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攜母跳河:你和生活之間只差了“勇敢”兩個字

男子攜母跳河:你和生活之間只差了“勇敢”兩個字

網傳內蒙古49歲男子照顧癱瘓母親,因生活困難相約投河自殺。

這位男子,遇到困難,不是面對,而是選擇逃避,為其所應不為。

托爾斯泰說:為其所應為,這樣的人才是勇敢的。

生活中我們有多少次為了麻煩而逃避,為了困難而放棄?

就像這則新聞中的男子,不堪重負,選擇與母同盡。

有人說:連死都不怕,還有什麼不敢面對?

非也。死是解脫,活著才是勇敢。

魯迅在《紀念劉和珍君》裡寫到“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

就怕日子苦不堪言,有人還能把它過成一首詩。

無處安身時,一句“以天為蓋地為廬”瀟灑面對;

食不果腹時,笑慰“飢腸轆轆的肚子是不長耳朵的”;

衣不蔽體時,還能自嘲“有一種寒冷叫做忘穿秋褲”;

……

我想這樣的人大抵都是“強者”。無謂困難,坦然面對。

都說“勇者無懼”,的確如此。真的勇敢,是無需尋求解脫的。他們只會勇敢面對,拼力解決。

最怕那些“為賦新詞強說愁”,明明還好的人,偏偏把自己說得那麼悽慘,過不下去,活不了了。

最近在陪女兒複習,備考期末考試。一遇到計算題,兩位數乘兩位數,女兒就蔫了,說自己怎麼怎麼倒黴,怎麼怎麼可憐,頭都大了。

計算是女兒的弱項,女兒每每談計算色變,就是沒有勇氣耐住性子認真練習。

我和老公軟硬兼施,恩威並用,才勉勉強強讓女兒在短時間裡小練習一下。

面對短板,面對困難,孩子如此,我們大人有時又何嘗不是呢?

其實能夠直面自己的短板,正視所面臨的困難,這樣的人才稱得上勇敢,這樣的人生才會勇者無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