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何才能控制自己遇事不往壞處想呢?

桑代克的貓er

人是擁有複雜情緒變化的動物,表達自己的情緒是每個人都必有的。人不可能永遠處在好情緒之中,生活中有挫折、有煩惱,還會有消極的情緒。

一個心理成熟的人,不是沒有消極情緒的人,而是善於調節和控制自己情緒的人。那麼如何善於調節和控制自己情緒呢?


處理情緒的辦法有很多,保持觀照是最重要也最關鍵。大部分人的困惑和痛苦都是沒有覺知,看不清自己,摸不透別人,所以迷亂不安。但自己反思自己也是最難做到的,因為自我比天大,你難於放下,變得謙虛。也因為我們不懂收心養性,尋找能靜下來的方法。
不僅如此我們要通過深入探究回憶,理解自己是如何一點一滴形成這種悲觀的生活態度。

我們可以透過自制的方法平靜情緒,保持清醒和自主,這才是成熟的心靈管理。自制並不等同壓抑,因為前者是省覺後的行動,後者是迷失的反應。所謂懂得自制,就是學習一套適合自己的情緒處理方法,一旦看到被情緒襲擊時,馬上自我保護,提醒自己它只不過是借軟弱打倒理性的純粹思維慣性而已,找適當的方法打散負面情緒的集中點

如運動、靜心、瑜伽、看電影等等。讓生活中的正能量來充滿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一直生活在負面環境之中。同時還要看一些積極向上的讀物,遠離負能量的人和事物。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趙小明丨央視財經頻道特約心理專家


心夥伴

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志願者專家權欣欣:

很多朋友遇事常常容易往壞處去想,這無疑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不必要的困擾。今天,我們一起來聊一聊這其中的緣由和應對策略。

首先,在認知心理學中,這是一種自動化思維。它主要是指在錯誤的前提下,對現實誤解的結果。且這種思維過程中的錯誤觀念持續越久,就越容易讓我們形成一種固定的思維習慣。當我們深陷入某種特定的思維模式時,通常會給我們帶來毀滅性的情緒和感受。

其次,這是一種不合理信念。在心理學中,不合理信念的主要特徵包括三點:

絕對化要求(以個體主觀信念為標準,判斷某事必然發生或絕不會發生)

過分概括化(以偏概全,將某人或某事中的部分特徵轉化為整體標準評判)

糟糕至極(把一切事件想象或推論到一種災難性後果)

顯而易見,我們日常生活中遇事常常容易往壞處去想,就是一種典型的糟糕至極,其中也不乏絕對化要求和過分概括化成分。其實我們之所以會擔心事情往壞的方向發展,很可能就是產生了以上幾種常見的認知偏差。那麼到底該如何有效控制這種自動化思維和改變不合理信念呢?

第一步,當我們腦中產生這種自動化思維時,不妨試著找出自己認知中的不合理信念,並與它們進行客觀辯論。最好的方法就是列出事件中各類影響因素,辯證地進行分析。從而找出事件中各項有利因素並加以佐證,推翻災難性預測。

第二步,我們要學會重新建立起一種新的思維模式。將我們在特定情境下產生的負性核心信念以一種積極正向的思考方法所替代。其實,當我們習慣於推翻過去自動化思維中的種種不合理信念時,我們的思維模式也會變得辯證和理性。

第三步,希望和安全感一樣,都需要不斷培養和建立。如果生活對我們沒有那麼友善,那我們不妨試著取悅自己。給自己設定一些容易實現的小目標,多感受成功的喜悅。

朋友們,吸引力法則告訴我們:以積極正能量的思考方式面對生活,那麼生活總會給你帶來意外的幸運和收穫!


心理衛生協會婦專委

題主問,遇事如何才能不總往壞處想?其實,凡事都做最差的打算並不是一件壞事。心理學家發現:只要不陷在對“壞處”的焦慮中,“刻意地往壞處想”、為其做好準備,其實是一種有助於我們避開風險的處事方法,這在心理學中被稱為“策略性悲觀”。

“策略性悲觀”究竟是什麼?如果平衡悲觀與樂觀的策略呢?

