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紅塵的禪意之旅,讓心靈也放一次假!

遠離紅塵的禪意之旅,讓心靈也放一次假!

這裡蘊含著空靈澹遠的悠悠禪境,

這裡是綠水青山間的世外桃源,

這裡有讓人忘卻俗世煩惱的神奇魔力,

這裡也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佛教中國化的拐點。

靈山聖水古寺靜,晨鐘暮鼓禪聲清。

當年禪門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四代祖師,百餘年間就在這大別山麓與長江邊行走,司空山、明堂山、妙道山、天柱山、石蓮洞,至黃梅東山,這是一條中國禪宗發源和南傳的經典研學路線,山水之間處處飄逸著禪意氛圍,草木之中時時洋溢著禪文化氣息。這裡也是中國東西部分界線,也是中國中部的生態綠肺。初夏時節,就讓我們重走這條山林間的禪意之旅。

大 別 山

此山大別山於他山也

遠離紅塵的禪意之旅,讓心靈也放一次假!

(大別山)

大別山橫跨鄂豫晥三省,是長江淮河的分水嶺。相傳李白曾到此,登上大別山主峰白馬尖,放眼南北二側的風光,感慨道:“山之南山花爛漫,山之北白雪皚皚,此山大別山於他山也!”大別山由此得名。

大別山主峰白馬尖在安徽省霍山和嶽西縣的交界處,最高的三大峰均在此處,三峰呈品字形排列,主峰白馬尖和次主峰多雲尖緊緊相依,南面的第三高峰天河尖遙相呼應,氣勢磅礴。

遠離紅塵的禪意之旅,讓心靈也放一次假!

(大別山白馬尖)

大別山不但景色雄壯,風光無限,還是一座紅色的山,這裡是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和人民軍隊的重要起源地。而六安金寨是全國著名的將軍縣,有著“紅軍的搖籃、將軍的故鄉”的美譽。

遠離紅塵的禪意之旅,讓心靈也放一次假!

(金寨紅軍革命烈士紀念塔)

在金寨著名的紅軍廣場,記載著無數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紅軍廣場內的紅軍烈士墓園安葬有紅軍和革命烈士136位,其中將軍25位。當年為革命馳騁疆場,衝鋒陷陣,轉戰南北,奮鬥一生的紅軍英雄們,逝後魂歸故里,回到了他們曾經浴血奮戰的地方安息。他們的革命精神,永世流芳,萬古長青。

遠離紅塵的禪意之旅,讓心靈也放一次假!

(金寨紅軍紀念堂)

司 空 山

攝身凌青霄,松風拂我足。

李白讚美過廬山瀑布,也有一首《題司空山瀑布》:

斷崖如削瓜,嵐光破崖綠。

天河從中來,白雲漲川穀。

玉案赤文字,世眼不可讀。

攝身凌青霄,松風拂我足。

從“攝身凌青霄,松風拂我足”中就知道在司空山李白暫時忘卻了煩惱,將憂愁拋給了這山水。

遠離紅塵的禪意之旅,讓心靈也放一次假!

(司空山)

唐宋以來的史料稱司空山以”二祖禪剎”、“太白書堂”、 “南崖瀑布”“烏牛古石”、“玄妙古松”、“赤壁丹砂”、“銀河夜月”、“北嶺松風”八景聞名於世。靈山聖水古寺靜,晨鐘暮鼓禪聲清。也許只有在這樣的山水間,才能感受禪宗的真諦。

前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中國宗教和平委員會主席趙樸初也曾說過說:沒有慧可,就沒有中國的禪宗,沒有慧可在司空山的遁跡修禪,就沒有中國禪宗的花開五葉遍地春。

明 堂 山

雄奇秀美,華東第一玻璃棧道

明堂山位於皖西南大別山腹地——安徽省嶽西縣境內,因漢武帝於公元前106年封禪古南嶽天柱山時,設祭拜之明堂於此山而得名。

遠離紅塵的禪意之旅,讓心靈也放一次假!

(明堂山)

明堂山身處深山老林之中,保持了純天然的原生態。景區共分為明堂主峰雄奇區、葫蘆河景區、青松嶺景區、月亮秀崖區、古井庵尋幽探險區等五大景區。

近些年明堂山新開放的高空玻璃棧道也極受遊人喜愛。玻璃棧道懸掛在峭壁之上,與白雲作伴,棧道總長1300米,寬1.5米至2米,視野落差近千米。站在上面,懸空萬丈,宛如天空之境,而腳下便是是明堂山奇峰。若是碰上雲霧天,有云海自山底湧上來,漸漸溢滿,與天相擁,猶如仙境。

遠離紅塵的禪意之旅,讓心靈也放一次假!

