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英國人對蘇格蘭那麼好,卻對愛爾蘭那麼不怎麼樣?

莫折念生

其實,在歷史上,愛爾蘭和蘇格蘭都是紅頭髮的凱爾特人。當羅馬帝國佔有英格蘭本部的年代裡,特地修了長城防止凱爾特人越境,不過當羅馬撤出英倫之後,盎格魯薩克遜人入侵,並佔了英格蘭至今。

歷史上,英格蘭、愛爾蘭、蘇格蘭三家的關係,總體就是英格蘭對其他兩家的不斷征服,1066年,征服者威廉奪得英格蘭王位之後,很快就侵入愛爾蘭,成為愛爾蘭的宗主,此後幾百年,愛爾蘭從領地到王國,雖然級別升了,但是一直作為英格蘭的屬國。即使英格蘭蘇格蘭合併時,也沒把愛爾蘭放在裡面,一直到1801年,愛爾蘭與大不列顛王國合併。

愛爾蘭人在英國治下真的特別苦,幾次饑荒英國都拒不相救,工業革命時期則拼命搜刮愛爾蘭人,愛爾蘭族裔在美國人口中佔比很高,都是當年大饑荒中逃過去的,再加上在宗教上又對立(愛爾蘭人普遍信仰天主教,英國人信仰新教),使得兩邊彼此仇恨,愛爾蘭人時時刻刻掛念著獨立,最終經過一系列起義和抗爭,英國不得不逐漸讓愛爾蘭獨立了,除了北愛6郡(主要都是信仰新教的)。

而蘇格蘭,與英格蘭死磕幾百年,終於在1314年,蘇格蘭人在班諾克本戰役中大敗英格蘭軍隊,英格蘭人傷亡了9000多人,這是英格蘭王國七百多年曆史上傷亡人數最多的一次戰役,此後英格蘭不得不承認蘇格蘭的獨立地位,直到17世紀,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六世同時繼承英格蘭王位,成為詹姆斯一世,蘇格蘭和英格蘭才形成共主聯邦。

隨後到了1707年,安妮女王提出聯合法案後,英格蘭和蘇格蘭都放棄了獨立的王國地位,兩國組成了統一的不列顛王國。即使到今天,雖然英格蘭是英國的主體部分,但英格蘭和蘇格蘭的地位是平等的,都是當初建立這個王國的2個主體之一,所以,對於蘇格蘭,英國是務必要萬般挽留的。


雲中史記

蘇格蘭和英格蘭實際是兩個國家,兩個國家,兩個國家。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蘇格蘭和英格蘭擁有共同的國王,但兩者之間是平等的,這種組合形式類似於二戰之前的奧匈帝國。在整個英國對外殖民時期,英國不是作為宗主國存在,並沒有吞併那些殖民地成為本國領土,而是以尊崇英國國王為共同的國家元首的方式構成一個整體。也就是說在法律上,澳大利亞加拿大等英聯邦國家的國家元首是英國國王或者女王,但他們不是一個國家。英格蘭和蘇格蘭也是這種情況,只不過這個時期更早一些,英格蘭對蘇格蘭的滲透和掌控更加的深入一些。

簡單的說,蘇格蘭的存在確保了英國作為一個獨立的島國存在。大不列顛島由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三個部分組成,如果蘇格蘭獨立出去,將徹底打碎英國的完整性,把英國從二流國家直接打入四至五流。也就是說如何失去的蘇格蘭,英國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多方面都將從世界級大國淪落至地區小國,具體可參考荷蘭或者丹麥。

愛爾蘭作為從英國通過武裝鬥爭獨立出去的殖民地,本身與英國就有著深刻的仇恨和矛盾,由於地理位置和宗教民族等原因,英國不希望愛爾蘭強大,更不希望愛爾蘭加入一個反對英國的國際聯盟,所以打壓和敲打是不可避免的,具體問題可參考格魯吉亞和俄羅斯的關係。


汪淳浩瀚

而且愛爾蘭共和國和北愛爾蘭地區的分裂以及北愛問題的出現其實也是歷史上愛爾蘭遭到英格蘭統治壓制的結果。那麼為何愛爾蘭和蘇格蘭地位會有如此大的差別呢?

北愛爾蘭問題形成示意圖:蘇格蘭新教移民逐步佔據愛爾蘭東北端

1.歷史原因,愛爾蘭和蘇格蘭都位於歐洲邊陲,但是蘇格蘭很早就成為獨立國家,並且在長期與英格蘭軍事鬥爭中並未佔據特別的優勢,但保持了自身獨立(參考電影《勇敢的心》),而且蘇格蘭常和歐陸強國特別是法國聯盟對抗英格蘭,讓英格蘭感到芒刺在背。

因此,英格蘭和蘇格蘭之間的聯合關係相對平等,就連聯合形式都是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六世繼承英格蘭王位,成為共同的國王。1707年成立聯合王國的《英蘇合併條約》英格蘭也給予蘇格蘭很大的讓步,蘇格蘭保有大量特權,這也是今天蘇格蘭特殊身份認同的由來。

