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現在電視劇的質量情況,演藝圈的演員素質,你有怎樣的看法或者建議?

黃尚雲

建議:大力培養優秀的製片人才。

現在電視劇質量差,真不是說單純是導演、編劇、演員這一個或幾個環節出了問題,而是在整個資源的協調上出了問題。

打個比方,一部劇,投資人給了5000萬,要求盈利5000萬,讓製片人去把這個項目搞下來,那麼製片人首先要考慮的,是如何分配這5000萬。

首先製片人拿出1000萬來,作為後期宣傳,那麼製作費用就剩4000萬。

找一般的導演演員編劇攝像道服化等,費用都是差不多的,假設3000萬可以搞定整個項目的製作過程。

還剩1000萬,需要給項目增加亮點,也就是最終能賺錢的點。

製片人找到某當紅流量明星A,A開價3000萬,製片人覺得貴,A向製片人說明:雖然3000萬片酬是貴,但我作為當紅流量,這3000萬除了我的演出片酬外,還附送我盤下來的諸多資源,比如很多電視臺的黃金時段播出權,比如很多熱門網站的展示位置,還有很多粉絲和水軍幫我造勢,你這3000萬花了,可以剩掉宣傳費,還能盈利。

製片人想一想,如果找二線明星B出演,費用1000萬,但是自己1000萬的宣傳,未必能有A這麼多渠道,既然是要盈利,那不如咬咬牙,選A算了。

於是製片人收回1000萬的宣傳費用,再砍掉1000萬的製作費用,給了A一共3000萬,製作費用壓縮到2000萬。

減少的1000萬製作費用在哪裡體現呢?

劇本撰寫時間減少3個月,差不多行了。

道具打磨減少3個月,差不多行了。

服裝妝容減少20個人,差不多行了。

拍攝工期減少3個月,差不多行了。

……

最後出來一部水平很差的電視劇,觀眾隨便看看,差不多行了。

反正A的渠道和粉絲,已經能保證這部劇賺到5000萬了。

明白了吧?

國內明星之所以值錢,不是因為他們演技好或者長得好看,而是因為他們手上有著最珍貴的資源。

一個牛逼的製片,能夠做到的,就是資源平衡。

在僅有的5000萬預算裡,合理的分配演員、導演、編劇、製作、宣傳等環節的費用,以達到最佳效果,這才是健康的市場運作。

市場價1000萬的明星,製片人500萬可以談下來,省出來500萬給製作,那他就牛逼。


製作費用上去了,才有好作品。


就這麼簡單。


蔡小馬

我的看法和建議有用嗎?說了白說,不說白不說!電視劇的質量好壞,一是編劇,劇本要過關。二是導演選對演員,這很關鍵。導演不能賣面子!看外行的眼色行事,明知這角色某演員不能勝任,但礙於情面勉強用之,俗話說演員選對了就成功了一半。只有這樣,選對的演員在導演的啟發下,努力塑造出好的角色。若如此!還愁沒有好電視劇問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