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龙姚劲波唐岩……不识“湖南帮”,怎么混互联网圈?

对创业者而言,这是最好的时代。

据统计,中国每天有一万多家企业注册,平均每分钟就会诞生7家公司。在这之中,

互联网及互联网+几乎占了创业方向的半壁江山。

1.“湖南创业天团”

有意思的是,在中国互联网疯魔式发展的这十来年里,湖南人的身影随处可见。“无湘不成军”,这句源于曾国藩时期的老话,不仅适用于战时,亦能用来形容如今的创业大军。

张小龙姚劲波唐岩……不识“湖南帮”,怎么混互联网圈?

△湖南创业人、陌陌CEO唐岩

翻一下互联网大佬的籍贯,“湖南”二字相当抢眼:

这支“湖南创业天团”,成了新一代创业者的偶像。

2. “吃得苦、霸得蛮、不怕死、耐得烦”

说起湖南人的创业精神,常被归结为一个“蛮”字,他们以“吃得苦、霸得蛮、不怕死、耐得烦”而闻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种蛮劲十足、一往无前的勇气和血性,无论是在战场还是商场,都具有十足的影响力。

“半部中国近代史由湘人写就”——革命年代的十大元帅、十大将中,湘籍将领占了一半;而如今,全国互联网领域,也有三分之一是湖南人

悟空保创始人陈志华曾说:“湖南人有很多不足,但至少有一个优点,就是革命的浪漫主义情怀。

”在陈志华心中,“使命”或“情怀”是刻在他血液中的东西。甚至连“悟空保”的名字,都是因为孙悟空闯地狱、闹天宫的气势胆魄,与他心中的湖南人精神是完全匹配的。

张小龙姚劲波唐岩……不识“湖南帮”,怎么混互联网圈?

△陈志华

首轮融资即估值超过10亿美金的掌阅科技,其创始人成湘均有个绰号叫“湖南骡子”。他坚持不靠融资而靠付费用户走过了七年的创业征程,积累了大量的口碑和用户之后,一鸣惊人。对于“骡子”这个听来有些土气的称号,他很认同。

“骡子是一个很奇特的动物,能忍受围着一个点转上几百圈也不会烦躁,是最能忍受枯燥和重复的动物。

我自己的感受是,同时做几件事情时会感觉很痛苦,但是如果只让我做一件事,我可以很享受的把这一件事情坚持做一百次,一千次。”

像骡子一样坚持住、耐得烦,成湘均认为,这是他引以为傲的湖南精神之一。

张小龙姚劲波唐岩……不识“湖南帮”,怎么混互联网圈?

△成湘均

出生于益阳小村子的58创始人姚劲波,在创业十年后,带着58到家、58金服、58众创回到了长沙。58众创的大楼位于湖南大学与中南大学中间,湘江之畔,斜对面就是橘子洲头的毛泽东雕像。在这里,他的反哺与故土的滋养相交融,仿佛是湖南创业者的一种象征。

姚劲波曾在岳麓峰会上对湖南创业者们讲到:“我们做了10年,很多人会觉得很苦,很多事情坚持下来,相信这个理想,相信你所相信的,理想就一定会实现的。”在他心中,湖南人是最敢想敢拼的,“蛮”劲,是成功的要素之一。

张小龙姚劲波唐岩……不识“湖南帮”,怎么混互联网圈?

△姚劲波

后来有许多创业公司把行军床作为办公室标配,可那种死士一般、坚如磐石的蛮劲与执拗,是“标配”不来的。

张小龙姚劲波唐岩……不识“湖南帮”,怎么混互联网圈?

△张小龙

3. “要霸得蛮,更要走得远。”

从湘军叱咤风云开始,湖南人似乎就被打上了蛮勇的烙印。但实际上,湘军的领袖曾国藩,先是个浪漫的理想主义者,然后才是世人所熟知的铁血将领。视曾国藩为偶像的毛泽东,从井冈山时期筚路蓝缕地创业,到抗日解放战争时期的纵横捭阖,将曾国藩的两种精神气质学了个通透。既理想、又实用,这或许才是潜伏在蛮勇表象下的湘军的真相。

张小龙姚劲波唐岩……不识“湖南帮”,怎么混互联网圈?

△长沙岳麓书院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这是写在岳麓书院大门上的两句话。中国近现代史上大放异彩的湖南人,在实用和理想之间,掌握着一种奇特而微妙的平衡。

湖南伢子们在出门霸蛮打天下之前,已经将“天下家国”都刻在了骨子里。也许正是文化渊源中对大势的敏锐与独到的眼光,让许多湖南创业人能先于他人抓住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各种机会。

他们是固执的,但也是前卫的。他们相信一件事会成功,就坚持到它真的成功为止。

张小龙姚劲波唐岩……不识“湖南帮”,怎么混互联网圈?

△湘江,橘子洲头

或许是橘子洲的烟花容易点燃梦想,或许是蜿蜒的湘江常常令人激荡,或许是热烈的辣椒让人充满力量……湖湘的风水养人,尤其是创业人。

如果你要创业,不妨考虑一下,先去湖南落个户吧。

张小龙姚劲波唐岩……不识“湖南帮”,怎么混互联网圈?

△长沙风光

这是TOOP城市系列的第一期

接下来还会有武汉、重庆、成都……

不管你来自何处的湖海山川

愿我们能在TOOP相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