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同為戰敗國的德國與日本,哪個更為發達?

追夢的少年54

在人口和經濟總量方面,日本對比德國有較大優勢。在造船業日本也比德國具有先天優勢。航空航天業方面德國放棄了獨立研發走向了國際合作,雖然不是獨自擁有,但可以掌握全部核心技術;日本雖然想獨自研發航空航天產品,但受到美國的制約完全不能獨立,核心技術被美國掌控。軍工方面,德國的潛艇、坦克、火炮等都是世界最頂尖行列。日本在這些行業雖然也能製造先進水平的裝備,但核心技術都受到歐洲及美國的控制。所以,在經濟上日本要強於德國。但在軍事上德國與英法美等國同宗同族,雖有防備但抱團取暖的傾向更加明顯;日本二戰之中劣跡斑斑,美國對其防備大於扶持,看似能製造各類海陸空先進裝備,但核心技術大多受制於美國。一旦歐美分道揚鑣,德國能擔任起整個歐洲聯盟的領導者與美國分庭抗禮。而美日一旦分崩離析,日本將全面被美壓制。


汪淳浩瀚

從各個方面,德國都要勝於日本。

二戰以後,這兩個國家都在潛心發展經濟,在製造業方面,可以說都是世界級的標杆。德國的機械,日本的電子。兩國在汽車製造領域也是可以代表世界汽車發展的。在幾十年時間了,他們已經從戰敗的陰影裡走出來了。



但是,德國與日本相比,還是略勝一籌的。戰後的德國,勇於承認自己的過失,並總結失敗經歷,認錯態度良好且大體。而日本,對於自己的罪行,不但不承認,還毫無悔過之心,令人唾棄。所以,從認同程度上,日本在國際上就比不上德國。


日本曾爆發過房產泡沫,這一打擊,讓日本經濟退後很多,而德國,從來都是堅持工匠精神,不炒房,不以房產為中心,我有幾個德國朋友,他們對於中國人感到很吃驚,在他們國家,老百姓一不談政治,二不炒房。而這些,在中國是最基本的一些東西。所以,德國走的每一步,都很踏實。

還有就是,日本是一個小國,總體資源匱乏,雖然發達,也不過是一個彈丸之地,與大國是無法相比的,這也是日本充滿挑釁氣息的根本原因,從某種意義來講,就是紅了眼了。


歷史密探

德國是個出口加工大國。機械加工領域較為發達。拜中國所賜,兩德統一後發展很快,中國進口的機床、大型機械以德國貨居多。

日本是科技立國,在材料、精密加工、半導體、電子工業、超導等幾乎全部的工業領域領先世界,而且很多是壟斷性的。

波音787三分之一在日本造。韓國面板所需的鍍膜機、檢測、光刻機等幾乎所有的液晶製造設備都是日本造。德國汽車的電子控制模塊、電氣系統均為日本提供,大部分德系汽車的變速箱也是日本製造,德國汽車鋼板離不開日本技術,德國汽車工業機器人大部分是日本發那科製造的。

這兩個製造業大國你說哪個更發達?


鷹的家園

德國遠勝於日本。

德國挑起兩次世界大戰,實力絕對是頂級玩家。德國人一直歐洲是霸主,軍事強國。遠在羅馬帝國時,日爾曼人讓羅馬軍團損兵折將,最終羅馬帝國被日爾曼將領摧毀。中世紀,神聖羅馬帝國也是歐洲一霸。雖說兩次世界大戰德國都戰敗,但德意志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讓德國在廢墟中站起,英國脫歐後,德國扛起歐洲復興的大旗,重新成為歐洲一哥。特朗普的不靠譜,讓美帝大哥地位汲汲可危,關鍵時刻還是靠德國。


日本是站在我們的痛苦上才發展起來的。近代滿清的衰落讓日本賺翻了,大量賠款讓日本有錢搞建設。二戰後,日本雖說戰敗,我們大度的放棄賠款讓日本死裡逃生,朝鮮戰爭讓日本絕地反彈,大量的美國訂單讓日本跳躍性發展,一躍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日本覺得翅膀硬了,叫囂起來了。但是日本有致命弱點:美帝控制太嚴,日本資源匱乏,國土面積小,不利於長時間作戰。更致命的日本跟我們,韓國,朝鮮,積怨太深,周圍鄰居都防患日本。命中註定,日本是二流國家,成不了大氣。德國統一後,有軍隊,有資源,左右逢源,認罪態度好,得到全世界諒解,國際上幾乎沒有敵人。

長遠考慮,德國必定成為世界重要一極,成為聯合國理事國。日本不過是兔子的尾巴,長不了。


醉劍書

德國人有信仰,日本人現實!

德國人口不如日本多,可歐州無弱國,可以得到源源不斷的高素質工人,日本排外,提前進入老年社會,後勁不足!

德國工業在轉型,提出工業4.0,進入物聯網的時代,個性化生產,日本錯過了移動互聯時代,全面落後於中美,沒有前途!