(圖自pexels)

“策略性悲觀”是什麼?

“策略性悲觀”是一種認知策略,指的是在事件發生前,就有著最低的預期。比如,你最近要做一個彙報展示,於是你在腦海中非常細節化的想象了這個報告會失敗的情景,這就是一種悲觀性策略,

“策略性悲觀”可以有效地緩解焦慮感。當你焦慮的時候,強迫自己關注那些好的方面是沒有用的,你能做的就是深入自己的焦慮,將其分解成具體的小問題,再針對這些問題做好準備,避免最差的結果真的產生。

比如,你設想出彙報展示會失敗的種種可能,並且針對每一種做了預案,比如對常見的聽眾提問做了準備、備份了你要展示的文件,等等,你悲觀的預期就是有積極意義的,因為它減少了最壞的結果發生的可能。

因此,悲觀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悲觀後無所作為

。如果說,一個人認為Ta想做的事情“絕對會失敗”,並且對此毫無作為,放任最差的結果發生、甚至主動促成這種結果,這種悲觀才是有害的。

比如,有些人接受了“自己永遠無法按時寫完論文”的悲觀預期,面對論文時乾脆一筆不動,自願用拖延來逃避焦慮感,就是一種需要改變的情況。

由此可見,適當的“策略性悲觀”,對更好地完成任務其實有促進作用,只要我們在想到糟糕的結果後,為了避免它真的發生而努力做準備。

如果說,比起“策略性悲觀”,你更願意擁有更多的正能量,我們再一起看看“策略性樂觀”到底如何。


比起悲觀,樂觀真的更好嗎?

與“策略性悲觀”相對的,“策略性樂觀”指的是對事情的發展有著最好的期待,不為可能的負面結果而煩惱

就像悲觀不是完全無益的一樣,樂觀也不是一切問題的萬靈藥

。適當的樂觀,可以讓人有更高的幸福感,更少的壓力,但不現實的樂觀也會讓人懈怠和盲目

比如,你準備參加一項運動比賽,不現實的樂觀可能會讓你輕敵;或者,你堅信自己能夠在一定時間內完成多項任務,對此做出了承諾,最後卻發現自己的能力其實不足,無法按時完成。

因此,一味的樂觀並不是一個好的策略。我們應該學習的,是將“策略性悲觀”和“策略性樂觀”結合起來,既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又不為未來太過焦慮以至於無法行動

那麼,如何才能做出悲觀和樂觀的平衡呢?


悲觀與樂觀,我們如何平衡?

首先,悲觀與樂觀沒有好壞之分,它們都是我們處理事情的策略,只不過目的不同

悲觀的目的是“保證安全”,排除可能的阻礙、失敗;

樂觀的目的是“追求進步”,關注進一步提升的可能。因此,針對不同類型的工作,特定的策略可能更有效。

比如,樂觀的人往往是更成功的CEO(首席執行官),因為他們充滿冒險精神,有信心帶領企業進步;悲觀的人則在CFO(首席財務官)中更常見,因為他們需要對企業進行謹慎的風險把控。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不妨試試將“策略性悲觀”和“策略性樂觀”結合起來。如果你是一個“策略性悲觀”的人,你可能會因為總是想到糟糕的情況而焦慮,那麼這些方法可能會對你有幫助

1. 樂觀者的訓練:

想象自己成功的樣子:具體地在腦海裡描繪出事情成功的樣子,或者是“成功的自己”的形象,就算這聽起來有些自大也沒關係。

感恩你所擁有的

:告訴自己,我現有的工作已經完成得足夠好了,我對自己的成果感到滿意。

慶祝自己的每一點進展:當你的任務有一點小小的進步時,不妨就給自己一點獎勵和鼓舞。就算只是排除了一個壞的情況,也是很值得慶祝的。

2. 如果某類特定的事情總讓你悲觀且焦慮,看看焦慮的背後是什麼:

不論是工作還是情感,如果你總是習慣性地悲觀,而且因此焦慮,不妨看看背後深層的原因

比如,如果當你擔心自己的項目會失敗時,你可能在想,“如果項目失敗了,老闆就不會認可我的能力,我就會丟掉工作,成為一個廢物。”

