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十六帝,名字都藏在這首詩裡!

大明十六帝, 名字都藏在這首詩裡!

在中國歷史上,就平民開國皇帝而論,前有劉邦,後有朱元璋。劉邦好歹是個亭長,是國家公務員,但朱元璋確實出身最低微,家族底蘊最單薄,文化水平也不怎麼樣,但是他可能是對給子孫後代起名字這件事最上心、最用功的開國皇帝,動用了大量飽學宿儒和奇門術士,恨不得將全部傳統智慧都融入朱氏家族的名字之中,使每個皇族成員都沾上好運氣。

大明十六帝,名字都藏在這首詩裡!

明太祖朱元璋

兒子中前25子(第26子因為出身一月多便夭折,故未封王)+一個侄孫(靖江王),每個人定了一個輩分表,每個表20個字,從他的孫子開始,每代依次向下起名字,所以雖然二人同輩,但因為不是同一支系,第二字不同。另又規定,每五個字的命名,以火土金水木相生之順序,依次以偏旁命名。這樣一套科學的命名系統,具有便於取名、便於檢索、便於排輩的優點,堪比當今的“有機化學命名規範”,而時代卻超前600年,不得不讓人佩服。

當然也有缺點,那就是隨著朱家後代的數量成幾何級數增長,人們越來越發現以五行為偏旁的字越來越不夠用了。於是老朱家發揮創造力,為漢字大家庭中這五個偏旁的族系增加了數量可觀的……生僻字,包括以“金”字為偏旁的字。這些人如果站在一起,活生生一張元素週期表,比如: 朱慎鐳、朱同鉻、朱同鈮、朱安汞、朱在鈉、朱均鐵、朱成鈷、朱成鈀、朱恩銅、朱恩鈰、朱恩鉀、朱帥鋅、朱詮鈹、朱諟釩......等等

大明十六帝,名字都藏在這首詩裡!

甚至烷烯炔烴齊全——楚王 朱孟烷、安昌王 朱定烷、永川王 朱悅烯、唐王 朱瓊烴、伊王 朱顒烴等等......

扯遠了,還是來說說皇帝們的名字吧!

太子家輩分詩: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順道宜逢吉,師良善用晟。

解釋一下就是皇子皇孫要文武雙全,遵從祖訓才能壯大先君的功業;治理國家順從天道可以逢吉遇祥,以賢才良臣為師學習,要善於利用這國家興旺昌盛的機遇啊。因為這一系是朱元璋的嫡系,本來應該由這一系作帝王系的,因此用這首詩可以看出朱元璋對後代君王的期望。

燕王家輩分詩:高瞻祁見佑 ,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

大明十六帝,名字都藏在這首詩裡!

明成祖朱棣

意思就是:遠遠眺望,可以看見先祖在天之靈和天地眾神對我們朱明皇家的佑護,希望皇四子你的子孫能夠厚德載物,要經常恭順的姿態來輔佐君王;慈祥和藹,才能使兄弟間和睦相處,寧靜致遠的心態才可以遵循先世聖人的訓導。由於明朝到崇禎帝朱由檢就亡了,所以就到由字輩了。

大明十六帝,名字都藏在這首詩裡!

上面有重複字原因是帝位平輩相傳

大明十六帝,名字都藏在這首詩裡!

嘉靖帝朱厚熜

聯想一下朱棣的地位,早年跟朱元璋打天下,立下赫赫戰功,他就是明朝的李世民啊!明朝建立後,他居燕地鎮守國門咽喉抵禦外敵,作這首詩的含義也就講得通了,正如朱元璋所說,皇四子最似朕,但由於嫡長制度的關係以及對馬皇后念恩,最終沒有傳位於他,但還是對之充滿期望,把他作為帝國最重要的屏藩。

然而,作為朱元璋最有資質的兒子朱棣當然不甘心於“翊常由”了。沒到四年,他就率兵把屁股還沒坐熱王位的侄兒趕了下臺,大明王朝的嫡系從此就成了燕王繫了。

現在能記住明朝皇帝的名字了嗎?年號都一起能背下來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