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李斌敢去美國IPO?

為什麼李斌敢去美國IPO?

企業募集龐大資金一般擁有多種融資方式,與其他新興造車企業不同,此次李斌為何選擇了難度最大的IPO?

5月28日,相關消息稱蔚來汽車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IPO上市申請,計劃本次募集資金近20億美元,且最快將於今年夏天或秋季開始接受投資者認購。另外由於蔚來的IPO尚處於準備階段,因此實際募資金額也會有一定變化。

據汽車預言家瞭解,蔚來汽車從2014年成立至今四年中,其融資金額已經超過22億美元,而在去年11月由騰訊牽頭的新一輪融資中,蔚來汽車已籌集超過10億美元的資金。即便擁有過如此高額的資金,蔚來汽車目前也僅僅有一款量產車ES8上市,且還未正式交付。

面對幾乎沒有進展的汽車生產銷售和不斷消耗的大量資金,蔚來汽車此時選擇了在美首次公開招股募集更大資本,不免使蔚來汽車在造車新勢力中再次形成疑問:李斌究竟把錢花在了哪?這次為何要利用IPO給蔚來帶來“彈藥”?

在造車新勢力中,與蔚來汽車同樣進行不斷融資的車企比比皆是,但從融資金額和最終成果展現上,蔚來汽車可以稱作是嚴重失衡。因此,與其成蔚來汽車花錢多,不如說它花了很多“冤枉錢”。

大體估算蔚來汽車近幾年的成本花費,無疑集中在車型研發、工廠運行和產品運營等相關方面,而在這三個花費大項目中,相關人士分析蔚來汽車可謂是處處花了很多不該花的錢。

第一、在產品研發上,蔚來汽車在2016年招兵買馬之時曾對外界承諾將向電動汽車、無人駕駛汽車投入100億元研發資金。在兩年之後的今天,外界在蔚來汽車身上卻只看到了一款量產車——ES8,且其售價以44.8 萬起步。

即便在ES8高昂的售價的基礎上,1萬輛的預售車型從2018年初至今,也未實現交付。同時,蔚來汽車又再次承諾9月底之前完成交車,且當下5月即將過完,量產的ES8依然杳無音信。換句話說,僅在產品上,蔚來汽車就花了超百億資金打造一款車型,而這款車卻暫時無法走向市場,為它實現盈利。

第二、在工廠方面,蔚來南京工廠項目總投資30億元,主要是高性能電機及電控系統生產基地,同時,江淮蔚來整體的合作規模約100億元,產能是5萬輛/年。新興造車企業選擇代工廠的意義就在於提高產品生產效率和質量,但從目前來看,江淮汽車為生產蔚來汽車所設的新工廠並未實現相關作用。

另外,蔚來汽車當下產品定位在40萬以上,在工廠生產中與江淮車型並不相符。此前,有相關消息稱蔚來汽車將在上海嘉定自建工廠,該項目資金花費將超過200億元。從代工廠到自建工廠,蔚來汽車歷經與江淮合作得到相關資質,但為此卻付出幾乎雙倍代價。

第三,與其他大多數新興造車企業不同,在產品營銷上,蔚來佈局大型線下中心。致力於讓用戶營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社區,這是蔚來對汽車行業用戶體驗的思考和重塑。從某種意義上講,蔚來汽車意在用重金樹立一個標準,打造自己獨特的品牌。

雖然蔚來汽車一直處於猛花錢狀態,但在今年4月分,蔚來依然表示目前公司資金充裕,日常運營和進行大規模的生產都沒問題。看似不缺錢但依然需要錢,對於外界而言,新興造車企業融資已是常見的事情,但為何李斌敢在美國IPO?

目前,新勢力造車企業基本都處於缺錢階段,蔚來汽車算不上唯一缺錢者,其中,中國一汽將作為戰略投資者參與BYTON拜騰B輪融資,明年同一時間將進入C輪融資階段。而小鵬日前剛剛啟動總額22億元的B輪融資,並獲得阿里巴巴集團、富士康和IDG資本的聯合領投支持。在B輪融資完成後,小鵬汽車從資本市場融得的資金將超過50億元。

由此看來,新興造車企業多數都選擇從中國資本中得到發展資金,而很少選擇海外IPO。據瞭解,這主要是因為企業募集資金時,進行IPO可以稱作是所有方式中最難的一項。投資人士表示,企業在進行IPO時,有著嚴格的資產、經營、董事等各方面要求,鑑於這種原因,其他企業不願選擇將資本花費徹底公佈,從而放棄IPO。

但作為曾經易車創始人李斌,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赴美進行募資。相關資料顯示,李斌曾成功在紐約IPO,並投資過易鑫金融、易鑫資本等汽車金融品牌。可以說,李斌是一個在美股中嚐到甜頭的領導者,另外他還擁有一個專業的資本團隊。

有相關人士透露,早在蔚來汽車成立之初,李斌就已經在美國佈局蔚來研發中心以及相關業務。另外,在蔚來汽車自身實業發展同時,也在資本等方面也適時做出調配,適應募資規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