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會戰後期老照片: 被俘日軍露出挑釁表情

常德會戰是抗日戰爭時期大規模的會戰之一,意義重大,被譽為“東方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這些照片拍攝於1943年12月25日,常德會戰的後期。

常德會戰後期老照片: 被俘日軍露出挑釁表情

中國士兵守衛從日軍繳獲的物資和武器。

拍攝者是美國攝影師哈里森·福爾曼。哈里森為《紐約時報》和《美國國家地理》提供稿件,二戰期間長期在中國採訪拍攝,報道中國的抗戰。

常德會戰後期老照片: 被俘日軍露出挑釁表情

常德會戰中被俘虜的日軍士兵。

這個日本俘虜面對鏡頭表情誇張,張牙舞爪,一副挑釁的樣子。1943年11月至12月,侵華日軍為牽制中國軍隊對雲南的反攻,並掠奪戰略物資,打擊中國軍隊的士氣,在湖南常德地區挑起戰鬥,中國軍隊奮起反擊,是為常德會戰。

常德會戰後期老照片: 被俘日軍露出挑釁表情

中國士兵看守被俘的日軍士兵,左邊日兵表情非常不嚴肅。

常德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它既是湘北重鎮,又是進入四川、貴州的門戶,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武漢失守後,這裡成為重慶大後方物資的唯一補給線。

常德會戰後期老照片: 被俘日軍露出挑釁表情

中國士兵押送被俘的日軍士兵。

1943年11月,日軍糾集7個師團約10萬人進攻常德,中國軍隊集中了16個軍43個師約21萬人迎戰。中國軍隊依託陣地節節頑強阻擊,遲滯日軍進攻。

常德會戰後期老照片: 被俘日軍露出挑釁表情

戰後,一名婦女在廢墟中尋找有用的東西。

駐守常德城的中國軍隊是第57師,官兵抓緊修築工事,積極備戰。師長餘程萬發出了“城存與存,城亡與亡”的作戰號令,誓與常德共存亡。

常德會戰後期老照片: 被俘日軍露出挑釁表情

堅守常德約半個月後,第57師傷亡殆盡,政工人員、官佐雜役都投入了戰鬥。1944年出版的《喋血常德》記載,“從(11月)30日起,所有非戰鬥部隊人員都投入戰鬥,看護兵、衛生兵、炊事員都在戰鬥,受傷官兵根本無法救護運送,只能忍痛躺在地上拿手榴彈拋向日軍,受傷幾次、斷臂少腿還在繼續戰鬥的到處都是……”

常德會戰後期老照片: 被俘日軍露出挑釁表情

12月3日,餘程萬率殘部數十人突圍,次日又率援軍新11師32團反攻,成功將常德收復。儘管如此,蔣介石仍以違抗軍令罪將其送交軍法處審判,被判服刑兩年。

常德會戰後期老照片: 被俘日軍露出挑釁表情

中國士兵肖像。

中國軍隊在守衛常德時表現出非凡勇氣,其中一個典範就是賈家巷陣地戰鬥,該陣地駐有第171團第3連1排。日軍先是空襲,後又派出一個大隊衝鋒,並集中炮火轟擊賈家巷。1排官兵死守陣地,最後8人奮戰到底,排長殷惠仁在日軍迫近時引爆最後一枚手榴彈,與敵寇同歸於盡。

常德會戰後期老照片: 被俘日軍露出挑釁表情

戰後,小商販在廢墟中做買賣。

因為中國軍隊的英勇抵抗,日軍消耗嚴重,已經無力佔據常德,遂於12月19日開始撤退。至12月25日,中國軍隊全部收復了失去的陣地,恢復了會戰前的態勢。

常德會戰後期老照片: 被俘日軍露出挑釁表情

戰後,中國軍隊召集當地男子。

軍隊召集青壯男子,或充當民夫提供勞動服務,或入伍補充兵員。常德會戰非常慘烈,中國軍隊付出的代價非常大,陣亡6萬人;日方自稱戰死1274人、負傷2977人,學者估計實際死亡人數超過1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