術與自然歷史博物館,倫敦

再来一台末日抓娃娃机吧!

羅利克博物館,阿姆斯特丹

再来一台末日抓娃娃机吧!

帕慕克和他的純真博物館,伊斯坦布爾建

再来一台末日抓娃娃机吧!

失戀博物館,克羅地亞薩格勒布

再来一台末日抓娃娃机吧!

—蘇拉巴國際廁所博物館,印度新德里

再来一台末日抓娃娃机吧!

—巴黎娃娃博物館,法國巴黎

再来一台末日抓娃娃机吧!

青蛙博物館,斯普利特

無限細分的隱性文明集中出現於同一空間時間的相交點時,也才讓我們意識到這顆星球上萬物龐雜以及生命本身的珍奇獨特:生命不息,好奇不止。

講到這,也大致說通了為啥我要參加這麼無聊的博物館官媒活動,並且冒著和主辦方票務方都撕逼的風險送你們票。這樣一個紀念日,相較於大型博物館種種難以言說的歷史,對於萬千好奇櫃的主人們來說,也許只是簡單的一句話:

我們所熱愛的世界,也許只是和自己喜歡的東西在一起。

再来一台末日抓娃娃机吧!再来一台末日抓娃娃机吧!
再来一台末日抓娃娃机吧!再来一台末日抓娃娃机吧!
再来一台末日抓娃娃机吧!

好奇櫃展覽現場

領票方式:

所有轉發此條推文的朋友

於5月18日當天

在現場(朵雲軒美術館3樓驗票處

出示轉發憑證

即可在現場兌換紙質票參觀好奇櫃

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請按指定方式在現場領取贈票

下!周!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