但事實上,未來並不一定會如此糟糕:其實你的項目還有其他同事的投入,並不會輕而易舉地失敗;即使失敗了,你之前的成績老闆也看在眼裡;就算是因此丟了工作,這也無法決定你人生的意義。

3. 適當地放棄控制:

有些時候,人們害怕可能的壞結果,就想做到滴水不漏。但事實上,有許多東西是我們能力之外無法控制的。所以,不妨盡人事,聽天命,做到你能做的,接受你影響不了的

如果說你對某個項目的完美度特別焦慮,可以在大體完成後,給自己制定出一個檢查的限制,比如每天最多檢查一次有無錯誤,不要把全部的時間花在細節的檢查上。解決焦慮的最好方法不是時刻檢查,而是約束自己。

最後想說,不論是“策略性悲觀”還是“策略性樂觀”,在合理應用時都是有效的策略。比起一味地追求“正能量”,準確評估自己的能力和事件本身,才是最有幫助的。

以上。


想更有針對性地解決心理問題,請關注KY心理課:

https://m.genshuixue.com/i/knowyourself?from=singlemessage


知我心理學

遇事是往好處想還是往壞處想,這是一件近乎本能的事,讓一個悲觀的人非往好處想,他會覺得是一種自我欺騙,而讓一個樂觀的人非往壞處想,他會覺得這是大驚小怪。

這種生活態度根植於我們的三觀,它是由從小到大的生活經歷潛移默化塑造而成的,無法如臂指使地以理性意識來“控制”。

但這並不代表著我們完全無法改變它。如果我們想要改變這一生活態度,首先要明白,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幾十年造就的人生觀絕不可能在幾天裡改變。

其次,我們要通過深入探究回憶,慢慢理解自己是如何一點一滴形成這種悲觀的生活態度;

第三,我們要讓自己勇敢地去體驗生活中的其他可能性。比如,趕飛機時有些人為了怕遲到,不惜提早三五個小時出發,哪怕自己每次事後都覺得沒必要,但下一次還是會忍不住這麼做。這時,我們就要克服內心的忐忑,有意識地讓自己不要這麼早出發。

第四,當我們以新的方式勝任生活後,要主動去回顧、分析,讓自己的感性體會到:成功並不是一種巧合,而是有據可依,切實可行的。

第五,在試行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挫折和挫敗,這時絕不要一竿子把之前的努力都打死(對過往的守舊與對未知的恐懼通常會驅使人這麼做),而要儘量冷靜、理智、客觀地分析,鼓勵自己繼續嘗試,找到適合自己的度。

當我們一次又一次地突破過往的恐懼限制,並體會到它的侷限性時,遇事就往壞處想的態度也就會潛移默化地慢慢改變。

答主簡介:曹懷寧,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諮詢實踐超千小時,主擅領域包括婚戀情感、人際交往、兩性心理、人生規劃、家庭關係等。《婚姻與家庭》雜誌特邀專家,多家媒體簽約撰稿人。頭條號:心理諮詢師曹懷寧。

心理諮詢師曹懷寧

職場火鍋用親身經歷來闡述這個現象。實事求是地講,職場火鍋就是一個悲觀主義者,遇事喜歡往壞事想。我的愛人就是樂觀主義者,遇事只往好處想。兩個組合在一起,一個奇怪的現象發生了,遇事,我就喜歡反覆求證愛人,因為她是樂觀主義者,遇到事情多問她幾遍,就覺得心情好一點了。兩種類型人,就在同一件事上同頻共振了。

普通的社會人,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悲觀主義,一種是樂觀主義。哪一種好,哪一種不好,其實也沒有什麼標準答案,總的來說,人們都喜歡樂觀主義的人,都願意做樂觀主義者,但性格是爹媽給的,悲觀主義的人無法選擇,其實一輩子也很難改變,所以,悲觀主義者最好找樂觀主義者做配偶,可以有效中和一下。

