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買車會便宜嗎?

衰默

決定汽車價格的因素有很多,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自2018年1月1日起購置稅上漲。也就是說自2015年10月1號實施1.6L及以下排量乘用車購置稅減半政策,從2017年1月1號起,對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車,將按7.5%的稅率徵收車輛購置稅。2018年,政策將徹底退出,恢復按10%的法定稅率徵收。

車輛購置稅應納稅額=計稅價格×10%。計稅價格根據不同情況,按照下列情況確定

納稅人購買自用應稅車輛的計稅價格,為納稅人購買應稅車輛而支付給銷售者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不包括增值稅稅款。也就是說按您取得的《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上開具的價費合計金額除以(1+17%)作為計稅依據,乘以10%即為應繳納的車購稅。

舉個例子:隔壁老王要買1.6L排量或以下的新車,售價10萬。

2017年新購置稅政策(7.5%)

大家最關心的,還是按7.5%稅率徵收購置稅的話,得交多少錢?

假設在2017年又買一輛價格10萬且符合優惠條件的車子,那麼購置稅的公式則是:購車款÷增值稅率×7.5%=車輛購置稅,也就是按100000÷1.17×7.5%=6410.2元,比起今年購置稅減半的優惠,需要多出2136.7元!

2018年正常購置稅政策(10%)

根據購置稅的計算公式:購車款÷增值稅率×10%=車輛購置稅,也就是說老張要交的購置稅是100000÷1.17×10%=8547元。

2018年10萬的車子得老老實實交齊8547元,同樣一輛10萬塊錢的車,放在17年的話,購置稅為7.5%,那麼應該繳的購置稅為6410元,兩者相差了8547-6410=2137元。買15萬元的車,要多掏3205元.買20萬元的車,要多掏4274元。車子的價格越貴,購置稅增加的也越多。


小拉車

很多即將買車的車主都關心的一個問題是:今年買車到底會不會比較便宜?汽車價格的影響有很多。從今年年初開始,有一條新規將極大的影響汽車的價格。自2018年1月1日起購置稅上漲。這條規定一出來就說明了2015年的.6L及以下排量乘用車購置稅減半政策和2017年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車,將按7.5%的稅率徵收車輛購置稅這兩條政策將徹底退出,而恢復10%的法定稅率。也就是說,今年購買汽車,不僅不會便宜,反而上漲了一些。



購置稅的計算公式是:車輛購置稅應納稅額=計稅價格×10%。納稅人購買自用應稅車輛的計稅價格,為納稅人購買應稅車輛而支付給銷售者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不包括增值稅稅款。



比如說你要買一輛1.6L排量或以下的新車,而這輛車的售價10萬元。如果按照2017年新購置稅政策(7.5%)來算那麼購置稅的公式則是:購車款÷增值稅率×7.5%=車輛購置稅,也就是按100000÷1.17×7.5%=6410.2元,比起2015年購置稅減半的優惠,需要多出2136.7元!



2018年買車會便宜嗎?

再來計算一下今年的正常購置稅政策(10%):根據購置稅的計算公式:購車款÷增值稅率×10%=車輛購置稅,既是 100000÷1.17×10%=8547元。

所以今年如果你買了這輛車的話,你就要交8547元。而在2017年你只需要6410元。今年要比去年多花了8547-6410=2137元。相比2015年則要花上更多。而且汽車價格越貴購置稅越高。再比如說買一輛15萬塊錢的車,購置稅則是11752元,買一輛20萬塊的車的購置稅是12821元。

所以今年買車不僅不便宜反而要貴不少。


聊車教授

2018年小排量購置稅75折的優惠就取消了,所以如果是你要買1.6L及以下排量乘用車,那麼成本會上升了。

購置稅的計算方式是:《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上開具的價費合計金額除以(1+17%)作為計稅依據,乘以10%。

