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誰還相親啊!不相親就能找到比王寶強、范冰冰更好的?

記得小時候看過一部古裝片,大陸版的《多情劍客》,裡面的片尾曲《千里有緣一線牽》印象深刻,歌詞裡有這麼一段“人說愛是一條紅線線,遠隔千萬裡也把你牽,紅線拉人人拉線,千里迢迢來到你身邊···”也許是受這首歌的影響,長大之後很長的一段單身歲月裡,我對相親這件事並不像有的人那樣反感,反而我覺得這是一種比較靠譜的認識女孩的途徑。在平常的工作生活中,我也接觸了一些通過相親走入婚姻的人,她們的婚姻有的幸福,有的不幸福,某一天的某一次聊天,讓我突然覺得,那些不幸福的人,是不是相親沒相好?

這年頭誰還相親啊!不相親就能找到比王寶強、范冰冰更好的?

這篇文章的靈感來自於我的一個網友,我看她31歲了還寫著單身,就問她怎麼還不結婚,她說離了,我又問她為什麼離婚,她說沒有感情,後來聊到兩個人怎麼認識的,她說相親認識的,我突然舉得我該寫寫相親的那些事了。

根據我的瞭解,很多男孩女孩,尤其是90後,有很多人都是排斥相親的。他們希望自由戀愛,這是大多數人共有的心理。大家都期待著在某個不經意的時間,機緣巧合的認識了,這大概是出於追求浪漫愛情的天性。

不期而遇的相識,可以算做是一種無意或者隨意,有的人覺得這樣能走到一起一定很有緣分。相比之下,相親是一種刻意的安排,那這算不算是一種緣分呢?當然也算,沒有緣分怎麼會有人給你們牽線搭橋?那麼既然有緣,為什麼會有很多人反感,甚至最後走進了婚姻也不幸福呢?

這年頭誰還相親啊!不相親就能找到比王寶強、范冰冰更好的?

這就要從相親的意義說起了。誠然,我們相親是為了找一個合適的人結婚,相親運用的好,的確可以找到一個稱心如意的另一半,如果沒有運用好,也會給以後的感情埋下隱患。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先從一個心理效應講起。做營銷的人都會運用一個心理現象,叫做第三方認證,也就是說,一個產品的賣家說自己的產品有多好多好,不如消費者說產品好來得可信,尤其這個消費者是你的朋友、親戚、同事的時候,你更容易相信。所以老王賣瓜,自賣自誇的效果,沒有那些經過ISO90幾,綠色農產品認證的瓜賣的效果好。

其實通過熟人介紹的相親方式就是很典型的第三方感情認證。基於這樣的心理效應,很多人在相親的時候,只要對方表現的不出格,一般來說我們都會不自覺的給予他更多的信任感。這樣一種信任感的建立,會大大縮短兩個人交往的過程。筆者就見過很多相親後很快就定親的,甚至閃婚的。這是很典型的先上船後買票的方式,別忘了,有時候欲速則不達,現實中很多人因為行色匆匆而搭錯車、上錯船。

這年頭誰還相親啊!不相親就能找到比王寶強、范冰冰更好的?

如果把婚姻的進程分解為:相識、相知、相戀、相守這四個階段,很多通過相親介紹的人往往會因為幾句媒妁之詞而縮短甚至省略掉“相知”這個階段,而這個階段恰恰是瞭解一個人的黃金時期。這個階段你可以站在一個恰當的距離觀察他是不是適合你,這個時候你的立場是相對客觀的。而一旦進入相戀期的新鮮感階段,很多情侶往往會被愛情衝昏頭腦,不自覺的忽略對方的缺點,放大其優點,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當局者迷。(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