世界萬物,冥冥之中,遵循能量守恆定律。總往壞事想,負能量就慢慢聚集到你身邊;總往好處想,好事就慢慢向你靠攏。有沒有科學定義呢?至今沒有這項研究成果,都是人們的禪學和哲學理念而已。但在生活實踐中,這樣的現象,確實經常出現。所以,當你說喪氣話的時候,旁邊的人總會“呸呸呸”地讓你釋放負能量,生怕“烏鴉嘴”帶來壞事。

其實,職場火鍋經常向壞事想,自己還安慰自己呢,我把壞事想到了,是不是無形中就是負能量消化了?一般的災禍總是意外發生的,我都想到了,是不是就冥冥之中,消化了這個意外?如果有悲觀主義者看到這個回答,會不會有同感,趕緊留言,供科學家研究,是不是真的有化解壞事發生隱患的效力?從安全管理科學上,也有這個道理啊。

安全科學上,海因裡希定律:隱患與事故比例是300:1,300起事故隱患或未遂事件就會釀成一次事故。那麼,事故不可預測,事故發生屬於意外,那麼,冥冥之中,如果你預測到事故發生,老天爺會不會就取消了這次事故?因為老天爺安排的事故都被你想到了,還能發生嗎?這個心理活動是不是很有意義呢?

那麼,言歸正傳,如何控制不往壞事想?你看了我自己的這個例子,是不是有點安慰?就算往壞事想未必是壞事啊,為什麼要控制呢?你把所有的壞事都想一遍,可能會自己嚇自己,但冥冥之中會不會化解一些“可能性”呢?有人說,總想“不好的事”,負能量就會聚集在身邊,這也是“佛”學裡的“意念”所得,實際上,你光想好事,就來好事嗎?那麼,不是還有一句古話叫作“白日夢”嗎?

那麼,你要我說幾招控制自己不往壞事想的招數,以下三招拿走不謝:

一是當你控制不住你往壞事想時,就要轉移意念,強迫自己想一些其他事情,把腦子佔滿。我有時候,就是看自己想看的電影,把腦子的想法排擠出來。電影看完了,就過去了。

二是當你控制不住你往壞事想時,就告訴自己把可能發生的倒黴事都想到了,我看老天爺給我安排哪一個?然後哈哈一笑,做好各種心理準備了。其實,想過了就想過了。

三是建議你找一個樂觀主義的愛人,絕對可以跟你中和一下,你總想壞事,總不至於自己把自己嚇死吧,讓身邊多一個沒心沒肺、窮開心的人,你也會好受一點。


職場火鍋

如何才能控制自己不往壞處去想呢?我認為,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去應對。

第一個方面,要提高自己的自信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一個自信的人,他無論是遇到什麼樣的問題,都會沉著穩定,坦然應對。他考慮問題,也會科學客觀,充滿理智。這樣的話,他自然會在遇到事情的時候,能夠觀察到事情的方方面面,從而可以比較好的避免單一的消極話歸因。

那麼如何才能讓自己自信呢?這一點就需要當事人對自己有一個全面客觀理性的認識,要認識到自己的優點,認識到自己的長處,要了解自己的資源在哪裡,從而做到接受自我、悅納自我,增強自信。

第二個方面,

要培養自己充足的安全感

一個安全感不夠的人,會怎麼樣呢?他會經常擔憂、害怕、焦慮,這樣的情況下,一旦遇到風吹草動,自然就容易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或者杯弓蛇影,惴惴不安。

如果一個人具備了充足的安全感,那麼,當他遇到問題的時候,他很自然的就會保持自然平和的心態,客觀理智的去應對。因為在他的心中,對處理什麼樣的事情,他早已胸有成竹,胸中自有千萬兵。自然,他也不會過多的往消極的方向去想了。

當然,如何才能培養自己的安全感呢?這就需要當事人不僅能夠看到自己的能力和資源,還要學會運用自己的能力和資源,這樣的話,一旦當事人認為自己周圍的這個世界是自己可以應付的,當事人的安全感就會慢慢的建立起來。

