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劍平:國產動畫不該處在被批判的地位

近年來,國產動畫雖然產量可觀,但能達到“國民級

”稱號的作品寥寥可數,許多人對中國動畫產業發展也是一知半解。在複雜的大娛樂環境下,國產動畫該如何發展?

李劍平:國產動畫不該處在被批判的地位

李劍平: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院長、動畫導演、中國美協動漫藝委會秘書長、中國動畫學會副秘書長、北京影視動畫協會會長

課程回顧

、關於IP類動畫電影

近幾年,大家都對IP特別關注,都在討論IP。IP是非常好的一個出發點,它可以來吸引大家的關注度和了解。IP類電影,在國際國內都必須是已有的題材,從各個方面再去擴大它的影響,賦予新的生命力。

二、關於“進口動畫”與“國產動畫”

我們目前確實以進口動畫為主,當然進口動畫的性質也在改變,有的是純進口動畫,有的是中方進行了合作投資的作品,開始有我們的人員參與制作。隨著國產動畫和進口動畫同臺競技,我們就可以直接對比票房、效果和口碑,找到差距。國產動畫在這個時候不是處於被批判的地位,而是處於一個非常好的跟進口動畫比賽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管是什麼現象,只要有市場和排片,有觀眾在投票,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我們經常說國產動畫缺乏國外動畫創作的想象力,實際上這並不是人的想象力問題,是機制和人的創作經驗以及團隊合作的問題。我們在這個過程中應該看到,從技術上來說我們不比別人差。

國產動畫和進口動畫的差距,實際上就是在於創作行業、投資集體和團隊合作的經驗上。一個行業整體的組成要隨著這些現象過程逐步的合理,才能強大。這麼多年,很多的動畫人前仆後繼都在做動畫,都在想做好東西,也有更多的年輕人學成歸來。但這不是個人就能夠突破了的,因為這個行業是一個集體合作的行業,在每一個人的突破過程中,再不斷的合作、協調,融合在一起,才能促進國產動畫電影的進步。國產動畫電影和進口動畫的差距在縮小,那我們在這過程中要認真思考和對待每一個作品的出現。

三、關於動畫人才培養

動畫是一個充滿了新技術、新觀念的藝術,需要更多的新一代的年輕人的參加。所以我們在動畫專業人才的培養上就面臨不斷改變不斷創新的過程。中國的動畫教育有幾十年的歷史,從1952年北京電影學院就開設動畫專業,上海電影廠很多優秀的老一輩的傳統動畫藝術家有很多就是出自北京電影學院最早的畢業生。1978年之後電影學院一直在進行動畫專業的招生,但是那時候招的人數比較少,1996年之後幾乎就年年招生了。2000年宣佈成立了動畫學院,招生的規模就相當於稍微比原來大了一些,之後全國很多的院校都成立了動畫專業,所以動畫專業的學生現在達到了二三十萬人的規模。

這個情況帶來的問題是,這麼多人在學這個專業,怎麼去培養。目前來說,各個院校也在利用自己的條件來進行培養,根據自己的學科和師資配備情況來側重計算機和漫畫。同時我們在培養學生過程中也有改變,從原來單純的培養短片藝術類創作專業人員的角度擴展到要培養面向整個商業性市場需要的人才。

這是一個產學研創合作的機制,在這樣的培養機制下,我們選拔學要求是全方位人才,我們希望他們能夠接受不同的風格和手法,從手繪到電腦,平面到立體,傳統的藝術到最新的當代藝術,都應該有所涉及所瞭解和關心。然後根據每個人的不同的特點,去創造條件,從基本的技法的學習,技術的掌握到個人創意的發揮,進行輔導,讓他們去做各種類型的創作,而他們的創作也要跟市場的評價和傳播進行結合。這樣的培養和支持機制,需要相關的管理部門、國家部委、整體企業的支持,包括今天各位在這裡的討論再反饋給我們,給學生創造更好的更開放的一個環境。

專業的劃分上有動畫、動畫導演及數字媒體、藝術技術、還有戲劇影視文學的動漫策劃。在電影學院的學習,是會跟整個電影學院的編劇、導演、攝影、美術、表演、聲音等結合在一起,大家一起學習合作。

互動交流

Canbbittttt

您好,2017年日本引進的動畫電影影片票房下滑嚴重,無論是《多啦A夢》這種知名IP,還是由《你的名字》核心團隊打造的《煙花》,都表現不佳。請問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日本動畫電影在我國的遇冷?

李劍平

我覺得日本電影是一個比較奇怪的現象,日本電影其實很受歡迎。但是由於我們多年來日本電影看得很少,國內觀眾並沒有完全習慣在電影院看日本的電影。像《多啦A夢》這樣類型的電影,恰恰不是日本現在動畫電影的主流,它實際上是一個《多啦A夢》這樣的IP的一個電影創作,在日本它並不是電影創作的最高質量的代表。

《你的名字》表示著日本的主流的商業電影在中國還是能夠取得很大的成功的,還是非常受歡迎的。《你的名字》把日本的現實生活和科幻的這種概念給混合在一起,很適合中學生以上的年齡群體觀看。這個電影對兒童的吸引力應該不高,如果帶上兒童群體的話,這個電影的票房還會增加很多。

極華

老師您好,在六七十年代,我國曾製作出《大鬧天宮》、《七色鹿》、《小蝌蚪找媽媽》《哪吒鬧海》等佳作,為什麼現在的中國反而拍不出當年這般劇本好、製作好的動畫片了?

李劍平

還是很多人談到中國老的動畫片的質量和影響力,其實我認為不能這樣去對比。就相當於今天我們拿任何一個電影跟文化大革命期間的樣板戲來進行比較,全國人民都看樣板戲,至今還有很多人提起來,那樣板戲也是經典。但是那是一個舉全國之力,不惜代價沒有時間限制的投入創作出來的,簡直是在不可想象的情況下完成的。現在是市場經濟,很難再形成這樣的局面,不可能集中全國的行業精英去做一個全國性的任務。

那些優秀影片也是一個藝術探索,比如《小蝌蚪找媽媽》這種水墨的,《哪吒鬧海》那種壁畫的,在形式的探索和題材上都是有所突破的,而當時影片數量稀缺,所以它達到了萬人空巷的境地,被奉為經典。

所以,今天的動畫創作就不會形成一花獨大的場面,而是是百花齊放的環境。我覺得今後會出現更多的像《大鬧天宮》這樣的優秀影片,甚至在不同歷史時期有更多的技術的進步的影片,是完全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