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那些撩完就跑的“渣女”

救救那些撩完就跑的“渣女”

“520”被刷的屏,到今天都心有餘悸。

大多數人狂歡的表象下,隱藏的卻是不知多少人的苦衷與心酸。

昨天,有個讀者留言說自己心裡很難受。

她高中時物理成績不太好,班級裡有個常年穩居年級第一的男生。有時需要借筆記,這個“大神”從來都是先借給她,不給別人。

因為這個細節,她說自己有種被“偏愛”的自豪感。但其實高中畢業後,她和“大神”的聯繫,也只限於每年兩人的生日。

她今年就要大學畢業了,幾天前,“大神”突然說要去她在的城市看演唱會。誰知道,迎來的還有他突然的表白。

她回想起當年的點滴,感覺自己簡直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興奮地和身邊人分享喜悅,甚至改變了下一步的人生計劃,想好了未來……

得到了肯定的回覆後,男生去她在的城市找她。

誰知,一見了面,這個女孩卻覺得自己該放棄這段還沒開始的感情。

“我感覺很怪,自己突然變得特別理智。這個人要進入我的生活了,但我還沒有完全瞭解他。我感覺自己可以處理好生活中的所有事,那為什麼還要和另一個人牽手呢……我感覺可能是我不需要戀愛……我真的需要空間……怎麼感覺自己是個渣女……

對於戀愛這個折磨人的命題,如果攤上了個“迴避型戀人”,就免不了一場相互的折磨。

還沒開始就想放棄,陰晴不定若即若離。

一到關鍵時刻就慫,要怎麼辦?

1

撩完就跑不一定是渣

Ta有說不出的恐懼和疏離

電影《志明與春嬌》中,張志明像個長不大的孩子,唯唯諾諾,總是退縮。

春嬌準備從火車站離開了,志明在朋友的提醒催促下才追上去。

他說,“我知道我這麼久以來沒為你做過什麼,對不起。但是我其實真的想改……”

救救那些撩完就跑的“渣女”

明明期待,卻無法用行動體現;明明渴望得到關注,卻因為微小的細節而連連退卻,最後呈現出一副“高冷”的姿態。

人這樣的狀態,從嬰兒時期就有跡可循了。

早在上個世紀,科學家就發現靈長類動物的幼崽傾向於依賴自己熟悉的照顧者;而這種依戀的行為,也有助於讓得到了長輩關注的幼崽在遇到危險的時候存活下來(Bowlby, 1960s)。

俗話說,“會哭的孩子有糖吃”。

進而,有科學家將嬰兒的依戀總結成了幾種類型(Ainsworth, 1978):

  • Secure attachment——安全型依戀

  • Anxious-ambivalent attachment——焦慮-矛盾型依戀

  • Anxious-avoidant attachment——焦慮-迴避型依戀

  • Disorganized attachment——混亂型依戀

被歸類成“迴避型依戀”的嬰兒對於護理人員的歸來或離開,都沒表現出太多的情緒。他們對分離沒有困擾,忽視別人的照顧,甚至拒絕幫助。

不過科學家們通過監測嬰兒的心率,發現這種沒有明顯表現的行為,其實是一種掩蓋窘迫的面具。

關於這樣的依戀類型,成人世界存在更進一步的定義(Hazan,1980s):安全型、焦慮-過度擔憂型,以及疏離型迴避,和恐懼型迴避

王家衛的《阿飛正傳》裡,阿飛(張國榮飾)是一隻永遠在尋愛,又一次次將愛推開的“無腳鳥”——他就是“疏離型”迴避的典型。

救救那些撩完就跑的“渣女”

和阿飛一樣,大多數的“疏離型迴避”的人其實很會撩。

自帶一種憂鬱和難以捉摸的氣質,加上慣用的若即若離的“伎倆”,很容易讓人對他們產生興趣,並不知不覺地深陷其中。

但當你淪陷並想把關係推進一步時,他們卻表現出緊張和不安,此時你越靠近,他們越逃離。

不再主動聯繫、表現焦慮,對於“迴避型”的人來說,是動了真情。真的不是渣,而是他們可能對於“獨立”的渴求,冒出來得不太是時候。

這像是一種敏感的領地意識——即他們所謂的“獨立”。一旦另一方稍有跨界,他們便會用冷漠和迴避來推開,以此來保證自己的絕對安全。

對於“恐懼型迴避”的人,情感更加複雜。雖然渴望親密關係,又會覺得不舒服;不信任自己的伴侶,卻也會時常感覺自己配不上這段感情。為了刻意避開親密關係,他們會選擇壓抑情感

