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新榮助馬堡|張桃枝

走進新榮助馬堡|張桃枝

說到新榮助馬堡,總願從杏花節說起。雖然這裡杏樹不是很多很多,但這些百年老杏樹給人一種迴歸自然的質樸與親切感,展示著從久遠而來的身姿與魂魄,見證了助馬堡的血雨腥風,商賈輻輳,是從泥土芬芳中流淌出的歷史。

那就讓杏花帶著我們走進新榮助馬堡吧!

01

走進新榮助馬堡|張桃枝

北方的春天總是深一腳淺一腳的,熱起來,柳絛舒垂,葉子像要從枝條裡蹦出一樣,知春早的花也忙不迭地露眉獻妍。冷襲擊,雪打杏花,碎了杏花一季夢,無奈杏花只能寒梅傲雪般硬生生忍去一身嬌媚。不過,縱使春風不度玉門關,也會一枝紅杏出牆來。新榮助馬堡的杏花終究遲來晚到抵過了寒雪,沐浴在十里春風裡,嬌嬌而放,於是助馬堡的人直抒胸臆,寵愛地給那甜甜的杏花弄了個節日出來,名曰:杏花節。

聞著從泥土鑽出的青草香味,嗅著若有若無縹緲而過的杏的酸甜,我們一行來到了新榮馬頭山腳下的助馬堡。

走進新榮助馬堡|張桃枝

站在堡外的池塘旁便感到一種從遠古飄來的靈氣,這池水不管天旱雨澇都靜靜地映襯著藍天白雲土牆,顯示著天賜地佑的寶靈。池塘邊那株有四百七十多年曆史的古樹,枝如虯髯,蒼狼悲壯,聖氣凜然地堅守著助馬堡,加上馬頭山水槽傳說、十二寡婦梁和擒虎坡的傳說,助馬堡似乎裹著更多的神秘色彩。

來到堡的南門,古風古韻呈現眼前,門庭前有三個斗拱,斗拱間有精美的梅蘭竹菊磚雕,斗拱下五組長方形磚雕紋理細膩,惟妙惟肖,有一品清高、四季平安、花開富貴、喜上眉梢、如意和合圖騰。在這五組磚雕下邊又嵌著一組荷花磚雕,寓意和美安寧,同樣精緻唯美,從堡門的設計可以看出人們對民族融合與經濟繁榮的嚮往與企盼。

走進新榮助馬堡|張桃枝

南城門上曾建有魁星樓,門庭上的三個斗拱,應該也是魁星樓的組成部分吧,尤其中間的斗拱由七個鬥和七個拱組成,與北斗七星相符相應,形成斗魁,城門上建魁星樓新榮區古堡建築中僅此一處,因而魁星樓是助馬堡標誌性建築,能夠想到它的壯觀與宏偉,只是由於年代久遠,魁星樓已破損遺失。魁星是古代神話中的神,主宰文運,古時讀書人在魁星樓拜魁星,祈求科舉榜上有名,也就是所謂的“魁星點狀元”。可見助馬堡人對文化的崇尚與追求,新榮有很多政商軍名人出自助馬堡,如進士郭恆辰,軍人李石英,商人邊世元等,不是因為助馬堡風水好,而是助馬人以學修德,以學立業,得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走進新榮助馬堡|張桃枝

南門洞高約5米,寬3.5米,深約12米,磚縫密實,砌切整齊,保存較為完整,牆上修建堡的碑文依稀可見,散發著歷史的沉澱。兩側兩個矮小的磚洞,總引起遊人的好奇:“這麼小的洞是做什麼的”?村民總會熱情地過來介紹“這是門衛的值守地”。站在門洞不由的穿越時間隧道,想那城門打開時,或戰馬嘶鳴,壯懷激烈;或商旅絡繹,叫買叫賣,一片繁華,歷史在這裡留下輝煌一筆。

