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識的文科生後來都怎麼樣了?

我在做畢設

我認識的文科生,一般學法律、經濟、統計、行政管理、社會工作、工商管理、外語、馬克思主義哲學、國際政治、漢語言文學、中文等專業。

這些人中,有將近一半讀了研究生,大多數是在211和985高校讀的。

我覺得吧,在人生中,重要的不是選擇什麼專業,走什麼樣的路,而是你究竟用什麼樣的態度去走,究竟能走多遠!


夢裡藍雨

小公是文科生,2003年畢業,985、211大學畢業,工作座標西南某市。

小公大學同學畢業後,三分之一出國,其餘人員多數集中在學校、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十多年,這部分人基本沒怎麼換過單位,少部分升職當了領導,多數人在本系統安穩過日,包括本人。創業的,據小公了解,目前只有三四人,幹得都還不錯,同學聚會常是我們熱議的焦點。大家都很羨慕他們,也想成為他們,但似乎沒有一個有勇氣或膽量邁出那一步,年限越久,想法越少。

這就是文科生的就業現實,不像理工科生,一技在手,有那麼多選擇。

文科生和理科生畢業後,有幾個明顯的差別:

1、文科生普遍不如理科生“有錢”,畢業工資起碼要低2000;

2、文科生普遍不如理科生“專一”,畢業後多數會轉行(也是無奈之舉);

3、文科生普遍不如理科生“膽大”,當下的創業人員背景比例就是例證;

當然,無論從政從商,也有幹得好的文科生,不能一概而論。但從普遍性來說,文科生就業,比理科生差的不是一點點。

你認為呢?

我是小公,專注公務員考試、任用、提拔等體制類問答,感興趣或有疑問諮詢的,可以關注私信我,我將提供全方位的權威解答。


80後小公

不邀自來!作為一名在校文科生,對於自己以後的出路還是挺迷茫的。就我接觸到的文科生,他們的出路也是多種多樣。

文科生大學可以學的專業說實話其實還挺多的,文學,歷史學,哲學,經濟學,法學,管理類,外語類等等。文科生大學畢業之後大都選擇了繼續深造讀研,我們學校歷史學院的畢業生基本都是繼續深造了。但是也有不少的同學進入企事業單位,出版社,政府,銀行,教師,文秘之類的行業。當然有著同學自己選擇創業,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所以說只要努力奮鬥,不會醜出路問題的。文科的同學們一起努力奮鬥吧,美好的明天在向我們招手。這句話也同樣送給我自己吧。



我是青年時間,希望可以和大家一起討論問題。如果有不妥之處,還請大家批評指導。


青年時間

因為高中讀的是藝體為主要的藝校。所以學校文科生佔了三分之二,畢竟學藝術沒時間刷題。

文科生,學美術的基本都做設計這一塊去了。

學田徑、健美操等等這些基本都是在做教練,家裡有錢的自己開店了。

還有一些學乒乓球、羽毛球等,體育競技類的文科生。最後的結果都不怎麼好,最好的就聽說有個在省隊打羽毛球。其他的人基本沒什麼發展,畢竟體育競技類的項目,我們國家體育大國,競爭壓力太大。


生哥真能量

體制內的一批(60%):高校,科研,公務員,事業單位

金融體系的一批(20%):銀行,投資,證券,FA

企業(20%):營銷,財務,審計(創業的幾乎沒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