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後幫:孩子沉迷手機?不打不罵,用這幾招立馬解決!

課後幫:孩子沉迷手機?不打不罵,用這幾招立馬解決!

實踐君說:

手機已成了家家戶戶的必備品,以前的孩子最開心的就是爸爸媽媽帶他出去玩,現在的孩子最開心的是父母給他一部手機。

Part 1

近日爆出一條新聞:

萌萌(化名)五歲了,爸爸是個遊戲迷,常常教他玩手機。而他學會了之後就搶著爸爸的手機玩。孩子爸沒辦法,直接給兒子買了一部。萌萌高興壞了,只要有手機,一整天不吃不喝都行。

課後幫:孩子沉迷手機?不打不罵,用這幾招立馬解決!

家人勸兒子少玩,可這孩子已經玩手機成癮,哪怕睡覺了還偷偷躲在被子裡玩。直到有一天他睡覺一醒來突然大哭,說自己看不見東西。

課後幫:孩子沉迷手機?不打不罵,用這幾招立馬解決!

五歲的孩子已經失明,那他的下半生要靠什麼照亮?

很多家長覺得,近視了戴眼鏡就好,玩手機是社會趨勢,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可你們真的認為玩手機的危害僅僅是眼睛嗎?

美國西北大學研究發現:每天使用智能手機達68分鐘以上,患上抑鬱症的風險極高。並且玩手機每天超過1小時,3-4年後注意力將會落後於同齡人一大截。

Part 2

壯壯讀五年級了,是個非常聰明的孩子,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爸爸媽媽覺得別人都有手機,就也送了一部給他。一開始這孩子挺好,照常上課,按時寫作業。可一個月後孩子媽發現,兒子不再和同學一起出去玩了,作業也寫的馬馬虎虎,考試成績直線下滑。

“不對啊,兒子,你看試卷上的這題,你在家庭作業上做過的,怎麼還錯了?”

“哦。”兒子邊玩手機邊抬頭;“我家庭作業上的答案全是網上搜索來的。”

壯壯表示,手機實在是太方便了,要什麼有什麼,而且不用自己思考。雖然一開始覺得抄不好,但是後來發現其他有手機的同學也在抄,自己也就跟著抄了。

課後幫:孩子沉迷手機?不打不罵,用這幾招立馬解決!

一個月時間就可以讓孩子從雲端跌到谷底,可見手機的危害有多大。

很多家長認為,要尊重孩子的個人意願,殊不知,手機對於一個自制力有限的未成年孩子來說,就是一顆毒瘤。

而隨著毒瘤在孩子體內留的越久,危害就越大。

就在前幾日,人民網曝光了這樣一起事件:

課後幫:孩子沉迷手機?不打不罵,用這幾招立馬解決!

江蘇鹽城一箇中學生因為沉迷手機被父母批評,孩子爸媽說,自己是實在沒辦法,所以繳了兒子的手機。可這孩子,平時帶手機去學校習慣了,被收了之後很不高興,甚至喪失理智,拿著刀逼奶奶把手機交出來。

實踐君一看,雖然心寒但想著是個例。可讓人震驚的是,評論區裡大家都在說著因為手機生的‘禍端’。

課後幫:孩子沉迷手機?不打不罵,用這幾招立馬解決!

課後幫:孩子沉迷手機?不打不罵,用這幾招立馬解決!

課後幫:孩子沉迷手機?不打不罵,用這幾招立馬解決!

我們以為的個例其實根本不是個例,而你的孩子,離因為手機翻臉不認人還有多遠?

Part 3

“可是不給孩子玩手機不行啊,別的孩子都在玩,他不玩沒辦法與時代接軌。”

“說不讓他碰他就不碰嗎?孩子自己也想玩啊,我寧願他在我眼前玩,也不希望他躲著我玩。”

“現在老師佈置的作業都是電子版的,你說我能不讓孩子碰手機嗎?”

......

電子產品成了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他捆綁著我們與世界的各種聯繫。但不讓孩子沉迷,並不等於一律不接觸!