穿過南門洞沒多遠,在路的拐角處,有一尊見方不足一平米的五道廟,小廟保存完好,供奉五道神,神像是一壁畫,色彩鮮明,栩栩如生。據說五道神不求供品的多少種類,有一點就行,所以廟也小,但廟小神聖大,能保一方平安。

走進新榮助馬堡|張桃枝

一路前行,一路喟嘆。我們被這濃烈的古韻包圍著,更被助馬人的執著和堅守所感動,有的老房古牆雖有坍塌,但原貌依存,風韻猶在。有的房子依然有人居住,因為有人居住房子得到很好的保護。這些老房共同特點是門楣講究,木雕磚雕精美融合,門壁是五福臨門雕刻,不能不說助馬堡人是崇先尚祖、愛家護園的,在幾百年的歷史長河中,把這尊燦爛的民族文化遺存保存下來,也因此被國家住建部收在第四批中國傳統古村落名錄中。

走進新榮助馬堡|張桃枝

助馬堡不但是屯軍之地,更是商業發展繁榮之地。當時劇家和邊家極負盛名,劇家生意從堡裡大同到堡外的集寧呼市等地,可謂“富甲一方”。邊家有慶義昌商號,釀酒、染布、糧油食品加工,布匹日用百貨經營等等,商業範圍涉及內蒙、朔州等方圓幾百裡地。現邊氏大院依然存在,這是個二進院落,清式風格建築,青瓦雕簷,窗欞套疊,集富貴儒雅於一體,恢宏與豪華沒有在歲月崢嶸中磨滅。老院中住著一位老婦人,已85歲高壽,這位老人堅守著這個院落,堅守著這個家。她說“就自己住,不願與孩子們一起住”。家裡珍藏著兩個古式洋箱,桔紅色漆面,圓圓的大銅鎖,擦得油光鑑亮。或許她在守候著一份感情,守候著一個美麗的故事,才能把這歷史守到今天。

走進新榮助馬堡|張桃枝

邊家大院旁是左雲縣政府舊址,可見助馬堡的戰略軍事地位。閻錫山統治下的山西第二專署專員楊成章於1937年12月委派常嗣溫組閣“左雲縣政府”,在助馬堡駐地兩年。房子和院落並不大,雖已殘垣斷壁,但歷史的痕跡已刀刻斧鑿般凝固在這裡。

助馬堡不僅是戰略要地,也是紅色革命之地,1939年春,日偽軍隊集中600餘兵力夜襲助馬抗日政府根據地,燒殺搶掠極盡慘烈,妄圖殺滅抗日政府和民眾,但日本人的血腥屠殺只會讓仇恨的種子像雨後春筍一樣遍佈助馬堡,民眾紛紛起來抗日,掩護共產黨,同年10月,日偽金生子部氣急敗壞再次血洗助馬堡,32名無辜群眾被殺害。

走進新榮助馬堡|張桃枝

只有鬧革命才能得解放,郭北宸、邊定、李石英等有志之士滿腔熱血離開家鄉參加革命。其中郭北宸先是在綏遠遊擊隊做宣傳工作,後轉入地下與敵人展開鬥爭,1942年由於叛徒出賣,被國民黨特務殘酷殺害,犧牲時年僅30歲。

走進新榮助馬堡|張桃枝

來到助馬堡的人們總會駐足在城隍廟前的石旗杆下,西邊旗杆保存較為完整,上面刻著“顯忠遂良”,東邊的旗杆已被歲月削掉一半,刻著“彰善”,助馬人的精神精髓都在這兩個旗杆中,崇忠尚良,向善、從善、揚善。每看到石旗杆,就會想到那些為中國解放而獻出寶貴生命的助馬人,會想到郭北宸的忠烈,想到大菊花的堅貞,昂揚挺立的旗杆不正的是助馬人忠肝義膽的赤誠和堅韌不拔的精神嗎?(2018年4月15日完成於湖南長沙)

來自:《胡麻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