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人》:短視頻時代訪談類節目如何創新轉型?

談及姜思達,大家心裡的第一印象是什麼?是衣著時尚、髮型潮流的同性戀,還是言辭尖銳、角度清奇的辯論手?他在《奇葩說》的一次次激烈辯論中,用各種犀利卻飽含深意的言論打動了不少觀眾,大家也是從這個節目開始瞭解並熟知他的,但在筆者看來,他並不是一個極具標籤化的小藝人,更不是一個個抽象的標籤,

他只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一個複雜卻渴望透明的人。 2017年6月,姜思達擔任出品人和訪談主持人的《透明人》一經上線就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十分鐘時常的短視頻,通過明快有重點的剪輯和內容豐富有趣的文案,將新時代年輕人面臨的各種情感和人生問題簡短有力地剖析在了受眾面前。

透明人Glassman,這是節目的全稱。該節目,從姜思達本人經歷出發,在他和嘉賓的對話中不斷挖掘雙方共同的觀念與感受,以感性的方式去反思所謂的“理性”,在兩者的交織下延伸出節目的宗旨和理念:透明人。透明人,是指節目中的人通過講述自身經歷把個人感受完全透明開放地展現給觀眾,這種體現了雙方彼此信任願意相互坦誠的過程,也是一個逐漸透明的過程。玻璃一樣的透明人,說的是姜思達本人,也是每一期被請上節目的嘉賓。節目區別於傳統的訪談節目,技術上的明快剪輯適應了網絡時代的高頻率節奏,在觀眾眼中,它沒有傳統節目中笨拙冗長的情感鋪墊,而是單刀直入,片段化短視頻的拼接,將密集的信息點完全展現出來,思想和觀感上的轟炸讓人喘不過氣,卻又極度過癮

,以至在視頻結束之時觀者仍念念不忘,心中若有所思。

在主持人的訪談方式上,談話內容雙向延伸,以雙方談話關係平等為基礎,即並非傾訴者與聆聽者的關係,圍繞當期主題進行即興交流,這種聊天式談話氣氛寬鬆自然,也更容易受觀眾喜愛。節目在嘉賓的選擇上也相當獨到,有爆紅卻消隱的歌手、有被世俗概念化了的富二代、也有當紅明星小鮮肉等等,既能迎合市場受眾,又不失節目靈魂。每一期節目的主題也各不相同,每一個單元每一期節目都有它自身的特點,不同主題的節目、即興開口的訪談流程,滿足各類人群各類需求的同時,也展現了這檔節目越來越優秀的品質。

《透明人》:短視頻時代訪談類節目如何創新轉型?

因為這些各種因素的結合,一檔優秀的短視頻節目進入並留在了大眾的視野裡。 據統計,《透明人》節目五個單元全網累計播放量超過5.7億,目前已取得企鵝號視頻自媒體璞玉榜第一名 、“金秒獎最具先鋒精神短視頻” “2017微博電視影響力盛典年度優秀微綜藝”、“三聲年度最具創造力產品”、“愛奇藝年度最佳創新獎”、“金鮫獎2017年度十佳短視頻”等多個獎項。

這些獎項的獲取足以證明這檔新形式節目的成功。 但是,隨著時代的不斷變革,訪談節目的市場越縮越小,從《康熙來了》到《超級訪問》,一個個優秀且各具特色的脫口秀節目,在觀眾的唏噓聲中消失在了記憶深處,至今仍活躍在觀眾眼前的節目早已所剩無幾。市場的抉擇、時代潮流的變革,讓年輕群體的大軍踏碎了一個個情懷,各種新媒體的出現也在進一步打擊電視綜藝節目的收視率。如何將傳統節目與新形式新媒體結合,成了無數娛樂媒體人思考的問題,《透明人》在這條路上就開了個好頭,相信未來一定會有其他節目在這條路上做出不一樣的成就和精彩。

娛樂鋒

娛樂鋒:做有態度的文娛評論平臺

文娛評說 | 收視輿情 | 影視圈論 | 藝考編導

《透明人》:短視頻時代訪談類節目如何創新轉型?

《透明人》:短視頻時代訪談類節目如何創新轉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