愛爾蘭則不同,因為公元10世紀前後長期內部不統一且遭遇維京人的入侵,國家建設落後,讓英格蘭國王亨利二世在12世紀獲得了染指了愛爾蘭的機會,他在羅馬教廷的支持下入侵愛爾蘭,把愛爾蘭的土地分給自己手下的貴族,愛爾蘭從一開始就是被征服地。雖然這個征服運動持續了四百多年,但最後英格蘭還是獲得了成功。因此,愛爾蘭名義上是平等的,實際上一開始就是英格蘭的內部殖民地,這種情況在中世紀還不太明顯,但在近代更嚴重了。

2 宗教原因 在宗教改革運動中,管英格蘭國教和蘇格蘭長老會存在一定區別,但英國和蘇格蘭都在新教陣營,但愛爾蘭因為長期的修道傳統和天主教文化遺產,傾向於留在天主教。

天主教愛爾蘭對英國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麻煩。因為當時英格蘭在國際和國內兩個層面都存在天主教和新教勢力的鬥爭。在國內,愛爾蘭往往成為保皇派或天主教國王的支持者,在國際上。西班牙和法國也常常試圖煽動愛爾蘭天主教徒反對英國新教徒的統治。然而,英國內戰和光榮革命後,英國新教勢力得到了鞏固,在愛爾蘭的統治地位得到強化。愛爾蘭大量天主教精英被處死或流亡外國,愛爾蘭的土地和議會席位被新教移民或者在英格蘭生活的地主所掌握,總之,愛爾蘭的被殖民程度在十七十八世紀加深了,雖然愛爾蘭1802年之後也成為聯合王國的一員,但這個聯合不過是殖民的修辭罷了,和蘇格蘭不可同日而語。這種被殖民狀態導致愛爾蘭像印度一樣,在19世紀中葉英國整體步入繁榮和富裕的時代發生大饑荒,也決定了20世紀初愛爾蘭最終要用武力手段追求獨立。

相反,蘇格蘭因為和英格蘭的信仰相近,蘇格蘭人在近代英國的對外貿易,戰爭和殖民活動中得到了高度信任, 比如香港最大英資洋行怡和洋行就是蘇格蘭人威廉·渣甸在鴉片戰爭中建立的,他是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外科醫生,從事鴉片貿易。

總之,近代以來蘇格蘭是英格蘭的同盟,而愛爾蘭是英格蘭控制和殖民的區域,再加上雙方宗教的分歧和政治上與英格蘭的不對等關係,兩地地位差別很大是自然而然的。


昭楊

愛爾蘭在歐洲是一直都不受待見的,就連當年如日中天的羅馬帝國都懶得去征服愛爾蘭,而只是建了段長城防止愛爾蘭人過境。

愛爾蘭在早期一直被歐洲的其他國家視作蠻夷之地,後來被英國征服。成為了大不列顛和愛爾蘭王國的一部分,曾經的愛爾蘭聯合西班牙一起反抗過英國,不過最後還是失敗了,從此以後英國人對愛爾蘭人壓迫的更厲害了。同時兩邊在信仰上也是不同的,愛爾蘭人大部分信仰的都是天主教,英國則信奉的基督新教,宗教上的對立又加深了兩邊的隔閡。

愛爾蘭在英國統治時期可謂是不能再慘了。真的是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曾有歐洲學者到愛爾蘭考察後,報告稱愛爾蘭人連那些黑奴都不如。愛爾蘭還發生過一場造成大部分愛爾蘭人死亡的大饑荒,英國在明明有能力提供美洲糧食的情況下沒有去進行援助救災。這也為後續愛爾蘭大獨立埋下了導火索。

這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情下來,愛爾蘭人和英國關係好那也是有鬼了。


最遊記Pro

主要是宗教不同,但是有一點不得不提愛爾蘭跟蘇格蘭不能相提並論,我個人想法愛爾蘭人比蘇格蘭人優秀,一個精英可以駕馭一個莽夫,但是一個精英可以駕馭比你更優秀的精英麼?答案是不可能,我覺得愛爾蘭人甚至比英格蘭人更優秀,我說的是總體上啊!


ivan54573251

蘇格蘭和英格蘭是連在一起的,雖然歷史上是不同民族,分分合合,但最終形成了不列顛人。愛爾蘭大約在十二世紀被英格蘭佔領,直到二十世紀愛爾蘭島的大部分從英國獨立出來,成為愛爾蘭共和國,但北愛爾蘭仍屬於英國。北愛爾蘭由多民族組成,有支持留在英國的,也有想獨立加入愛爾蘭共和國的,歷史上有愛爾蘭共和軍,就是謀求已武力反抗英國爭取獨立的。英國給予北愛爾蘭一定的自治權。蘇格蘭和北愛爾蘭都是英國的一部分,沒有好與不好之分。英國和愛爾蘭共和國是兩個獨立的國家,都使用英語,是友好的。


正人君子1


分享到:


相關文章: