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軍隊真的像大家說的這麼弱嗎?

武備庫

能實事求是,非容易。也許它沒那麼強,也不是太弱,有強的方面,弱的也不少,這樣表述是否太繞?

戰爭總是磨刀石。就近的戰爭,1999卡吉爾衝突,槍不行,炮不成,戰術支援火力明顯不足,動用最精銳的部隊,付出不小傷亡,還是成功攻佔了圖圖嶺。可以發現,戰鬥力不謂沒有,有待努力的地方不小。事後印軍做了三樁事,樁樁有關裝備:

一是加速改進國產英薩斯步槍。通過實戰檢驗,此槍大有問題,而且國家造不了5.56毫米口徑的子彈。改進至2016,說弄好了,陸軍根本不認,連連稱N0。這事的解決終得在2018年2月有了結果,再次動用大批外匯集中購買一批。

二,原來裝備的蘇制各型線膛炮,早已明顯落伍,死笨死沉,不便展開,機動性太差,早在1984年印軍就提出大批更換,可是被一直拖著。國產實無可能,只好向美國購買145門M777輕型榴彈炮,附帶22架Ch-47F”支努干”型重型直升機,以在戰場方便吊運這些炮進行火力馳援。這點炮也不夠呀,正和韓國商量,大價錢買條延坪炮擊啞火的K9榴彈炮生產線。

第三,武裝直升機明顯不足,成系列買來的50多架米-24”雌鹿”,包括終極改進型號米-35,技術明顯滯後,跟不上戰場節奏,因此購買17架美製AH-64D”長弓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加強火力打擊。17架明顯數量不足,請能人折騰ALH,發展出專型武直LCH。

通過這些事,相信你會對印軍基本能力有一大體判斷。


魂舞大漠

誰說三哥戰鬥力差?這種笑話只是中國人有資格說。因為62年我們乾淨利落的以少勝多(我不敢說以弱勝強,但其實當時我們不管兵員數量,武器裝備都比他們弱,唯一人贏,幾十年仗打下來的將軍和戰士,拼靜坐示威得國的軍隊)。所以很多國人看不起印度軍隊。


但如果我們去問問葡萄牙人(果阿戰爭),去問問巴鐵,去問問泰米爾,問問南亞諸國,就會明白,印度軍人不是玩笑。

雖然,他們有時候吃飼料;雖然,他們有時候摔飛機(哦,經常);雖然他們有時候在坦克裡尿尿。但其實,印度建國以來,除中國外,可以說是戰無不勝。

打敗葡萄牙,航母襲巴鐵,隔出孟加拉,大口吞錫金,掌控尼泊爾,錘死泰米爾,巡馬爾代夫,“代表”不丹國。這些,還真是勝戰連連。二戰後,美,中之外少有如此多勝戰之國。區別在於,中國一干就是🐂人。而印美都揀小的捏。

警惕,大家可以娛樂,但戰非兒戲,不要小看任何一人。印軍,戰力不弱。



誠意影視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印度軍隊戰鬥不可小視。

印度軍隊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幾支軍隊之一,總兵力高達115萬人。

印軍裝備還相當先進,海陸空三軍都有世界一流武器,而且形成作戰體系。

空軍方面,印度有比我軍還要先進的蘇30戰鬥機,共有272架蘇-30MKI戰鬥機。

還有50架幻影2000,48架米格29。

也就是說,印軍先進戰機高達近400架,這個數字可不少了。

海軍方面,印度有多艘航空母艦,還有豐富的使用甚至實戰經驗。印度也是除了美國和意大利外,唯一擁有雙航母的國家。

還有先進的209型與基洛級潛艇,共計14艘。

單單這兩項,就讓人驚歎不已了。更別說還有有11艘驅逐艦、14艘護衛艦、11艘輕型護衛艦、1艘船塢登陸艦、8艘坦克登陸艦。

陸軍防空,印度擁有烈火系統導彈和核武器,具有威脅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的能力。