以一輛10萬元的汽車為例,沒有購置稅優惠時應繳納的稅款為:100000÷1.17×10%=8547元。如果是按75折算,100000÷1.17×7.5%=6410元,節省2100多元。因此如果是買小排量,那就趁2017年結束前,趕快下手,國家的便宜可不是經常佔得到。

另外,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和優惠政策也是呈逐年滑坡的趨勢。按目前的政策,續航里程150公里以上的電動汽車國補4.4萬元,地方政策補貼不能超過國補一半,也就是不超過2.2萬元。

2018年是否會有新的政策還不確定,但大的趨勢是補貼和優惠政策會逐步退出,比如免搖號,單獨搖號,或免拍牌等,因此有計劃買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也得趁早下手。

還有一個大的趨勢是我國汽車產業的雙積分政策實施後,為了達到政府要求的汽車節能減排目標,自主品牌和外資品牌各個車企都在使出渾身解數來應對考核,否則要接受鉅額懲罰。

在這個政策的影響下,可以預見的是,大排量,尤其是大排量自吸汽車,無論是進口還是國產都將成為恐龍一樣的瀕危動物,如果是心水這樣的機器,也建議今早下手。還有可以預見的是汽車上會搭載越來越多滿足政策需要,而不一定是消費者青睞的技術或配置,比如啟停系統,DCT,比如三缸發動機,再比如插電式混合動力,純電動等等。

如果你不喜歡這些配置和技術,那也建議儘快下手。

至於整體的汽車價格是越來越低的,但廠家總是會想辦法在上面升級,然後維持他們的利潤。所以,總的建議還是趁早下手。


新車新技術

2018年關於車的新政策!你不知道就有麻煩啦!


1、車貸額度調整

2017年11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聯合頒佈了新修訂的《汽車貸款管理辦法》,規定從2018年1月1日起,傳統燃油車的汽車貸款比例不變,依舊是80%;新能源車的最高貸款比例為85%;二手車的貸款比例從50%提高到了70%。

2、胎壓監測成標配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此前發佈了2017年第26號中國國家標準公告,內容包括強制性國家標準《乘用車輪胎氣壓監測系統的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要求汽車廠商都需要給每輛新車配備胎壓監測,並明確指出該標準的實施日期是2018年1月1日。現在這項規定出臺了之後,給車主們要增加了一點安全保障。

3、車輛必備反光背心

車輛上需要配備三角牌、滅火器等安全設備,但從18年1月1日起,根據《機動車安全運行技術條件》新規定,每位司機都要備一件原諒色反光馬甲在車上,否則年審時就會被拒之門外。路邊需要停車,下車檢查車輛等情況時,就把反光背心穿上。

4、懸掛車標必須與品牌一致

新標準增加“與車輛品牌相適應”的表述。1月1日起,交通法律法規規定,汽車懸掛的車標和註冊的品牌必須一致,倘若有大眾臉充胖子的車主懸掛於車牌不一致的車標將會受到相應的處罰!

5、新能源汽車起步要有提示音

作為機動車運行和車輛生產製造的安全標準,《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規定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在車輛起步且車速低於20km/h時,應能給車外人員發出適當的提示性聲響。

6、免徵新能源購置稅至2020年

為了有效宣傳以及推廣新能源車,2017年12月27日,財政部、稅務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聯合發佈《關於免徵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的公告》,明確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對購置納入目錄的新能源汽車免徵車輛購置稅。

以上的這些政策與車主們息息相關,趕緊動動手分享起來,告知你的親朋好友,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懂財帝

買車會便宜,從客觀上來說就是一個偽命題吧。

不會有真正足夠便宜的東西,畢竟一分價錢一分貨,如果從站在現在的時間維度對比之後的2018年,可能就是大家關注的購置稅折扣沒有了,按照目前我國汽車購置稅的計算方法,車輛購置稅金額=新車發票價格÷1.17(增值稅)*購置稅稅率,也就是說,按照目前的7.5%稅率,一輛1.6L排量、價格15萬元的汽車所需要繳納的購置稅為9615元,而按照2018年的標準則需繳納12820元,中間相差三千餘元。