第三個方面,要培養自己的正常化歸因,避免消極化歸因

什麼是消極化歸因呢?消極化歸因就是過多的看到事情消極不好的地方,而看不到積極正向的地方。

許多人之所以遇到事情經常往消極的方向去想,往往是因為,他在成長經歷當中,培養了自己消極化歸因的思考模式。這樣的思維模式一旦成了思維習慣,就會讓我們自覺不自覺的按照這種思維習慣去思考問題。

所以,要改變這種消極化歸因的思維習慣,才能夠幫助我們比較好的控制自己遇事不往壞處去想。

這裡面可以介紹一個概率論的方法,幫助大家正常化歸因。比如說,任何一個事情產生了,往往都會有上中下三種結果。常常消極化歸因的人,很自然的就會想到,最差的那種結果,並且,往往會把那種最差結果的概率,想得非常大。但是,這樣的想法符合事實嗎?顯然,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不符合事實的。因為,根據概率論的原理,一件事情它產生的結果,往往有三種可能。最好的一部分,最差的一部分,中間的一部分。最好的和最差的,概率往往是最低的。中間的,往往是概率最高的。所以,顯然,我單純的只看到最差的一面,是不符合事實的,也是需要改變的。

所以在這個時候,如果我們遇事往壞處去想,那我們就要提醒自己,自己犯了概率論這樣的一個錯誤。這樣的話,就可以提醒自己要看到另外的兩個方面:好的和中間的。這樣,就可以比較好的幫助自己能夠更加客觀理智的看待事物,幫助自己遇事不過多地往壞處去想。

當然,改變自己的這樣的一種思考模式或者思考習慣,是需要一段過程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們能夠做的,就是不斷的用新的更加健康的思維方式武裝我們的頭腦,慢慢的,我們的新的思維習慣就會建立起來,取代舊的不健康的思維習慣。

朋友,加油,你會成功的,上天不會辜負你的付出!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安嶺


暖心理

世界對我們並不友好,隨時隨地會給我們帶來危機。人來到這個電光火石的世界,就一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坎坷,這並不是我們喜歡的。遇到麻煩事我們都會有自己處理的態度和方法,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的,有人很樂觀,有人很悲觀,雖然是同一件事。

遇事往壞處想是很多人的習慣性思維。之所以如此,是擔心發生更糟糕的事,是內心對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的不自信產生的焦慮。焦慮的時候你越是控制它,往往它來的越厲害。所以,當你想控制自己不往壞處想時,往往會想的更多,並且這樣會帶來你更多的焦慮,最終會形成惡性循環。所以,當你往壞處想遇到的事情的時候,儘量不要可以控制,因為那是你的本能,你控制它就像自己尿急時候控制自己憋尿,往往越想越麻煩。

那麼怎麼辦呢?總是想壞處肯定會讓自己難受。

我覺得,首先,之所以往壞處想是因為自己對解決該事件信心不足,所以需要我們認真分析事件,看我們能做到什麼程度,想想有哪些可以藉助的力量能幫助我們,有了解決辦法,我們自然就不會往壞處想了。其次,我們需要了解自己的性格特點,做做心理測評,喜歡往壞處想的人往往會在人格中有憂慮這一項,憂慮的人往往會把現實看的比實際上悲觀很多。當你瞭解了自己的人格特點後,遇事就可以告訴自己,你所有的想法只是人格導致,事實其實遠遠不這麼嚴重。最後,如果允許的話,你還可以轉移注意力,做點別的事,就會讓自己沒有時間思考這件事了,就不會繼續往壞處想了。


希樸羊

遇事兒往壞處想,給自己設定了一個可悲的結局,也在很多時候給我們造成了困擾。

前段時間有位年輕媽媽向我諮詢,她說最近總是做噩夢,並且總是把不好的事情投射到三歲的孩子身上,總是控制不住的把孩子往壞了想,感到非常的痛苦。

【你焦慮了嗎】把事兒往壞了想,也是一種焦慮的表現,最近的你可能正處於焦慮狀態,沒有辦法解決當前的問題,或者說,你還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這時候的你就要靜下來,努力讓自己回到平靜的狀態,屢一下思路,看一下,自己是否真的無從下手,如果找不到突破口,不妨請求他人的幫助。而案例中的年輕媽媽就是在當前的婚姻中感到非常的無助,和老公產生的矛盾無法解決,才來找我求助。

【非黑即白的認知信念】每個人都有一套信念系統,認知心理學中提到不合理信念,通常有三種特徵:絕對化要求;過分概括化;糟糕至極。當你遇到事兒之後,你可以檢查一下自己是否有這三種特徵,這件事兒是否真的沒有挽回的餘地,如果發生是否真的會帶來你所想到的後果。其實,大多數時候,你只不過是在自己嚇自己。

【樂觀的人總會幸運】你相信什麼,就會擁有什麼。我們會發現,樂觀的人總是非常幸運,而悲觀的人總是在抱怨生命的不公。悲觀的生活態度會讓我們對待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也可能對我們的健康造成危害。期望效應說你,期望一件事情變好,它就會促使你向好的發現發展,所以,趕緊讓自己樂觀起來吧。


臨床心理專家於際敬

遇事往壞處想,其實不見得是壞事,因為這是我們應對可能出現的情況採取的策略,防止因為不好情況的出現而影響大局。但如果需要控制自己遇事不往壞事想,我猜題主一定是思慮過甚,感覺到遇事往壞處想已經成為了一種負擔。其實,這也體現了一種焦慮情緒。為了掌控局面,需要將任何不好的情況都考慮到。“這就是最壞的情況了嗎?還有沒有別的呢?”長此以往,我們會在行動前耗費很多精力,以至於會影響到我們實際的行動,導致難以完成想做的事情。那麼,怎樣才能控制呢?

首先,允許自己往壞處想。其實這有點類似於強迫的表現:明明知道總是往壞處想會耽誤時間、沒有必要,但卻擔心不這麼想會帶來麻煩。所以第一點,我們需要學會允許往壞處想,這個想法的存在。正所謂“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其次,要了解如果不往壞處想,會帶來的不確定性給我們的不安全感是什麼。“如果最糟糕的事情發生了,我會變成什麼樣子,有哪些是我不能承受的。”然後,針對不能承受的東西進行處理,包括理性辯論、提高自信等,也可以使用如反應阻止技術提高自我調控能力,並進行適當的焦慮處理訓練。如有必要,需要心理諮詢師的幫助。


鵜鶘心理陳小康

有些時候遇事總往壞處想,總擔心出意外,在某些年齡段是正常的,有些是有點強迫症,過於擔心安全問題,是一種居安思危,比較謹慎比較謹慎的想法。也有一些人可能被迫害妄想症,是在擔心別人會害自己;還有一些人是因為生性悲觀,遇事如果往好處想,總覺得那是一種自我欺騙,生性樂觀的人卻截然不同。

每個人的三觀是日積月累,經過漫長的歲月而形成的,不可能通過一朝一夕就改變,但是可以通過慢慢的培養,慢慢去理解自己是如何一點一滴成為這種悲觀狀態的,找到問題根源,就可以對症下藥,很容易去解決問題。其次,也要勇敢的去嘗試生活,去體驗生活中的可能性,比如趕火車趕飛機可以提走到達,哪怕是早幾個小時,多嘗試幾次,自己也就會把握時間,不會有那麼多忐忑和不安。

生活中遇到挫折在所難免,但是不可以因為這一次挫折而把自己之前的努力全部否定,這是不恰當的,也是不理智的做法,正確的是應該通過客觀冷靜的分析,找到失敗的原因,鼓勵自己繼續嘗試,不斷去完善,那麼一定會獲得成功的。

沒有誰生來都是積極樂觀派,那都是需要後期的日積月累,不斷的努力去實現的,如果自己發現自己喜歡遇事往壞處想,那麼自己可以多結識一些比較積極樂觀的人,在與他們認識相處的過程中,慢慢自己也會受其影響,不斷改變自己原有的觀念,也就不會那麼悲觀消極。

當自己一次次突破自己的恐懼,一次次戰勝自我,那遇事就往壞處想的想法,也會潛移默化的改變,自己會更加積極樂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