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進士的出路在哪裡?

BeYourGuy

乍一看以為只是問明、清進士,仔細一瞧才發現還涉及了兩宋,於是忍不住多幾句嘴——問題描述中所提及的宋代情況,真不知道是哪個位面的“宋代”……

一、宋代的“翰林”:

宋代的翰林院沿襲自唐代翰林院,是一個內庭機構。“翰林院”及隸屬於其的“翰林天文院(翰林天文局)”、“翰林圖畫院(翰林圖畫局)”、“翰林御書院(翰林書藝局)”、“翰林醫官院(翰林醫官局)”中的官員職務,大致有兩類——一類是通常由內侍(宦官)所出任的行政職務;一類是由掌握天文、醫術、琴、棋、書、畫等各種技藝的技術官所出任的技術職務。無論哪種,都是為士人所不齒的。你若讓進士出身者去擔任翰林院的官職,只怕是要被掀桌……

而除了“翰林院”之外,“學士院”中的主要官員,亦即各種明目的翰林學士(如“翰林學士承旨”,“翰林學士”,“翰林學士、知制誥”,“直學士院”,“權直學士院”等),有時也會以“翰林”為簡稱或別稱。然而,宋代的翰林學士乃是一種相當高級別的差遣、職事官,新科進士不可能“直入”。

另外,宋代還存在著一個叫做“翰林司”的官司機構,掌管供奉茶酒、皇帝遊宴等事,其中官員皆為武臣或內侍,就更加同進士無關了。

二、宋代登科進士的初任官:

兩宋進士的初任官(即進士登科後被授予的第一個職事官或差遣),一般無論名次高低都得外任地方,偶爾有留京者,往往也是出任低等館職【1】。即便狀元亦是如此。

注1:北宋神宗元豐改制前,“館職”指三館秘閣(昭文館、史館、集賢院、秘閣)官;元豐改制後“館職”暫時不存;北宋哲宗元祐元年開始,直到南宋滅亡,“館職”則是指秘書省的一些職事官。

例如:

太祖開寶六年(973年)宋準中狀元后,以“校書郎”(本官)留京,擔任“直史館”(一種館職)。

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劉煇中狀元后,以“大理評事”(本官)外放,擔任“簽署河中府觀察判官廳公事”(一種府、州幕職)。

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鄭僑中狀元后,以“左承事郎”(寄祿官)外放,擔任“籤書鎮南軍節度判官廳公事”(同上,鎮南軍即隆興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