刨開購置稅的這點因素,我們還可以看到購買新能源車的補貼也即將變少,早在《關於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中就有提到,2017年到2020年新能源車補貼,將以每兩年下降20%的速度減少,直至個人購純電動車補貼完全取消。雖然2018年的退坡幅度是20%還是傳言中的40%仍然未定,具體細節也仍然未知,但對於傾心新能源產品的消費者來說,購車補貼減少已成定局。

但從購車的更多因素來看,比如貸款門檻,明年會有調整,並且是降低,央行和銀監會聯合發佈《關於調整汽車貸款有關政策的通知》,通知宣佈自2018年1月1日起,自用傳統動力汽車貸款最高發放比例為80%,買車首付最低20%;商用傳統動力汽車貸款最高發放比例為70%;自用新能源汽車貸款最高發放比例為85%,買車最低首付15%;商用新能源汽車貸款最高發放比例為75%;二手車貸款最高發放比例為70%。

最後說一點價格上的,根據2017年初的情況,購置稅回收後,4s和廠家也會相對給出一定的價格優惠補貼,真要說便宜,也未必,畢竟比不上廠家給出的優惠政策。


湖北汽車圈

2028年買車會更便宜!


買車之前絕對要想好,到底買車是為了什麼。如果需要有一輛車接送小孩,上下班通勤,生活中確實因為坐公共交通產生了各種各樣的不便利了,那肯定是需要買車了。這個時候,就要考慮買什麼車,什麼價位的車,按照一天50公里的路程算,加上保險,保養等等一年需要的費用不低於13000,這是10萬左右的車,也就是說一個月養車大概需要1000以上,那再看一下自己的實際情況,決定車買不買,買什麼價位的。

通常,過年前會是買車的一個很火的時刻,太多人不是為了真正用車,而是我要回老家過年了,大家都有車了,我也要有!這樣的情況下,真就是給自己白白增加負擔了。

所以,需要車的時候,即使購置稅加倍,你也會買,不需要的時候,購置稅全免,估計也不太願意買。

如今的汽車,不在是10年前20年前的奢侈品,動輒20多萬的桑塔納。隨著吉利,廣汽,長城等國產品牌的迅速崛起,尤其是今年,汽車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對於消費者來講,肯定會得到更多的優惠和實惠。


Boeing起飛

車輛的車價都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第一個因素就是生產廠家的產生,隨著陸陸續續合資車型、進口車型、甚至純電動車型在中國的建廠生產,汽車年產能還會增加,車型推出的速度還會加速,第二個就是競爭壓力會更大,只能打價格戰,這個不多說。第三個就是消費者對於車輛消費的逐步成熟,偏於理性消費,除了價格還會考慮後續的養護,養車費用,維修成本等等。最後就是中國市場自品牌的逐步崛起,給予合資、進口車型不小的衝擊,而價格優勢更是自主品牌的強項。


花生好車

那要看你買什麼車,買新車型還是舊車型,買燃油車還是電動車,綜合考慮。買自己喜歡的車型,結合自己的經濟能力進行消費,不要管有沒有便宜。


水城故事遊四方

不考慮購置稅問題,汽車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挖空心思佔領市場是廠家,商家的最終目的,降價也是一種最直接的手段。所以,根據近幾年的觀察,大家都能體會到,無論國產還是合資車,降價幅度都是很明顯的。所以,跟房價漲勢一個道理,一個是漲價,一個是降價,只不過是幅度問題罷了。總之,今後的車市,降價是躲不過的主旋律


葉落知秋1247777784

從理性的角度來說,汽車本身是一個消耗品,只要你買了車,立即就會貶值,而且早買肯定不如後買,比如你今年花10萬買了一臺車,而到明年,你會發現這臺車在麼個時段只值96000元,所以絕對的便宜是沒有的,同比相對便宜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