德國重工業領先日本,化工世界第一,機床超過日本,BBA佔領世界豪車市場,軍工一流,日本只剩電子零部件,動漫,AV超過德國。

德國已經成為歐州領袖,二戰想要的,都得到了。

日本島在慢慢沉沒,提前進入老年社會,負擔過大,年青人死氣沉沉,缺乏創新創業,得過且過,二戰想要的全部失去,還被美國殖民,失去尊嚴。

德國人有信仰,出了很多偉大哲學家,古典音樂家,一半多的諾貝爾獎得主,發明家,美國工業基本掌握在德國移民手上,所以德國工業強於日本。

日本人現實,島國心理,小氣蠻橫,做人沒有信仰,得勢時如瘋狗到處咬,失勢時如哈巴狗沒人格,重眼前,高中生援交賣淫不以為恥,沒戰略,提出信息社會,卻不懂玩,重硬件不重軟件,失去了IT時代,提出數碼社會,同樣重硬件不重軟件,失去了移動互聯時代。

反觀德國引領歐州走向工業業4.0,日本還原地踏步,自我欣賞,中美已經引領移動互聯時代,前十大市值最大的公司全是中美移動互聯網公司!


心有遠芳

日本與德國都是把自己民族看作一個整體的國家,他們有很強的國家意識。這點從東西德的合併,與日本教育的發展上就能體現,這是沒有民族凝聚力的國家絕對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鐵男春秋

德國是科技立國,比日本發達,在重工業,化學工業,軍事工業,汽車,大型飛機,機械工業,加工出口都比日本強,做事認真細緻,產品質量過硬,譽滿全球,但不善經營,日本是個被管著的國家,雖然科技比較發達,但最核心的技術都在美國人手裡,他一直為美國人打工,沒有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在飛機,造船,電子,護聯網技術,都在為美國和歐洲提供重要部件,在其他領域也是領先世界,尤其是他比德國人善於經營,所以經濟總量是世界第三,他沒有建立自己的完整體系,那一行也插手,他的發展既受益於美國的大力扶持,但在扶持中又讓人家扣住了脈門,他只能在美國給他劃的圈圈裡跳舞,完全靠自己,他能造出什麼?他就是個高級打工者,德國在很多部門是獨立自主的,德國人雖然是戰敗國,受到了佔領和嚴格管制,但他反省了歷史,與過去做了分割,獲得了自由,不但可以自行決定自己的命運,還能領導歐洲,所作所為,頗有大國風範,日本就慘了,七十年過去了,不思改悔,拒不認錯,思想品德,還停留在七十年前,沒有從歷史中進步,所以至今還不是正常國家,還須繼續反省,大凡內部非常團結的國家,對外關係都不佳,因為團結就是為了對外,德國,日本都是這樣的國家,德國做了歐盟的頭以後,利用歐洲的人力與財力,會使他發展的更好,尤其是在科技方面,會超過美國,德美一向交惡,英國脫歐,更有利於德國老大地位的穩固,在德國領導下,美國以後恐怕不能再領導歐洲人了,日本跳的再歡,終是人下人,看不出來他有什麼辦法脫開美國,由於中國加入世界經濟的大海中,壓住了日本的勢頭,只要中國在,他就只能走下坡路,最近這幾十年中國人分了他不少馬奶,所以日本深懼中國,乃與美國聯手,共遏中國,故日本的現況,不如德國,未來更與他不利。


縹緲孤鴻影45

第一個觀點:我們都知道,在重工業上日本與德國都算是比較強大的國家。我們從汽車入手說說,日本最強的汽車工業有四大品牌:日產,豐田,本田,三菱。那麼德國擁有的四大品牌有:奧迪,寶馬,奔馳,大眾。我們也知道這些品牌的車都是實力雄厚,相對來說可能德國佔優勢。

第二個觀點:日本為世界提供84%的電子科技技術,世界企業500強,有358個落戶日本。日本的人均收入也是世界前列,東京和大阪是連著的,相當於黑龍江的齊齊哈爾和北京 這之間的距離都是城市,所以是世界最大的都市圈。對於德國經濟實力可能就敗給日本,因為德國在經濟發展要比日本遲很多而且發展慢很多。



第三個觀點:作為一箇中國人,我想帶一些國家情緒來說說最後一個觀點,我們曾經的國家收到日本的侵略,但是我們日常做的那種拒絕日本貨是有點錯誤的。其實我們更應該吸收他們的精華來彌補自己的缺陷。所以我們在憎恨日本的同時我們要學他們技術加上自己,將來有機會與他們實力比拼,不至於未來輸給它。


以上為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幫助。謝謝!


Deep深哇

根據目前衡量一個國家發達程度的指標,一般認為是:這個國家的工業化程度,人均收入指數、基礎設施建設、機器設備和高端機械設備的製造水平、國民教育水平、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人均壽命等諸項指標,從這些指標看兩國都很發達。很相比較看德國比日本更發達。


微博妮稱林森森

德國和日本一樣發達,發展各有特色。日本以人口和經濟總量大於德國,其工業體系特別是精密機械、電腦芯片、光學儀器等冠絕全球,軍事戰爭潛力很大,日本是發達國家中的經濟大國。德國是歐盟的中堅領導力量,其發力引領的德國工業4.0成就非凡,世界稱羨。德國目前既是世界經濟大國,也是世界政治大國,默克爾大選預計又將獲得連任,德國的全球責任更是不可或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