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這個習慣,將毀掉孩子一生!你可能每天都在做

父母的這個習慣,將毀掉孩子一生!你可能每天都在做

現在的父母,整天為孩子操碎了心,對孩子全方位服務,全面保護,可孩子越大越不領情,甚至很反感和抗拒。

父母的嘮叨已經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上產生負面影響,影響孩子的一生!

孩子的心聲:媽媽,求你別再嘮叨了

媽媽的嘮叨,在孩子眼中是這樣的!

@很想飛的小鳥:“有一次要去姑姑家,我在外面玩下午才回來,然後我媽就一直在嘮嘮叨叨,說明知道要去姑姑家,還這麼晚才回來,然後一直沒停,嘮叨了2個小時,最後到火車站時,才發現高鐵票放家裡忘帶了,當時我感覺我媽已經瘋,是個完完全全的瘋子,好可怕!”

@不想說話:“呵,我感覺我是我媽的奴隸,反正我做的事每一件都不是她順心的,一切總是要按照她的意思去做,而且期間一直不停的去催你完成,嘮叨個沒完沒了,跟大話西遊中的唐僧一樣,瞬間腦袋都要爆炸了,祈求上天能幫我解脫吧。”

@咯噠咯噠:“囑咐一件事說一遍就行了,但她會強調幾遍,說的次數多了,心裡就覺得煩,她越是這樣,我偏就不按照她的意思去做。”

媽媽為何愛嘮叨,真相在這裡!

父母的這個習慣,將毀掉孩子一生!你可能每天都在做

媽媽們的嘮叨,是覺得為孩子好,其實不然,看看專家解讀嘮叨的“真相”!

香港心理專家李維榕認為,父母的嘮叨是出自於一種緊張,一種放心不下,於是不能停口。父母不斷的訓話,很多時候是說出來讓自己安心,不是說給孩子聽的。

父母通過嘮叨,向自己也向孩子證明:我能夠對孩子做的都已經做了。

親子專家將“嘮叨”概括為四種情況:關心式、控制式、習慣式、發洩式。

關心式

父母“嘮叨”的本意是出於對孩子的關心。實質上是不相信孩子,擔心孩子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總是不放心。

控制式

沒有好的教育方式,就採用控制式教育,一遍一遍的命令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去生活,這往往適得其反。

習慣式

嘮叨成了習慣,一天不嘮叨就渾身不舒服,沒想過跟孩子有效的溝通方式,也從沒覺得嘮叨不起作用。

發洩式

自己心中不快或者孩子沒有達到自己的期望,就把不滿通過嘮嘮叨叨發洩在孩子身上,宣洩自己的情緒。

父母的這個習慣,將毀掉孩子一生!你可能每天都在做

嘮叨將會對孩子產生這些影響

來自匹茲堡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哈佛大學的神經科學家們研究的結果顯示:

在老媽無休止的嘮叨面前,青少年大腦中與負面情緒相關的區域變得異常活躍,而與情緒控制相關的區域則活性減弱。

據一項調查,孩子最反感父母的六大行為的排行榜中,“嘮叨”竟然排第一位!父母的嘮叨到底對孩子產生哪些影響?

孩子會啟動“選擇性失聰”來保護自己

如果孩子長期在“嘮叨”的環境下,反抗又無效果,到了避無可避的處境,孩子就會啟動“選擇性失聰,左耳進右耳出”來保護自己。

孩子感覺到被控制,結果就是反抗!

父母時常絮叨,親子關係中一直處於強勢地位,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就會開始意識反抗了,叛逆期提前,家長說的任何話都不聽。

孩子喪失了責任感,沒有獨立意識!

習慣成自然,在父母不停的嘮叨和說教下,孩子產生了依賴心理,潛意識中會有人提醒,沒人提醒就不知道做事的這種現象。久而久之,會造成孩子獨

立意識、獨立能力差的影響。

嘮叨可能會成指責,孩子自尊心受挫!

家長在嘮叨時會帶入自己的情緒,演變成對孩子指責,沒有認同的意味,孩子認為自己做這也不對,做那也不對,容易造成自尊心受挫,心理自卑等不良影響。

父母的這個習慣,將毀掉孩子一生!你可能每天都在做

父母教育孩子怎樣才能不嘮叨?

很多父母都深知嘮叨對孩子的影響,但總是改不掉,也不知道如何改掉嘮叨的習慣。

親子專家經過實踐經驗給出以下方法:

相信孩子

首先,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是好孩子,積極上進。一時表現不好不代表全部都不好,我們要和孩子一起去找出問題所在,共同解決。

給予空間

中國父母都有很強的“控制慾”,總想讓孩子從小到大都按照自己的意思去走。

但孩子從生下來開始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有了自己的想法與人生路線,有權利選擇怎麼做,完全沒必要處處都按照父母的“規劃”去成長。

如果你的孩子在用自己的方式對待生活,你應該感到欣慰而不是擔憂。

就事論事

孩子犯了錯,要讓孩子明白錯在何處,並提出我們對他改變的期望,用簡單明瞭的話語來表達,讓孩子自己意識到錯處,並儘可能尊重孩子改變的過程。

再者父母對待孩子犯錯應就事論事,千萬不要把以前“陳穀子爛芝麻”的舊事翻出來數落孩子,這樣只會讓孩子越來越沒自信,甚至是自卑。

抓住重點

培養孩子,父母只要關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些大事就行了,比如升學考試、擇校等。一些小事,無關緊要的事,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假如孩子遇到解決不了的事情,也主動會來求助家長的。

父母說得越多,話語分量越小,孩子就會全當“耳邊風”,我們的威信也就越低。科學教育的方式:可不說的就不說;多件事中選取重要的事情說;複雜的事情分步驟說,先從簡單的說起,讓孩子樂意接受。

懂得放手

孩子是屬於這個社會的,父母遲早要放手,遲放手不如早放手。所以有些不重要的事情應該讓孩子自己做主,我們儘量不要參與,如果犯錯,會有人替你“懲罰”他的,比如:賴床導致遲到,會遭到老師的處罰,孩子會因此糾正自己的行為。

每個人都需要自己長大,都需要懂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吃一塹長一智”,孩子會越來越優秀,我們父母做到放手不放任就好。

學會等待

有些家長有這樣的心理,可能是急性子吧!希望自己吩咐下去的事情,孩子就必須立馬就要去完成,如果沒完成,就一遍又一遍的催促,最後用言語逼迫孩子達到自己的目標。其實這不符合孩子的成長規律。對一個孩子,你怎麼可能要求他的心智和能力跟大人一樣成熟?一件事情,孩子都還沒理解透,所以註定可能做不好。我們家長一定要有自己的耐心,允許孩子磨蹭、出錯、反覆。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需要有自己的空間和自由,孩子成長不會因家長著急、嘮叨而縮短,反而會因為父母的嘮叨而延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