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穀子交換一根狐狸尾巴的可能性

今天,在小學二年級的繪本課堂,上了一節《晴朗的一天》

----聽起來是個美文;

今天,在快餐店裡,聽到隔壁的孩子總是在大喊:“我就要!“

----大人給還是不給呢?

不妨先了解下這本圖畫書——《晴朗的一天》

這個繪本源自亞美尼亞民間故事,由亞美尼亞籍美國作家創作,獲得了1972年的凱迪克金獎。

一把穀子交換一根狐狸尾巴的可能性 | 還記得別針換別墅嗎?

鮮豔明快的色彩很讓孩子喜愛

故事很簡單:一隻狐狸偷喝了一位老婆婆的牛奶,被老婆婆剪下了尾巴,要它用牛奶來交換;狐狸找到奶牛,奶牛提出要用青草交換;狐狸找原野要青草,原野提出要水來交換;狐狸找小河要水,小河要狐狸拿水罐來;狐狸找姑娘借水罐,姑娘要一顆藍色珠子;狐狸找貨郎要藍色珠子,貨郎要一個雞蛋;狐狸找母雞要雞蛋,母雞要穀子;快絕望的狐狸找到磨坊主要穀子,幸運的是,穀子很多的磨坊主送給狐狸一點穀子。狐狸再一個一個換過去,終於要回了尾巴,老婆婆把尾巴縫回狐狸身上。狐狸跑去找小夥伴去玩了。

一把穀子交換一根狐狸尾巴的可能性 | 還記得別針換別墅嗎?

渴了就要喝的“小孩”--狐狸未經允許喝了牛奶

一把穀子交換一根狐狸尾巴的可能性 | 還記得別針換別墅嗎?

牛奶主人很生氣,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割了狐狸的尾巴

一把穀子交換一根狐狸尾巴的可能性 | 還記得別針換別墅嗎?

狐狸為了不讓夥伴消化它---多麼童趣的理由啊

一把穀子交換一根狐狸尾巴的可能性 | 還記得別針換別墅嗎?

開始了漫長的“交換”

一把穀子交換一根狐狸尾巴的可能性 | 還記得別針換別墅嗎?

貨郎是商業的代表,但也沒提出什麼苛刻的要求

一把穀子交換一根狐狸尾巴的可能性 | 還記得別針換別墅嗎?

在母雞面前,狐狸有點兒羞愧的樣子

一把穀子交換一根狐狸尾巴的可能性 | 還記得別針換別墅嗎?

“富人”的善心還是存在的哈

估摸著,品德教育老師有千言萬語想說給孩子聽,我們就先不聽了,反正可以讀給張口要這個要那個的孩子,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哈。

是不是可以跟孩子聊聊商品經濟呢?

在原始社會,人們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換自己所需要的物資,比如一頭羊換一把石斧……

一把穀子交換一根狐狸尾巴的可能性 | 還記得別針換別墅嗎?

肉類換水果

一把穀子交換一根狐狸尾巴的可能性 | 還記得別針換別墅嗎?

兔子換瓦罐

一把穀子交換一根狐狸尾巴的可能性 | 還記得別針換別墅嗎?

到現在孩子們也喜歡物物交換

一把穀子交換一根狐狸尾巴的可能性 | 還記得別針換別墅嗎?

他們可是完全憑喜好,不一定按價格算賬

等價的物物交換是不同效用的商品按照它們各自具有的價格相交換,是商品交換的一般原則。商品的價格取決於生產該商品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在物物交換中,交換雙方總是能大體地估算出對方的成本耗費,從而實現等成本耗費的交換。

一把穀子交換一根狐狸尾巴的可能性 | 還記得別針換別墅嗎?

貨幣貶值的時候,物物交換又流行起來

在互聯網時代,最古老的經濟原則發生了變化,比如2005年一位美國小夥用別針換了別墅——

一把穀子交換一根狐狸尾巴的可能性 | 還記得別針換別墅嗎?

成了網絡社交的一個標誌性事件

從2005年7月起,26歲的美國外賣員凱爾·麥克唐納利用互聯網,用一枚紅色曲別針開始與人交換,最終沒花一分錢,換回一套漂亮的雙層公寓!

一把穀子交換一根狐狸尾巴的可能性 | 還記得別針換別墅嗎?

不過,他是發佈信息後等人來換

當時,麥克唐納有一枚特大號的紅色曲別針,兩名婦女用一支魚形鋼筆換走了曲別針。他用鋼筆換到一個繪有笑臉的陶瓷門把手,陶瓷門把手又變成了烤爐。一個月後,美國加州的一名軍官要了這個烤爐,並給了麥克唐納一個發電機。他用這個發電機換了一個具有多年曆史的百威啤酒桶。加拿大一名電臺播音員相中了這個古典酒桶,用一輛舊的雪地汽車交換了酒桶。

一把穀子交換一根狐狸尾巴的可能性 | 還記得別針換別墅嗎?

凱爾和他的紅色別針

幾經交換,雪地車變成了敞篷車。麥克唐納隨即轉手給一位音樂家,得到了工作室錄製唱片的一份合同。今年7月,麥克唐納把這個機會給了一名落魄的歌手,歌手感激涕零給了他一棟雙層別墅一年居住權!

一把穀子交換一根狐狸尾巴的可能性 | 還記得別針換別墅嗎?