(Bartholomew,1991)。

每個迴避型戀人都有精分的靈魂,或者說,他們都是偽裝高手。

坦然面對自己已經很難,更不用說要真實地對外表達自己的感情。

2

長大的你總想逃離

很可能是躲不開童年的陰影

心理學研究發現,成人在依賴關係中的迴避行為,往往與幼兒時期的情感受挫有關。

從很小的時候,我們就被教導要學著獨立、強大、和勇敢,我們習慣藏起情緒,對內心的感受閉口不談。

所以,變換和自己相處的節奏,轉而去享受一段親密關係變得異常難。

雖然迴避型人格的形成並不能完全歸咎於原生家庭的漠視,其中還有基因和環境的先天因素,但原生家庭的影響,直接且深刻,甚至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性格本質。

如果養育者長期習慣漠視孩子的情感需求,拒絕給與及時的反饋,那麼孩子會逐漸不期待情感上的支持(從而讓自己變得冷漠和疏離),或是陷入要求更多、也被拒絕更多的境地(既渴望又害怕被拒絕)。

如果這種幼時的體驗足夠深刻,很可能在一個人成長過程中沉澱下來,變成一種“人際關係是不可靠的,只有自己才值得被完全信任”的潛意識,長大後會格外珍惜自己的獨立性。

比如,當一個“迴避型”的人在一段關係中感到不適時,他們會採取拖延戰略。對方問“我們今晚什麼時候見面比較好”,他裝作沒看到手機,一直拖延時間到這次沒法赴約,才回復說“不好意思沒看到”。

過度的自我保護,讓他們錯過很多交流的機會。

3

迴避型依戀不是病

但仍舊需要這份自救指南

事實上,在亞洲國家(尤其在中國和日本),絕大多數的人都偏向迴避型人格,這與我們傳統的家庭教育文化有關。

而且,並不是所有的刻意疏離都屬於“迴避型”,因為即使是“安全型”依戀的人,在戀愛中也有對距離的需求。

如果你對距離和獨立性過於強調,無法順利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以至於始終無法進入或保持一段親密關係時,才需要正視自己的交往模式。

1、儘量找一個與你的依戀類型互補的伴侶

對於“安全型”依戀的人,他們習慣性地對伴侶和依戀抱有積極的態度,能平衡獨立和親密的關係,也為這種平衡感到舒服。如此,你有恐懼,ta可以用安全感彌補。

2、意識到你的伴侶是否在被你的迴避所傷害

大多數人在與迴避型人格相處時,都被動地處於一種不平等的關係中。因為對於迴避型人格而言,“對距離的控制權”就意味著安全,而如果失去這種控制權,往往也就意味著這段關係的破裂。

如果還想繼續這段感情,那麼請在Ta筋疲力盡之前,做出一些改變。

3、正確認識是真的被Ta所吸引,還是隻是出於獨處的不安

在人類的感情中,荷爾蒙的衝動是建立一段長久親密關係的基礎,而純粹靠理性維持的關係則難以長久。

4、儘快和過去的自己做個了斷

網球名將李娜說,她是個自卑得根深蒂固的人。她在巔峰時期的教練卡洛斯發現,就算鼓勵李娜,她也不怎麼回應,聽到別人的表揚,李娜也覺得是在哄她而已。

癥結在於,李娜9歲時就進了體校,童年時期的教練有長達十年的時間不曾表揚過她。雖然已成世界級名將,但提起這段往事,她還是會淚流滿面。

我覺得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影響力真的是遠比想象的大很多。我必須要把她說出去,我必須要讓教練知道,她當時傷害了我。

藉著一次休假,李娜回家鄉找到當時的教練,說出了心事,解了自己的心結,也理解了當時教練的苦衷。

潛在的記憶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你現在的生活。如果往事記憶是個枷鎖,直面它,把它拆掉。

5、坦誠地和現在的Ta溝通

最好能和對方協商出一個適當的“距離”概念,說清自己對獨立的理解和邊界所在,循序漸進建立起對對方的信任感,找到兩人間最舒適的距離。

不要被自己的“迴避型人格”嚇倒,它不是百害而無一利,你也不會注孤生。

P.S. 如果你被“迴避型”戀愛睏擾了許久,就用這篇文章和你的Ta解釋清楚吧。

加油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