常規軍力上,印軍擁有2000輛T-72型坦克和1000輛左右T-90型坦克,共計約3000輛坦克。

而不要說巴基斯坦,即便解放軍99系列和96系列,數量估計也在3000左右。

我軍的坦克也只能說是比印軍略強,其中99式坦克因過重,不太適合高原地區複雜地形作戰。而2500輛96式坦克也許可以壓倒T-72,但無法壓倒T-90S。

至於火炮什麼之類,印度也有大巴,就不多說了。

除了單純的武器以外,印軍還有豐富的作戰經驗。從1947年的第一次印巴戰爭開始,到1999年的卡吉爾衝突,印軍進行4次大規模作戰,而且越大越好。

諸如第三次印巴戰爭,印度就大獲全勝。

更重要的是,因是巨大的經濟體,印度還頗有軍費。2016年,印度以510億美元在全球的排名第4,比俄羅斯還高,僅次於美中英三國。


薩沙

也許印度認為通過大量軍購,能夠建立一支亞洲最強的軍隊。2017年印度國防部長馬諾哈爾-帕裡克爾在一次採訪中表示,希望在未來十年內花費大約2230億美元來提高其軍事能力,在2027年前購買近500架直升機、12艘潛艇、近100架單引擎戰機和120架雙引擎戰機。

作為一個軍貿大國,印度在國際軍火市場是有名的“冤大頭”。21世紀初印度已經幾乎攢齊了美國、俄羅斯和歐洲的著名武器裝備,例如印度裝備序列中有俄製的米格-29、米格-27、米格-21,蘇-30以、法制的幻影2000、美國的超輕型火炮、德國的衝鋒槍。有媒體形容印度就像一個任性的孩子,看到軍貿市場上有好看的“玩具”,就必須收入自己囊中。

但是,各國武器因為所屬的體系不同,軍標不同,使用的備件甚至是度量衡標準都不一樣。“萬國牌”看起來兼容幷包,但實際上根本無法整合成一個統一的體系。更糟糕的是,印度為了維護保養規制、特點完全不同的各國進口武器,只能花大價錢從國際市場上購買大批來路不明的備件和彈藥。

即便印度引進的武器可靠性不好,無法整合成作戰體系,但印度認為這種“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缺什麼買什麼的方式至少可以獲得強大的紙面性能。而且印度在軍貿上願意出錢,也自認為出得起錢。據印度媒體報道,印度2016年的GDP增長率達到7.6%,經濟總量已經超越英國成為全球第五,在南亞次大陸是當然的老大。


強武堂

但從軍事實力上看,印度的國防力量是很強大的。

海軍擁有世界上僅此於美國的航母戰鬥群,水下有世界第六個擁有核動力潛艇的國家。

空軍現役的有蘇-30MK以及和俄羅斯共同研發的第五代戰機T-50。

陸軍有擁有2000輛T-72型坦克和1000輛左右T-90型坦克。

兵力115萬餘人。從這一點上看就不可忽視。

下面說為什麼我們總是看弱了三哥呢?

從軍隊發展上來看,印度近幾年在部隊現代化的進程中進步的相當快,由於技術更新太快,反而對戰鬥力形成了阻礙。

單說海軍航母的事大家都成了笑談,第一就是買了二手的俄羅斯航母被坑,而國產的卻遲遲不能交付,好不容易自己建造了核動力潛艇卻被水給泡了。

空軍方面可謂是萬國牌空降兵的先驅。印度軍工基礎差,底子薄,裝備無法自給,嚴重依賴進口,而且自身戰機保養程度不容樂觀,事故率居高不下。幾乎把先進國家出口的戰機揉成了一坨。包括俄羅斯的蘇-30.英國製造的美洲豹攻擊機和數十架幻影2000.美製F16C/D和幻影-2000.真是當成了戰鬥機的實驗室。

陸軍方面還好。印度的阿瓊Mk.I主戰坦克,1974年開始研製,2004年首輛坦克才開始交付印度陸軍,在印度差勁的國防管理和印度高層的反覆猶疑之下,阿瓊坦克的研製進度被嚴重拖延,30年的研製時間創下了“第三代主戰坦克研製週期世界之最”的記錄,還好才30年,比航母強很多了。最終還是進口了俄羅斯的坦克。