凱爾還出版了一本書

這個事情後來變成一個項目,現在還有官網。

國內互聯網向來喜歡複製,同年10月,網名為“艾晴晴”的女孩在天涯論壇上發表名為《中國版美麗童話,將被我這個女孩100天內創造》的帖子,講述了自己要效仿加拿大小夥子以別針換別墅的夢想,“只不過我要做的事挑戰難度更大,因為國外的那個小夥子僅僅是被動地在網上以守株待兔之方式交換,而我將選擇在現實中主動出擊,他用了一年多時間才完成,而我期望僅僅用100天來實現自己的這個大膽而天真的計劃”。

一把穀子交換一根狐狸尾巴的可能性 | 還記得別針換別墅嗎?

還是有一些真實的交換的

“艾晴晴”的換物計劃實施第一天,就以一枚別針成功地從一位外國女子手裡換回一部手機,這一“飛躍”讓“艾晴晴”和眾多網友都很興奮,然而,在接下來的兩天中,“艾晴晴”遇到了各種各樣的人:希望不被打擾二人世界的情侶;任憑女孩百般解釋始終無法放棄戒備和冷漠的少婦;在車站等車抽菸、呵斥乞丐的時尚女孩,正襟危坐好為人師循循告誡女孩的眼鏡GG;在地鐵手機廣告邊圍觀的民眾;看見女孩靠近本能躲避的情侶和離去的男子……“艾晴晴”無功而返。

打住!

這一切都是假的!

是一位網名為“立二拆四”,真名叫楊秀宇的人策劃出來的。

一把穀子交換一根狐狸尾巴的可能性 | 還記得別針換別墅嗎?

當年策劃者的自我剖析

按照楊秀宇的設計,這個女孩從一個別針開始以物換物,換到第三步一個小玉佛時,楊秀宇在馬路邊找到了一個外國婦女,交給她一部手機,謊稱拍網絡劇需要配合,對方被騙後象徵性地擺了一個動作,於是就有了“老外遞手機”的照片,繼而引起網民關注,楊秀宇以“托兒”的方式一步步地“假”下去……

一把穀子交換一根狐狸尾巴的可能性 | 還記得別針換別墅嗎?

最後沒有換別墅,而是換了唱片公司約

這位楊先生後來到真如他所說---被逮捕、判刑了

一把穀子交換一根狐狸尾巴的可能性 | 還記得別針換別墅嗎?

造謠和炒作謠言、敲詐之類的罪名

再說回到繪本課上來。

王老師在講讀時候,非常注意讓孩子參與進來。特別是有了3次的示範後,直接請孩子來模仿狐狸如何跟下一位“交換者”提出交換祈求---說到“祈求”,也未必吧,一定要留意狐狸對不同的交換者說話時的神情和肢體語言。有個孩子是嬉笑著說的,王老師就問他“一邊笑一邊求助,效果怎麼樣?看看圖畫上狐狸是什麼表情,又該是什麼樣的語氣?”

一把穀子交換一根狐狸尾巴的可能性 | 還記得別針換別墅嗎?

王老師在上繪本課

我們仔細看圖的話,會發現狐狸可憐的樣子多,有時卻是一臉媚笑(在姑娘面前),有時也藏不住那特有的機靈勁兒(在貨郎面前)……因此在說話時一定會用不同的語氣和語調,或平和,或哀求,或諂媚,或勸誘。

一把穀子交換一根狐狸尾巴的可能性 | 還記得別針換別墅嗎?

狐狸求助的語言很有妙趣,我常常說“重章疊句”是繪本文字的一個重要特點,而這個故事可是真正的“疊句”啊—

“請給我一些牛奶吧,這樣我就可以把牛奶還給老婆婆,老婆婆就會把我的尾巴縫回去了。”

給我一些青草吧,我要把青草帶去給奶牛,她就會給我一些牛奶。然後我把牛奶拿給老婆婆,她就會把我的尾巴縫回去,這樣我就能回到朋友們的身邊了。

“請把你的水罐給我吧,這樣我就能裝些水去拿給原野,原野就會給我些青草去餵奶牛,奶牛就會給我些牛奶去還給老婆婆,老婆婆就會把我的尾巴縫回去,我就能回到朋友們的身邊了。”

……

一把穀子交換一根狐狸尾巴的可能性 | 還記得別針換別墅嗎?

語言遊戲

“請你給我一點兒穀子吧。我得用穀子去換個雞蛋,用雞蛋付給貨郎去換顆藍色的珠子,把珠子送給姑娘去換她的水罐,用水罐去打水給原野去換些青草,用青草去餵奶牛去換些牛奶,再把牛奶還給老婆婆,她才會把我的尾巴縫回去,要不朋友們都會笑話我的。”

這樣的重複,很容易吸引孩子的互動,他們會不由自主地跟隨小狐狸一起重複它要說的話。而隨著小狐狸需要求索的目標逐漸增加,它一遍遍重複的話語又不斷有新的條件疊加進去。作者不著痕跡地讓小狐狸每說一遍,都稍微變換一下停頓的節奏,以及表述的語氣。

一把穀子交換一根狐狸尾巴的可能性 | 還記得別針換別墅嗎?

狐狸去找朋友玩了---面子問題解決了,可以見人了

從這個角度看,《晴朗的一天》是一年級學習表達的語言發展圖畫書。

經濟常識講了,語言發展講了,品德教育也就滲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