手機便利了我們的生活,適當的接觸,有效的引導,才是父母該做的。

當然了,引導孩子正確使用手機,的確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爸爸媽媽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樹立好的榜樣

孩子一出生,哪知道手機、電腦是什麼。只是因為父母總是在一邊玩引起了孩子的好奇心,所以他們進行模仿罷了。丟給孩子一部手機就走,實在是大人最不負責任的行為之一。

父母應該做到,別給孩子做錯誤的示範。在孩子面前,儘量不用手機,面對面的交流,多和他溝通,而不是給個手機了事。

多進行親子互動

很多孩子覺得手機好玩,是因為他們沒有玩過更好玩的東西。而且父母也覺得手機就能打發孩子,省事。但這往往會使孩子喪失交際能力,變得越來越孤僻。

父母何不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參加晚會、深山露營、海上日出......或者在家玩桌遊、閱讀書籍、開展家庭活動等都可以讓孩子轉移注意力的同時體驗生活的美好。

限定使用時間

很多孩子對於父母限定時間玩手機的情況表示抗議,但是家長一定要記住:堅定你的立場。

有專家指出:

2歲以內的孩子不應看電子屏幕;

2~3歲的孩子看電視20~30分鐘之後就需要休息一段時間;

3~5歲的孩子看電子產品也不能超過1個小時。

中小學生要在每天晚上7:30(週末9:00)準時把手機交還給父母。

家長要對孩子提出要求:每次玩應限定在10至20分鐘,之後就要放下手機讓眼睛休息一下。

規定使用方式

如果孩子要出門,務必讓他把手機留在家裡。

很多孩子有手機後選擇只看手機忽視了身邊的人。更過分的是,有些孩子偷偷把手機帶去學校,老師一邊上課,他就一邊玩。這樣不僅僅對老師不尊重,更是生活技能喪失的初期表現。

學會避開陷阱

“手機的確能查到問題答案,但是這個答案是你的嗎?”父母給手機前一定要讓孩子弄清楚這個問題。很多孩子一想到有答案抄就直接不做題了,但這樣作業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意義。

考試的時候有手機嗎?你真正懂得這道題嗎?如果沒有,那請自己做。

同時,網絡上有很多不好的信息,色情、賭博、毒品.......一定要遠離。它們看似沒有什麼,實際上最能侵害心靈。

告訴孩子要正確的使用,避開這些看似香甜的陷阱。

懂得保護自己

隨著時代的發展,網絡上什麼信息都有,學會懂得識破騙局很重要。

告訴孩子:“在網絡上交朋友可以,甚至與對方熟了,想見面也行。只是要記住,兩人的對話始終隔著手機,你眼中的那個“朋友”,未必是真的朋友!而如果決定要見面,一定要告訴爸爸媽媽,因為遇上危險,爸爸媽媽能保護你。”

注意安全隱患

很多父母覺得,玩個手機嘛,能出什麼事。實際上,真的能!

課後幫:孩子沉迷手機?不打不罵,用這幾招立馬解決!

今年10月,美國14歲女孩麥迪遜(Madison Coe)出事了。事發的時候女孩在洗澡,父親特地敲門告訴女兒差不多得從衛生間出來了,女兒答應著,可20分鐘過後還沒出來。

一家人覺得不對勁,一開門,發現孩子已經倒在了浴缸裡。

按照警察當時勘察的現場情況看,她當時應該是邊玩手機邊洗澡,洗完後打算把手機充電器從插座上面拔下來,但這導致了水和電接觸,女孩被活活電死。

因手機引發的悲劇不在少數,家長一定要強調並且監督孩子正確使用。

首先,儘量給孩子質量比較好的手機;其次,讓孩子杜絕邊充電邊玩手機、連夜充電、充電插頭不拔、手機發熱繼續打電話、手沒擦乾就碰手機的情況發生。

實踐君以前聽過一句話:如果你想毀了孩子,就給他一部手機。

對於自制力有限的孩子來說,濫用手機真的可以毀了他的一輩子。可在被毀之前,教導孩子的父母呢?我們是不是應該自我反思?

教導孩子正確使用,避開可能遇到的陷阱,才是讓孩子真正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本期話題:

你的孩子每天要玩幾個小時手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