(明堂山高空玻璃棧道)

妙 道 山

尋山訪水處處通幽, 求仙問道自有去處。

妙道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安徽省嶽西縣西南部,因是佛教禪宗臨濟祖師寓修地,時人稱為“妙光善道”,妙道山因而得名。現分祖師尖、紫柳園、南溪源、聚雲峰四大景區。

站在妙道山頂鳥瞰,東南方的天柱山,西向的司空山,北面的明堂山,大大小小的峰巒丘壑,盡收眼底。

遠離紅塵的禪意之旅,讓心靈也放一次假!

(妙道山)

天 柱 山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門千仞鎖雲雷。

有詩曾雲“有山名天柱,其勢何雄哉。兀然頂天地,不馴逞傲桀。”

天柱山的氣勢在詩中就一目瞭然。峰無不奇,石無不怪,洞無不杳,泉無不秀,這就是是桀驁不馴頂天立地的天柱山。

遠離紅塵的禪意之旅,讓心靈也放一次假!

(天柱山)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門千仞鎖雲雷”,是白居易讚美天柱山的詩句;李白的“待吾還丹成,投跡歸此地”、蘇東坡的“平生愛舒州風土,欲居為終老之計”,都流露出他們把天柱山選為自己歸宿的願望,足見其迷人之處非同一般。

石 蓮 洞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一個人可以成就一座山,李白做到了,一首《山中與幽人對酌》讓石蓮洞因此名聲遐邇。“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這是怎樣的一種意境和情懷?世上可不是人人都有宿松縣令閭邱這種福分的,能和詩仙在一起寄情山水,狂放不羈。真乃三生有幸!

遠離紅塵的禪意之旅,讓心靈也放一次假!

(石蓮洞)

斯人已逝,可他們的精神卻留在了這山水間。除石蓮洞外,石蓮洞國家森林公園還有荷衣古池、四顧坪、佛座嶺、望江亭、森林浴場等可供遊賞。荷衣古池位於石蓮洞下方,為一地下湧泉,泉水潺潺,長年不斷。回顧坪位於河西山絕頂,在此可飽覽千里林濤。佛座嶺相傳為唐代五祖禪師弘忍雲遊憩息之地,留下了五祖禪林。

遠離紅塵的禪意之旅,讓心靈也放一次假!

(石蓮洞荷衣古池)

五祖禪林中,不但可以聽蟬,還可以悟禪,那聽不盡的萬千蟬鳴,就像閱不盡道場上的萬卷經書。

黃 梅 東 山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黃梅東山有寺,名為五祖寺,是始建於唐永徽五年(654年),是中國禪宗第五代祖師弘忍大師的道場,也是六祖慧能大師得法受衣缽之聖地,被御賜為“天下祖庭”。

唐代高僧神秀在五祖寺南廊的偈語"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和六祖慧能的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銳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成為了"黃梅禪宗祖師傳說"的精彩一頁。

遠離紅塵的禪意之旅,讓心靈也放一次假!

(五祖寺)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從五祖寺大門進入,繞過天王殿、大雄寶殿、麻城殿、法雨塔、真身殿。從真身殿後是通天門,門外有石徑直通東山主峰白蓮峰。

大詩人白居易在潯陽期間是苦悶的,在一個雲霧繚繞的春日,他登上了東山的白蓮峰,回首往事,不禁感嘆:“直上青霄望八都,白雲影裡月輪孤。茫茫宇宙人無數,幾個男兒是丈夫”。

遠離紅塵的禪意之旅,讓心靈也放一次假!

(黃梅東山)

宋代大文學家蘇東坡也來了,一泓清泉從白蓮峰上淙淙向下流淌,叮叮咚咚,晝夜不息。東坡先生豪興大發,揮筆在泉邊石壁上寫下俊逸瀟灑的“流響”。

這一路山好景美

處處與詩意有關

山山與禪宗有緣

留下了無數壯美詩篇和禪宗的遺蹟

走吧

讓我們一起踏上這條禪宗之路

去領略大自然的美和先人的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