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日軍如何報道侵華戰爭?對手太卑劣,我是被逼的!

80年前日軍如何報道侵華戰爭?對手太卑劣,我是被逼的!

80年前日軍如何報道侵華戰爭?對手太卑劣,我是被逼的!

1937年7月7日起,長達8年的日本全面侵華戰爭開始。在日本政府的要求與部署下,日本各報刊雜誌社、各新聞通訊社、各電影製片廠都將侵華戰爭放到其採訪報道工作的首位。在這樣的形勢下,1937年8月3日,經陸軍省、日本中國派遣軍許可,大阪每日新聞社與東京日日新聞社共同創辦了《中國事變畫報》。該畫報記錄、報道1937年至1941年送四年多的中日戰爭。

80年前日軍如何報道侵華戰爭?對手太卑劣,我是被逼的!

1937年7月7日的盧溝橋事變是日本全面侵華的開端,《中國事變畫報》第一輯開篇就報道了盧溝橋事件的經過,而第一個小標題就是“突如其來的不法射擊”,新聞講述了當天日軍在盧溝橋北面地區演習時遭受中國軍“非法的”襲擊,而日軍出於自衛“不得不”應戰,最終佔據了龍王廟。

80年前日軍如何報道侵華戰爭?對手太卑劣,我是被逼的!

據《中國事變畫報》報道,盧溝橋事變的第二天,先射擊的中國軍隊自己提出了停戰請求,隨後中日雙方進行了談判,達成了協定。但7月10日,中方撕毀協定,再次“非法“射擊,日軍再次“不得不“應戰。即使如此,日方依然“決定持不擴大事態的方針”,然而中方卻在加強戰備部署,並於13日、14曰接連“非法”射擊,使得日方一次又一次“不得不“應戰。畫報還列舉了《塘沾停戰協定》等不平等條約中,中方違反條例的證據,所呈現的結果,是最終在中國的“非法”挑畔之下,日本政府聲稱“不得不”決定出兵華北自衛,沒有領土的企圖,態度正大光明。

80年前日軍如何報道侵華戰爭?對手太卑劣,我是被逼的!

80年前日軍如何報道侵華戰爭?對手太卑劣,我是被逼的!

圍繞盧溝橋事件和大山事件,《中國事變畫報》通過圖文並茂的報道,大量貌似生動真實的細節,將中國塑造成主動挑起事端、不尊重日本正當權益的罪魁禍首,而日本被描繪成為了因中國的挑畔而不得不起而擇衛自身權利的正義的一方,將引發兩國全面戰爭的責任推給中國,從戰爭源頭上為日本進行侵華戰爭辯護。

80年前日軍如何報道侵華戰爭?對手太卑劣,我是被逼的!

除了將引發戰爭的直接責任推給戰爭對手,《中國事變畫報》從創刊後就有意識、有計劃地對中國的國家形象進行了大量負面的報道,引起了日本民眾對中國的反感,從而獲取了更多的戰爭支持。例如《中國事變畫報》中涉及中國的諸多報道中,“恐怖““卑劣“類似意思的詞彙出現不下百次,使得中國呈現出非人道的殘暴形象。

80年前日軍如何報道侵華戰爭?對手太卑劣,我是被逼的!

中國方面為對抗強大的日軍而不得不採取的焦王戰術、堅壁清野之策都在報道中被冠以卑劣之名,中國軍隊在遭受轟炸城市的家家戶戶的屋項插上第3國旗的方法也被評為“卑劣的偽裝”。對於國民政府炸開花園口阻擋日軍,《中國事件畫報》評價為:京化線方面的敵軍太卑鄙,又害怕我軍,居然用掘開黃河大堤的奸計來阻擋我軍進攻……古來中國的統治者都以能治水而揚名,製造黃河氾濫致使生靈塗炭,將會永遠在中國的歷史上留下汙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