其實從字面來看,印度的軍事實力是相當可怕的,但是,軍隊是拿來打仗的,不是拿來參觀的。而在戰爭中,自主研製的能力才是關鍵,而且必須擁有這種無需仰仗別人能夠在戰時動用資源快速的批量的建造各式裝備的能力,不能拄著拐去摔跤,可印度這樣的模式則不行會以至於在戰爭中非常的被動。

所以大家都不看好。


歡否

強弱都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

印度的強大是相對於周邊環境來說的。相對於中國周邊有四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六七個軍事強國,印度的周邊環境實在是得天獨厚。

印度洋沒有強國,印度周邊除了隔著世界屋脊的中國,最強的是比印度弱小几十倍的巴基斯坦。其它的,如尼泊爾、不丹、孟加拉、緬甸、斯里蘭卡、馬爾代夫……除了蕞爾小國,就是內部混亂的實力還不如蕞爾小國。

能對印度形成近距離威脅的,除了中國,就只剩下美國在印度洋的迭戈加西亞基地和第五艦隊了。

相比於周邊連空軍都沒有,陸軍連坦克都沒有的國家,印度的強大不言而喻。


baby愛科學

印度軍隊弱不弱,主要看和誰比,如果和周圍南亞的小國家比,那印度的胳膊比他們的腰還有粗,看看他手裡有啥?有核彈、航母、核潛艇,可以說大國的標配他都有,說他軍隊弱,被他虐過的周邊小國都不同意。

如果和中國軍隊比,那他還差點火候。上世紀60年代,中國軍隊在經濟遇到困難,裝備比較落後的情況下,就敢和印度亮劍,當時的情況,美蘇都在幫助印度,而我們在國際上沒有幾個朋友,所以印度有恃無恐,敢在太歲頭上動土,中國只動員了一個成都軍區的力量,就把印度軍隊打得屁滾尿流,如果不是中國見好就收,放他一馬,印度都需要遷都。中國一下打出了60年的和平,至今印度也不敢放肆,也只能過過嘴癮。

除了中國,印度軍隊的對外戰績還是不錯的,就比如對付以前的同門兄弟----巴基斯坦,那他可能勝多敗少,幾次印巴戰爭他都佔上風,尤其他的海軍,仰仗著老東家英國給他的退役航母,堵著巴基斯坦的家門打,巴基斯坦被欺負的夠嗆,國土被印度肢解,整個東巴基斯坦獨立。

巴基斯坦最危險的時候,向中國求助,中國對待朋友沒的說,為朋友可以兩肋插刀,中國現役最先進的坦克、飛機、大炮,儘管拿,中國關鍵時刻的鼎力相助,讓巴基斯坦硬撐了下來,直到現在仍然感激不盡,巴鐵就是這麼來的。

印度的抱負是做南亞的大國,儘管他的工業基礎不牢,武器自給率較低,但他國際環境好,美俄等各西方主要發達國家都願意把最先進的武器賣給他,他的軍事現代化真的可以買的來。


浩蕩揚子江

印度的軍事實力非常強大,目前是世界第四軍事大國。但是印度的很多先進武器都需要進口,導致印度自己的國防工業體系不完整,常常受制於人。




1.印度海軍總兵力超過7萬人,擁有1艘航空母艦、15艘護衛艦、11艘驅逐艦、17艘常規潛艇。航空母艦是“維克拉瑪蒂亞“ ”號,排水量4萬噸購買自俄羅斯,可以配備36架作戰飛機,包括26架米格29k艦載戰鬥機。印度海軍在60年前就從英國購買了自己的第一艘蒸汽彈射起飛航母。印度曾經利用自己的航母,對巴基斯坦的港口進行轟炸,並且炸沉了巴基斯坦的潛艇,因此印度的航母使用經驗和作戰經驗非常豐富。



2.印度空軍有15萬人,有超過900架各種軍用飛機。印度擁有核武器,也是世界上少數擁有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的國家。印度的“烈火5”導彈,是印度第一種單彈頭洲際彈道導彈,射程可達5000公里。



