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月光寶盒,你也可以穿越時空隧道

任何一條進入札達的通道都要先經過土林的洗禮。


走進土林,你彷彿走進了另一個時空,穿越到那個久遠的年代。

沒有月光寶盒,你也可以穿越時空隧道

彷彿是一個虛幻的電影特技場景,一切都顯得不真實。

沒有月光寶盒,你也可以穿越時空隧道

連綿在一起的群山狀如列隊的士兵,一旁孑然而立的山頭則是威嚴的將軍。

你也可以把它們想象成土質的猛獸,大象、獅子、老虎。此時的夕陽是最好的渲染大師,光線籠罩之處,即刻變出一座黃金山。

沒有月光寶盒,你也可以穿越時空隧道

這種地貌學名為“水平岩層地貌”,是經過流水侵蝕形成的比較特殊的次生構造地貌,是上新世湖泊和河流相沉積地層,以粉細沙岩和黏土巖為主,間夾粗沙岩和沙礫岩。

由於水平岩層中垂直節理比較發育,而粉細沙岩又具有良好的直立性,所以溝谷深邃,谷坡陡立,即使一條小溝,也可深達一二百米。

較大的支溝谷底,兩壁陡峭呈箱形谷。又由於不同岩石的差異侵蝕,水平岩層常常構成形態奇特的巖壁和微地貌。

結構緻密而堅實的沙岩和礫岩常常成為粉細沙岩和黏土巖的保護層,或平鋪於巖壁的頂部,或突出於巖壁之上,與軟岩層交互,組成雄偉挺拔、奇異多姿的古城牆和古城堡形態。

沒有月光寶盒,你也可以穿越時空隧道

放到更大的時空去觀察,土林的形成只是漫長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中的短短一瞬。

300多萬年前,造物主在印度板塊和亞歐大陸板塊相撞的這個部位抓了一把,大地就像一塊桌布那樣聳起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形成。

隨之而起的還有高原南側邊緣的第一道褶皺帶——喜馬拉雅山脈和第二道褶皺帶——岡底斯山脈。褶皺帶相接處則形成一道道河流、溝壑,每一條河流都孕育著一種文明。

沒有月光寶盒,你也可以穿越時空隧道

9世紀中葉,吐蕃大幕即將落下,末代王孫吉德尼瑪袞一路向西逃亡,到達眾山之巔、眾水之源的西部高原,昔日象雄十八王的時代已經過去,而席捲全藏的硝煙還未波及。

沒有月光寶盒,你也可以穿越時空隧道

吉德尼瑪袞選擇此地絕非偶然。

整個札達被土林層層圍繞,據民間傳說,這形成了一個天然壇城。

土林下的札達盆地海拔相對較低,一條象泉河向西奔流,南亞的暖溼氣流可以進來,宜於發展河谷農業。

而土林中可挖掘洞穴,冬暖夏涼,是高原上因地制宜的天然居所。若建城堡於土林上,四周有重重山脈阻隔,易守難攻。

於是,無論出於宗教因素還是戰略因素,土林溝壑之中都成為一個等待東山再起的絕佳蟄伏地。

沒有月光寶盒,你也可以穿越時空隧道

等到3個兒子長大成人,吉德尼瑪袞進行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分封:長子貝吉袞佔據芒域,後成為拉達克王國;次子扎西袞佔據佈讓,後成為普蘭王國;三子德祖袞佔據象雄,後又兼併了佈讓,德祖袞成為古格王國的開國贊普,史稱“三袞佔三圍”。

沒有月光寶盒,你也可以穿越時空隧道

古格王宮是札達之謎的叢林一角,僅從視覺層面,你就無法將宮殿從它周圍茫茫蒼蒼的土林中剝離出來。

沒有月光寶盒,你也可以穿越時空隧道

雄踞阿里700年的古格王國,正是建立在土林環繞的札達盆地中央。

儘管重重高峰阻隔,這裡也從未切斷過與外界的通道,比如黃金之路、鹽巴之路、麝香之路。

從札達沿象泉河向南越過喜馬拉雅山,是印度、尼泊爾;向北越過崑崙山,是新疆;西方緊鄰克什米爾地區;東方連接西藏本土的後藏谷地和羌塘草原。

從西藏腹地看這裡是荒涼的西部邊緣,但它同時也在多元文化夾擊中儲藏著巨大的潛能。

沒有月光寶盒,你也可以穿越時空隧道

直到1042年,印度僧人阿底峽沿著這條通道而來。在這個用“等身黃金”迎請高僧的傳奇中,佛教又在西部高原重回至高無上的地位,土林圍繞的札達也迎來了它的黃金時刻。

沒有月光寶盒,你也可以穿越時空隧道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今天,所有的輝煌都成過眼煙雲。古格,僅留一座風化的城堡可供憑弔。

沒有月光寶盒,你也可以穿越時空隧道

但土林,如大海上的波濤,在青藏高原上依然層層疊疊地洶湧澎湃。它還會再存在多少年呢,還將風化成什麼模樣,誰知道呢。

我們知道的是,這個地理的奇蹟,是阿里大地上濃墨重彩的一筆,讓我們每一次駐足此間,都深深地折服於自然的偉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