3.而印度正在研製的“烈火6”洲際彈道導彈,射程可以達到6000公里以上配備多個核彈頭。印度很多常規先進武器都來自於進口,因此在戰爭期間出現了消耗無法及時得到補充,印度的國產武器自有率程度比較低,這是制約印度軍事發展的重要原因。



4.印度是南亞地區軍事實力最強大的國家,也是整個印度洋地區最強大的軍事國家,印度有140萬軍隊,總兵力在全球排第三。印度陸軍有112萬人左右,擁有4000輛主戰坦克、2500輛裝甲車、4500門火炮、200架武裝直升機。印度陸軍擁有13個軍,其中在中印邊境地區部署了大約10萬軍隊。印度陸軍有現代化的車載多管火箭發射系統,一次可在45秒內連續發射12枚高能火箭,攻擊範圍為3.9平方公里,最遠距離可達40公里。


杜達特洛夫斯基

印度的軍力弱不弱主要還是看和誰比。怎麼說印度也是有著100多萬軍隊、300多架三代戰鬥機、數十艘主力戰艦、數千輛主戰坦克的國家,而且還是少有的幾個有核國家。印度的經濟總量也能排進世界前十,軍費更是世界第四,也為印度的軍力提供了相當的保障。

所以,如果和佔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中小國家相比,印度的軍力不但不能說弱,甚至完全稱得上是很強。在對周邊小國採取行動的時候,印度基本都是壓倒優勢。即使是和“老冤家”巴基斯坦的對抗中,印度也一直佔據優勢,歷次印巴戰爭基本都是印度主攻、巴基斯坦主守,甚至有幾次巴基斯坦一度瀕臨崩潰。即使和歐洲的大多數國家相比,印度的軍力也可以佔據相當大的優勢。

但印度一向謀求成為“世界性的大國”,瞄準的目標也一直是美、俄、中等超級國家,而和這幾個國家相比,印度的軍力就不夠看了。雖然數量夠多、性能看起來也不錯,但印軍在面對真正的大國時,很多先天性的結構缺陷就不可避免地會暴露出來,甚至會成為致命的“死穴”。

比如,印度裝備的“大雜燴”問題。印軍主戰裝備(無論陸軍海軍還是空軍)基本都是來自英、法、俄、以色列等多個不同的國家,這些裝備之間的互相兼容一直是個大問題。甚至於連維護和保養都需要不同的體系,這在戰時會成為巨大的麻煩。更要命的是,印度軍工的自主研發生產能力極差,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維修保養的飛機一架接一架地摔已經成為笑柄,更可笑的是,印度甚至連大口徑炮彈都不能自給。當年和巴基斯坦的卡吉爾衝突中,印度的155毫米榴彈炮的炮彈打完了,自己無法補充,臨時滿世界求購,也已經成為著名的笑話。

除了這兩個明顯的缺點,印度軍隊還有種姓制度、民族宗教矛盾等等一大堆問題,如果真的面對強敵,這些問題隨便哪一個都可能要了印軍的命。所以,印軍的強還是弱,關鍵還得看對誰。T


聯合防務

傻哥就知道買買買!卻不知道實質上正在“埋”了自己!

作為世界武器博物館的印度,不知道是真的“傻”,還是出於什麼心態,幾乎將全世界的先進武器都往家裡搬!

這裡且不討論一個國家的國防強大與否究竟能不能買得到。武器作為一種特殊的消耗品,幾乎可以肯定,越是先進的武器反而越嬌氣,越難於侍候:即保養。尤其是作為特殊商品的武器,可沒有什麼國際標準的零配件!不僅每個國家生產的武器不同,而且使用保養的彈藥、零配件甚至於連保養維修的工具都是特製的!

所以,象印度這種萬國牌武器國家,在一個戰場不僅擁有不同國家的各種武器,就是在同一條戰壕裡,都可能分別擁有三五個不同國家的各式武器!這對於後勤保障部門來說,是個災難式的考驗。

因此,實事求是的說,如果發生一場短期(一個月以內)的低烈度戰爭,印度也許有贏的機會,但是一旦戰爭超過一個月以上,印軍的後勤必將滿足不了戰爭的需要,而陷入災難性的混亂……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